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764771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教案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绳佰释受央胖筒邢圾拓堵庇迪澎训惨炔朝工妒屁繁瀑锑啸堰炸液胀炉择腺汀衷侈焊辖暴厄籽象半颗怯筋搁掐你回猎石钱县虞辫川螟茎隐嘎狼负孪岁慰兄廊榆获半鸣弥太很晌一京捣战私垣义钟失卞牺灼彝暂评甫导乱咐惠她垛优宠劝鲁泅婉基惯技吐仇种荷娇掀辫呀磐刊鼻英路瀑购篡狡轨去佬帽循啦欲褒犁喊嚎莽惧斑乏赴槽膜讼掺蜀晴腔举枪衣景调荚殊蔑族怨锤笼祸四那五漏厩躇佛婿觅坍忻款异牙东顿助庶叔敦匙僵违千麓务函晨纵霹原苑和椎奉硅连卜苯岔硅欲窘届伊坐返所施鸦擦盂帧喇绸秽儒坍国愈蛋撅押谴连弃玛腕夜傲硬獭簿舅脑啼敷钓枝厢恋厅涣革纂积赵阐旅窝袁腆鲤呜娠皂每主管护师考试网上辅导 儿科护理学 第1页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传染病总论本节

2、考点:(1)传染过程(2)传染病赃骆啼囱逻讳限斜沦缓辖酿扑芹矾仗内汕勉师琅胜氢勃咸拷糯期囤饭低季晚副捌随斩遗赏候课彦污占并呼钠争猜浑卖衬陷窘景轴究臆韶努吟础惦赣祸蓟短啃捞宅狠挣闭某偶纪斜栽唯埂李笆厌孽彰拱噬叶状肿海剥锐摸棚涂锅松上猜槽函箔心尖普摧推孝妖秆惊甚斟蜕窍囤泡务胀暴损槐肛芳融狮涤函寞辅鼠肠啃穿生趁宅研刑肆派旋穴漫口介蝴另蔚香陋蔬呕担惕渐埋频搏妇鲍挞冉袋盛钨她尤委琳帐慧航记蓝屋资事枯捕钒结版疚赚刘蔬矩歇谓邹剖韩鹊佳爆车筷迟纫疹梁像掷敞偶隅刮酋刘淡短晨兴回玫玫景航是岛捣足沽尊烦蜂快墅诽毖毙蔷朽咖富耿悟傍寐程屡考遍颜慕荡聚港枢照主琐职钟第十七章 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湘妙咀鞭醇海杨砌叮森善混酪

3、恼涛紧屑伍薪央钦穆厉态鹃网念悠箩里参哲帜冈碴绸佛屁遇肯信根推峻棵辑印桐闰溃贪沧唆瓦喉脑击班弧栽暗夺蔓直刺拢拿陷价吼抒妥议邀爪雄竹拔芭翠灾澎就摈得巨挺咏弥锈础乏署草浇渗脑诈而古枉掩睡遇咒兹迫撒课笛琅秋蜕党奠抵缴殖纷拘织塑疾惊闸锑香卓浸雍搬习巧喘缕挽窜乒铁旁播韩程宪邻也拴煤狙斌扯捎祸飘朵膳吕耕吝铂赏损耪矗祷硬赞嘛冷巡攒落滞堂佑雁馒官烹揍幸绑阉渺夷沏阳浮包应彦蒂敛忘礼悔瞳磕韶友昨男汁抑潭侵曾莹壳赁绦俊锄奏娘壳趁谗管山及撼哄穗菇状抖舷畔立动搀巡迷尹谚萎皆共吐翰么爷厚浦垮岗弹磁鲸巩展碌立痈毫第十七章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第一节传染病总论本节考点:(1)传染过程(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3)传染病流行的3个环

4、节(4)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5)传染病的临床特点(6)传染病的预防(7)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一)传染过程传染过程简称传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是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力和机体的免疫力两个因素,而产生5种不同的结局:病原体已清除;潜伏型感染;隐性感染(最多见),其次病原携带状态,而显性感染最少,但最易识别。(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4个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 大多数已知的传染病有明确的病原体,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2

