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思路探讨精品文档高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思路探讨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大规模的建设和投入运营,高速铁路房建设备也随之大量增加,大量高标准、大空间,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建成的站房给城市添色不少,有的已成为城市的象征或地标性建筑。人们的高铁旅行从站房站台开始到站台站房结束,高铁的高速度、高安全、高可靠性,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中国高铁赢得了不少声誉;但也给运输设备管理带来了不少新问题、新挑战。高速铁路房建设备的管理工作同样面临着管理理念的更新、运营模式的变化、管理基础的薄弱、技术力量的匮乏等问题。如何破解技术标准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集成的高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难题,是各铁
2、路房建单位和部门无法回避的话题。笔者以历时一年多的兰新高铁(武威房建段接管8个客运站、3个越行站,合计1326件/626677换算m2房建设备,里程635.35km)提前介入、静态验收、接管运管工作中的要求与不足作概述。1铁路房建设备管理工作现状与高铁管理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1.1人员素质的低水平与高铁管理的高标准不相适应据我们了解的信息,全路房建系统特别是各房建单位现存在人员老化、文化水平低、技术素质差、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干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差、安全行为养成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技术管理基础薄弱、营业线施工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就拿武威房建段来说,全员1167人,平均年龄47.6岁,初中
3、高中文化水平852人,中专中技水平101人,大专及以上214人;有各种作业禁忌症的142人;其中具备通用工种木、瓦、油、电中级工及以上594人,严重短缺精装修木工、高标准瓦工、涂料工、白铁工等等。干部职工对“三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听过”“见过”,对新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对新工艺的流程、施工方法,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对新接管的高铁房建设备维修工艺、维修技术都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实际操作。高铁房建设备中大量应用的金属屋面、金属吊顶、石墓墙、真石漆等施工工艺、材料、配件大家接触不多,现有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很难满足高铁房建设备的修管用要求。房建系统现有人员的技
4、术水平、文化素质、体能特征,很难适应高铁运输房建设备管理的高标准要求。1.2安全风险管理的低水平与高铁高安全性的要求不相适应房建单位现有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没有经过铁路运营流程的严格检验,特别是没有在高速铁路的运营中经受长期的检验。从认识到制度需要不断提高与完善,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线职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思想基础、认识程度、实际行动与高铁高安全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对高铁在高速度、高技术含量、高技术标准下的房建设备的安全风险源、风险点、控制措施等,大多数人还存在模糊认识。有不少人认为高铁站台超高几毫米、侵限几毫米不影响行车安全;有不少人认为高铁行车安全与自己关系不大;有不少人认为高铁站台、
5、雨棚的松动不影响行车、旅客安全;有不少人对安全风险管理仅仅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因为长时间在铁路运输安全的边缘从业,自然就养成了管理的不规范、作业的低标准。从武威房建段兰新客专石板墩浩门段联调联试的工作看,从侵限站台的封道作业和站内天窗点的施工配合中反映出的问题看,房建干部职工在高铁安全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上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如:行车设备检查签认的不规范、天窗作业组织与防护的不标准、房建设备巡视的不到位等。干部职工对高铁房建设备管理认识上的不到位、作业上的不标准、管理上的想当然不规范反映出安全风险管理的低水平,它与高铁高安全性的要求不相适应。1.3设备管理的低水平与高铁房建设备
6、的高可靠性要求不相适应目前铁路房建系统干部职工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场管理存在四个问题:一是干部职工现场作业对标达标的意识偏低,现场作业有差不多就行、大面过的去就行的想法,从管理层到执行层缺乏规范化管理的意识,形成了管理上的低水平;二是干部职工现场作业无标准或低标准的问题比较突出,检修设备不执行标准或执行不到位,设备检查习惯于眼看脚量,从着装到操作方法、工具使用上体现不出标准化作业的要求,限界测量工作一个车间一个做法;三是设备病害大量存在,如:普速铁路超限站台多、“四电房屋”漏雨多、站台面平整性差等;四是应急管理不到位,从应急管理制度的建立到相应实施还有差距,很少有单位依照应急管理预案进
7、行演练,应急响应的反应速度、人员、机具、材料的准备,应急措施的完善、实施等都需要加强,更需要模拟演练。上述问题充分反映出房建设备管理的低水平。房建单位现有的现场管理理念和水平,现有的现场作业习惯与高铁的要求格格不入;现有的运输房建设备的巡视检查水平与手段,很难保障高铁的安全运行。房建系统长期处于运输序列中可有可无的位置是形成问题的根源,设备管理的低水平是房建系统适应高铁要求的巨大障碍。房建职工在进入高铁前,很难理解,因站台侵入限界几毫米、雨棚有松动物而封闭铁路线路的事实;对设备“网格化管理”“健康监测”、应用信息化手段研判房建设备安全风险更是难以理解;巡而不检、巡视走过场、对设备存在的病害见惯
