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言 2023 年第 1 期 1019 页(2023 年 2 月 24 日出版于北京)陕西绥德方言“则”的用法及语法化*高峰(西北大学文学院 西安shenhuagao 126com)提要陕西绥德方言的“则”tsa,可作副词、连词、话语标记、话题标记,其用法主要是从元代白话中继承、发展而来的,与明清白话的关系较为疏远。通过比较共时和历时语料,发现“则”的演变形成多重语法化链,其共同出发点是限定动作的范围副词。关键词陕西绥德方言五台片晋语则用法来源语法化绥德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东连吴堡县,西邻子洲县,北接米脂县,南靠清涧县,东北角与佳县接壤,东南隔黄河与山西省柳林县相望。(绥德县志20
2、03)根据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 2 版)(2012),绥德方言属晋语五台片。本文绥德音系根据黑维强(2016:2931),语法为笔者 2020 年 2 月 10 日到 2 月 16 日调查,发音合作人两位:雷胜利,男,1956 年 1 月出生,初中文化,名州镇五一村人;高成虎,男,1948 年 4 月出生,大学文化,名州镇东街社区人。绥德话中有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多功能词“则”tsa,普遍见于陕北晋语。本文首先讨论其读音,描写其在绥德方言和其他陕北晋语中的用法,再选取若干元白话语料做穷尽性考察,梳理“则”的来源和历时演变轨迹。最后结合共时和历时语料,讨论“则”的语法化问题。壹绥德方言“则”tsa
3、 的读音“则”tsa 来源于曾摄开口一等精母入声,绥德话应当读“ts ”,今读“tsa”(与假开二“诈榨乍”同音),韵母、声调都不符合演变规律。那这样的读音是怎么来的,可能与绥德话入声舒化后声调的归派有关。绥德方言的入声舒化,是喉塞尾-脱落,短调 3 拉长,绝大多数归调型相同的阳平 33,极少数归去声 52。(黑维强 2016:104105)归去声 52 是早期的,归阳平 33是晚期的。黑维强(2016:96)辑录了绥德话今读去声的入声字有 45 个,有些是绥德话地道的土词里常用的,如“给你|诀口|索利|压|雹冰|卜萝|甲:汗背心|劈柴|拉话|斫骨殖|饹饸”等;有些和普通话相同,如“癞错跃亿栅
4、肉玉育狱”等。刘勋宁(1998)认为,北方话早期有些特字可能较早就由入声归舒声了,如“忆亿翼译易疫役育玉跃率蟀幕”等。绥德话的入声儿化变调,也同去声 52 调。比如,角儿形体大的蒸饺儿tir|(没)法儿fr|碟儿 tir|勺儿 r 形容词重叠式儿化:服服儿 ffr|直直儿 01方言*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语法化视角下的陕北晋语语法深度研究”(21BYY073)、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北地区汉语方言地图集”(15ZDB106)成果之一。邢向东、黑维强两位先生以及审稿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致谢忱。r|立立儿 lilir|儿 titir|熟熟儿 uur|绿绿儿lulur。绥德话的“一”,与指示代
5、词合音后也归去声 52,比如,这一 ai ei|那一nainei。(黑维强 2016:7980,82)总之,在绥德话中,入声舒化后归去声 52 涉及不少词。“则”作为高频副词,舒化后读去声 52,也遵循了这个规律。此外,“则”读去声可能还同它往往重读有关(详见 46)。绥德话周边的方言都用“则”。绥德、米脂以北读入声,如:神木 ts|神木高家堡tsa|榆林 ts|横山 ts;以南读*tsa,比如:米脂 tsa|吴堡 ts|延川 ts|佳县tsA|清涧 ts|延安 tsA。贰绥德方言“则”的用法21“则”作副词充当状语。语义上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句法功能上的特点是句法位置灵活,可置于主谓之
