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796548 上传时间:2024-07-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3学案:第一单元-单元学习总结-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 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2.法家主见“法治”,主见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国家。 3.道家主见“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帮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 典例1 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留意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题干中关键词“留意实践”“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主见:打击旧贵族、是今非古以及抑商等,所以D项正确。 二、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的观点。 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里,即要求统治者疼惜百姓,假如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5.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观点。 典例2 “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语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 A.主见“尚贤”、“节俭”的墨家思想 B.以改革促进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留意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力量。题干中引文出自《孟子》,其大意是:百姓所忧虑的事情,正是我在思考的事情;百姓所思考的事情,正是我要去做的事情。因此应选C项。其余选项不符合题干要求。 三、儒家思想的进展历程、地位及其缘由 历程 地位 缘由 春秋战国时期 创立和形成时期,未受到统治者重视 “仁政”“德治”,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冲突,但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时代,其主见不能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和争霸的需要 秦朝 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照旧遵循旧的主见,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对立面 汉代 改造时期,渐渐处于独尊地位 董仲舒在继承先秦“仁”“仁政”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增加了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学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的需要 宋明时期 转型和成熟时期,正统地位更加巩固 经过朱熹、王阳明等人对佛、道思想的吸取,使儒家思想完成了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过程,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 受到挑战 商品经济的进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工商业者阶层扩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开头对儒学进行批判地继承 典例3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继承了(  ) ①先秦儒家民本思想 ②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 ④王阳明“心外无物”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答案 D 四、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1.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训练教学思想,对我国现代训练事业的进展和人才的培育有乐观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进展。 (5)儒家主见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日更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2.对世界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 (1)儒家思想在日本、韩国、东南亚影响巨大。其中东南亚一些国家从东方文化中吸取养分,合理地处理了东西方文化的关系,建立了令人称叹的“东方工业模式”“儒家资本主义”,证明白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 (2)儒家思想在欧洲也产生了影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其大加赞扬。 典例4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贵重的精神财宝,也是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引文挨次完全吻合的是(  ) 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时期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甲是王阳明的思想,乙提出工商皆本,属于黄宗羲的思想;丙提出“大一统”思想,属于董仲舒;丁提出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分,属于顾炎武的思想。 例题 (2022·新课标全国卷Ⅱ)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爱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二抓关键:材料中养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提高,对养子的认可。 其次步:析选项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 排解 B 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 排解 C 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 排解 D 结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 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1.(2022·山东高考)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同学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训练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斗的需要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在训练方面的贡献。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同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训练的局面,答案为A。依据所学学问,训练与瓦解宗法分封制没有必定联系,而且,在春秋战国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经瓦解,排解B。C项和D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解C、D。 2.(2022·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进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精确     理解材料信息。题干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排解A项;材料没有强调皇权至上,并且皇权至上与祭天、祭祖先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排解C项;仅从题干材料无法得出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的结论,排解D项。 3.(2022·江苏高考)在对天、君、民关系的生疏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见民贵君轻,董仲舒主见“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见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董仲舒“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的含义。本题实际考查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比较。“屈民以伸君”就是说臣民要确定听从君主,也就是“君为臣纲”,这并非先秦儒家的思想,且“全部”错误,故A项错误。“屈君以伸天”就是说君主要确定听从“天”的意志,董仲舒的这一主见神化了皇权,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既有仁爱思想也有德治思想,但在材料中未体现,故C、D两项错误。  材料型选择题具有形式多样、学问掩盖面广、命题机敏等特点。 (1)材料来源 ①历史文献类:包括经典著作、历史文献、地方史志、名人文集、报纸杂志、铭文碑刻等。历史文献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之一,其作为材料的来源,可信度比较高。 ②文学作品类:包括诗歌、小说、剧本、楹联、歌谣、传奇、名言警句、口号等。史实是文学创作的来源之一,但文学 作品已经对史实进行了加工,有了虚构和夸大的成分,应留意甄辨。 ③最新的考古发觉报告等截取的文字材料。 (2)解题技巧 ①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语,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②留意每段材料出处(包括时间、国别、作者等信息)。 ③明确材料的主题及蕴含的本质内涵,进行分析推断。 ④联系教材及相关历史学问,进行学问迁移,逐项分析备选项,作出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历史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