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武定县己衣小学 张成兰 【内容提要】:当前农村小学生的厌学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消沉、不安、逃学、懒学并想辍学。厌学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健康发展,而且也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帮助学生克服厌学心理和行为,成为农村教师重要任务。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一、社会大环境的不良影响;二、学校教育的失误;三、家庭教育的影响;四、学生自身的因素。矫正农村小学生厌学思想和行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政府层面;二、学校层面;三、家庭(社会)层面都调动起来,群策群力,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学习意志、给予孩子更多
2、的关注和爱护,使他们从小在学习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关键词】农村 小学生 厌学 原因 对策 当代世界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都生活在紧张、繁忙之中。这种紧张繁忙、充满竞争的生活也充斥着农村小学的教育。家长对子女的高期望;只追求分数、不科学的学校教育;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等,使农村小学生背负着难以承受的重负,永远写不完的作业占据了本当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留守儿童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大,于是,有些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上课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意志消沉,逃学、辍学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厌学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严重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除厌学行为,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迫切任务。一、
3、农村小学厌学现状分析一、农村小学厌学现状分析(一)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1、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作祟 在农村,比较富有的是那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加之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难,使不少学生家长认为孩子上那么多学也没什么用,还不如在学校混两年出去打工照样挣钱。所以不少家长对孩子学习也缺少监督,也没有帮孩子树立一个长远的志向。致使孩子学习没目标,没劲头。甚至有些人不明事理,目光短浅,认为与其花钱读书,不如打工赚钱。看到周围没有读过书的或只读了一点书的人,有的当了老板,有的挣了大钱,于是自己也萌生了这样的念头,而且这种思想逐渐影响到了在校学生,使他们也开始不想读书了。2、低俗文化的传播 当前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
4、的文化思潮,其中低级庸俗的文化严重冲击了学校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由于小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极易受到外界影响,自身又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行为冲动,因此,他们对社会中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和行为一味地接受和模仿,这就必然放松学习、而沉溺于低劣的影视节目、游戏、网络文化、报刊书籍当中,还有的学生甚至无视道德和法律作出违法违纪的事情。3、校点撤并的负面影响 农村学校由于国家计划生育的推行以及农民意识的逐渐提高,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加之外出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多导致生源越来越少,最终出现由于生源问题 2 影响地区的教师编制,作为学校只能作出撤并校点的决策,这样一来,有些一年级的小学生就要离开原本可以在村子就近
5、入学的条件而到离家较远的学校读书,路途的遥远,造成生活的诸多不便,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二)学校教育的失误 1、评价体系的误导 虽然,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在农村,应试教育依然是教育评价的主流,上级对教师的评价依然是看所教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师只重分数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学生被分数、作业压得抬不起头来。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做过调查显示,约半数六至十四周岁的城乡少年儿童学习时间和睡眠时间不符合国家标准,表现为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同时,加上农村教师素质整体不及城市,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不当,造成小学生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还有的教师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学
6、生成绩偏低就批评、挖苦、责骂,有的甚至做出体罚学生和侮辱人格的事来,伤害了学生自尊,挫伤了学生人格,使学生对教师反感,对学习反感,产生厌学行为。2、课程设置与落实不力 由于上级评价学校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考核内容虽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分是影响最重的因素,所以,学校考核教师(绩效工资、职务晋升、岗位聘任)都与教师的教学成绩有关,综合上述原因,导致学校在落实课程编排中,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即:从课表上严格执行上级标准,但在内部早已形成默契,已把课程表改得面目全非了。如:小学阶段的体育课,在课程表上体现了四个课时,但真正是学生体育课的最多只有一两节,其它的两节课在课表上还是
7、体育,可已经悄悄的改上语文、数学了,导致学生整天的学习语文、数学,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学习,造成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3、减负仅停留在口头上。减负工作从上级到下级的有关教育工作会议中,都是领导强调的话题,表面上减负工作已经在各个学校得以落实,很多学校在一些体制上也加以体现:学生进校时间、离校时间都有明确的规定,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活动、休息,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孩子回到家后并没有得到休息,而是要在家长的陪伴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的作业量:优生需要 1 小时、中等生需要 2 小时,学困生需要 3 小时左右才能完成,学生作业完成后还需提交家长检查、签字才有