6、间或句首、分句首。因而“则”属于评注性副词。(张谊生 2010:171)本节所有例句中的“则”也都可置于句首。?一表范围。“则”作范围副词,限定动作,带轻微让步义,相当于“只”。常用于陈述句中,其谓语大多是表认知的“说、当是、以为”等。“则说是”义为“只说是”,表示反预期的判断,即所述内容与事实相反。常见的结构为:(S)+则+(还)+V+O,其中的主语、“还”都可以省略,宾语常常是小句。“则”的位置非常灵活,而且在一句话中可重复出现。如:(我)则(还)说是你(则)不来了。我则还当着你是主家主人。?二表语气。“则”作语气副词,作用是表强调,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在不同的语境下,表义的侧重点不同。“则
7、”可表祈使,使用频率极高。表催促时常与“把”字句配合。如:你则操心教小偷把钱儿钱偷走哩。我每我们都不说了,你则说。你每你们则把那勤快些!“则”在探求、追寻目的或原因的疑问句中,可以强化追究的语气。与句末表语气的“是”配合使用时,追究原因的意味更强烈。如:你则去是你为什么去了?你则不给那两个屄斗=tu耳光是?在陈述句中,“则”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所期望的事情终于达成,附带感慨过程不易、如愿以偿、如释重负等,相当于“终于、总算”义。如:天则暖了天终于暖了。则把病治好了病终于治好了。第二,陈述某件不期望发生的事情突然发生,带有惊讶、遗憾的语气,近乎感叹句。“则”可位于主谓之间,或位于句首,常常重读
8、。有时后可加“看”,语义不变。如:呃哟,则(看)把个大事给忘了!?11钥匙则撂丢了!“则”在陈述句中的两种用法,看似相反,实则相同:前者是对期望发生的事情终于达成表示庆幸,后者是对不期望发生的事情突然发生表示遗憾,目的都是强调事情的重要性,引起听者注意。扩大来看,不论是表示祈使、追问,还是强调庆幸、遗憾,都是在提醒对方注意。?三表关联。“则”在复句的后一分句中充当状语时,有两重功能:它们既保留原来的限制义、强调义,同时具有连接功能,如?12?13?14。有时更凸显时序、逻辑上的承接关系,原来的语义反而弱化,如?15?16。前后分句的时序、逻辑关系包括顺承、因果、假设、条件、转折等。“则”表关联
9、时,意义比在单句中更宽泛,有时不能一一对应到单句中的几种用法上。如:112023 年第 1 期?12修哩半天,则修好了。(终于,强调,顺承复句)?13一说寻人家找婆家嘞,说媒的则踢塌门限=x门槛。(就,强调,条件复句)?14那些待你不好去也他们将来会对你不好,不信咱每咱们则看着。(祈使,假设复句)?15人家往死忙嘞,你则稳排四悠稳坐下拉散散话聊天。(倒,转折复句)?16我姐本来念考上高中来来,后来家里穷,则没念成。(就,顺承/因果复句)22“则”作连词在复句中起连接作用,相当于普通话的“于是、那么、但”。“则”作副词与连词,均可用于顺承、假设、推论因果复句,但句法位置和功能不同。作副词时在主语
10、后,作分句状语,兼有修饰义和连接功能;作连词时在后一分句主语前,不作句子成分,只起连接作用。如:?17a学生每们吃完,老师每们则吃的。(副词,强调、关联)b学生每们吃完,则老师每们吃的学生们吃完后,老师们吃的。(连词,顺承复句)?18借出去的几十万则要回来了,则那些他们赶紧买哩个地方儿住宅。(第一个副词,第二个连词)23“则”作话语标记“则”位于主语前,在篇章、对话中承接上文或对方的话语。如:?19 电影快开始了,咱赶紧走。则你先走,我给娃娃把饭安顿好再走。?20 我们老师说是,叫大人家长检查完作业签字。则你叫你妈检查去。24“则”作话题标记通常位于主语后。此时,停顿和重音不同,“则”的作用随
11、之不同。在主语后停顿,“则”重读,表“祈使”等语气义;在“则”后停顿,“则”不重读,起凸显话题的作用,为话题标记。如:?21你 这么 u 价一说,我则解开懂了。(强调/标记话题)?22你则操心小心叫人家看着着看见。(祈使/标记话题)“则”可用于拷贝式话题后,也可以在一句话中连用两个以上,分别标记主话题、次话题,或在两个分句中对举使用。如:?23说则官官样样光明正大说么,偷声唤气窃窃私语做甚嘞。?24那些他们则这两年则过好了。?25我则走也,你则窚呆着。25“则”与其他词的组合使用“则”可以和其他词组成复合词或固定的构式,表达特定的语法意义。如“则是”已经词汇化,表示判断,相当于“现在真的是”之
