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613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43.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15T 2588-2022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 01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5882022 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Descroption anddata collection standard for gramineae germplasm resources 2022-06-24 发布 2022-07-24 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强晓晶、

2、李志勇、刘磊、黄帆、武自念。禾本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禾本科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及其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禾本科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和数据质量控制。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2930.5 草种子检验规程 生活力的生物化学(四唑)测定 GB/T 2930.9 草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G

3、B/T 6432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 GB/T 6433 饲料中粗脂肪测定方法 GB/T 6434 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方法 过滤法 GB/T 6435 饲料中水分的测定 GB/T 6436 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 6437 饲料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GB/T 6438 饲料中粗灰分的测定 GB/T 18246 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GB/T 20806 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的测定 NY/T 1310 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技术规程 豆科牧草 NY/T 1459 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的测定 NY/T 2127 牧草种质资源田间评价技术规程 NY/T 2177 农作物优异种质

4、资源评价规范 豆科牧草 NY/T 2658 草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禾本科草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of gramineae 禾本科牧草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和遗传材料等。基本信息描述 basic information description 禾本科草种质资源基本情况描述信息,包括全国统一编号、学名、原产地、种质类型等。植物学及生物学特性 botany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禾本科草种质资源的植物学形态、物候期、产量性状等特征特性。品质特性 quality character

5、istics 禾本科草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性状、包括营养成分含量、质地和适口性等。其他特征特性 other characteristics 未归入3.3至3.4的禾本科草种质资源的其他重要基本特征和信息,包括种质的核型、指纹图谱与分子标记等。4 描述规范和数据采集方法 数据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按照NY/T 2127中的规定执行。基本信息描述 按照NY/T 2658的规定执行。植物学及生物学特征 4.3.1 生活型 依据禾本科草寿命和发育速度不同确定生活型,分为2类:一年生草本(生长期限只有一个生活周期,一般春季播种,夏秋季开花结实,随后枯死);多年生草本(生长年限在两年以上,一般第二年就能开花结

6、实,一次播种可多年利用)。4.3.2 根系密度 结实期,根系密度。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5株(丛),采用目测法确定根系的生长密度:疏(须根稀疏);中等(须根密集程度介于 1、3 之间);密(须根密集)。4.3.3 分蘖类型 开花期,分蘖节上产生新枝的类型。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地表和地下分蘖枝条及不定根的生长情况:根茎型(分蘖节在地下水平生长或向下斜伸,形成较长的根茎,有时达数 10 cm,枝条和不定根从地下的茎节上形成,然后直立生长,出土形成营养苗);根茎-疏丛型(分蘖节有较长和较短两种形式,形成由短根茎相联系的疏丛系统,枝条和不定根从地下的茎节上形成);疏丛型(分

7、蘖节较短,枝条以锐角形式伸出地面,枝条和不定根从地下的茎节上形成);密丛型(分蘖节极短,生长出的枝条彼此紧贴,几乎垂直于地面向上生长,枝条和不定根从地表附近的茎节上形成)。4.3.4 茎生长习性 开花期,茎的生长习性。以全小区为调查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确定:直立(茎秆垂直于地面生长);基部呈膝曲状(茎秆基部节处膝曲状,膝曲以上为直立生长);斜升(茎秆倾斜生长,或基部偏斜生长,后为直立生长);斜倚(茎秆基部斜卧于地面,后为直立生长);匍匐(茎秆沿地面或靠近地面生长,节处生根)。4.3.5 茎秆节数 按照NY/T 2127中的规定执行。4.3.6 茎秆节间长度 开花期,茎秆的节间长度,测量茎秆中部

