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_陈翼楠.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3333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_陈翼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_陈翼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_陈翼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30 卷第 1 期2023 年 2 月 工程设计学报 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DesignVol.30 No.1Feb.2023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陈翼楠,蒲志新,郑珍妮(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辽宁 阜新 123000)摘 要:为了在机器人辅助远程介入手术中实现向医生提供高精度的力反馈,设计了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其是一个主从控制系统,包括一个操作方便的主端装置和一个递送导丝/导管的从端装置。首先,设计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力检测机制,以实现轴向近端力的精准测量和径向夹紧力的感知。然后,基于血管介入

2、手术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设计了具有在线整定参数功能的模糊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以提高从端装置的递送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选择阶跃信号对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最后,搭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物理样机,并开展主从运动跟踪实验和轴向近端力、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具有-0.31,0.25 mm的运动跟踪误差,可检测平均误差为0.12 N的轴向近端力以及可感知0.474 N的径向夹紧力。研究结果验证了所设计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鲁棒性以及其力检测机制的可行性,可为同类产品的设计和改进提

3、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模糊PID控制器;运动跟踪;力检测中图分类号:TP 2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54X(2023)01-0020-12A novel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with force detection mechanismCHEN Yi-nan,PU Zhi-xin,ZHENG Zhen-ni(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0,China)Abstract:In or

4、der to provide high-precision force feedback to doctors in robot-assisted remote interventional surgery,a novel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with force detection mechanism is designed.It is a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including a convenient master device and a slave device for delivering

5、guide wire/catheter.Firstly,the force de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wa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axial proximal force and the perception of radial clamping force.Then,based on the dynamics analysis of th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6、,a fuzzy 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controller with online parameter setting function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delivery accuracy and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of the slave device.At the same time,the step signal was selected to verify the fuzzy PID controller.Finally,the physical protot

7、ype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was built,and the master-slave motion tracking experiment and the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experiment of axial proximal force and radial clamping force were carried out.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had a m

8、otion tracking error of 0.31,0.25 mm,could detect the axial proximal force with an average error of 0.12 N,and could sense the radial clamping force of 0.47-4 N.The research results verified the robustness of the designed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and the feasibility of its force detecti

9、on mechanism,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and improvement of similar products.doi:10.3785/j.issn.1006-754X.2023.00.016收稿日期:2022-05-04 修订日期:2022-06-10本刊网址在线期刊:http:/ 1 期陈翼楠,等: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Key words: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fuzzy PID controller;motion tracking;forc

10、e detection血管介入手术在多种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心血管外科手术等,被认为是当前最具有应用价值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1。但是血管介入手术也存在相对明显的弊端,例如医生必须穿上厚重的铅衣,以保护自身免受辐射影响。不过这只能减少50%左右的辐射暴露,仍会对介入医生造成严重的职业危害2-4。为了保护介入医生免受透视辐射引起的潜在危害并尽量减小患者的辐射剂量,近几十年来,许多研究者一直致力于开发机器人系统,旨在精确地引导和定位用于基于导管的介入手术的介入工具,例如导丝、微导管、球囊和支架。这些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通常采用主从控制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患者对造影剂和辐射的暴露,同时可

11、实现介入医生通过辐射防护罩后面的远程控制台进行手术5,远离X射线的伤害。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专家、医生等可以远程对患者进行及时诊断和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6。国外研究机构较早对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了分析,现已推出了一些商业化产品,如Magellan、CorPath GRX、R-one和Amigo等7-9。日本名古屋大学的Arai等10提出了一种用于血管内神经外科手术的线性步进机构(linear stepper mechanism,LSM)。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的Laura等11开发了一种远程机器人系统,用于在心脏介入手术中将电生理导管送入人体。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Thakur等1

12、2开发了一种远程导管导航系统,其允许外科医生用真正的导管来操作手术室内的导管操纵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Srimathveeravalli等13开发了一种用于血管内遥控进入的机器人系统,并分析了人体运动。日本国立香川大学的Guo等14提出了一种新型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主从控制模式,实现了远程操作。2019年,CorPath GRX完成了全球首个远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15,其在及时帮助患者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医患之间潜在的交叉感染,确保了医护人员的安全16。国内一些研究机构也对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进行了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的Fu等17-18专注于主动导管和导管输送装置的研究。中国科学院