12、义,经常构成感叹句。“则看”作话语标记,提请对方注意,有时前面带“你”,跟普通话“你看”的作用相当。“你则+说/看+人称代词”组成特定的构式,表示不满、埋怨等义。例如:?26你则是造起了你真的是自己找死呢!?27则看,是不是跟我说的一样?28你则说那他,又翻老账旧账嘞。26 陕北晋语“则”的异同米脂、绥德、吴堡、清涧、延安“则”用法相同,五县区地域相连,形成一个核心地带。这个中心之外,语法功能均不及核心地带丰富。神木方言的“则”ts,可作范围副词、关联副词、连词,不能作话语标记和话题标记。同一句子中一般不出现两个“则”。也有“则说是”“则看”。?29则说是还以为你走了。(范围副词)?30要是不
13、太贵起,则给孩伢儿买上。(关联副词)?31牛郎根本就和织女两个到不了一搭一起,则两个是你看我,我看你。(连词)榆林、横山、子洲、延川等方言与绥德“则”的用法大多数相同,只是绥德方言的“则”处于句首时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表示假设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假设条件可以隐含;二是充当话21方言语标记。而榆林、横山方言“则”在句首只有第一种功能。子洲、延川话的“则”多数情况下不能用在句首。试比较:?32绥德:则你每们不家里坐是(都叫你们了),那你们干嘛不进家坐/你们干嘛不进家坐呢?榆林:则你每们不家里坐是(都叫你们了),那你们干嘛不进家坐?子洲:你们则不家里坐是你们干嘛不进家坐?*则你每不家里坐是?叁近代
14、白话中“则”的用法陕北晋语中的“则”,与元白话中的“则”用法相当一致。下文重点考察“则”在元代白话文献中的用法,以及在明清白话中逐渐式微的情况。31 元代白话中的“则”反映元代口语的 原本老乞大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下文简称 元刊杂剧)和王实甫 西厢记 中,“则”的使用频率很高。原本老乞大 中“则”有 64例。元刊杂剧 “则”出现 326 次。其中有作构词成分的少数用例,如“则么、则甚、则个”,或“小则小”“二则二一则一”“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之类的文言用法。西厢记 中“则”出现 132 次,个别用例跟本文要讨论的关系不大,如“则甚”。原本老乞大 中的“则”是多功能副词,各义项互有联系,有表
15、范围、语气、关联等 3 种用法。元刊杂剧 与之相比,“则”的使用更频繁,用法更丰富。基本一致的是相当于“只”“就”的用法,比 原本老乞大 多的是:第一,表语气,原本老乞大 限于祈使句中表命令、商量,元刊杂剧 也可用于疑问句中表追因;第二,表关联,原本老乞大 限于顺承、推论因果、假设关系,元刊杂剧 还可用于转折关系;第三,出现了话语标记用法;第四,出现了一句中使用两个“则”以及“则就、则待”连用的情况。有“则”“子”对出,或“则、只”同现于一句的,均表示“仅”义,说明“则”并不是“只”的同音代替字。西厢记 与 元刊杂剧 情况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出现了假设连词的用法。元代白话中“则”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16、明显的主观化色彩。?一作副词。1)表范围。“则”作范围副词,有两个小类。一是表“仅”义。原本老乞大 元刊杂剧西厢记 中“仅”义的用例都是数量最多的,说明元白话中“则”的基本义是“仅”。如:?33怕你不信时,别个店里试商量去。仅教,俺则是这般道。(原本老乞大 05 左:10、06 右:01)?34恁这布里头长短不等。有勾五十尺的,有么则到四十尺的,更有四十八尺。(原本老乞大36 左:05、06)?35你休笑我书生胆气寒,看承我如等闲。子为敝裘常怯晓霜寒,(云)只重衣衫不重人,信有之。有人也作儿曹看,恨无端一郡苍生眼。我量宽如东大海,志高如西华山。则为五行差干运难迭办,不得随圣主展江山。(郑光祖
17、醉思乡王粲登楼 第一折)?36敢休交野花攒地出,我则怕村酒透瓶香。(高文秀 好酒赵元遇上皇 第一折)?37忧则忧我在病中,喜则喜你来到此。投至得引人魂卓氏音书至,险将这害鬼病的相如盼望死。(王实甫 西厢记 五本二折)312023 年第 1 期原本老乞大 采用郑光(2002)原刊 老乞大 研究 解题原文原本影印索引。有意思的是,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 中,相国寺公孙汗衫记 不见“则”。薛仁贵衣锦还乡记 李太白贬夜郎 承明殿霍光鬼谏 辅成王周公摄政 萧何月夜追韩信 仅有“则”的零星用例。二是表“只”义,带有轻微让步语气,表示与事实相反。“则”所在的分句表示某种主观认识,而下文表明反预期事实。如:?38