8、的节间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位。4.3.7 茎被毛 开花期,茎秆被毛状况。0 无(光滑无毛)。1 疏(被毛稀疏)。2 密(被毛稠密)。4.3.8 基生叶有无 0 无。有。4.3.9 叶鞘被毛 开花期,植株中部叶的叶鞘被毛状况。0 无(光滑无毛)。1 疏(被毛稀疏)。密(被毛稠密)。4.3.10 叶鞘开合状态 开花期,植株中部的叶鞘开合状态。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目测观察植株中部叶的叶鞘开合状态:开放(叶鞘上端疏松、敞开);闭合(叶鞘自下而上紧密裹茎)。4.3.11 叶耳有无 开花期,植株中部叶是否具叶耳。观测叶颈部是否具叶耳。0 无;1 有。4.3.12 叶舌质地 开花期,植

9、株中部叶的叶舌质地:膜质(薄而半透明,呈薄膜状);干膜质(干而脆的膜质);纸质(似纸的质地)。4.3.13 叶片形状 开花期,植株中部叶片的形状。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采用目测法,参照下列说明,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片形状:丝状(叶细长,宽不足 1 mm);条形(叶片长而窄,长为宽的 5 倍以上,两边平行);条状披针形(叶片长而窄,长为宽的 5 倍以上,中部以上两边近平行,向上渐狭成尖);狭披针形(叶片长为宽的 45 倍以上,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卵状披针形(叶片长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下端钝圆);披针状卵形(叶片长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上、下

10、两端钝圆)。4.3.14 叶长 开花期,茎秆中部最大叶片基部至叶先端的绝对长度。从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叶片从叶颈至叶尖的绝对长度。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4.3.15 叶宽 开花期,茎秆中部叶片最宽处的绝对长度。从试验小区随机抽样10株,测量叶片最宽处的绝对长度,内卷或反卷的叶片要展开测量。单位mm,精确到0.1 mm。4.3.16 叶片形态增加叶片形状 开花期,植株中部叶片的自然形态,选择晴朗干燥的天气确定叶片的形态:扁平(叶片完全平展);对折;稍内卷(叶片边缘向上轻微卷起,但未成针状或细筒状);内卷(叶片明显内卷或旋卷成针状或细筒状);稍外卷。4.3.17 叶片被毛 开花期

11、,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的被毛状况。0 无(叶片表面光滑或粗糙,但无毛)。1 疏(叶片表面被稀疏的毛)。密(叶片表面密被毛)。4.3.18 叶片颜色 开花期,以全小区为调查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在正常一致的光照条件下观测植株中部叶片正面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上的颜色进行比较,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叶片颜色:黄绿色;蓝绿色;浅绿色;绿色;深绿色。4.3.19 花序类型 开花期,花序的类型。以全小区为调查对象,采用目测的方法,参照下列说明确定花序类型:穗状花序(穗轴上各小穗均无柄);穗状花序指(伞)状排列(穗状花序 2 至多数,于茎顶排列为指状、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总状花序(小穗具柄,生于一延长穗轴的各

12、节);总状花序指(伞)状排列(总状花序 2 至多数,于茎顶排列为指状、伞状、伞房状或圆锥状);圆锥花序(主轴每节上有分枝,枝上可再分枝,分枝紧缩或展开,诸小穗着生于各枝的侧面及其顶端)。4.3.20 花序长度 开花期,花序的自然长度。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测量花序主轴最基部至花序顶端的自然长度(不含芒),单位为cm,精确到0.1 cm。4.3.21 花序宽度 开花期,花序的自然宽度。测量花序最宽处的自然长度(不含外伸的芒),单位为mm,精确到整数位。4.3.22 总苞形态 开花期,花序或小穗基部是否具总苞及总苞形态。观测花序基部和中部小穗基部是否具总苞,并确定总苞形态。0 无总苞。1

13、 刚毛状(总苞似刚毛)。2 羽毛刚毛状(总苞由刚毛组成,每一刚毛上着生羽状毛)。3 佛焰苞状(总苞侧展,半包或全包花序)。念珠状(总苞为珠状)。4.3.23 花序松紧度 开花期,花序穗轴上小穗排列的疏密程度:疏松(小穗在穗轴上排列疏松,穗轴节间长为小穗的二分之一以上);紧密(小穗排列紧密,穗轴节间长为小穗的二分之一以下)。4.3.24 主穗轴基部分枝数 开花期,圆锥花序主穗轴基部节上着生的侧枝数。只对圆锥花序的种质进行观测,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观测,单位为枝,精确到整数位。4.3.25 小穗数 开花期,穗状花序或总状花序穗轴中部每节着生的小穗数。只对总状或穗状花序的种质进行观测,从试