8、了,习惯于设备带病运行;这些设备管理的低水平做法很难适应高铁高可靠性的要求。1.4设备安全保障机制的不到位与高铁的要求不相适应现在房建设备维修办法、响应机制基本上都是以事后处理为主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对房建设备的风险研判,几乎没有什么规定,对房建设备因风、霜、雨、雪等引起的发展变化没有科学的观测、分析计算方法,从而也就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风险预判,也就没有提前控制风险发展的措施。特别是对站房、风雨棚、站台等行车设备的松动、裂缝、冻胀等病害基本没有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和检测方法,如机停牌、站房风雨棚的挂件在多大风力时需要加固、降雨降雪量多大时需采取应急措施等。被动的事后维修控制机制显然不能为高
9、铁房建设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提供可靠的保障。2主动适应高铁房建设备管理要求的思路2.1以高铁安全性要求为目标,努力提高干部安全风险的管理水平干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高铁车间、班组的管理水平。干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安全风险意识、房建专业知识技能、管理方法、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首先,干部要对高铁安全常怀敬畏之心,要有很强的安全风险意识,要具备敏锐的风险眼光,要从人员、设备的不起眼变化中,觉察到潜在的风险因素,时刻怀有防范安全风险之心,事事要有防范风险的措施,熟知各种设备和作业中的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其次,干部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有较丰富的管理知识与方法;再次,要有很强的应急处置能力。
10、实现上述目标的途径只有学习+实践+演练,常态化的现场检查、问题处理、模拟演练是提高水平的最便捷之路。2.2以高铁高可靠性要求为目标,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与标准化作业水平安全风险被第一时间感知和防范的是从事日常生产的职工。只有提高职工的安全风险意识和对安全风险的识别能力,才能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设备运行安全和人身安全。职工安全风险意识与识别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从培养意识提高技能开始,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才能收到成效,而培养意识提高技能最有效的就是坚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操作,让职工在标准化操作中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提高安全风险识别能力。只有职工把标准化操作在日常工作中练就
11、成习惯性动作后;只有职工深知作业环境变化、使用工具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后,职工的安全风险识别能力才算提高。规范的培训、标准化的操作、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是提高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关键。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提高光靠说教显然收效不大,要培养安全风险意识,就必须与职工的家庭幸福、工友之情、关爱之情结合起来。不能平时哥们情义嘴边挂,现场对工友违章作业身处险境视而不见;不能会上说关爱、关心工友,现场对防护不到位的工友不闻不问;要算安全的家庭帐人情帐经济账,要通过入情入理的培训,使职工树立安全是幸福、安全是友谊、安全是效益、安全是关爱的理念。只有这样,职工安全风险意识的树立、标准作业水平的提高才能发自内心。2.3
12、以高铁高速度带来的高风险为前提,努力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的预判预控能力安全事故不管是人身的还是设备的,之所以发生,关键在于:一是对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生理特性不掌握,致使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出现了短时间甚至是瞬间的注意力不集中心不在焉,生理机能失效、失调,或是注意力过于集中、精神过于紧张而失去周围情况的观察应变能力,造成人身伤害或误操作;二是不掌握设备老化失效的机理和科学实验数据,而仅仅凭经验、外观检查确定风险,对一些设备在外力作用下构配件内部的变化特别是设备的疲劳性、残留强度、耐腐蚀程度缺乏科学的评判依据,如此不是造成浪费就是造成设备功能突然失效;三是对作业环境认识不清,特别是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缺乏
13、应有的知识和检测手段,造成人身伤害或设备失效;四是对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缺乏科学的认识,如对设备的抗风压、雪压、雨水浸泡、热胀冷缩没有科学评价体系,从而导致设备失效、人员伤亡。要针对上述四种情况逐项分析作业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一是重点分析人的因素,建立预警、预判机制,把不适合的人排除在作业外;二是重点对设备的失效因素进行模拟数字化推演,探索设备失效的规律,提高预判水平,把临界失效的设备进行修复或更换,消除设备失效造成的事故和伤害;三是对作业环境、设备运行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对有害环境进行监控,达到预防有害环境造成伤害事故的目的;四是对人员、设备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建立评估体系,正确采取预防、预控措施