18、酒呵,则道永不相逢,不想今番一处。(高文秀 好酒赵元遇上皇 第三折)?39我则道哥哥除了,原来在驿亭中抱病,须索回书去咱。(王实甫 西厢记 五本二折)2)表语气。“则”为语气副词。原本老乞大 仅用于祈使句,有的句末还有表祈使的“者”。元刊杂剧 西厢记 中不仅用于祈使句,还出现了用于疑问句表追因的用法。如:?40疾快将草料来拌上者,仅教,则教吃者。咱睡去来。(原本老乞大 11 右:07)(祈使)?41放开这厢,刨开那厢,则你道怎遮当?(无名氏 诸葛亮博望烧屯 第三折)(追因)?42你是出家人,却怎不看经礼忏,则厮打为何?(王实甫 西厢记 二本二折)(追因)3)表关联。副词“则”用于复句,起关联作
19、用。原本老乞大 用于顺承、推论因果、假设关系。元刊杂剧 西厢记 用于顺承、假设和转折关系。如:?43你来。你休减了半定。我老实价钱,则一句儿还你。(原本老乞大 26 右:08)(顺承)?44既他羊市角头去呵,又不远,俺则这里等。(原本老乞大 20 左:01、02)(推论因果)?45你不嫌冷时则这车房里宿如何?(原本老乞大 15 右:03、04)(假设)?46一会家疼,一会家焦,莫不钱财物业没下梢,一会家疼,一会家焦,则把灵神祷告。(孟汉卿张鼎智勘魔合罗 第二折)(顺承)?47若是他玉山低趄你则频斟酒,若是他宝剑离匣你则准备着头!(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 第二折)(假设)?48可须姻缘数定,则这人命
20、关天。(关汉卿 闺怨佳人拜月亭 第四折)(转折)?49我虽是个婆娘有志气。则说道:“可怜见小子,则身独自!”恁的呵,颠倒有个寻思。(王实甫西厢记 三本一折)(顺承)?50不肯搜自己狂为,则待要觅别人破绽。(王实甫 西厢记 三本二折)(转折)?二作话语标记。“则”位于句首,用作话语标记,起连接篇章的作用。原本老乞大 没有此种用法,元刊杂剧 西厢记 都有。如:?51则明朝你索绮窗晓日闻鸡唱,我索立马西风数雁行。(关汉卿 闺怨佳人拜月亭 第二折)?52则你那出城接主何心?则他蓦门死因何意?(孟汉卿 张鼎智勘魔合罗 第四折)?53沈约病多般,宋玉愁无二,清减了相思样子。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
21、之。(王实甫 西厢记 三本一折)?三“则”的连用等。元刊杂剧 西厢记 都有同一句中出现两个“则”的用法,表明“则”的使用更加频繁,用法更加丰富。元刊杂剧 还有“便则”“则就”连用,同义成分叠加。如:?54那鞭上常有半指血糊涂的人脑浆,则那鞭则是铁头中取命的阎王。(尚仲贤尉迟恭三夺槊 第一折)(连词;语气/关联副词)?55别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则会斋得饱也则去那僧房中胡渰,那里怕焚烧了兜率伽蓝。(王实甫 西厢记 二本二折)(顺承)?56呵!你肯交双宿双飞过一生,便则我子弟每行依平。(石君宝 诸宫调风月紫云亭 第一折)(便则,同义连用)?57则就那里先肝肠眉黛千千结,烟水云山万万叠
22、。(关汉卿 闺怨佳人拜月亭 第三折)(则就,同义连用)32 明清白话文献中“则”的用法与元白话相同的用例大幅减少乃至消失。如明代的41方言老乞大谚解 老乞大新释 和清代的重刊老乞大谚解都不见“则”,代之以“只、就、都、且”等,或直接删除。如:?58你不嫌冷时,则这车房里宿如何?(A)你不嫌冷时,只这车房里宿如何?(B)你若不嫌冷,就在这车房里住一宿如何?(C)你若不嫌冷,在这车房里住一宿如何?(D)?59罢罢。咱则依牙人的言语成了者。(A)罢罢。咱们只依牙家的言语成了罢。(B)罢罢。你们就依了牙子的话成就了罢。(C)罢罢。你们依着牙子的话成就了罢。(D)另外,我们检索了 三言二拍 水浒传 金瓶
