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735663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锅炉设备管理办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锅炉设备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锅炉设备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参照电力行业和中石化有关规定、标准,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锅炉是指用于热电生产装置的蒸汽锅炉。第二章 职责第三条 设备管理部(一)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及中石化有关锅炉设备的规定,制定公司锅炉设备管理办法,并对锅炉设备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二)组织编制和审核锅炉检验、检修、更新、改造计划和方案,组织使用单位进行锅炉取证、年检和注销工作。(三)组织或参与锅炉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第四条 生产技术部

2、(一)组织煤的品质分析管理工作。(二)组织锅炉热效率测试和管理。第五条 安全环保监督部(一)负责锅炉的烟气排放的环保监测。(二)负责组织锅炉操作人员的取证培训和复审工作第六条 采购中心负责购置有制造资质厂家的设备有质保证书的。保证产品质量。第七条 使用单位(一)负责对锅炉的使用维护管理,建立健全本单位锅炉设备档案。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做好锅炉取证、年检和注销工作。(二)参加锅炉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编制事故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三)负责锅炉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配合锅炉操作人员的取证培训和复训工作。(四)负责锅炉检验、检修、更新、改造和检修计划的编制上报和实施。(五)做好锅炉运行技术

3、管理工作,编制相关技术文件。第三章 工作程序第八条 购置与安装(一)采购中心应购置具有相应制造等级许可证制造厂生产的锅炉,并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监督管理办法、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47-1998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和DL/T586-95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监造。(二)承担锅炉安装的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安装前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向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书告知后,向当地承担相应范围的监检机构申请监督检验。办理相关手续。(三)锅炉安装必须符合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四)锅炉安装期间,规划

4、建设部须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锅炉整体水压试验,整体水压试验须有扬州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参加,资质的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检定单位检验并出具验收合格文件。安装完毕,规划建设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验收。第九条 试运行和验收:(一)在规定验收期限内应由规划建设部组织进行锅炉总体冷热态验收。(二)锅炉安装及验收应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和评定标准、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工业锅炉安装及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进行。(三)锅炉的启动调试及验收前要由生产技术部组织编制锅炉总体启动调试大纲,通过启动调试检验锅炉设计、制造、安装的质量。(四)使用单位在投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及时办理锅炉

5、使用证。运行后的一年内,完成锅炉性能测试。第十条 运行管理(一)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设备档案,档案的主要内容除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内容外还应包括:重要运行记录;锅炉承压部件的修理完工的技术资料;锅炉的检验报告;安全阀校验报告等。(二)使用单位应制订锅炉运行规程等工艺技术文件。应做好运行日志、交接班日志的记录,建立相关工艺技术台帐,编制有关生产、技术、经济等报表。(三)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锅炉日、周、月检查制度,每月至少组织检查一次。(四)使用单位应制订锅炉设备运行巡回检查制度及标准。操作人员应按巡回检查标准要求对锅炉进行定时、定人、定内容、定线路巡检,并及时处理巡检过程出现的问题。(五)使用单位应建立

6、锅炉的定期工作制度,按时完成定期工作,主要内容应包括锅炉定期排污、锅炉吹灰、备用设备定期切换和试运、水位计的校对和冲洗、向空排汽阀定期试验、汽包压力的校对、调节阀(挡板)的校对、贮油罐的脱水等。(六)使用单位应编制锅炉典型操作票,并严格执行。(七)锅炉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培训,取得上岗证,严格持证上岗。司炉工必须取得锅炉特种作业证。(八)使用单位应编制锅炉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操作人员进行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九)使用单位应对入炉燃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和管理,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严格限制燃料的含硫量,使设备腐蚀速度在受控范围,烟气排放符合政府环保部门要求。(十)使用单位应建立

7、炉效定期测算、分析制度。开展提高锅炉热效率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改造。(十一)使用单位应建立启停炉台帐,按照中石化集团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炼2004592号),考核控制非计划停炉。第十一条 检修与检验管理(一)设备检修:1.使用单位应根据锅炉设备的技术状况编制锅炉检修计划,并按有关标准和要求组织检修及验收。2.各检修单位应按锅炉检修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检修。3.承担锅炉检修的单位应有相应资质。4.对锅炉设备重大修理、更新或技术改造应由施工单位编制方案,经设备管理部批准后,由施工单位报扬州市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备案后方能实施。施工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后30日内将有关技术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