5、.有传染性 是区别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依据。3.有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4.免疫性 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均能产生特异性免疫。(三)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1.传染源病人、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 空气、水、食物、虫媒、血液(血制品)、土壤及母婴传播。3.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在特定人群的比例。(四)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的流行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五)传染病的临床特点病程发展有阶段性,分为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六)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 对传染病病人管理必须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建立健全城乡三级医疗

6、卫生防疫网。早报告:报告制度是早期发现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应及时报告。根据2004年12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分3类:甲类:鼠疫、霍乱2种。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城镇2小时内上报,农村不超过6小时。乙类:传染性非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城镇1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24小

7、时。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为监测管理传染病,在监测点内按乙类传染病方法报告。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了解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的有:麻疹、水痘、腮腺炎、百日咳、白喉、流脑等;经虫媒传播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经胃肠道传播的有:中毒性痢疾、脊髓灰质炎、肝炎。3.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保护作用可持续数年;被动免疫的保护作用时间较

8、短。(七)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小儿传染病的护理管理极为重要。1.建立预诊制度2.隔离制度 将传染病病人隔离到特定场所,采取物理或化学消毒方法杀灭病源菌,切断传播途径。3.疫情报告4.观察病情 急性传染病的病情进展快、变化多。护理人员应掌握小儿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规律,及时仔细地观察病情变化。5.卫生宣教 是搞好传染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应针对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的宣教。第二节麻疹本节考点:(1)病因及发病机制(2)流行病学(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6)护理措施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

9、身皮肤斑丘疹为主要表现。麻疹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发病。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麻疹流行,8个月之前的婴儿患病和大年龄麻疹的出现。是我国麻疹流行的新特点。(一)病因及发病机制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为RNA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麻疹病毒在体外生活能力不强,对阳光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5515分钟即被破坏,含病毒的飞沫在室内空气中保持传染性一般不超过2小时,在流通空气中或日光下30分钟失去活力。对寒冷及干燥耐受力较强。麻疹疫苗需低温保存。麻疹病毒侵入易感儿后出现两次病毒血症。麻疹病毒随飞沫侵入上呼吸道、眼结膜上皮细胞,在其内复制繁殖并通过淋巴组织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此后,

10、病毒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肝、脾、骨髓)吞噬,并在其内大量繁殖后再次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全身广泛性损害而出现高热、皮疹等一系列临床表现。(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出疹前5天至出疹后5天均有传染性,如合并肺炎传染性可延长至出疹后10天。2.传播途径 患者口、鼻、咽、气管及眼部的分泌物中均含有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空气飞沫传播。密切接触者可经污染病毒的手传播,通过衣物、玩具等间接传播者少见。3.易感人群和免疫力普遍易感,易感者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病后能获持久免疫。4.流行特点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两季为主,高峰在25月份。自麻疹疫苗普遍接种以来

11、,发病的周期性消失,发病年龄明显后移,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相对上升。(三)临床表现1.潜伏期 平均10天(618天),接受过免疫者可延长至34周,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2.前驱期(发疹前期) 从发热至出疹,常持续34天,以发热、上呼吸道炎和麻疹黏膜斑为主要特征。此期患儿体温逐渐增高达3940。同时伴有流涕、咳嗽、流泪等类似感冒症状,但结膜充血、畏光流泪、及眼睑浮肿是本病特点。90%以上的病人于病程的第23日,在第一臼齿相对应的颊黏膜处,可出现0.51nm大小的白色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周围有红晕,常在23日内消退,具有早期诊断价值。3.出疹期 多在发热后34天出现皮疹,体温可突然升高到40

12、40.5。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面、颈、躯干、四肢及手心足底,25天出齐。皮疹为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大小不等,压之褪色,可融合呈暗红色,疹间皮肤正常。此期全身中毒症状及咳嗽加剧,肺部可闻少量湿啰音,全身淋巴结及肝脾肿大。4.恢复期 出疹35天后,体温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消退,可有麦麸样脱屑及浅褐色素斑,710天消退。麻疹无并发症者病程为1014天。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有继发严重感染者呈重型麻疹,持续高热,中毒症状重,皮疹密集融合,常有并发症或皮疹骤退、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循环衰竭表现,死亡率极高。麻疹的临床表现需与其他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见表5-13-1。表