23、梅 西游记 红楼梦 等几部小说,以观察明清白话中“则”的用法。“三言”中“则”的用法都比较相似。警世通言 共出现 286 个“则”。其用法主要有 8种:1)相当于“只”,跟 原本老乞大 和 元刊杂剧 西厢记 相同,不过例子较少;2)表祈使的语气副词;3)作话语标记;4)用于“不则一日”等;5)用于“则声、则气、则甚”,相当于“作”;6)用于“一则二则”;7)组成表祈使的句末语气词“则个”,义为“就是了、吧”,该词在金代的 董解元西厢记 和王实甫西厢记 中已经出现;8)还有少数组成“虽则”。其中 4)8)都是组成新词或固定短语。醒世恒言 中还大量出现“都则 VP”,“则”是“只、就”的意思,也有
24、少量话语标记的用例。喻世明言 中话语标记的用法十分突出,尤其是在故事的开头,往往着一“则”字,为整个故事打头。这一点是 喻世明言 的特色。如:?60文君道:“官人此行富贵,则怕忘了瑞仙亭上!”(警世通言 第六卷)(只)?61张主管听得,问道:“是谁?”应道:“你则开门,却说与你!”(警世通言 第十六卷)(表祈使)?62则那聪明二字,求之不得,如何说聪明不可用尽?(警世通言 第三卷)(话语标记)?63自己曾开过六陈铺子,卖油之事,都则在行。(醒世恒言 第三卷)(就)?64勤自励道:“则小生便是勤自励,又征安南,后征吐番,后来又随哥舒元帅镇守潼关,适才回家。”(醒世恒言 第五卷)(话语标记)?65
25、看官,则今日我说 珍珠衫 这套词话,可见果报不爽,好教少年子弟做个榜样。(喻世明言 第一卷)(话语标记)“二拍”比“三言”的“则”用法简单。初刻拍案惊奇 单独用“则”的较少,多表示“只”义,“则个、则声”特别多,还有“不则一日、则甚”之类。二刻拍案惊奇 中最多的是“则个”,其他与 初刻拍案惊奇 相同。水浒传 中“则”有 165 例,其中表“只”、让步、话语标记等只有 9 例,使用频率极低。大量的是祈使句末的“则个”,以及“则甚、一则二则三则、不则一日”。金瓶梅 中“则”有 145 例。“虽则、则声、则甚、则个、一则二则”都有,但数量不多。大多数“则”是在唱曲的曲辞中使用,不出现在描写和对话中,
26、显然不是当时口语中的用512023 年第 1 期李泰洙(2003)附录 老乞大 四种版本句节对照,分别是 古本老乞大(简称 A)、老乞大谚解(简称 B)、老乞大新释(简称 C)、重刊老乞大谚解(简称 D)。古本老乞大 即本文所说的 原本老乞大。例?58?59引自李泰洙(2003)附录。蒙黑维强先生提醒,三言二拍 可能有吴语的背景。这一点非常重要,一方面证明陕北晋语的一些用法渊源有自,另一方面促使笔者注意不能将陕北晋语的用法跟它们直接挂钩。不过,“则”在反映吴语特点的近代汉语文献中有所保留,和它在部分晋语中仍然使用,应属于正常现象。如晋语中“V 得来+C”“V 得来O”结构非常发达,吴语中这两种
27、结构也非常发达,可能是平行保留元代白话成分及其用法的现象。晋语同吴语还有一些平行现象,此处不赘。法。叙事和描写中,基本上属于延续文言和宋代白话的用法,跟现代书面语用法相同。只有极少数相当于“只”的,例不赘述。西游记 中“则”有 165 例。绝大多数都用在“一则,二则/二来”,其次是表示推论因果、条件关系,或在“NP+则+VP”中充当话题标记。这种话题标记的用法,和文言文、宋代白话及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用法相同,跟元代口语用法没有直接关系。或表“然则”,也属文言的用法。红楼梦 中“则”共有 333 例。几乎都与现代书面语相同,“一则二则”极多,也有“则声”等。综上,从 原本老乞大 看,元代口语中“
28、则”的基本用法是作副词,表范围、语气及关联。元刊杂剧 西厢记 用法较宽,表语气扩展到追因用法,关联作用也更加广泛,尤其是有了话语标记的用法。“则”到明清时期,与元代白话相同的功能严重萎缩。“三言二拍”的“则”接近元代白话的用法略多,可能有方言的背景。而水浒传 红楼梦 等小说中,“则”的用法已经和现代汉语书面语非常接近,类似元代白话的用法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少,乃至最终绝迹,老乞大 的四个版本是非常有力的佐证。老乞大谚解 老乞大新释 和重刊老乞大谚解里均不见“则”的踪迹。肆绥德方言“则”的语法化路径陕北晋语“则”的用法在横向上彼此对应,纵向上与元白话存在承继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重构绥德方言“则”历
