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0年高中物理学案人教版选修3-1-2.3-欧姆定律.docx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98652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79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中物理学案人教版选修3-1-2.3-欧姆定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0年高中物理学案人教版选修3-1-2.3-欧姆定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体验 一、欧姆定律 1.电阻: (1)定义:加在导体两端的________跟通过该导体的________的比值叫做该导体的电阻. (2)定义式:R=.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________,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的电阻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MΩ). 1 MΩ=________ Ω,1 kΩ=________ Ω. (4)标量:电阻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电流________作用的物理量,是导体本身的属性. 2.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_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条件:试验表明,除金属外,欧姆定律对____________也适用,对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不适用.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这样画出的I­U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2.线性元件:金属导体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电阻几乎是不变的,它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________,具有这种伏安特性的电学元件叫做线性元件. 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过原点的直线,也就是说,电流与电压________正比,这类电学元件叫做非线性元件(气态导体和半导体元件). 学问探究 要点一: 欧姆定律的理解 1.公式R=和I=的对比 R= I= 电阻的定义式,适用于全部导体 欧姆定律表达式,适用于金属、电解质溶液导电 不能说R∝U,R∝,R由导体本身性质(材料、长短、粗细)打算,与U、I大小无关 可以说I∝U、I∝,I的大小由U、R共同打算 测量了U,测量了I,便可确定R,为我们供应了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知道了U、R,便可确定I,为我们供应了除 I=之外的一种计算电流的方法 2.“同体性”和“同时性” 在应用公式I= 解题时,要留意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所谓“同体性”是指I、 .1. 总结反思 U、R三个物理量必需对应于同一段电路,不能将不同段电路的I、U、R值代入公式计算.所谓“同时性”指U和I必需是导体上同时刻的电压和电流值,否则不能代入公式计算. 要点二: 伏安特性曲线 1.伏安特性曲线中直线的物理意义 伏安特性曲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能直观地反映出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如图所示,其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即tan α==.所以直线的斜率越大,表示电阻越小. 2.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即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如图2-3-4)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小,通过二极管的电流较大;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的电阻较大,通过二极管的电流很小. 二极管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其电阻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故其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 (1)由图看出随着电压的增大,图线的斜率在增大,表示其电阻随电压的上升而减小,即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不是直线,这种元件称为非线性元件. (2)气体导电的伏安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气体导电和二极管导电,欧姆定律都不适用. 要点三: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方法怎样对比? 1.内接法和外接法的电路图分别如图右所示. 两种电路对比分析:接法特点、误差状况、选择条件等 2.如何从两种接法中选择电路? 伏安法测电阻时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 为减小伏安法测电阻的系统误差,应对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作出选择,其方法是: (1)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粗略值和电压表、电流表的内阻进行比较,若Rx≪RV,宜接受电流表外接法;若Rx≫RA,宜接受电流表内接法. (2)临界值计算法: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所以Rx=为临界值.当Rx>(即Rx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当Rx<(即Rx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 Rx= ,内、外接法均可. (3)试验试触法:按图2-3-6接好电路,让电压表一根接线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假如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电流表的分压作用明显),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电压表分流作用不大),则可接受电流表外接法;假如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可接受电流表内接法. 典例剖析 题型一、公式R=和I=的对比 【例1】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由R=知,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 B.由R=知,导体中的电流越大,电阻就越小 C.由I=知,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由I=可知,通过一段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 题型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例2】 如图所示的图象所对应的两个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回答: (1)电阻之比R1∶R2为______. (2)若两个导体中的电流相等(不为零)时,电压之比U1∶U2为________. (3)若两个导体的电压相等(不为零)时,电流之比为______. 题型三、欧姆定律的应用 【例3】电阻R与两个完全相同的晶体二极管D1和D2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a、b端的电势差Uab=10 V时,流经a点的电流为0.01 A;当电势差Uab=-0.2 V时,流经a点的电流仍为0.01 A.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单向导通时有电阻,当通过反向电流时,电阻可以认为是无穷大,则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____,二极管导通时的电阻为________. 题型四、伏安特性曲线的测量 【例4】用下列器材组成描绘电阻R0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请将实物图2连线成为试验电路. 微安表μA(量程200 μA,内阻约200 Ω);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10 kΩ) 电阻R0(阻值约20 k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50 Ω,额定电流1 A); 电池组E(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开关S及导线若干. 图2 拓展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只画出了AB段),由图可知,当灯泡电压由3 V变为6 V时,其灯丝电阻转变了________ Ω. 课堂达标 1.两电阻R1、R2的电流I和电压U的关系如图4所示,可知两电阻的大小之比R1∶R2等于(  ) A.1∶3      B.3∶1 C.1∶ D.∶1 2.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Rx时,若不知道 Rx的或许值,为了选择正确的电路接法以减小 图4 图3 误差,可将电路如图2-3-9所示连接,只空出电压表的一个接头S,然后将S分别与a、b接触一下,观看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状况,那么(  ) A.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 B.若电流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 C.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a D.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S应接b 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若不计温度影响,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是一个常数 C.电流经过电阻时,沿电流方向电势要降低 D.电解液短时间内导电的U—I线是一条直线 4.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导体中的电流减小了0.4 A.假如所加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课后达标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1~3题. 在争辩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导体中电流的流淌时,在导体两端加上电压U,于是导体中有匀强电场产生,在导体中移动的自由电子受匀强电场作用而加速,和做热运动的阳离子碰撞而减速,这样边反复碰撞边向前移动.可以认为阻碍电子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小与电子移动的平均速率v成正比,其大小可以表示成kv(k是恒量). 1.静电力和碰撞的阻力相平衡时,导体中的电子的速率v成为肯定值.这肯定值是(  ) .3. 总结反思 A. B. C. D.elkU 2.设单位体积的自由电子数为n,自由电子在导体中以肯定速率v运动时,该导体中所流过的电流是(  ) A. B. C.envS D.enlv 3.该导体的电阻是(  ) A. B. C. D. 4.如图4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错误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25 Ω B.导体的电阻是0.04 Ω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 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 A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 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 V 5.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推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5甲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从t1到t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从t2到t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6.某导体中的电流随其两端的电压变化,如图6实线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5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5 Ω B.加12 V电压时,导体的电阻是8 Ω C.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D.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减小,导体的电阻不断减小 7.某同学学习了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的学问之后,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若把一个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串联起来作为一个“大”元件使用,这个“大”元件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为此,他把这个“大”元件接入电路中,测得其电流和电压值如下表所示,请猜想“大”元件是哪类元件?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U/V 0.20 0.40 0.60 0.80 1.00 1.20 1.40 1.60 2.00 I/A 0.12 0.21 0.29 0.34 0.38 0.42 0.45 0.47 0.50 8.一金属导体,两端加上U1=10 V的电压时电流I1=0.5 A,两端加上U2=30 V的电压时导体中电流I2多大?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则导体的电阻多大? 9.贝贝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功率的试验中,得到如下一组U和I的数据,数据如下表: 编号 1 2 3 4 5 6 7 8 U/V 0.20 0.60 1.00 1.40 1.80 2.20 2.60 3.00 I/A 0.020 0.060 0.100 0.140 0.170 0.190 0.200 0.205 发光状况 不亮 微亮 渐渐变亮 正常发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