14、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观测,单位为枚/节,记录最小值到最大值。4.3.26 小穗形态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的形态。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采用目测的方法确定:两侧压扁(小穗所有的颖与外稃沿背部的中脊折合成一定角度的 V 字形,使小穗整体由两侧的方向变扁,即两侧面的宽度大于背腹面的宽度);圆筒状(小穗不压扁而成圆筒状);背腹压扁(小穗所有的颖与外稃不沿其中脊折合,至多可于其背部稍有隆起,整个小穗的形状由背腹面的方向变扁,背腹部分明显较宽)。4.3.27 小花数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所含的小花数。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观测,单位为枚/小穗,记录最小值到最大值。传粉方式。4.3.

15、28 小穗脱节方式 成熟期,花序中部小穗脱节的方式。采用目测法观测:颖之上(小穗脱落后,颖宿存);颖之下(颖与小穗一起脱落)。4.3.29 第一颖有无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是否存在。采用目测法观测。0 无。有。4.3.30 颖形状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的形状。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如果第一颖缺,观测第二颖:芒状(相似芒);锥形(形如锥);条状披针形(长而窄,长为宽的 5 倍以上,两边近平行,向上渐狭成尖);狭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45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椭圆状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中部最宽,向上、下两

16、端渐狭);卵状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先端延伸成尖,下端钝圆);阔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向下渐狭);三角状披针形(似长三角形,基部略呈弧形或近平截,两侧边缘近直,向上延伸成尖);条状矩圆形(长约为宽的 45 倍,两边近平行,顶、基两端钝圆);矩圆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两边近平行,上下两端钝圆);椭圆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两侧边缘呈弧形,中部最宽,上下两端渐窄而钝圆);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 1.52 倍,中部以下最宽,上下两端钝圆);近方形(四边近相等,两侧边缘略呈弧形,上下两端近平截);矩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两侧边缘平

17、行,上下两端近平截);舟形(中肋部分隆起,似船形);如果种质的颖形状在上述没有列出,需另外详细描述和说明。4.3.31 颖先端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的先端形态。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片先端的形态,如果第一颖缺,观测第二颖:凹(先端具缺刻或凹陷);截平(先端平截似刀切或近平齐);钝圆(先端宽圆弧状);钝(先端狭圆弧状);裂(先端 2 至数分裂);啮蚀或齿状(先端参差不齐或锯齿状);尖(先端钝尖、急尖或渐尖);芒尖或小尖头(主脉延伸为短于 2 mm 的芒尖,或为短于 1 mm 的小尖头);具芒(主脉延伸成长于 2 mm 的芒);如果种质的颖先端形态在上述没有列出,需另外详细

18、描述和说明。4.3.32 颖质地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颖片的质地。观测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颖片的质地,如果第一颖缺,观测第二颖:透明质(薄而透明);膜质(薄而半透明,呈薄膜状);边缘宽膜质(仅边缘膜质,膜质部分约为颖片宽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草质(薄而柔软,绿色);纸质(厚如纸,非绿色);硬纸质(较纸质硬)。4.3.33 颖长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颖的长度。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测量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的长度,如第一颖缺,测量第二颖,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34 颖芒长度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颖芒的绝对长度。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只对颖具芒的种质进行观测,测量花序中部

