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时规范特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 2021石家庄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按箭头所示方向由aa或由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 染色体的平均支配发生于ab段C. 细胞中DNA含量的加倍发生在ba段D. 将癌细胞的细胞周期阻断在ba段可以治疗癌症解析:细胞周期指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头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分裂间期远长于分裂期。图中ba、ab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细胞周期应表示为bb。答案:A2.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分裂间期,DNA复制后含量加倍B. 在分裂前期,由中心粒四周发出星射线
2、形成纺锤体C. 在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D. 在分裂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染色体数目加倍,不含染色单体解析: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是完全相同的。两者区分之一是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是从细胞的两极发出很多纺锤丝形成纺锤体;而动物细胞是在两组中心粒四周发出很多条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答案:B32021绍兴调研下图为两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也是相同的B. 甲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C. 甲和乙细胞中,每
3、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D. 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有可能进行与甲细胞相同的分裂解析:甲、乙细胞都含有4个着丝点,有4条染色体,甲细胞发生交叉互换,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同(2N4),乙细胞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体细胞中染色体数2N4;甲、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若是性原细胞,也可以发生与甲细胞相同的减数分裂。答案:B4甲乙两图按箭头方向表示某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图甲的一个细胞周期可用ab或cd表示B. 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
4、行DNA复制C. 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确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 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确定加倍解析: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图甲中的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A正确;图乙中的BA时期表示间期,与图甲中的a时期一样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图示可能是不含同源染色体的配子进行的有丝分裂,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不愿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C错;图甲b时期是分裂期,若着丝点分裂,由同一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答案:C5. 某同学分析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处于不同阶段的细胞,对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
5、、核DNA分子的数量制作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其中甲、乙、丙表示不同时期的细胞,a、b、c表示物质相对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相对数量B. 甲、乙、丙细胞可能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后期、间期C. 甲细胞中中心体移向细胞两极并形成纺锤体D. 丙细胞可能进行旺盛的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解析:依据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数量关系,可推断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相对数量,甲、乙、丙细胞可能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后期、间期或者末期,A、B两项正确;洋葱细胞是高等植物细胞,没有中心体,C项错误;若丙细胞处于间期则会进行RNA
6、复制及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项正确。答案:C6已知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一个细胞周期大约需要12 h,某同学争辩该细胞周期,获得以下4组数据:分裂期最多的一个视野中共有30个细胞,其中分裂前期细胞5个,中期2个,后期2个,末期1个,其余为间期。分裂期最少的一个视野中共有35个细胞,其中分裂中期细胞1个,其余为间期。共观看了10个视野,平均每个视野中有32个细胞。统计观看结果:分裂前期细胞15个,中期12个,后期10个,末期8个。对这4组数据进行分析,正确的是()A. 用第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期各期持续的时间是最精确的B. 用第组数据直接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产生的误差最大C. 组数据没有意义,不能
7、用于细胞周期各期所需时间的分析D. 依据第组数据分析可知,间期持续的时间大约是10.3 h解析:依据第组数据分析可知:10个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总共320个,其中分裂期细胞有45个,间期细胞有275个,间期持续的时间275/3201210.3(h);和组由于统计样本太少,计算结果不精确,但是可以作为一个样本,并不是没有意义;直接利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为8 h,直接利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约为11.7 h,故用第组数据计算分裂间期产生的误差更大。答案:D7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牢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A. DNA复制的方式B. 是
8、否毁灭星射线C.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D. 自身的蛋白质合成的方式解析:精确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有些区分是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分,但不是最牢靠的区分。例如,是否毁灭星射线,虽然高等植物是纺锤丝,但低等植物和动物都是星射线,所以有星射线的不愿定就是动物细胞,还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答案:C8. 2021北京模拟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B. 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主要是有丝分裂C.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赤道板D. 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都不具备全能性解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随着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赤道板仅表
9、示位置,在细胞中不存在;减数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也具有较高的全能性(如卵细胞);真核细胞主要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答案:B92021安徽四市联考如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据图推断正确的是()A. 该时期细胞核糖体功能最为活跃B. 此时细胞中有四个中心粒C. 该图反映细胞进行基因重组D. 只要不发生基因突变,就可推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解析:由图看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而核糖体功能在间期最为活跃;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4上相应位置的基因是B或b。答案:B10. 2021北京模拟如图表示人工培育的肝细胞中核DNA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培育中全部细胞都处于细胞
