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资料小学生厌学的原因与对策当前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感到乏味,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和成长,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这种厌学情绪感染到周围一些免疫力比较弱的同学,形成不良学风。作为教师面对学生厌学的现象需要我们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放矢,因材施教,逐步将厌学转化到我想学,我能学、我会学。 一、找出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 (一)枯燥乏味的教学与教师行为的失范导致学生厌学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是引起小学生厌学最直接的原因。很多老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枯燥无
2、味。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偏爱成绩较好、配合自己的学生。讨厌叛逆性、经常违反纪律、不听话、成绩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的矛盾时难以做到一视同仁,喜欢的学生网开一面,而“问题学生”则不问青红皂白就进行惩罚。学生产生反感,就不会认真对待教师所教的课程。(二)学生困难、成绩不良与人际关系障碍导致自信心缺失小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的比例很高,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困难的比例也有上升趋势。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习时遇到困难没有及时克服或及时的引导而导致基础不牢,课堂上不容易听懂,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果愈来愈差。在学习中感觉困难,举步维艰,让他们惧怕学习,自信降低。一部分小学生从小学习就多失败而少成功,最后他们会放弃学
3、习,虽然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认定自己反正学不好而变得沮丧。也就是说,学生最初只是不会学习,没有掌握基本学习技能而已,并非教师眼中彻头彻尾的懒汉。师生关系也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些学生因为长相、穿戴不好、学习不突出、没有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教师的歧视、拒绝。也有一些学生很安静,比较听话,不惹是非,在生活与学习中暴露的问题不明显,不易引起老师的注意,成为长期被教师忽视的群体。缺乏与教师之间积极的情感交流,对教师反应冷漠,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交往也失去兴趣,丧失自信,对一切都感到索然无味。而经常受到教师批评、处罚的学生与教师关系更紧张对立,他们反感或害怕教师,这种消极的情绪也会蔓延到学习上,导致学习困难。
4、(三)繁重的课业负担与过度学习使学生产生厌倦有些学生认为老师布置作业太多,反映因家长布置作业和课外补习班造成作业太多的竟有70%,再加上社会上一些家教机构、特长班、补习班、提高班火爆,学生经常是出了这校门,进了那“校门”。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认为,负担过重抹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特别好的对学习有兴趣,不觉得负担重,少量不学习的也不觉得重。感觉负担重的是中间一大部分,他们特别想考好,却难度太大,导致被动负担多,而主动学习少。(四)师长高度热情与背后的冷漠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很大家长与教师把学习看得高于一切,赋予高度的热情,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将生活中所有一切都包办代替,过分关注孩子
5、的学习成绩,却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和学习能力。要求过高,不容许有任何懈怠,一旦孩子无法在学习成绩上达到自己要求时,家长就容易心理失衡,粗暴对待或悲观失望,这会造成学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失去信心,容易否定自己,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有些同学在遭遇困难时不仅得不到帮助,反遭家长的责骂、教师的批评,因此感觉非常无助,对自己产生怀疑。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讲,家长和教师是他的“重要他人”,如果反复对其贬低,其自尊和自我期待就会大大降低,慢慢就成为教师所说的那种人而不能自拔。更可怕的是,当老师贬低一些学生时,其行为和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学生对这些被贬者的看法。在中小学阶段,同伴生活在儿童成长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6、,甚至超过老师和家长的作用的趋势,如果被同伴排斥,那将是“天塌地陷”的感觉,造成小学生心理落差变大,进而产生惧怕学习、害怕失败的心理。(五)班额过大使大部分学生不能有效参与学习互动,学习处于观望状态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大量学生向好学校涌进,而差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班级规模较小的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容易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反,班级规模较大,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高,也不可能顾及到所有学生,无论老师多有爱心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同学,更不用说要帮助学生解决个人的学习困难了。绝大多数的同学不能参与到学习互动中去,渐渐地部分同学逐渐习惯了观望的态度,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不再积
7、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六)小学生的自身因素为小学生厌学提供了可能。到了一定阶段,学生认知水平影响了学习兴趣。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随着年级的增长逐渐增大,学生成长过程,既有所有学生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生间学习水平差异不断分化的过程。学生自我评价方式从他评走向自评。他们开始置疑老师评价,教师评价不再是唯一权威,这使他们不再仅仅为追求教师评价而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儿童道德判断进入可逆阶段,学生不再无条件地服从、信任教师了,对老师的要求随年级增高而逐步增加。不一定都听老师的话,当然也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有时不予配合,甚至是我行我素。二、针对厌学的成因所采取的对策: 掌握了学生厌学的心理规律,
8、我们就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正,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 如何激发起来其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尤为关键,下面结合自身实际教学情况,总结一下几点经验:(一)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厌学学生对自我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后,随即就要开始自我实践,这种尝试结果的好坏是他们能否我彻底转变自己的关键。要尽量创造环境,让厌学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兴趣,品尝到学习的成功感和趣味感,并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而树立信心、坚定信念,彻底矫治厌学的心理障碍。我们可以单独给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做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一定要适合这个学生
9、,让他能够接受并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二)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们可以用特殊的方式告诉学生某种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比如集中一些厌学学生在学校和家长的支持下,做个一天经历一生的亲子励志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学好知识,增加本领的重要性。(三)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兴趣只有以上两点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还不够,作为教师还需要用自己的课堂,创造问题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探求,学习的兴趣。只有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学生才能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究知识,变苦学、厌学为乐学。教师应将学法指导与教法改革相结合,做到既教知识又教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会,更使学生会学。(四)善于运用反馈原理,不断地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没有兴趣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和表扬为主的原则;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要做出客观、公正和及时的反馈信息,便于学生时刻了解自己在学习中所处的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五)成立学习小组,让兴趣相近且成绩不错的同学帮助他,使他有信心把学习搞好,同时在互帮互助中也形成了优良的班级学习风气,打造学习型班集体。 总之,对待一些对学习无兴趣的学生,我们既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漠然视之。要针对不同学生厌学成因,在遵循一般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再不断探索新方法,因人而宜、“对症下药”,为扭转其厌学状况而不断努力。仅供学习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