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精选范文: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共2篇)七年前的这个时候,XX届应届毕业生小孙在两种选择中间左右为难:一边是中国新闻学专业的最高学府人大新闻学院的自费研究生,一边是中国青年报的正式编制员工。几个月的痛苦抉择之后,她放弃了深造机会来到中国青年报报到。“主要原因是自费,三年下来得3万块,想想还是算了,再说中青报的工作机会很不错。”七年后的今天,住着宽敞的房子,开着私家车上下班的小孙无悔当年的选择。“我们那个时候找工作相比现在的大学生要容易很多,我们班上同学大都一人手里握着几个offer,大家为选哪个而为难,也有很多同学选择深造,那时觉得学历越高就越是精英。”时间很
2、快就到了2010年,小孙的师妹,2010届毕业生小周面对发出去上百封简历大都石沉大海的现状深感焦虑:“考研结果还未知,但即使考上了也只是暂缓就业的退路而已。招聘会上满眼全是找工作的人,学了四年,到最后连一点选择余地都没有。这种滋味真不好受。”小孙和小周的境遇反映了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和就业心态的变化。XX年到XX年年,正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七年。七年间,“市场化”、“大众化”、“基层就业”、“自主创业”、“普通劳动者”等词汇相继进入人们耳畔,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的精英身份被彻底颠覆。XX年、XX年、XX年年,本刊编辑部分别进行了三轮
3、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大学生就业首选调查,以期了解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发展动向。从精英心态,到精英情结与大众化就业的激烈冲突,再到基本接受大众化的现实,三次调查结果,反映了七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给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带来的深刻影响。XX年年底,针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首选调查结果出炉,与前两次调查相比,2010届毕业生在就业心态上有着较为鲜明的特点:他们已然接受了大众化就业的现实,在他们的身上,以往“高人一等”的精英就业意识越来越少见,求职的务实性显著增强。然而接受现实并不意味着无奈和妥协,他们已经学会主动地适应社会,拉近自身与社会的距离,以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主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内”与“外”的
4、此消彼涨华为、ibm、中国移动、中国石化首选企业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众多公司的就业选择中记忆最为深刻的,即心理占有率。2010届毕业生依然衷情于这些知名的大公司大企业,然而变化显而易见:XX年调查结果中,涉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比例为27:25,在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当中,国内企业仅有海尔、华为和联想三家;XX年这个比例为24:21,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国内企业数目上升至五家。而在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前五十位首选企业中国内企业占了31个,数目首次大幅超过外企,前十位企业中国内企业数目继续上升至6家。数字的变化反映了大学生求职心态的改变,而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社会环境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记得我刚进大学
5、时,师兄师姐对我最大的告诫就是好好学英语,找工作的时候就有机会去外企。”1998年上大学的张女士回忆当年的情形。那个时候,对于就业的学生,外企可以说是唯一让人瞩目的明星、焦点。“进入外企意味着拥有了广阔的发展机会、丰厚的收入、优越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对简单的人际关系”但只有身为精英的大学生才有资格进入外企工作,外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区分精英与普通人就业的标志。成为一名外企白领更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而反观当时的国内企业,民营企业发展不足,国有企业“老态尽显”,论资排辈的用人传统、落后的管理方式、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都成为阻碍人才进入的原因。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民营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数据显示
6、,XX年我国民营经济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超过82%,广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66%左右,民营经济就业增长率高出全社会0.5个百分点左右。涌现出一批民营明星企业,民企对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增强。而此时的大学生,精英就业观念正在受到严峻挑战。XX年,高等教育扩招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他们反馈回校园的信息并不乐观,大学生就业首次遭遇寒流。在此形势下,大学生对于自己的求职期望值逐渐降低,处于精英情结与大众化就业转折的阵痛中,很多人开始主动或者被动地接受大众化就业的现实。XX年的调查显示,30%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过程很难和较难,只有不到20%的大学生认为求职过程较容易和很容易。在对自己
7、的求职竞争力评价中,接近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一般,这与以往社会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精英”定位已经存在较大的差距。而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这几年国有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国企的用工环境和用人机制正在逐渐得到改善。一些大型国企经历了市场经济的考验而立足于市场,不仅在经济效益上获得发展,在企业的用人、薪酬和管理等各种机制上也逐渐成熟,更多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此外,国企的高福利以及相对稳定的特点更是成为就业难的形势下大学生日渐看重的东西。相比之下,由于本土化程度加深以及竞争压力,外企在发展空间、薪酬待遇等方面与国企的差距逐渐缩小。2010届毕业生小卢早在年前已经得到一家外资企业的of