19、小穗第一颖芒的绝对长度,如第一颖缺,测量第二颖的芒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35 颖脉数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颖所具脉的条数。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观测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的脉数,如第一颖缺,观测第二颖,单位为条,精确到整数位。4.3.36 颖被毛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被毛状况。借助扩大镜,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花序中部小穗第一颖的背部、边缘、先端或基部是否被毛及毛的疏密程度,如第一颖缺,观测第二颖。0 无(颖通体无毛)。1 疏(颖通体或某一部位被稀疏的毛)。密(颖通体或某一部位被稍密的毛)。4.3.37 外稃形状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形状。按照最大相似原

20、则确定:狭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5 倍以上,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狭成尖);卵状披针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下端钝圆,先端渐狭成尖);披针状卵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中部以下最宽,顶、基两端钝圆);披针状矩圆形(长约为宽的 34 倍,两侧边缘近平行,向上渐狭,顶、基两端钝圆);矩圆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两侧边缘近平行,顶、基两端钝圆);椭圆形(长约为宽的 23 倍,两侧边缘呈弧形,中部最宽,顶、基两端渐窄而钝圆);卵形(形如鸡卵,中部以下最宽,长约为宽的 1.52 倍,顶、基两端钝圆);菱形(近等边斜方形);舟形(中

21、肋部分隆起,似船形);如果种质的外稃形状在上述没有列出,需另外详细描述和说明。4.3.38 外稃被毛 开花期,穗轴中部小穗第一外稃上被毛状况。借助扩大镜采用目测的方法,观测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背部、边缘、先端或基部是否被毛及被毛的疏密程度。0 无(外稃通体无毛)。1 疏(外稃通体或某一部位被稀疏的毛)。1 密(外稃通体或某一部位被毛稠密)。4.3.39 外稃长度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长度。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测量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长度(不含基盘),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40 外稃先端形态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先端形态。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截

22、平(先端平截似刀切或近平齐);钝圆(先端宽圆弧状);钝(先端狭圆弧状);裂齿状(先端具 2 至数裂齿);尖(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尖);芒尖或小尖头(主脉在先端延伸为短于 2 mm 的芒尖,或为关于 1 mm 的小尖头);具芒(主脉延伸为长于 2 mm 的芒)。4.3.41 外稃芒长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芒的绝对长度。从试验小区内随机取样10株,只对外稃具芒的种质进行观测,测量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芒的绝对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42 外稃芒着生部位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外稃的芒着生部位。只对外稃具芒的种质进行观测:先端(芒从外稃顶部或近顶部伸出);齿间(芒从外稃先

23、端的裂齿间伸出);背部(芒从外稃背部伸出);近基部(芒从外稃近基部伸出)。4.3.43 内稃与外稃长度比较 开花期,小穗第一小花内稃与外稃长度比较:短于外稃;近等长;长于外稃。4.3.44 内稃被毛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内稃被毛状况。0 无(内稃通体无毛)。1 疏(内稃通体或某一部位被稀疏的毛)。密(内稃通体或某一部位被较密的毛)。4.3.45 内稃先端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第一内稃的先端形态。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截平(先端平截似刀切或近平齐);钝圆(先端宽圆弧状);钝(先端狭圆弧状);裂齿状(先端具 2 至数裂齿);尖(先端渐尖、急尖或钝尖);芒尖或小尖头(先端具短于 2 mm 的芒尖

24、,或短于 1 mm 的小尖头)。4.3.46 花药长度 开花期,花序中部小穗上小花花药的长度。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5株(丛),分别在每一植株的花序上随机测5枚小花的花药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47 颖果形状 完熟期,颖果的形状。从采收的所有颖果中随机取样30粒,采用目测的方法,按照最大相似原则确定:球状(包括近球状,任一切面为圆形或近圆形);半球状(侧切面为半圆形或近半圆形);卵状(形如鸡卵,中下部最宽,两端圆,长约为宽的 1.52 倍);长卵状(比卵状长,长为宽的 2 倍以上);倒卵状(倒置的卵状);长倒卵状(倒置的长卵状);椭圆状(包括长椭圆状,长为宽的 24 倍,中部