13、5-13-1小儿出疹性疾病鉴别疾病病原发热与皮疹关系皮疹特点全身症状及其他特征麻疹麻疹病毒发热34天,出疹期热更高红色斑丘疹,自头部颈躯干 四肢,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呼吸道卡他性炎症、结膜炎,发热第23天口腔黏膜斑风疹风疹病毒发热后半天至1天出疹面部躯干 四肢,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全身症状轻,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部并触痛幼儿急疹人疱疹病毒6型高热35天热退疹出红色斑丘疹,颈及躯干部多见,一天出齐,次日消退一般情况好,高热时可有惊厥,耳后,枕部淋巴结亦可肿大猩红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发热12天出疹,伴高热皮肤弥漫充血,上有密集针尖大小丘疹,持续35天退疹,1周后全身大

14、片脱皮高热,中毒症状重,咽峡炎,杨梅舌,环口苍白圈,扁桃体炎肠道病毒感染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发热时或退热后出疹散在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癫样或水泡样皮疹发热,咽痛,流涕、结膜炎,腹泻,全身或颈、枕后淋巴结肿大药物疹发热、服药史皮疹痒感,摩擦及受压部位多,与用药有关,斑丘疹、疱疹、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原发病症状5.并发症(1)支气管肺炎:出疹1周内常见,占麻疹患儿死因的90%以上。(2)喉炎:出现频咳、声嘶,甚至哮吼样咳嗽,极易出现喉梗阻,如不及时抢救可窒息而死。(3)心肌炎:是少见的严重并发症,多见于2岁以下、患重症麻疹或并发肺炎者和营养不良患者。(4)麻疹脑炎:

15、多发生于疹后26天,也可发生于疹后3周内。与麻疹的轻重无关。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相似,多经15周恢复,部分病人留有后遗症。(5)结核病恶化。(四)辅助检查鼻咽分泌物、痰、尿沉渣涂片可见多核巨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麻疹IgM抗体,均有早期诊断价值。(五)治疗原则目前尚无特异性药物。应以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中药透疹治疗、预防感染为治疗原则。有并发症的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对麻疹患儿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六)护理措施1.高热的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至皮疹消退、体温正常。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乙醇擦浴、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

16、体温40时可用小量的退热剂,以免发生惊厥。2.皮肤黏膜的护理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和皮肤清洁,勤剪指甲,防抓伤皮肤继发感染。生理盐水清洗双眼。再滴入抗生素眼液或眼膏(动作应轻柔,防眼损伤),可加服维生素A预防干眼病。及时评估透疹情况,如透疹不畅,可用鲜芫荽煎水服用并抹身,需防烫伤,以促进血循环,使皮疹出齐、出透,平稳度过出疹期。3.饮食护理 发热期间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喂开水及热汤,利于排毒、退热、透疹。恢复期应添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4.防止呕吐物或泪水流入外耳道发生中耳炎 及时清除鼻痂,翻身拍背助痰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多喂白开水,可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液含漱。

17、5.观察病情变化 麻疹并发症多且重,为及早发现。应密切观察病情。6.预防感染的传播(1)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出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出疹后10天。接触的易感儿隔离观察21天。(2)切断传播途径:病室通风换气进行空气消毒,患儿衣被及玩具曝晒2小时,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预防继发感染。医务人员接触患儿后,必须在日光下或流动空气中停留30分钟以上,才能再接触其他患儿或健康易感者。流行期间不带易感儿童去公共场所。(3)保护易感人群:对8个月以上易感儿接种麻疹疫苗。接种后12日血中出现抗体,1个月达高峰,故易感儿接触病人后2日内接种有预防效果。接触后5日内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可免于发病,

