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议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表述知识分享.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761236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表述知识分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表述知识分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表述 精品文档 浅议燃烧热、中和热的概念表述 刘文 张宏伙 (安徽 淮南 淮南市第四中学 232001 13359035876 liuw604@) 摘要 燃烧热、中和热不同教材中表述不同,用文字表述的时候是否带上“+” 、“—”也出现了不同的要求。没有同一标准的概念表述给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了困扰。 关键词 燃烧热 中和热 概念表述 1 存在问题 在高中化学能与热能的教学中,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教学重点,也是高考高频考点。在用焓变(△H)表示反应中能量变化时,“—”表示反应放热,“+”表示反应吸热。中和热与燃烧热作为反应热的两种,分别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化学(必修二)》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化学(选修4)》中给出了概念,明确中和热、燃烧热指放出热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用文字表述中和热与燃烧热是否带上“—”产生了异议。一种观点认为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中明确了放出热量,在用文字表述时可以不带“—”,如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另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表述放热反应中的焓变都应带上“—”,如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 2 查询论证 为解决这一疑惑,笔者从现行高中化学三种版本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教师教学用书和高考真题进行考证。 2.1 教材和教师用书对中和热的表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34页,“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从教材的概念可以看出中和热与生成H2O的量有关,若生成H2O不为1mol所释放热量不应称为中和热。但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29页上有如下解析: “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中和时,中和热为—57.3 kJ/mol。”“1molCH3COOH与1molNaOH溶液反应时,中和热是56.0 kJ/mol。”“中和热是67.7 kJ/mol。”。可见《教师教学用书》在用文字表述中和热时是否带上“—”,没有规范表述和要求。同时《教师教学用书》30页有“二元酸与一元强碱中和热△H可用下式表示:△H= —[2×57.3 kJ/mol — (△H1 + △H2)]的解释, 这种解释则不符合中和热数值与生成1mol H2O有关。同一个版本的教材和教师用书在描述同一个定义前后出现了矛盾。 2.2 不同版本教材对燃烧热表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7页,“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 表1-1 一些物质的燃烧热 名称 化学式 △H/kJ·mol—1 名称 化学式 △H/kJ·mol—1 石墨 C(s) —393.5 乙烷 C2H6(g) —1559.8 … … … … …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8页,“在101kPa压强下,1mol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标准燃烧热,1g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做该物质的热值。物质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含有的氮元素转化为N2(g),氢元素转化为H2O(l),碳元素转化为CO2(g)。” 表1-3 一些物质的标准燃烧热(25℃) 名称 化学式 △H/kJ·mol—1 名称 化学式 △H/kJ·mol—1 氢气 H2(g) —285.8 乙烷 C2H6(g) —1559.8 … … … … …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9页“在热化学中,将在指定温度和标准压强(100kPa)下,由最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的反应焓变称为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通常用符号△fHm表示” 。在该教材中没有提出燃烧热的概念,而只给出了“标准摩尔生成焓”。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教材中对燃烧热的概念分别表述为“燃烧热”“标准燃烧热”,这里出现了同一个内涵概念用了不同名称的情况。 2.3 各省高考涉及燃烧热的真题 【09宁夏】28题:(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 【09四川】9题: 25 ℃,101 k 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10全国卷2】7题: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①C4H10(g)+ 13/2O2(g) = 4CO2(g) + 5H2O(l) △H= —2878kJ/mol …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878kJ/mol B. —2658kJ/mol C. —1746kJ/mol D. —1526kJ/mol 【11全国新课标卷】27题:… …已知H2(g)、CO(g)和CH3OH(l)的燃烧热△H分别为—285.8 kJ/mol、—283.0kJ/mol和—726.5 kJ/mol。请回答下列问题: 从上述高考真题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区在教学中用文字表述燃烧热时是否带上“—”也没有做出统一要求。 3 意见与建议 同一内涵概念在不同教材中采用统一标准进行表述,有助于学生后续学习和一线教师的教学。从高考真题中可见采用“燃烧热”这一名词较为普及,建议现行高中教材编者们能做好教材编著的前期协商工作,减少教材之间差异化的出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关于中和热、燃烧热用文字表述时是否带“—”。建议中和热表述为“一元强酸跟一元强碱中和生成1molH2O时,中和热(△H)为—57.3 kJ/mol。” ,燃烧热表述为“单质硫的燃烧热(△H)为—296 kJ·mol-1”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