29、时演变的过程。总的来看,多功能词“则”经由不同的演化路径,产生不同的结果,形成多重语法化链。见下图:“则”首先从范围副词分化出表义不同的语气副词。“则”同时具有几个副词小类的功能。接着,语气副词作为一个整体又分别演变为:1)关联副词,进而连词;2)话语标记;3)话题标记。其中,范围副词表让步的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表祈使/追因的语气副词话语标记,语气副词关联副词,上述语法化过程在元白话中已经完成或者开始。其他陕北晋语的“则”的语法化路径与绥德话相同,不过榆林、横山、子洲、延川等方言的“则”没有话语标记的用法,神木话没有话语标记与话题标记的用法。41 范围副词表让步的语气副词元白话中,“则”的基本义
30、是限定动作的“只”义。文献中常见“则道是”“则见他”“则除是”等,引出的内容多与下文交代的事实存在逆转关系,使得整个句子带有轻微的让步、转折意味。如例?39“我则道哥哥除了,原来在驿亭中抱病,须索回书去咱。”由此造成句子的歧解:从小句看“则”表示对动作的限定,是基本义;从全句看“则”表示逻辑关系的让步,是伴随义。这种伴随的关系义逐步独立、固化,“喧宾夺主”,经过重新分析,“则”就由表范围演化为表反事实预期的让步关系。绥德话中“则说是、则当是、则以为、则盘算”等,“则”都包含让步义。这个过程与共同语中“只”的语义演变过程相同,“只以为”同样表让步义。42 范围副词表祈使、追因、强调的语气副词“则
31、”不论表祈使、追因、强调语气,目的和作用都是增强语力,提醒对方注意。元白话中就有“则”表祈使、追因的用法,从其用例可以看出,“则”有限定其后动作行为的作用,同时句子本身的祈使义、疑问义逐步附着到“则”上,61方言从而使“则”带上祈使、追因义。“则”用于祈使句的频率越高,祈使义就越强。再如“放开这厢,刨开那厢,则你道怎遮当?”实际上是要求对方回答“你说怎遮当”!因整句是表追问,“则”随之有了追因义。无论是元白话还是陕北晋语,“则”表祈使、追因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用法,均暗含强调作用。绥德话的“则”在陈述句中进一步凸显了强调的作用。在陈述期望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时强调“终于”,如:“则把这小子逮住了。”
32、陈述不期望发生的事已经发生时强调“惊讶”,如:“则把钥匙撂了。”不论“终于”还是“惊讶”,都是句子赋予的意义,“则”的意义都相当于“你看”,目的是提醒对方注意。陈述句中的“则”大都可以被表引人注意的“则看”(相当于“你看”)替换,正是其语用功能的外显。总之,“则”表祈使、追因、强调三种用法,有一个逐渐虚化、扩大使用范围的过程:祈使义提醒对方“你做”,意义最为实在;追因义提醒对方“你说”,意义有所虚化;强调义提醒对方“你看”,意义最虚。43 副词关联副词连词按照张谊生(2010:171)的分类,“则”属于限定性、评注性副词。当限制性与评注性副词在较大的语言单位中充当状语时,往往具有两重性:就其限
33、制和评注的成分而言,它们仍保留原来的功用;就其前后的成分以及整个句子或句段而言,它们就具有了连接功能。(张谊生 2000:19)随着这种连接功能的经常化和固定化,“则”就成了表关联的兼类副词。“则”作连词时居于句首或分句首,但?18分句首的“则”可移至主语之后,“回归”状语位置,而句子的意义基本不变。这说明连词功能与副词功能关系密切。(话语标记也是如此)副词“则”向连词“则”的语法化肇始于其位置的灵活性:原本作状语的“则”移至分句首,离开了原来的修饰对象,不再作句子成分,只起关联作用,语法功能更为纯粹,脱离了副词的范畴,语法化为连词。44 副词话语标记早在元白话中,“则”就可以出现在句首位置上
34、。由于位置的关系,它在表限制、强调的同时,又产生了篇章衔接的作用,于是演变为话语标记。这在元刊杂剧西厢记 中已见端倪,在 喻世明言 中大行其道。在绥德话中使用频率也很高。45 副词话题标记“则”与谓词的关系松散,前后均可停顿。若在主语后、“则”之前停顿,“则”就和谓语关系更密切,是语气副词;若在“则”之后、谓语前停顿,就和主语关系更密切,对话题起凸显作用。后者经重新分析,转化为话题标记。46“则”语法化的特点元代白话和绥德方言“则”的语法化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则”语法化路径有分有合,其中既有连锁式,也有辐射式,从而生出不同的枝节。多重语法化链是以语义、语用环境的分野为主要驱动力。(彭睿 20