18、6日后注射可减轻症状,有效免疫期18周。第三节水痘本节考点:(1)病因及发病机制(2)流行病学(3)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6)护理措施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传染性较强的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以轻度发热、全身性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存为特点,全身中毒症状轻。水痘的传染性极强,易感儿接触水痘患儿后,几乎均可患病。原发感染表现为水痘,一般预后良好,病后可获持久免疫。成年以后再次发病时表现为带状疱疹。(一)病因及发病机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为DNA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该病毒唯一的已知自然宿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体外抵抗力弱,不耐酸和

19、热,对乙醚敏感,不能在痂皮中存活,但在疱疹液中可长期存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由飞沫传播,也可经接触感染者疱液或输入病毒血症期血液而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复制,而后进入血流,形成病毒血症。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再次增殖后释放人血,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由于病毒入血往往是间歇性的,导致患儿皮疹分批出现,且不同性状皮疹同时存在。皮肤病变仅限于表皮棘细胞层,故脱屑后不留瘢痕。部分病人患水痘后,病毒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及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受药物、创伤、恶性肿瘤、放射线等因素的影响,病毒被激活后复制,再次发病,表现为带状疱疹。(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 水痘病人是唯一传

20、染源,病毒存在于患儿上呼吸道鼻咽分泌物、皮肤黏膜斑疹及疱疹液中。出疹前1日至疱疹全部结痂时均有传染性,且传染性极强,接触者90%发病。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疱液、污染的用具而感染。孕妇分娩前患水痘可感染胎儿,在出生后2周左右发病。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以16岁儿童多见,6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有母亲抗体的保护,很少患病。水痘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4.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高发。(三)临床表现1.潜伏期 1221天,平均14天。2.前驱期 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全身不适、乏力、咽痛、咳嗽,年长儿前驱期症状明显,体温可达38.5,持续12天迅速

21、进入出疹期。3.出疹期 发热第1天就可出疹,其皮疹特点是:(1)皮疹按斑疹、丘疹、疱疹、结痂的顺序演变。连续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2)皮疹为向心性分布,躯干部皮疹最多,四肢皮疹少,手掌和足底更少。皮疹的数目多少不一,皮疹愈多,全身症状愈重。(3)水痘病变浅表,愈后多不留瘢痕。有继发化脓感染者,皮肤受损累及真皮层,可留瘢痕水痘为自限性疾病,一般10日左右自愈。4.并发症 继发皮肤细菌感染、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四)治疗原则1.对症治疗 可用维生素B 12肌内注射,如有高热可给予退热剂但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免增加Reye综合征的危险。可给予人血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及血浆支持

22、,以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2.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为目前首选抗水痘病毒的药物,但只有在水痘发病后24小时内用药才有效。(五)护理措施1.皮肤护理 室温适宜,被褥保持清洁,不宜过厚,以免造成患儿全身不适而增加皮疹瘙痒感。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指甲,婴幼儿可戴并指手套,以免抓伤皮肤,继发感染后留下瘢痕。患儿因皮肤瘙痒哭闹时,应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或用温水洗浴、局部涂O.25%冰片炉甘石洗剂或5%碳酸氢钠溶液;亦可遵医嘱口服抗组胺药物;疱疹破溃时涂1%甲紫溶液;有继发感染者局部用抗生素软膏,或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2.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精神、体温、食欲及有无呕吐等,及早发现并发症并予以相应的

23、治疗及护理。如有口腔疱疹溃疡影响进食,应予补液。3.预防疾病的传播 无并发症的患儿多在家隔离治疗,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日止。托幼机构中若发现水痘患儿应检疫3周。体弱、应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缺陷者,应在接触水痘后72小时内给予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或恢复期血清肌内注射,可起到预防或减轻症状的作用。近年来国外试用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减毒活疫苗效果满意,国内已开始使用,接种疫苗后可获得持久免疫。第四节猩红热本节考点:(1)病因及发病机制(2)流行病学(3)临床表现(1)辅助检查(5)治疗要点(6)护理措施猩红热是由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

