收藏 分销(赏)

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教学设计-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反思).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801210 上传时间:2024-07-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教学设计-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教学设计-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考点-教学设计-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以我国近代报刊、影视的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进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目标学问与力气:1、基础学问:了解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史实;了解近现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2、基本力气:解读历史图片,学会从特定的中国社会历史大背景中去探究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探讨影响近现代以来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学会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加深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过程与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再现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和社会习俗场景,结合现实生活和照片进行对比

2、,让同学感受社会生活的变迁,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走近历史,感悟生活。同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发挥同学主体作用。课前让同学自主学习,将有关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进行归类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社会进展的必定结果,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同时其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学习用历史唯物观、多元史观看问题。2、生疏到人类社会进展的多样性,既要理解和敬重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又要吸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理解“人类文明是在沟通融汇中不断前进的”这一结论的深刻内涵。明白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重难点重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基本史

3、实、阶段特征及缘由难点:分析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缘由及其影响教材分析:本考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鸦片战斗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猛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也开头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其次部分主要描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加和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随之发生巨大变化。本考点涉及的内容虽然繁多,但贯穿本专题线索的是一个字“变”,因此本课首先说清“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变”的缘由、特点以及生疏。学情分析:1、这一专题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亲热,同学很简洁直观感受,具有较深厚的爱好。且在高二新课的学习中,同学已

4、经对基本史实有了一次了解,现在只需要他们对史实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协作一些图片,增加同学的感性生疏,提高教学的效果。2、当前同学自主学习力气尚较欠缺,制造性、自主性思维有待进一步引导开发,利用本专题同学感爱好的话题,加强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同学自主学习力气。教学过程导入:呈现一张自己拍摄的旗袍和西服的旧照片,开头师生互动探究1:当时哪些人会穿西服?会在哪些地方首先见到那些穿西服的人呢?同学合作回答:有留同学、商人、有新思想的人等。首先会在沿海通商口岸见到。问:西服在什么时候传人?什么时候开头流传开来?答:鸦片战斗后传人,民国初期流行?探究2:为何西服会在民国初期流行?师生合作得出:与辛亥革命向西方

5、学习思想有关,人民思想逐步开放;民国初政府颁布“剪发易服”政策推动;西服本身的魅力等。进一步生疏辛亥革命促进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作用。 问:西服传入对我国服饰变化有何影响? 答:促使中国服饰的改革,毁灭了中西合璧的特点。最终得出结论:社会生活是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映,近现代社会生活与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学化亲热相关,而中国的近代化突出特点则是深受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可结合多元史观来解读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接着让同学结合课前预习的成果,自主完成本考点学问提纲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与习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社会习俗衣住行食交通通讯服饰放足断发报刊影视婚礼其他丧礼

6、一.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之“变”二.促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因素(呈现材料,同学结合材料,自主探究学习,得出结论)材料: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斗之后,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文明对中国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造成猛烈冲击。材料二、在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双重刺激下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产生并曲折的进展,中国沿海及大城市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材料三、民国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辫的法令。维新派人士提倡发起女权运动。材料四、受西方民主、公正、自由观念的影响, 伴随着晚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大业的进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革,晚清社会也

7、呈现出公正化的时代特征。结论:政治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文革”、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经济上:外国经济入侵、自然经济瓦解、建国初期的经济困难、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的进展;思想文化上:自由公正思想的传入及传播、新文化运动等破除封建礼教束缚、改革开放、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变化的特点(同学结合练习册的相关题目,先完成练习,再由此得出系统性结论)高考题:1(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4题)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2(2010年

8、海南高考历史18题)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毁灭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消遣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3.(2011年浙江文综17题)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由于简便节省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系统性结论:(引导同学从客观题的选项中去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结论,此结论比较偏向近代社会生活

9、的变迁。)(1)深受西方影响,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2)吸取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中华文明的特色;(3)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动而不断变化;(4)地域之间不平衡。互动探究:材料: “门当户对”与“郎才女貌”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两个重要择偶标准。男性对女性的要求,首先留意的是妇德,“贤妻良母”就是封建礼教中最“标准”的妇女形象。此外,对女性在家庭婚姻中提出了包括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等传统道德观念。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观念的演化问: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古代的择偶标准。你认为这些标准合理么?说说理由。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婚礼毁灭的缘由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以“互动探究”的答案为引子,引导同学

10、们争辩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产生了哪些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的结论。)四历史影响(1)政治上,近代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展;现代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与进展。(2)经济上,近代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和工业化进程的进展;现代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3)思想文化上,近代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现代既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课堂基础达标1、(2021江苏卷)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明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心有大同(中心、大同均为当时报纸

11、名称)。”这一描述表明A报纸宣扬成为变革的根本动力B描述者提倡报纸产业多元化C描述者确定报纸的教化功能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把握2、(2021浙江文综)据中国近代报刊史载,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制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A通俗性报刊广受一般民众欢迎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明智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3、(2022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

12、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头共同进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放D方案经济开头转向市场经济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心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4:15 革命文艺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6:20 革命文艺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8:00 体育节目 8:15 革命文艺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11:00 国际时事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12:00 对工人广播12:30 新闻13:00 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16:00 红小兵节目16:

13、20 红卫兵节材料二:中心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节目表(节选)周一至五逢整点支配l0分钟整点新闻,逢半点支配5分钟半点新闻和5分钟气象生活周六、日0:30 午夜剧1:30 怀旧影院场2:30 夜读心灵5:30 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7:20 知天下8:00 体育直播间8:20 做客中心台l 8:40 财经在线11:10 法治中国12:35 体彩时间12:40 中国质量报道(含整点新。闻)19:20 城乡纪实 20:30 每天福彩20:35 小喇叭22:30 神州夜航(含整点新闻)0:10 生活资讯l 4:30 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5:00 老年之友残疾人之友8:35

14、 流行经典9:30 消遣周报12:00 每天体彩20:30 每天福彩20:35 体育沙龙请回答:(1)推断材料一、二分别是我国哪个历史时期的电台广播节目表,简要说明你的推断依据。(2)依据上述节目表,分别指出这两个时期电台节目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概括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缘由。(3)你如何生疏广播媒体的社会功能?参考答案1.C 2.C 3.A4.(1)材料一:文革时期。依据:节目表中毁灭红小兵、红卫兵;节目的意识形态颜色格外浓烈,反映了极左思想泛滥。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依据:毁灭关于彩票的节目;宣扬法治;节目名称更加人性化。(2)材料一:特点:节目呆板、枯燥、单调;强调意识形态、革命性。缘由:受

15、“文革”极左思潮影响。材料二:特点:节目丰富多彩;关注民生,关注时政;留意时尚。(2分)缘由:改革开放。(3)社会教化;丰富人民的文化消遣生活;舆论监督;信息传递。教学反思:1. 老师能利用各种方式引发同学的课堂参与乐观性,如自身照片的导入; 2. 充分抓住本课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的特征,抓住同学的爱好点,进行合作探究。同学能乐观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毁灭出众多富有才智的思维火花。3.对同学的争辩成果做出准时评价;拓展探讨等等。4.依据新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利用典型事例作为切入点,敢于取舍,使教学的条理更加清楚明确。5. 留意老师引导和同学自主探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实现有层次的推导。应用了典型的图文资料。6.除了对课堂的总结反思,课后与同学的沟通也是能够正确进行反思的重要组成。同学普遍反映宠爱这种探讨的教学方式。但整节课还是存在节奏过于紧凑的问题,对于有些问题讲解地还不够深化、具体,重难点突出得不够,所选取题目不够典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