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课多彩的消费基础强化12021年下半年,某省A地区和B地区城市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达7 822元,最低的为4 438元。这种差异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预期收入的不同 B物价水平的差别C收入水平的凹凸 D消费观念的差异解析A地区和B地区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差别很大,主要缘由是两地的收入水平不同。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22021年我国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内需特殊是消费需求,而刺激居民消费必需使居民“有钱花”“会花钱”“敢花钱”。“有钱花”“会花钱”“敢花钱”涉及的因素依次是 ()。财政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观念的更新A B C D解析在社会财宝总量肯定的前提下,财政收
2、入增加,会直接削减企业和居民个人的收入,排解。“有钱花”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会花钱”需要转变消费观念,“敢花钱”需要改善消费环境。B项正确。答案B3收入(Y)和消费(C)存在右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变大增加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表述错误,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不肯定就越大;表述错误,一般而言,收入增加,恩格尔系数会减小;正确反映了图中所示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应选,由于C0B线上A点左边人群随着收入提高,其消费
3、水平提高,因此增加他们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故选B。答案B4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下列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消费的是 ()。小张以每天600元的价格租辆轿车外出旅游小王家通过住房贷款购买了100平米的商品房小明花200元买到了原价500元的皮鞋小强在超市用2元钱买了1瓶矿泉水A B C D解析属于租赁消费,属于贷款消费。符合题意。答案B5“神州行,我看行”的广告语道出了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而“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听我的!”广告语表明白动感地带的特点。上述广告语分别抓住了消费者的_消费心理。 ()。A从众和攀比 B攀比和求异C求实和求异 D求异和从众解
4、析前一个广告以神州品牌话费实惠的魅力吸引消费者,反映了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后一个广告则体现了独特的共性特征,反映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故选C。答案C6“面子”一词,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颜色。在消费领域,“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心在作祟。“面子”消费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消费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体现为消费追求高标准,这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正确。答案C7近年来,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了
5、()。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爱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勤俭节省、艰苦奋斗的原则削减污染、履行责任的原则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消费者应当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题干又与“低碳生活”相联系,均可以体现出“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中表述的意思,且均与“低碳生活”亲密相关,而中提到的“履行责任”,所指范围太宽泛,应排解。答案A8身穿“背靠背”外套,脚踩“耐克”运动鞋,背着“阿迪达斯”双肩背包,戴着“斯沃琪”限量版手表,用着新款手机和MP4,骑着捷安特变速自行车当前,部分中同学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追求名牌之风近乎成为潮流。针对这种现象,你认为正确的态度应当是 ()。摒弃盲目攀比,反对崇
6、尚名牌坚持求异有度,考虑社会认可理性从众跟风,理性对待消费坚持求实心理,量入为出消费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心理和理智消费。题意强调部分中同学在日常生活消费中追求名牌之风近乎成为潮流,属于从众和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没有从中同学的实际进行消费,因而要坚持求实心理,理性从众跟风,做到适度和理性消费,项正确。名牌是产品信誉和质量的保证,作为消费者应当正确对待名牌,项“反对”不科学。题意中的现象与求异无主要关联,项不选。答案D力量提升92021年中秋国庆双节长假,不少人把这难得的时间省出来亲近自然,愉悦身心,而购物则选择“选商品,点鼠标,然后坐等快递送货”的网络消费方式。从交易方式来看,这种消费
7、方式一般属于 ()。A生存资料消费 B租赁消费C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消费解析网络购物是通过电子支付系统刷卡消费,从交易方式上看属钱货两清消费方式,D项正确,B项错误。A、C两项是从消费目的上对消费方式进行的分类,不合题意。答案D10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行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右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量的关系的是 ()。AA1曲线 BA2曲线CA3曲线 DA4曲线解析此题考查居民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故D排解。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消费,即便是没有收入,消费也
8、不行能没有,所以消费的起点不应当是O,故A1曲线更为合理,排解B、C。答案A11“花明天的钱,办今日的事”,这几年负债消费俨然已成为潮流。然而在超前拥有了更多的财宝之后,不少人却感叹,背着债过日子实在不是味道。这启示我们 ()。A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需要协调进展B要转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C要降低生存资料消费,扩大进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D生活消费必需与家庭收入相适应,坚持适度消费解析本题考查树立正确消费观的学问。材料没涉及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材料所提及的超前消费、负债消费不是落后的生活习惯,B排解;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强调的是消费要考虑自身的承受力量,故D正确
9、。答案D12漫画代价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给我们的消费启示是 ()。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要避开盲从,理性消费要爱护环境,绿色消费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A B C D解析此题考查作为理智消费者应践行的正确原则。贷款买大房子导致生活水平下降,这启示人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做理智的消费者。不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绿色消费,故选D。答案D13材料一央视新闻11播出的中国“黄金周”,世界得黄金节目指出:在黄金周期间,中国银联持卡人在境外的交易额同比增长了33%,而有媒体更是依据2011年国庆黄金周中国内地游客出境购买铺张品240亿元的消费额,估算出今年黄金周国人境外消费将轻松突破这一数字,并
10、在总体消费额上将达到480亿元以上,具体到个人,今年国庆期间,境外旅游购物的人群生怕不少人都是满载而归。材料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消灭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假如任其进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进展。请运用经济生活学问,说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材料消灭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进展?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消费的相关学问。首先要审设问,明确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然后审材料
11、,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终把教材学问和题干材料有机结合起来组织答案即可。答案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经济进展的水平、人们收入的增加。要提高消费水平就要大力进展经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凹凸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亲密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缩小收入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目前我国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一个重要的缘由是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因此,要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就必需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低收入者、弱势群众,实现社会公正,使经济和社会协调进展。人们要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坚持适度消费,反对铺张铺张;坚持理性消费,避开盲目消费;坚持
12、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进展;提倡绿色消费;勤俭节省,艰苦奋斗。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14上世纪80年月诞生,目前年龄在25至34岁之间的年轻一代被称为“80后”。他们经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鲜亮的消费特征:追求时尚、共性标榜“我就宠爱”,崇尚“我有我风格”“我的地盘我作主”,宠爱追随时尚、新颖、前沿的消费潮流。追求享受和品牌吃要美味,穿要名牌,玩要高档,讲究排场,相互攀比。倾向超前消费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日的梦”。很多人虽然经济力量不强,但敢于贷款买车、买房。运用经济生活学问回答:(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概括“80
13、后”的消费特征所体现的消费心理。(2)怎样生疏“花明天的钱,圆今日的梦”这种消费行为?(3)针对上述消费现象,假如让你就“做理性消费者”为题,写一份倡议书,请列出提纲要点。解析该题以“80后”的消费特征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同学对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和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生疏。回答时应紧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指出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答案(1)追随时尚、新颖、前沿的消费潮流,体现了从众消费心理;追求共性、与众不同体现了求异消费心理;追求享受和品牌、讲究排场体现了攀比消费心理。(2)“花明天的钱,圆今日的梦”是指贷款消费,贷款消费符合自身的实际,并有将来偿还力量,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既有利于改善个人的生活,又有利于促进生产的进展和经济的增长。假如信贷消费超出了自身实际和偿还力量,就属于超前消费,简洁引发债务危机,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不值得提倡。(3)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力量之内进行消费;避开盲从,理性消费,避开盲目跟风、心情化消费和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爱护环境,绿色消费,增加可持续性消费理念;勤俭节省、艰苦奋斗、戒奢从俭,反对铺张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