25、最宽,两端渐窄而钝圆);矩圆状(长为宽的 24 倍,左右两边近平行,上下两端钝圆);矩形(近长方体,但边棱不很明显);披针状(长为宽的 34 倍,中部以下最宽,向上渐尖,下端钝圆);纺锤状(正纵切面为纺锤形,长为宽的 34 倍,中部最宽,两端渐细);细纺锤状(长为宽的 56 倍,中部最宽,两端渐细);圆柱状(长为宽的 5 倍以上,上下等宽并等粗,两端钝圆或截平,厚度与宽度等长)。4.3.48 颖果长度 完熟期,颖果的长度。从采收的颖果中随机取样20粒,用微标卡尺测量颖果最长处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49 颖果宽度 完熟期,颖果最宽处的长度。从采收的颖果中随机取样20粒,

26、用微标卡尺测量颖果最宽处的长度,单位为mm,精确到0.1 mm。4.3.50 播种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1 出苗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2 返青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3 分蘖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4 拔节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5 孕穗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6 抽穗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7 开花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8 乳熟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59 蜡熟期 按照NY/

27、T 2127的规定执行。4.3.60 完熟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61 枯黄期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62 生育天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63 生长天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64 熟性 根据不同种质生育天数的变幅具体确定:早熟型;中熟型;晚熟型。4.3.65 结实率 蜡熟期,单株种质中发育正常的颖果数占小花总数的百分率。从试验小区随机抽取结实植株5株,分别测定每一果穗的小花总数(包括不孕和发育不全者)和发育正常的颖果数。用公式(1)计算单株(丛)的结实率,取平均数,以%表示,精确到0.1%。FR(%)=N1N

28、 100(1)式中:FR结实率,%;N1每一果穗发育正常的颖果数;N每一果穗的小花总数。4.3.66 落粒性 完熟期,种子(颖果)成熟后从植株上自然脱落的程度。从试验小区随机取样10株(丛)进行观察:不脱落(有外力或阳光暴晒时颖果不脱落);少量脱落(有外力或阳光暴晒时少量颖果脱落);脱落(有外力或阳光暴晒时大多数颖果脱落)。4.3.67 再生性 被刈割或者放牧利用后再生的能力。在23年株龄的植株抽穗期,从试验小区内随机抽样10株,定株后刈割,记录刈割后的留茬高度,间隔适当时间进行第二次刈割。刈割前测定单株株高,根据当地温度条件重复刈割23次,计算两次刈割之间单株的再生高度,以平均每天的再生速度

29、来表示,单位为cm/d,精确到0.1 cm。4.3.68 分蘖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69 株高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70 茎叶比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71 鲜草产量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72 干草产量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73 干鲜比 开花期单位面积鲜草自然风干后的重量占其鲜重的百分率,由4.3.71和4.3.72所测得的鲜重和干重按照公式(2)计算,以%表示,精确到0.1%。(%)=100(2)式中:X干重占鲜重的百分比,%;wh牧草风干后的重量,g;wf牧草鲜重,g。4.3.74

30、 种子产量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3.75 越冬率 按照NY/T 1310的规定执行。4.3.76 千粒重 按照GB/T 2930.9的规定执行。4.3.77 发芽率 按照GB/T 2930.4的规定执行。4.3.78 种子生活力 按照GB/T 2930.5的规定执行。4.3.79 种子检测时间 检测种子发芽率或生活力的具体时间,以“年月日”表示,格式“YYYYMMDD”。品种特性 4.4.1 水分含量 按照GB/T 6435的规定执行。4.4.2 粗蛋白质含量 按照GB/T 6432的规定执行。4.4.3 粗纤维含量 按照GB/T 6434的规定执行。4.4.4 无氮浸出物含

31、量 按照NY/T 1310的规定执行。4.4.5 粗脂肪含量 按照GB/T 6433的规定执行。4.4.6 粗灰分含量 按照GB/T 6438的规定执行。4.4.7 钙含量 按照GB/T 6436的规定执行。4.4.8 磷含量 按照GB/T 6437的规定执行。4.4.9 氨基酸含量 按照GB/T 18246的规定执行。4.4.10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按照GB/T 20806的规定执行。4.4.11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 按照NY/T 1459的规定执行。4.4.12 样品分析单位 样品测试分析单位名称。4.4.13 茎叶质地 按照NY/T 2127的规定执行。4.4.14 适口性 牲畜对植株的采