8、fer,但每晚在灯火阑珊之时才从公司下班的他却向往一份既稳定又有发展空间的工作。“外企虽然收入高,但工作强度太大,没有自己的空间,并不适合我。”事实上,正如调查所示,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到来,很多毕业生在外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选择的天平正在逐渐倾斜。以往想去外企更多出于一种精英情结,从事业发展的角度,选择之间尽显理想色彩和英雄气概,而经历几年就业难的磨砺和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熏陶,很多人褪去了理想化色彩,选择更为理性和务实,显然,大众化就业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另一个调查结果企业吸引力分析也说明了这一点。XX年,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发展潜力、国际化趋势和知名度,然后是薪酬与福
9、利、激励机制、培训机会,而XX年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依然将个人发展机会放在首位,其次为薪酬福利、培训机会,而国际化程度和名气与XX年相比名次明显下降。这正说明如今的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务实性越来越强,精英意识、理想色彩越来越弱。此外,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得更多大学生选择的机会大为减少,少了选择底气的他们更加青睐稳定的饭碗。与前两次调查不同的是,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首次在行业调查中加入了政府机关(公务员)一项,调查显示,7%的大学生选择了此项,而在行业吸引力分析中,选择“稳定”一项的大学生比例为9%。在日益丧失选择权而处于被选择境地下的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务实和功利。“大”与“小”的艰难选择毕业
10、之后去哪里工作?对此,三次调查结果大同小异。XX年首选就业地区调查中,32.37%的大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27.67%)和深圳(12.13%)紧跟其后。XX年,上海、北京依然是大学生就业首选地区,而经济发展快速的东部沿海地区超过广州、深圳,位列第三。在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北京成为第一就业首选地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上升至第二位。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吸引正逐步加大。 求职的首选地区:然而仔细观察和分析三次调查结果却也不难找到存在于“大同”中间的“小异”,而这些“小异”恰恰反映了这
11、几年大学生就业心态的微妙变化。XX年和XX年年的调查中,增加了求职次选地区一项。东部沿海地区是毕业生在求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特大型城市遇阻时,最佳的备选地。而在XX年年的调查中,中部大中城市在次选地区中的排名明显靠前。这说明今天的大学生在地域选择上更为多元化,这也更符合就业实际。“现在的学生回家乡去找工作的比过去多多了。”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说。“当年我们班一共就三个同学没留北京,就是家在上海、杭州和广州的。”XX届毕业生张女士告诉记者。张女士的中学同学大部分在家乡工作,每次回家她总是感慨不少:“你看他们,生活真的比我滋润多了。我也就是图个好听,在北京工作,但其实真的很累,上班地点又远,
12、房子又贵。”言语间大有悔不当初之意。“我也想明白了,对于像我这样的女孩来说,没必要非在北京工作,回老家找份安稳的工作也不错。”2010届毕业生小赵说。尽管是少数,但这些声音的出现正是大学生在这几年就业困难形势下的新选择,反映了他们就业心态的转变。与过去“宁要大城市一张床”相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把留在所在地区的省会城市或者回家乡的省会城市就业当成自己的选择。尽管依然选择城市,但大与小之间的距离毕竟有所缩小。而随着大众化就业时代的来临和全社会就业竞争的加剧,社会向大学生就业提出了由大城市向基层乡镇转移的要求,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态度变化。XX年,只有少部分大学生乐于接受去
13、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只有在实在没有其他机会时被迫接受,而30%的大学生坚决不能接受。而到了XX年年,80%的大学生可以接受到小城镇及乡镇单位就业,坚决不能接受的比例下降为20%。这一方面说明,基层就业已经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选择,面对大众化就业形势,一些大学生已经开始调整心态,基层就业必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少部分坚决不接受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政府和社会更多的责任在于引导,更重要的则是需要逐步完善基层就业的相关配套政策,让基层能够成为有极大吸引力的就业点。“多”与“少”的博弈薪酬问题向来是大学生就业中的热点问题,三次调查的企业吸引力分析,薪酬与福利一
14、直是吸引大学生选择该企业的重要原因。XX年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的工资底线平均值为2244.6,XX年为2390.38。在对2010届毕业生的调查中,67%的大学生选择范围在4000元1500元之间,54%的学生选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共2篇)篇一: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报告 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社会调查报告 题 目 大学生就业选择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 班 级 11145 小组成员 李娜 任艺 颜茜 王念 贾燕 刘杨媚 指导老师 欧阳晓晶 2011年12月11日 一.调查目的 . 3 二调查内容 . 3 三调查分析 . 3 1. 根据专业分析 . 3 1.1工商管理大类数据分析-3 1
15、.2旅游管理数据分析-4 1.3会计数据分析-5 1.4专业对比分析-5 2.根据性别分析 . 6 2.1在校男大学生数据分析-6 2.2在校女大学生数据分析-7 2.3在校男女大学生对比分析 - 7 3根据生长环境分析 .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调查报告(共2篇). 8 3.1城市大学生数据分析-8 3.2农村大学生数据分析-9 3.3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对比分析-10 4根据专科本科分析 . 11 4.1在校专科大学生数据分析-11 4.2在校本科大学生数据分析-12 4.3在校专本科大学生对比分析-13 四调查总结 附表一-15 附表二-16 附表三-17 附表四-18 附表五-19 附表六-20