35、20:141)如“则让步”出现在有让步义的复句中,“则祈使”“则追因”分别出现在祈使句、疑问句中,“则话语标记”居于句首。特别是“则范围”与“则让步”、“则语气”与“则话题标记”在同一句子中组合关系的两可,形成了语法化机制中非常重要的歧解性环境。第二,“则”语法化的内在因素是强烈的主观化色彩。“则”在元代白话中的用法,从限定范围到表让步、祈使、追因等语气,每一步的虚化都与主观化色彩及其加强紧密相伴。以绥德为代表的陕北晋语继承了元代“则”的主观化特点,促使“则”继续语法化。主观化(及较强的交互性)使得“则”具有位置灵活、与谓词关系松散的特点,位置灵活引发了向连词、话语标记的语法化,与谓词关系松散
36、促成了向话题标记的语法化。712023 年第 1 期第三,“则”的演化机制主要是重新分析。句法环境引发重新分析。“则让步”因复句(对话)中附带的隐含义被固化到词上,经过重新分析,成为新的语义。“则连词”“则话语标记”都是移位至句首后重新分析的结果。“则话题标记”是它在语流的停顿中与主语关系拉近、与谓语关系疏离,导致重新分析的结果。第四,“则”的语法化,语音上不完全是弱化,出于表达需要,语气副词“则”等经常重读。语法化过程中,语音弱化多伴随着语义磨损,而语音强化则多因语义上凸显、强调的需要,“则”的情况正是如此。伍结语今陕北晋语中“则”的各种用法,在元代白话中多数已经出现。与元白话相比,今陕北晋
37、语“则”的语义和句法功能有继承、有扬弃,也有发展:第一,元白话中“则”的基本义“只”,主要在“则说是”等固定结构中保留;第二,继承了元白话语气副词、关联副词、话语标记的用法后又有发展,使用更加灵活,并发展出连词和话题标记的用法。“则”的语言事实也说明,“晋语中存在元白话(有些甚至更早)的语法特点,不是零星的,而是系统的,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邢向东 2018)方言材料榆林、横山、子洲、清涧、吴堡、延安、延川:笔者 2020 年调查;米脂:孙彦波 2019 调查;绥德:主要为笔者2020 年调查,部分例句引自 绥德方言调查研究(黑维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神木:神木方言研究(增订
38、本)(邢向东),中华书局 2020。文献语料来源曹雪芹、高鹗 著、启功等 整理 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 2005冯梦龙 编著 喻世明言,(长沙)岳麓书社 2019冯梦龙 编、丁如明 标校 醒世恒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冯梦龙 编著、岳群 校点 警世通言,(长沙)岳麓书社 2006凌濛初 编著 初刻拍案惊奇,(北京)中华书局 2009凌濛初 编著 二刻拍案惊奇,(北京)中华书局 2009宁希元 校点 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秦修容 整理 金瓶梅(会评会校本),(北京)中华书局 1998施耐庵、罗贯中 著、李永祜 点校 水浒传,(北京)中华书局 2005王实甫 著、王季思
39、 校注 西厢记,(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7吴承恩 著、李天飞 校注 西游记,(北京)中华书局 2014郑光 主编 原刊 老乞大 研究 解题原文原本影印索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参考文献高峰 2018陕北延川话的入声调及其演变路径,方言 第 3 期李泰洙 2003 老乞大 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 第 3 期刘勋宁 1998 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彭睿 2020 语法化理论的汉语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邢向东 2018从几种语法现象透视晋语对元白话的继承和发展,语言暨语言学 第
