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右图为自然资源、能源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关系。读图回答13题。1下列属于图中阴影部分的是()A煤炭B水能C铁矿 D焦炭2下列自然资源没有地带性规律的是()A水资源 B煤炭资源C土地资源 D森林资源3按自然资源的属性,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生物资源 B气候资源C水资源 D铁矿资源解析:第1题,四个选项中只有水能属于可再生资源。第2题,煤炭资源具有肯定的地质成矿规律,但没有地带性规律。第3题,铁矿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答案:1.B2.B3.D4下图为“1987年与2009年世界能源供应构成图”。下列叙述
2、不正确的是()A世界能源供应量增大B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较大C增长最多的是化石能源D新能源增长量最小解析:由图中分析,2009年比1987年各类能源供应量增大,其中原油、煤及煤产品、自然气等化石能源增长最多;水能、生物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增长量小;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小。答案:B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56题。5图中影响d曲线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土地 B劳动力C资本 D技术解析:在工业文明阶段,对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增长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技术因素。答案:D6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进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A数量 B
3、质量C类型 D区位解析:区位即位置,是在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进展的最主要的影响。答案:D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78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20世纪70年月的74%,降到2009年的36%,其主要缘由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8从可持续进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实行的合理措施是()A削减初级矿产品的出口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4、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解析:本题组考查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第7题,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下降,说明存在过度开采问题。第8题,在稀土开发利用上,禁止过度开采,并削减低附加值的初级矿产品的出口。答案:7.C8.A下图示意世界四个国家21世纪初期能源消费状况。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表明上述国家中()A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B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C国以煤炭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D国以自然气为主,且自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解析:国石油在能源构成中虽然超过50%,但该国能源消费总量小,石油消费量不是四国中最高的;国煤炭消费
5、量最大;国以自然气为主,但该国能源消费总量小,自然气消费量并不是四国中最高的。答案:B10四个国家中,能源利用率最高和最低的国家分别是()A BC D解析:找出单位GDP能耗最小和最大的国家即可。答案:C海阳核电项目位于胶东半岛,青岛、烟台、威海三大城市之间,厂址三面环海,地理环境优越。工程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据此完成第1112题。11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急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12关于在我国大力进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
6、是()A加速进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内将难以转变的措施之一,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省型社会的唯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东部沿海的生态环境解析:第11题,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的进展,能源供应日趋紧急,迫切需要建设一个与全省进展定位相匹配、与社会经济进展相协调的能源保障体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进展供应能源支持。第12题,在我国大力进展核电符合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也是建立节省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但不是唯一举措。答案:11.B12.C二、综合题(共40分)13读“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进展”关系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7、(18分)(1)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资源对经济进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_。(4分)(2)在不同的社会进展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生疏和利用程度不同,在阶段,_在能源消费中占居首位;在阶段,世界能源进入了“_时代”。(6分)(3)说明阶段的能源消费结构以_为主,请说出该阶段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靠性减小的缘由?(8分)解析:第(1)题,“作用程度”是关键词;从图中看,随着时间推移,自然资源的作用程度越来越弱。第(2)题,阶段应属于前煤炭时期;阶段属于煤炭时期。第(3)题,阶段是后煤炭时代,能源消费以石油、自然气为主。答案:(1)弱化(2)木柴煤炭(3)石油、自然气由于科技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后
8、天性资源的地位快速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靠性渐渐减小。14热点在线材料1:2011年12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21年风电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1 900亿千瓦时。其中海上风电5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 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加上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电等,2021年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材料2: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材料3:世界部分国家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学问连线(1)自然资源的属性和分类。(2)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命题快线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1)利用风力发电
9、是近年来蓬勃进展起来的,这充分反映了自然资源属性是(2分)()A有限性B整体性C地域性D多用性(2)结合材料2,分析我国在“十二五”期间,乐观开发新能源的优势。(10分)(3)分析材料2、3,说出我国在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0分)解析:第(1)题,利用风力发电是在技术进展之后,人类对风能的一种新的开发利用方式,说明白自然资源的多用性。第(2)题,新能源开发的优势,可从市场资源优势、政策和技术等方面分析。第(3)题,我国能源利用方面的问题,一是消费结构不合理;二是利用率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答案:(1)D(2)能源需求量大,市场宽敞;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资源丰富;国家大力鼓舞和扶持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国能源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拥有技术优势。(3)问题: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煤炭消费比重偏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偏低;能源利用率较低(单位产值能耗高)。措施:进展节能技术,加强管理;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乐观开发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或缩减能耗高的产业比重,鼓舞进展能耗低的产业);制定相关法律,培育人们的节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