32、食程度。采用直接观察与访问调查方法:嗜食(家畜特别喜食,在任何情况下都挑选采食,表现很贪食);喜食(家畜喜食,但不从草群中挑选着采食);乐食(家畜经常采食,但不贪食喜爱);采食(家畜不太喜食);少食(一般情况下家畜很少采食,只在某一时期采食);不食(家畜不采食或极少采食)。抗逆性 4.5.1 抗旱性 种质忍耐或抵抗干旱胁迫的能力。采用田间目测法,植株生长至分蘖期时,防雨并停止浇水,控制田间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在植株连续35 d出现严重萎蔫时进行浇灌,35 d后调查植株恢复生长状况和伤害率,设3次重复,根据植株生长状况和伤害率观测抗旱性,分为5级:1 强(植株全部恢复正常生长);3 较强(大

33、部分萎蔫的植株恢复正常生长,伤害率小于5%);5 中等(大部分萎蔫的植株基本恢复生长,伤害率为5%20%);7 弱(20%30%的植株仍然处于萎蔫状态,并有个别植株死亡);9 最弱(30%以上的植株仍然处于萎蔫状态,死亡植株大于5%)。4.5.2 抗寒性 种质忍耐或抵抗寒冷胁迫的能力。采用田间目测法,在晚霜期或早霜期调查植株存活率,在试验小区避开边缘区,随机设1 m样段,3次重复,调查每一样段内存活植株占原有植株的百分率,分为5级:1 强(在霜期无受冻迹象,存活率大于90%);3 较强(在霜期少量植株受冻伤,存活率75%90%);5 中等(在霜期植株部分受冻伤,存活率50%74%);7 弱(在

34、霜期植株多数受冻伤,存活率30%49%);9 最弱(在霜期植株大多数受冻死亡,存活率小于30%)。4.5.3 耐盐性 按照NY/T 2177的规定执行。4.5.4 耐涝性 种质植株忍耐多湿水涝的能力。种子用培养皿发芽后,播种于塑料箱(盆)中,条播行距5 cm株距4 cm,出苗后每穴保留1株,设对照组和处理组,3次重复。正常的田间管理,分蘖期移入防雨设施,塑料箱(盆)下面进行防水处理,往塑料箱灌水,使土壤表面维持积水状态,待出现涝害时,根据叶片受害情况,分为5级:1 强(叶片受害小于20%)3 较强(叶片受害20%40%)5 中等(叶片受害41%60%)7 弱(叶片受害61%80%)9 最弱(叶

35、片受害大于80%)其他特征特性 4.6.1 核型 表示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和结构特征的公式。采用石碳酸品红染色法进行染色体数目鉴定,以植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准,统计的细胞数应在30个以上,其中85%以上的细胞具有恒定一致的染色体数目。采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对染色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进行鉴定。以核型公式表示,染色体基数为7和8,如,2n=2x=16=10m+6sm。4.6.2 指纹图谱与分子标记 种质指纹图谱和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类型及其特征参数。对进行过分子水平指纹图谱分析或重要性状分子标记的种质,记录指纹图谱或分子标记的方法,并注明所用引物、特征带的分子大小或序列以及标记的性状和连锁距离等。4.6.3 种质保存类型 禾本科重点草种质被保存的类型:种子;植株;种茎;花粉;培养物;DNA。4.6.4 种质用途 禾本科种质的主要用途:食用(人类食物来源的一种);饲用(家畜或野生动物的饲草料);生态(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护坡固堤、草地植被恢复等);药用(草药或制药的原材料);观赏(庭院、运动场绿化);纤维(以产纤维为主);其他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科技 > 数据库/数据算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领证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