40、3 期81方言张谊生 2000 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张谊生 2010 现代汉语副词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中共绥德县委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2003 绥德县志,(西安)三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2012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 2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The Functions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tsa则 in Suide Dialect in Shaanxi ProvinceGAO FengAbstractIn Suide dialect in northern Sha
41、annxi province,the multifunctional word tsa则can be an adverb,a conjunction,a discourse marker and a topic marker,which are mainlyinherited from the functions in the vernacular Chinese of Yuan Dynasty instead of Ming orQing From synchronic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mmon
42、 startingpoint of the multiple grammaticalization chain of tsa则 is identified as the scope adverbthat imposes restriction over actionsKeywordsSuide dialect in Shaanxi province,Wutai cluster of Jin group,tsa 则,function,etymology,grammaticalization王福堂教授逝世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王福堂教授因病于 2022 年 12 月 16 日晚在北京逝世,享
43、年 88 岁。王福堂教授原籍绍兴,1934 年 4 月 22 日出生于杭州。1952 年秋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56 年 7 月毕业后留校,先后在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现代汉语教研室任教,2002 年退休。曾长期担任全国汉语方言学会理事。王福堂教授毕生致力于汉语方言学的研究和教学,他主持修订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9;第二版重排本,语文出版社 2003)、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语文出版社 1995),为汉语方言学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专著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汉语方言论集 绍兴方言研究 等一系列论著对汉语方言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福堂教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植桃李,嘉惠后学,为我国方言学事业的长远发展殚精竭力。王福堂教授品格高洁,君子气象,深受学界的尊敬和爱戴。王福堂教授的逝世是中国语言学界、尤其是汉语方言学界的重大损失。我们对此表示最沉痛的哀悼!方言 编辑部912023 年第 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