14、,消除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伤害。2.4积极探索专业管理与社会化保障相结合的模式高铁房建设备巡视、天窗维修施工、限界测量、施工配合、行车条件确认等工作是高铁行车安全工作的组成部分,专业性、时效性要求较高,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这些工作必须要有训练有素的具备铁路安全运营常识和铁路房建专业知识的专业队伍才能胜任。高铁房建设备的病害整治、供暖工作等临时性、季节性工作则需要多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和多种工器具材料的储备,它具有工作量小、技术要求高、专用工具专业人员用量多、使用率低、季节性强的特点,如:司炉焚火作业、水质化验工作、锅炉及附属设备维修、上下水设备维修、供暖管网维修、屋面漏雨处理工作。房建单位
15、要完全承担这些工作,则需要大量的多专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工器具材料更是有“忙一阵闭半年”的特点,有些材料可能过期了还未使用,对维修成本而言,支出较高。这些工作宜走社会化保障的路子,这样既可以大量节省房建设备管理的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又可以精干队伍,提高效率,减少季节性工作带来的人身安全风险。2.5主动适应高铁要求,积极探索房建设备修管用的新机制传统的“故障修”+“周期修”维修模式已不能满足安全管理的需求,预防性维修是高铁设备养修的必然选择。预防性维修是以设备状态为基础的“状态修”维修管理模式,目的是根据当前设备状态和设备状态变化规律,在设备病害(或故障)发生前,或设备变化发展到临界状态前,对设备
16、进行精确修和准确修。要深刻认识高铁对设备维修要求的重要变化,将事后控制变为事前控制,这就要求我们应用各种检查、检测、监测手段,获取设备变化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精确修。要实现预防性维修设备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是必由之路,我们要积极推进设备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工作,为实现精确修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逐步树立“严检慎修,检重于修,养修分离,综合值守”的理念。3必须抓好的几项工作3.1人员培训要通过培训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让大家熟知违章作业带来的后果和风险,特别是通过典型事例进行深度分析,模拟事故现场,观看警示片,让事实教育干部职工,用别人的事故教育干部职工,使大家明确不能碰触的“红线
17、”是什么,让干部职工熟知违章自己要负什么责任,会对自己产生什么伤害,自己有什么损失,给家庭会带来什么问题,给单位造成什么影响。职工培训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3.2工作标准与制度的建立高铁房建工作对各单位来说是个新生事物,如何认识、感知、理解、适应、掌握、管理,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没有从提前介入到静态验收、联调联试、试运行试运营的全过程参与是不行的;没有切实体验,对出现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不行的;没有对管理模式、常态化运行模式的实验修正是不行的。武威房建段在借鉴其他单位经验基础上,经一年多的实践总结了“八项制度、七项记录”,现在看来基本能落实各项安全责任,确保房建设备安全运行。3.3标准与制度的落
18、实好的标准与制度没有落实或落实不到位,仍然不能确保安全。标准与制度的落实是实现安全的最关键环节,管理者必须下功夫花力气抓好落实,要通过言教、身教、严格的考核抓落实,不放过与人身安全、行车安全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从行为养成、作业标准、管理手段和方法上逐步规范干部职工的执行力,要长抓不懈,最终把标准和制度变成干部职工的工作习惯、生活习惯、行为准则,才能确保安全。3.4工器具与装备的配置没有与高铁要求相适应的工器具与装备,工作标准与安全很难保证。按总公司铁路运输房建设备大修维修规则(试行)和铁路营业线施工管理办法及路局细则规定配备防护用品、检查工器具是必须的,也是十分必要的。3.5基础资料、数据的收
19、集整理基础资料是管理和维修的基础,没有详尽的基础资料就没有管理基础,就不了解设备技术性能、设备基本的变化。数据收集如:限界数据、沉降数据、变形数据等是反映设备在使用中的变化趋势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积累就等于失去了对设备变化趋势进行科学判断的依据,就不能科学研判风险、控制风险。3.6设备网格化、信息化管理高铁高速度、高安全性的特征,决定了高铁设备状态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基本要求。高铁房建设备也不例外,要实现高铁房建设备的高可靠性、高稳定性,不落实设备状态的事前控制和精确修是不行的。要实现设备状态事前控制和精确修,设备进行网格化、信息化管理是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在设备网格化、信息化管理上要下功夫。要通过网格化、信息化全面、及时感知设备的变化和病害所在,为预防性精确修理提供依据。4结束语高铁房建工作不论是管理方法、运行模式、维修模式、安全控制要点及方法等都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都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调查、体验和思考。只有在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才能做到“接得上、管的好、创一流”,才能确保高铁安全运行。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