8、效,发现错误及时的改正(这一时间最少需要 30 分钟)。减负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而进行的,校领导、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却偏离了国家的意图,其原因在于:1、上级评价体制的影响。2、国家仅把减负工作,停留在会议上,口头上,相关的制度、措施、督查力度不够的产物。表面上,减负工作已落到实处,却又在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上级的评价已促使教师、学生都不得不已这样的方式提高成绩,学生的厌学思想不得不越来越严重了。(三)家庭教育的影响 1、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有些家长只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一味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放任自流,不加管教;有的家长过于严厉,发
9、现孩子不良行为和思想,不是耐心教育,而是动辄棍棒相加这样的教育必然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思想。小学生毕竟是孩子,他们需要家庭的温暖,需要家长的引导和扶持。3 2、“望子成龙”的过高要求。希望儿女超过自己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农村家长认为自己受了一辈苦,不能再让儿女受苦,于是给儿女定下过高的学习目标,考试成绩不如意,就叨叨不休。他们不考虑儿女的基础,也不考虑儿女的能力,更没有考虑儿女听了唠叨后的心理感受,本以为是为孩子好,可反而让孩子产生自卑,失去信心,讨厌学习,3、不良榜样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待学习的态度往往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家长乐于学习,孩子自然愿意上进;家长不学无术,轻视学
10、习,生活上只追求享受,孩子也必然看样学样,不爱学习,误入歧途。(四)学生自身因素 1、有些孩子由于在学习方面存在一定障碍,影响学习成绩,如理解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不够;算术方面的学习障碍等,时间一长,可能会造成厌学行为。还有些学生患“多动症”,上课不听讲,注意力分散,只靠自己很难完成单独完成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也会产生厌学思想。2、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必然出现有一部分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一部分追随家长到父母打工的地方就学,这些都是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隐患:留守儿童由于在家,老人仅能照顾孩子的生活,形成这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的性格,另外孩子的学习、思想怎样,他们无法了解,也了解不
11、了,慢慢的,孩子只会比吃比穿或者出现想念父母而无心向学的现象;追随父母就学的孩子,由于父母经济条件的制约(既要照顾家庭,又要供孩子上学),只能选择私立学校就学,因为公办学校存在户口的限制需缴纳择校费,家长只能望而却步,导致这些学生从心里产生阴影,慢慢的产生厌学现象。二、改变农村小学生厌学行为的方法二、改变农村小学生厌学行为的方法(一)政府层面:继续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再次强调:“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重视教育是实实在在的责任。各级政府也在不断强化“科教兴校、科教兴县、科教兴市、科
12、教兴国”战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主体责任。主要表现在:一,大幅度增加投入。“两免一补”的推行;“营养餐”工程的落实,公用经费的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比例逐年增加等,都体现了从上级到下级对教育的关注。二、逐步把幼儿教育与职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范畴加以发展。原来的幼儿教育只是县城存在,现在已经逐步向农村辐射,也能让这些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了。三、大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每年都从高校毕业生中通过招考的形式扩充教师资源;政府还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电脑、教学仪器等设施,进一步强化农村与城区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虽然缓解了一些教育中问题,加快了教育的发展,但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政府应该继续加
13、强宏观决策和具体的指导力度。1、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要保证教育投入符合法定增长的要求,使经费投入到急需的地方,什么地方最急需?从类型来看是义务教育;从地域来看是农村教育;从学校来看是生均公用经费;从人群来看是弱势群体。因此增加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所占比例,才能从生活上稳住小学生的心,使他们安心的学习。2、大力发展教育的均衡发展。硬件建设的差距,不仅表现在城乡之间,还表现在城区之间,特别是农村之间的硬件设施的差距表现得更为显著;软件建设的差距,教师素质、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更是悬殊太多。所以,作为政府,必须树立教 4 育均衡发展的正确理念,只有均衡发展,才会办出人民满意的
14、教育,才会使受教育者享受公平、公正的教育权利,得到所需要的良好教育;只有均衡发展,才能不断缩小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学校的教育差别,它是一种理想追求,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实现。就能促进农村孩子就近入学,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减少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加农村孩子教学中生源减少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看到,农村与城区的教育是一样的,从而使家长愿意送子女就近入学,学生也愿意在家乡入学,进一步减少学生的厌学情绪。3、更加重视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幼儿教育的滞后,首先是观念问题,幼儿教育是不是国民教育,幼儿教育对人一生的发展、影响如何,政府对发展幼儿教育是否负有主体责任
15、;其次是办学体制与运行机制问题,公办幼儿园应是什么样的地位,怎样起示范作用,民办幼儿园怎样准入和规范办学,提高办园质量。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进口,是基础教育之基础,不大力发展,势必影响到义务教育,影响学生的学习同步问题,从而影响学生的一些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政府,应重视幼儿教育,并把农村公办幼儿教育逐步纳入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范围。4、继续推进免费义务教育。首先,要及时弥补因免费而带来的学校经费的空缺,保证学校办学经费的到位、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经济待遇的提升,这对农村学校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兑现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也能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享受公平公正的权利。这样就能