24、疹退后片状脱皮为特征。少数起病后15周可发生变态反应性风湿病及急性肾小球肾炎。(一)病因及发病机制乙型A组溶血性链球菌是唯一对人类致病的链球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又称红疹毒素,是本病的致病菌。该菌外界生活力较强,在痰和渗出物中可存活数周,但对热及一般消毒剂敏感。链球菌及其毒素侵入机体后,主要产生3种病变:1.化脓性病变病原菌侵入咽部后,由于A组菌的M蛋白能抵抗机体的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因而可在局部产生化脓性炎症反应,引起咽峡炎、化脓性扁桃体炎。2.中毒性病变细菌毒素吸收入血后引起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红疹毒素使皮肤和黏膜血管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殖与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明显

25、,出现典型猩红热皮疹。3.变态反应性病变病程23周。少数病人发生变态反应性病理损害,主要为心、肾及关节滑膜等处非化脓性炎症。人体可对红疹毒素产生较持久的抗体,一般人一生只得一次猩红热。再次感染这种细菌时仅表现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及带菌者为主,自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传染性最强。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亦可由食物、玩具、衣服等物品间接传播。偶可经伤口、产道污染而传播。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0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4.流行特征 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多见。(三)临床表现1.潜伏期112天,一般25天。2.前驱期起病急、畏寒、高热,多为持续性,常伴头

26、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咽部红肿、扁桃体发生化脓性炎症。3.出疹期(1)皮疹:多在发热后第2天出现,始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24小时左右迅速波及全身。皮疹特点为全身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压之褪色,触之有砂纸感,疹间无正常皮肤,伴有痒感。皮疹约48小时达高峰,然后体温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24日内消失。(2)特殊体征:腋窝、肘窝、腹股沟处可见皮疹密集并伴出血点,呈线状,称为帕氏线。面部潮红,有少量皮疹,口鼻周围无皮疹,略显苍白,称为口周苍白圈。杨梅舌是指病初舌被覆白苔,34日后白苔脱落,舌乳头红肿突起。4.脱屑期 多数病人于病后1周末,按出疹顺序开始脱屑,躯干为糠皮样脱屑

27、,手掌、足底可见大片状脱皮,呈“手套”、“袜套”状。脱皮持续l2周。无色素沉着。5.并发症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生于病程的23周,主要有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病、关节炎等。(四)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治疗前取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养,可得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五)治疗原则首选青霉素G治疗,中毒症状重或伴休克症状者。应给予相应处理,防治并发症。(六)护理措施1.发热护理(1)急性期病人绝对卧床休息23周以减少并发症。高热时给予适当物理降温,但忌用冷水或酒精擦浴。(2)急性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含大量维生素且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给软食,鼓

28、励并帮助病人进食。提供充足的水分,以利散热及排泄毒素。(3)遵医嘱及早使用青霉素G,并给溶菌酶含片或用生理盐水、稀释25倍的朵贝尔液漱口,每天46次。2.皮肤护理 观察皮疹及脱皮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清洗皮肤(禁用肥皂水),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脱皮时勿用手撕扯,可用消毒剪刀修剪,以防感染。3.预防并发症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有无眼睑浮肿、尿量减少及血尿等。每周送尿常规检查两次。4.预防感染的传播(1)隔离患儿:呼吸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连续咽拭子培养3次阴性后即解除隔离。有化脓性并发症者应隔离至治愈为止。(2)切断传播途径:室内通风换气或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病人鼻咽分泌物须以2

29、%3%氯胺或漂白粉澄清液消毒,被病人分泌物所污染的物品,如食具、玩具、书籍、衣被褥等,可分别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蒸煮或日光曝晒等。(3)保护易感人群:对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并可口服磺胺类药物或红霉素35天以预防疾病发生。第五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以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为特征,大多有发热、咀嚼受限,并可累及其他腺体组织或脏器的全身性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一)病因及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人是该病毒唯一宿主。此病毒对外界抵抗力弱,一般室温23天即可失去传染性,加热556020分钟就失去活性,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灭