16、 附表七-21 . 13 大学生就业选择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想法和考虑,我们对工商管理大类、旅游管理、会计本科、会计专科四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给当前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些基本的参考依据。 二调查内容 我们所选取的调查范围是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大类、旅游管理、会计本科、会计专科四个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此次调查问卷采取随机采访、书面问卷的形式,问卷的内容涉及在校大学生就业前景、就业形式、就业单位的要求等方面的的内容。本次共发出80份,有效收回问卷,问卷的具体内容如附件一: 三调查分析 我们依据就业选择
17、调查表的结果,讲调查表分成了四类:专业、性别、城市与农村、专科与本科进行分析。下面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1. 根据专业分析 1.1工商管理大类数据分析 在收回的79份调查问卷中,工管大类中,打算进入的行业与专业相关的是人数占100%,在校的工管大类大学生对现在求职的形势一般乐观的占大半有85%,其中50%的工管大类大学生期望毕业以后的月薪在20004000元,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比较喜欢,90%以上的工管大类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有前景,90%的工管大类大学生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对于工作的舒适度有95%的工管大类大学生都比较看重,有55%的工管大类大学生的家庭收入在20005000元,说明他是
18、父母都是工薪阶级,我们主要研究这类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大部分工管大类的大学生想在一线城市、省会就业,主要原因是有 较大的发展空间(70%),生活条件好(50%),良好的薪酬福利(45%),还有一小部分工管大类的大学生愿意在二线城市、省会就业,主要原因是生活安逸(28.5%),较高的工作平台(28.5%),生活成本低(14.3%),压力,竞争小(14.3%),工管大类大学生如果进入外企的话,希望得到企业的从业经验(65%),广泛的人际关系(65%),先进的管理模式(60%),还有前沿知识信息(60%),最后做的一项调查中有40%的工管大类大学生希望毕业以后进去外企,25%的想进入私企,15%的想进
19、入国企。 1.2旅游管理数据分析 在收回79份调查问卷中,其中旅游管理的打算大学生在毕业后进入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在调查问卷中占100%,对现在的求职形势乐观与比较乐观的大学生都为35%,且有15%的大学生期望在毕业工作以后的月薪在8000元以上而没有人期望在2000元以下,据调查更多显示:有6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表示喜欢,10%的则表大学生示一般。有75%的人说自己的专业有前景,但仍有少部分所大学生学专业不了解。他们同时表明了要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且有舒适工作,这样的占大学生绝大部分。想必他们的选择与自己的家庭环境有关,据调查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大学生有25%,2000元-500
20、0的有50% 他们有90%的人就业意向区域是在一线城市、省会,他们表示选择这的主要原因是有较大的发展机会与良好的薪酬福利,其他的人选二线城市或以下县市的主要原因14%的人说是因为生活成本低,29%的人原因是生活安逸。他们也幻想了如果他们进入企业,最希望从企业中得到的什么,他们有55%的人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到海外工作的机会,当然他们更想得到企业的从业经验与广泛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环境的舒适程度在于它所进入的工作地点,旅游管理的大学生 业形势是不容乐观的,认为好就业的仅只有5%,其中希望工资在20004000和8000元以上的都各占29%,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大多感觉一般,所占比例为39%,对于比
21、较喜欢的也占有34%,仅有11%的人对于自己的专业不感兴趣;通过他们的分析,他们觉得自己的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大,所占比例为37%,前景非常大的也有32%,仅有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难就业,而且他们很看重工作的舒适度和企业的发展前景,这样看来许多人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和激情的。 1.4专业对比分析 对于专业,着重分析:毕业后,在校大学生想进入的工作地点。旅游管理、工商管理大类、会计三个专业的 下页篇二:中国应届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山 东 轻 工 业 学 院 实践报告 院系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二一二年 十二月三日 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高等教
22、育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将是深刻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针对这一社会现象,此次调查范围为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及附近其他高校的在校的本科应届毕业年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实际收回383份,回收率为95.8%。调查问题涉及大学生就业期望、就业素质的自我评价、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择业与就业的影响因素等方面。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 关键词:高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择业 一、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造成应届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