10、周期的同一阶段。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人工培育肝细胞的细胞周期是14 hB. AB段的主要变化是通过转录合成mRNAC. 在BC段细胞内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D. DE段有合成蛋白质的翻译过程发生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头,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由图可知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 h;AB段主要进行的是DNA的复制;在自然条件下,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答案:D11. 培育某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测量其细胞周期为G1期(DNA合成预备期)10 h、S期(DNA合成期)8 h、G2期(纺锤丝形成预备期)4 h,分裂期2 h。一个
11、细胞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如图所示。若在培育液中加入DNA聚合酶抑制剂培育30 h,再更换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育液中培育4 h。结果一个细胞的DNA相对含量和细胞数的关系最符合()解析:正常状况下的细胞增殖,由于细胞的分裂活动和速度并非同步,有的细胞已经完成DNA复制,但有的细胞正处于DNA复制预备期,所以会毁灭图中的情形。加了DNA聚合酶抑制剂后培育30 h,全部细胞有充分的时间完成预备期(预备期只有10 h),所以再转入到不含DNA聚合酶抑制剂的培育基中培育,全部的细胞都进行DNA复制,不会毁灭相对含量为2的细胞,但由于4 h时间太短,所以能完成DNA复制的细胞很少,DNA相
12、对含量为4的细胞占少数。答案:C12下图所示有丝分裂中的数量关系错误的是()A. 图1所示细胞可能处于图2中的BC段B. 图1所示细胞的下一时期可以发生图2中CD段的变化C. 图3中d所示的状况不会毁灭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 图3中c确定对应图2中的AB段解析:图1是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处于图2中的BC段,A项正确;图2中CD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处于细胞分裂的后期,B项正确;不存在图3的d这种染色体数量多于DNA的状况,C项正确;图3中c对应图2中的A点之前,D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14分)下面左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右图是细
13、胞分裂图像,据图填空:(1)左图中实线代表了_的变化。(2)左图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3)用左图中的字母填空:观看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分主要在于_和_。(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左图中的_段。(5)右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期,相当于左图的_(填字母)时期。该细胞此时有_条染色体,_条染色单体,_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条,_个DNA分子。解析:(1)依据曲线变化特点推断左图中实线代表核内DNA含量变化,而虚线代表核内染色体数的变化。(2)左图中AB段代表细胞分裂的分裂间
14、期,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观看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CD段代表的中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DE段代表的后期;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分主要在于BC段代表的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的不同和EF段代表的末期子细胞形成方式的不同。(4)染色单体数和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左图中的BD段。(5)右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相当于左图的DE时期。该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0条染色单体,8个DNA分子。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答案:(1)核内DNA含量(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CDDEBCEF(4)BD(
15、5)后DE8084414. (17分)如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图,乙为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挨次已打乱),请回答:(1)图甲中可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_段,分别指出图乙中15的名称:1_、2_、3_、4_、5_。(2)图乙中细胞分裂的正确排序是_。其中染色单体形成于图_,消逝于图_。(3)若甲、乙两图表示同一种生物的细胞分裂,则甲图中的2N_。(4)图乙中核内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引起不同的缘由是_,此时有染色体_条,DNA分子_个,染色单体_条。(5)争辩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好的是图乙中的_时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解析:(1)图
16、甲中fh段为有丝分裂间期,bc、hi段为有丝分裂前期,cd、ij段为有丝分裂中期,de、jk段为有丝分裂后期,ef、kl段为有丝分裂末期。1是细胞板,2是核仁,3是纺锤丝,4是染色体,5是细胞壁。(2)图乙中A、B、C、D、E分别为有丝分裂的后期、末期、间期、中期、前期,F是有丝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3)图乙表示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6条,故对应图甲中2N6。(4)图乙中A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为12条,缘由是细胞中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每条染色体含1个DNA,共12个DNA,细胞中染色单体消逝。答案:(1)fl细胞板核仁纺锤丝染色体细胞壁(2)CEDABFC
17、A(3)6(4)A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12120(5)D12215(9分)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试验的材料、试验条件和观看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组别 材料 试验条件 观看内容A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染液、50%酒精溶液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菠菜叶无水乙醇、层析液滤纸条上的色素带C洋葱根尖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1)A组试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_。(2)B组试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格外淡,可能的缘由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缘由还有_。(3)在做C组试验时,应选择上图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
18、(4)争辩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的含量变化,获得如甲图所示曲线,在a和c两时期,_催化mRNA分子合成,在e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乙图、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时期)。解析:(1)A组试验中50%酒精的作用是洗去花生子叶切片表面的浮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看。(2)由题干所给信息“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推想色素带颜色浅的缘由可能是划滤液细线的次数少或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液面以下。(3)观看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试验时,应选择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4)依据曲线推断,a、c两个时期mRNA的含量高,是转录旺盛的时期,RNA聚合酶催化mRNA的合成;e时期为分裂后期,该时期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为DNA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为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答案:(1)洗去浮色(2)划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3)(4)RNA聚合酶高尔基体间期、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