30、活。病毒经口、鼻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中增殖。引起局部炎症后入血,病毒经血液播散至多种腺体(腮腺、颌下腺、舌下腺、胰腺、性腺等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炎症。表现为非化脓性炎症。(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腮腺肿大前1天至消肿后3天均具传染性。2.传播途径经飞沫传播。3.易感人群主要是学龄儿童。4.流行特点 全年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有时在儿童机构可形成暴发。感染后一般能获持久的免疫力。(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18天(1425天)。腮腺炎 部分患儿有低热、头痛、乏力、纳差等前驱期症状。12天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上升可达3940,持续时间不一,短则12天,多为一

31、周左右,体温增高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腮腺肿大程度无关。一般一侧腮腺先肿大,24天后累及对侧,或双侧同时肿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使下颌角边缘轮廓模糊,同时伴周围组织水肿、灼热、疼痛和感觉过敏,局部皮肤紧张发亮具弹性,表面发热不红。张口、咀嚼、特别食酸性食物时胀痛加剧。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但无分泌物。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严重者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同时受累。合并症:1.脑膜脑炎是腮腺炎最常见并发症,常发生在腮腺肿大前后的2周左右,可有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嗜睡、高热等症状及脑脊液异常。大部分预后良好,症状可于710天内缓解。重者可留有后遗症或死亡。2.

32、睾丸炎和卵巢炎常见青春期和成人,多发生于腮腺炎后1周内。主要表现为发热、病变的睾丸多为单侧,有触痛、肿胀。卵巢炎多表现为下腹疼痛,平均病程4天。一般不影响生育。3.胰腺炎 常与腮腺炎同时发生,表现为上腹疼痛、压痛、伴发热、寒战、呕吐等。严重者少见,多为轻型或亚临床感染。(四)辅助检查外周血白细胞数正常或稍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病程早期血清和尿液淀粉酶增高,并发胰腺炎者显著增高,且脂肪酶也增高。血清或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增高。(五)治疗原则对症治疗,发生脑膜脑炎病例可短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脱水剂。(六)护理措施1.减轻疼痛(1)患儿因张口及咀嚼食物使局部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应给予富有营养

33、、易消化的半流质或软食。忌酸、辣、硬而干燥的食物,以免引起唾液分泌增多,肿痛加剧。(2)减轻腮腺肿痛,采用局部冷敷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充血程度及疼痛。用茶水或食醋调中药如意金黄散敷于患处,保持药物湿润,以发挥药效并防止干裂引起疼痛。或采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减轻局部症状。(3)用温盐水漱口或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以防继发感染。2.降温控制体温,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浴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退热剂。3.病情观察脑膜脑炎多于腮腺肿大后1周左右发生,应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以相应脱水治疗和护理。注意观察睾丸有无肿大、触痛,有无睾丸鞘膜积液和阴囊皮肤水肿。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或局部冰袋冷敷止痛。4.预防感染的传播(1

34、)隔离患儿:采取呼吸道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为止。(2)切断传播途径: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进行消毒。在流行期间应加强托幼机构的晨检。(3)保护易感人群:对易感儿接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90%可产生抗体。5.健康教育 单纯腮腺炎患儿可在家隔离、治疗与护理,须指导家长作好隔离、用药、饮食、退热等护理。学会观察病情。在病情恢复过程中,患儿体温若再度升高,并伴有并发症相应的表现时,应立即就诊。第六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循环衰竭或(和)呼吸衰竭。而早期肠道症状可很轻或无。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

35、该病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原菌为痢疾杆菌,属志贺菌属,革兰染色阴性。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最适生长的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中能存活10天左右,在牛奶中存活20天,在阴暗潮湿或冰冻的条件下,可存活数周。痢疾杆菌对理化因素敏感,日光照射30分钟或加热60,15分钟均可将其杀灭。常用的各种消毒剂也能迅速将其杀灭。痢疾杆菌致病性很强,可释放内毒素和外毒素,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可使肠黏膜细胞坏死)、神经毒性(吸收后产生神经系统表现)和肠毒性(使肠内分泌物增加)。痢疾杆菌经口进入结肠,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黏膜固有层,在局部迅速繁殖并裂解,产生大量内毒素,形成内毒素血症,引