8、当将其存入锅炉技术档案。(二)设备检验:1.使用单位应按电力行业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的要求,委托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进行锅炉定期检验工作。2.外部检验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验结合每次大修进行,新投用的锅炉运行一年后应进行首次全面检验。3.锅炉检验前,检验单位应编制锅炉检验方案,方案须经使用单位和设备管理部审核批准。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及时掌握检验情况和结果,对查出缺陷应及时进行处理。4.检验报告应及时归档保存。(三)不符合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中规定的安全要求,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不予发放使用证并要求报废的锅炉应确定为报废锅炉,应按规定报批并及时办理锅炉报废注销手续。第十二条 安全

9、附件管理(一)生产中心应建立锅炉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等安全附件台帐。(二)安全阀管理1.选用的安全阀应符合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在安全阀和锅筒(锅壳)之间或安全阀和集箱之间,不得装有取用蒸汽的出汽管和阀门。3.锅筒(锅壳)和过热器的安全阀整定压力应按规定进行调整和校验。4.在用锅炉的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校验后,应加锁或铅封,严禁用加重物、移动重锤、将阀瓣卡死等手段任意提高安全阀整定压力或使安全阀失效,锅炉运行中安全阀禁止解列。安全阀校验检验结果应记入锅炉技术档案。5.为防止安全阀拒动,应对安全阀电气回路每月进行一次试验。(三) 压力表1

10、.选用的压力表应符合DL612-1996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及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其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和公司相关规定,压力表装用前应进行校验并注明下次的校验日期,压力表的刻度盘上应划明显标记,指示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2.每台锅炉必须装有与锅筒(锅壳)蒸汽空间直接相连接的压力表,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2.5MPa的锅炉,压力表的精确度不应低于1.5级。压力表应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工作压力的1.53.0倍,最好选用2倍。压力表表盘大小应保证作业人员能清楚地看到压力指示值,表盘直径不应小于100mm。(四)水位计1.每台锅炉至少应装两个彼此独立的就地水位计

11、,水位计应装在便于观察的地方。水位计应设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最低安全水位比水位计下部可见边缘至少高25mm;最高安全水位比水位计上部可见边缘至少低20mm。2.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的信号不能取自一次仪表,用远程水位显示装置监视水位的锅炉,控制室内应有两个可靠的远程水位显示装置,同时运行中必须保证有一个直读式水位计正常工作。3.为防止水位计损坏时伤人,玻璃管式水位计应有防护装置(如保护罩、快关阀、自动闭锁珠等),但不得妨碍观察真实水位。4.锅炉就地水位计应进行定期冲洗,以保证水位清晰可见。(五)保护装置1.应按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设立锅炉保护装置。2.锅炉运行时保护装置

12、与联锁装置不得任意退出、停用。联锁保护装置的电源应可靠。第十三条 汽水品质管理(一)使用单位应按照GB12145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及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SD246-88化学监督制度的规定,制定锅炉汽水品质的标准和相应的水质分析查定管理制度,并认真执行。(二)锅炉应有加药、除氧、排污设施和汽水分离装置及取样装置,确保汽水品质符合要求。(三)当汽水品质异常时,应按有关规定增加分析频率,并调整锅炉运行和加药工况,经处理不能恢复时,应按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及DL/T561-95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的“水汽质量劣化时的处理”要求执行

13、,直至停炉。(四)锅炉在检验时应有相应的水质检验项目,当受热面沉积物或锅炉化学清洗间隔时间超过SD135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规定的数值时,应安排清洗。第十四条 检查与考核使用单位每月组织对锅炉设备及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设备管理部每半年对锅炉设备进行管理检查,并纳入绩效考核。 本办法起草人:沈云、高庆坤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率都是一致的。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

14、停工损失。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 中。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F“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15、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Q企业职工的

16、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Y“预提费用”可能出现借方余额,其性质属于资产,实际上是待摊费用。对 Y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的支出是费用性支出。XY以应付票据去偿付购买材料的费用,是成本性支出。XY原材料分工序一次投入与原材料在每道工序陆续投入,其完工率的计算方法是完全一致的。Y运用连环替代法进行分析,即使随意改变各构成因素的替换顺序,各因素的影响结果加总后仍等于指标的总差异,因此更换各因索替换顺序,不会影响分析的结果。()Z在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情况下,应该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对Z直接生产费用就是直接计人费用。XZ逐步结转分步法也称为计列半成品分步法。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账户月末(可能有月末余额/可能有借方余额/可能有贷方余额/可能无月末余额)。A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精品 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