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教育2 0 2 3.0 22022年年底,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做出系统部署。同时,截至2023年2月,野蛮生长、无序扩张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得到有力遏制。大量的课后服务供给和趣味社团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与人交往、发展潜能的机会。学生的书包轻了,空余时间多了;体育馆、兴趣班的身影多了,视力保护、身心发展等原则越来越得到践行。当然,有一些担忧的声音存在。这是没有真正把握“双减”的根本理念。“双减”绝不等于“躺平”,“双减”减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课业负担,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探索、生涯规划,增加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课堂管理
2、,增加了学校的顶层设计“双减”出台的背后,是育人本真的回归,是对立德树人的坚守。学习是孩子把握未来的基石。号召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五育”并举的实质,是强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综合能力,把学生培养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也与我国近年来强调并持续推进教育督导、家校共育,深化教育评价,实施新高考改革、新课标,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素质教育导向相匹配。学校育人的“提质、增效”,是“双减”的内在要求。这需要学校多点发力,尤其在学校管理、作业设计、高效课堂上下足功夫。为此,本期聚焦“双减”,从基层学校、一线教师中选取优秀案例,以期能从学校管理、作业设计、高效课堂等方面为大家提供鲜活的、可复制的路径,从而持续、动态地解决推进“双减”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堵点、难点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氛围。(本刊编辑部)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助力教育提质增效本期聚焦8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