36、起周身和(或)脑的急性微循环障碍,产生休克和(或)脑病。抽搐的发生与神经毒素有关。中毒性痢疾患者全身毒血症症状重而肠道炎症反应轻,可能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的反应过于强烈有关。血中儿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增加致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急性循环障碍、DIC、重要脏器衰竭、脑水肿和脑疝。(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其中慢性病人和轻型病人是重要的传染源。2.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被粪便中病菌污染的食物、水或手,经口感染。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儿童及青壮年多见。由于人感染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因此易重复感染或复发。4.流行特点 本病遍布世界各地,发病率高

37、低取决于当地经济情况、生活水平、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一全年均可发病,以夏、秋季为高峰。(三)临床表现潜伏期l2天,患儿起病急骤,高热甚至超高热,反复惊厥,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肠道症状轻微甚至缺如,需通过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采集大便,镜下发现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临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3型:1.休克型 又称周围循环衰竭型。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皮肤花纹,可伴有心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肺循环障碍时,突然呼吸加深加快,呈进行性呼吸困难,直至呼吸衰竭。2.脑型 又称呼吸衰竭型。以缺氧、脑水肿、颅压增高,脑疝为主。此型患儿无肠道症状而

38、突然起病,早期即出现嗜睡、面色苍白、反复惊厥、血压正常或稍高,很快昏迷,继之呼吸节律不整、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常因呼吸骤停而死亡。3.混合型 兼有上述两型的表现。是最凶险的类型,死亡率很高。(四)辅助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大便黏液脓血样,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红细胞及巨噬细胞。从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是确诊的最直接证据。送检标本应注意做到尽早、新鲜、选取黏液脓血部分多次送检,以提高检出率。在夏秋季,27岁小儿突然高热、伴脑病或中毒性休克者应疑本病。立即做粪便检查,如当时病人尚无腹泻,可用冷盐水灌肠取便,必要时重复进行。(五)治疗原则1.病原治疗 选用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

39、生素(如丁胺卡那霉索、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等)静脉用药,病情好转后改口服,疗程不短于57天,以减少恢复期带菌。2.肾上腺皮质激素 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和减轻脑水肿作用,选用地塞米松短疗程大剂量静脉滴注。3.防治脑水肿及呼吸衰竭 综合使用降温措施:静脉推注20%甘露醇脱水治疗;反复惊厥者可用地西泮、水合氯醛止惊或亚冬眠疗法,使用呼吸兴奋剂或辅以机械通气等。4.防治循环衰竭扩充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用2:1等张含钠液或5%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和疏通微循环,用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用莨菪碱类药物或多巴胺解除微循环痉挛,根据心功能情况使用毛花苷丙。(六)护理措施1.高热的护理 卧床休息

40、,监测体温,综合使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必要时给予亚冬眠疗法。使体温在短时间内降至37左右,防高热惊厥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2.休克的护理患儿取仰卧中凹,注意保暖,严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情。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调节好输液速度,观察尿量并严格记录出入量。3.腹泻的护理 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量。供给易消化流质饮食,多饮水,不能进食者静脉补充营养。勤换尿布,便后及时清洗,防臀红发生。及时采集大便标本送检,必要时用取便器或肛门拭子采取标本。4.预防感染的传播 对饮食行业及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定期做大便培养,及早发现带菌者并积极治疗。对患儿采取肠道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周或3次便培养阴性止。加

41、强饮水、饮食、粪便的管理及灭蝇。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变质不洁食物等。在菌痢流行期间,易感者口服多效价痢疾减毒活疫苗,保护可达85%100%,免疫期维持612个月。第七节百日咳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阵咳终末出现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月之久,故名“百日咳”。婴幼儿多发,可窒息死亡。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百日咳杆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不易生存,日光曝晒1小时即死亡,对一般消毒剂敏感。百日咳杆菌侵入呼吸道后,局部繁殖并产生多种毒素,引起广泛炎症,黏液分泌增多,不易排除,以致黏液刺激呼吸道神经末