16、使教师能安心的教书、学生能安心的学习,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到时不论转到什么地方就学,也不会因为学习跟不上而产生厌学的现象发生。(二)学校层面:高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旋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1、提升教师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农村教师要加强政治和业务理论学习,彻底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观,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不玩花哨,功要下在实处,特别是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还应该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不会学习为学会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7、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资造就教风、师资影响校风、师资决定质量。好学校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师资,家长和学生选择学校主要在于学校的师资带来的质量。因此,作为学校,要为教师创建外出培训的机会,让农村教师虽地处偏僻之地也能享受同等的教育资源,到外面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开拓自己的视野,提升的文化内涵和业务素质,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从而使学生在校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学得轻松,玩耍玩得快乐,就能使学生的厌学思想从泥潭中走出困境,逐渐产生求知的欲望。2、重视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于有厌学症的学生,不要不管不问,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使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坚韧的意
18、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班主任,要时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跟踪管理。因为厌学行为是由于学生学习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地形成的,所以,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上报学校、家长协同解决,只有解决了学生生活、学习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5 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里,穿梭于思维的碰撞中。3、密切家校联系,建立长效机制 家庭学校联系共管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卡、家访和电话联系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怎样教育孩子,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怎样进行孩子的心理调节,还要让他们懂得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
19、才观,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教育,一起帮助孩子消除厌学心理。4、关爱所有学生,培养学生优良品格 对于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老师和家长不能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而应该去了解学生,弄清问题原因,耐心地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目标,给他们创造宽松温暖的学习氛围,多支持,多鼓励。合理安排学生的作息时间,确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举办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孩子热爱学校,热爱学习;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成功不骄傲,失败不气馁,要善于自我约束,有节制地看电视,不沉溺于游戏,自觉地抵制低俗文化的诱惑,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三)家庭(社会)层面:正确看待学校和学生
20、自身,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三)家庭(社会)层面:正确看待学校和学生自身,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氛围 教育的发展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永远满足不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因此,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学校的办学要有正确的评价,对学生自身也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才会让自己对子女的期望值不会过高而无形的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这样就能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带着愉快的心情学习。1、正确认识学校和正确评价教育教学质量。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教学质量的高与低需要综合评价,而不能简单的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特别是农村学校的教育,作为农村学校,由于存在住校生,所以它不仅肩负着
21、培养学生如何求知、如何做人,除此以外还培养学生如何生存,所以,在评价学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如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心理素质培养、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群体意识、生存能力等,若能形成学校的特色,它也是一所好学校。2、正确认识学生自身。“人人皆可能成才”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追求,是一种教育理念,但成为什么样的“才”却各有区别。因此,学生要正确对待自身,家长对子女要有准确的期望值,社会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让每一个学生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可能和必要,选择适应自己的教育,走成长、成人、成才之路,不要在小小年纪就给他们太大的压力,过高的要求,这样只能使他们从小对学习没有兴趣,反之,家长正确的引导、社会的正确评价就会影响学生好好的学习。总之、小学生的厌学行为已经显得越来越严重,并逐渐向城镇迁移,我们只有通过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几个方面的共同支持,全策全力,才能让这些孩子从小在学习中快乐健康的成长。参考文献:【1】中小学校长2009 年第四期。【2】校长月刊2004 第 8 期。【3】小学生厌学原因及其对策初探,王博文,2010.03.【4】农村小学升厌学情绪产生原因分析,柯善春,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