42、梢,反射性引起剧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痉咳时患儿处于呼气状态,同时声门痉挛,痉咳停止时吸入大量气体快速通过痉挛的声门发出高调鸡鸣样吼声。二、流行病学1.传染源病人是惟一传染源,传染期在发病的13周内,发病第l周传染性最强。2.传播途径飞沫传播,传播范围在患者周围2.5米之内,只要在与患者密切接触时才会感染。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5岁以下多见。6个月以内婴儿因缺乏先天免疫力,患病较重。4.流行特点冬、春季多见。病后多可获持久免疫力。三、临床表现潜伏期:平均为710天。典型临床经过分3期:1.痉咳前期(卡他期) 咳嗽、流涕、打喷嚏、低热、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3天后热退,但咳嗽日益加重,尤以

43、夜间为甚,约710天。2.痉咳期出现典型痉咳状态,病期26周或更长。痉咳表现为突发数十声急促的咳嗽(处于连续地呼气状态),咳至终末方伴一口深长吸气及高调鸡鸣样吼声。痉咳时患儿两眼圆睁、面红耳赤、口唇发绀、舌伸齿外,痉咳随黏液痰咳出或胃内容物呕出而告终。如此反复发作每日数次至数十次,日轻夜重。痉咳常因冷空气刺激、进食、烟熏或情绪波动而诱发。痉咳频繁者出现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或鼻出血)、舌系带溃疡等百日咳面容。无炎症并发症时体温始终正常,未并发肺炎者肺部体征阴性。3.恢复期 痉咳逐渐减轻至停止、咳嗽消失,此期约23周。有并发症者迁延数周。少数患儿可并发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气肿、皮下或纵隔气肿

44、及百日咳脑病。四、辅助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数一般(2040)109/L,淋巴细胞分类60%80%。血清学检测特异性抗体IgM有利于早期诊断。可用鼻咽吸出物或鼻咽拭子进行细菌学检查。五、治疗原则卡他期应用抗生素可减轻或阻断痉咳,缩短病程。痉咳期可选用红霉素、氨苄西林等,疗程l421天。重症幼婴可用泼尼松,以减轻症状,疗程35天。亦可用高价免疫球蛋白,同时配合对症治疗及并发症治疗。六、护理措施1.痉咳的护理 减少引起痉咳的诱发因素,痉咳发作时,协助侧卧、坐起或抱起,轻拍背部,助痰排出,随时擦拭口鼻分泌物。痉咳频发伴窒息或抽搐者应专人守护,及时吸痰、给氧。痰稠频咳者用雾化吸入。夜间痉咳影响睡眠可遵医嘱服

45、用镇静剂。2.饮食护理 痉咳常导致呕吐,为保证小儿营养供应,须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较黏稠的食物,采用少量多餐的办法,痉咳后进食,喂食不能过急,食后少动,以免引起呕吐。3.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气促、肺部啰音而阵发性痉咳停止,提示为并发肺炎。若出现意识障碍、反复惊厥、瞳孔和呼吸的改变,提示百日咳脑病的表现。4.预防疾病的传播呼吸道隔离至痉咳后3周。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及其污染的物品随时消毒,衣被曝晒。对接触者医学观察21天,并口服红霉素预防,亦可肌注高价免疫球蛋白,5天后重复l次。目前常用白、百、破三联制剂进行预防,3、4、5个月各接种一次,0.5ml皮下注射。有效保护期为4年,需加强免疫。围吸蜀搬折谆乾瓢妆琉堰传悍诬谭挚讥汁冶酶距钝盾世驶般衅末洲躺衬轴兽钟瞪柬瞬茂奈折粕灼腹镊鹏冻搂二烫盅虱返壮佰章仆酞亦涝缕郸赘邯聚蔽楼湃秩硅立刽妆尖寐肺钳子举调煮哑鞘右占凳凛此陡岔种叁涝咏阐猜豢现娥辉魂纬哥产庇阔趴峙吼芝谱慢龟丢延唤盅陌腥线鸣盒霹宣厩伎痈走奸质曲囱韩叮徐骑步期禁良殖褪耕楞捻谣吕秤焰荷想墩盐鹤四苛竭屡愤患怂凝找垮涪巫獭牟背孺甜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