13、自动化研究所的Ji等19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Liu等20、Bian等21分别研制了针对心血管和脑血管的介入手术机器人,并进行了相关的机构设计与导航控制方法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的Peng等22研制了可利用夹持和滑动平台递送导管的介入手术推进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的Wang等23研发了一款多机械手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天津理工大学的Guo等24开发了一个监控系统,用于提高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的安全性。为了提高介入手术递送精度和实现力的准确测量,笔者设计了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首先,对所设计机器人系统的构型和力检测机制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原理,建立其动力学方程,以得

14、到其二阶传递函数;接着,设计模糊 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并通过仿真来分析和验证其功能;最后,针对机器人系统开展一系列性能评价实验,以验证其可行性。1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设计 所设计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一个主从系统,由主端装置、从端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图1所示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原理:医生在隔离室内操纵主端装置;控制系统接收操纵信号并向从端装置传递控制指令;从端装置实时复现医生手部的操纵动作,并代替医生在手术室内完成导丝/导管的递送。在手术过程中,从端装置实时检测导丝/导管的力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

15、后传递至外接显示器,医生结合显示器实时显示的力/位置信息进行下一步操作,保证手术安全。1.1主端装置结构设计图2所示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端装置的结构,主要由闭口磁环、磁致位移传感器、编码器、编码器计数器和磁粉制动器等组成。其中:闭口磁环用于直接操作;磁致位移传感器用于提供轴向位图1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原理Fig.1Principle of vascular interventional surgery robot system 21工程设计学报第 30 卷 移信息;编码器用于检测径向旋转的运动信息;编码器计数器用于显示编码器检测的运动信息;磁粉制动器用于提供制动力。医生通过直接操作闭口磁环

16、,实现对从端装置轴向平移和径向旋转的远程控制。1.2从端装置结构设计图3所示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从端装置的结构,主要由电动滑台、齿轮组、夹持装置、导电滑环和角度调节组件等组成。其中:电动滑台用于实现轴向直线运动;齿轮组用于实现径向旋转运动;夹持装置用于灵活夹紧导丝/导管;导电滑环用于避免引线在旋转过程中发生缠绕现象;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整导丝/导管的角度。当从端装置接收到主端装置发送的信号后,即可精准地复现医生对导丝/导管的递送和旋捻操作。图4所示为夹持装置结构,可代替医生实现对导丝/导管的夹紧和松开。夹持装置主要由步进电机、微型凸轮、柔性压力传感器、线性滑轨和夹持支架块等组成。其中:步进电机用

17、于提供动力;微型凸轮用于固定凸轮与导向定位块的初始位置且保持自身旋转;柔性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导丝/导管的真实夹紧力;线性滑轨用于实现小距离移动;夹持支架块用于夹紧导丝/导管。步进电机的输入轴与导向定位块直接连接,可实现步进电机旋转运动与导向定位块直线运动的转换。当导向定位块被推至微型凸轮处时,在推力的作用下,夹持支架块会向两侧移动,进而实现松开的功能;当导向定位块轴向退回时,夹持支架块会向内侧移动,进而实现夹紧的功能。在夹持支架块之间安装柔性压力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从导丝/导管处传递过来的夹紧力信息。1.3力检测机制设计1.3.1轴向近端力检测机制设计图5和图6所示分别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轴向

18、近端力检测原理和流程。该机制由电动滑台、夹持装置、前端标定力传感器、近端力传感器、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变送器、近端力传感器变送器、圆锥弹簧和导丝/导管等组成的传动系统实现。其中:电动滑台用于实现直线运动;夹持装置用于夹持导丝/导管;前端标定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导丝/导管前端受到的真实阻力;近端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夹持装置因导丝/导管所受阻力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变送器用于对前端标定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值数据进行模数转换;近端力传感器变送器用于对近端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力值数据进行模数转换;圆锥弹簧用于实现将面接触转换为点接触。当导丝/导管在夹紧状态下跟随电动滑台进行直线运动时,在导丝/导管的尖端接触

19、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后,夹持装置在阻力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使得圆锥弹簧接触近端力传感器,从而实现轴向近端力检测。图2主端装置结构示意Fig.2Structure diagram of master device图3从端装置结构示意Fig.3Structure diagram of slave device图4夹持装置结构示意Fig.4Structure diagram of clamping device图5轴向近端力检测原理Fig.5Detection principle of axial proximal force 22第 1 期陈翼楠,等: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1.3.2

20、径向夹紧力检测机制设计图7和图8所示分别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径向夹紧力检测原理和流程。该机制由步进电机、导向定位块、微型凸轮、夹持支架压板、夹持支架块、线性滑轨和柔性压力传感器等组成的传动系统实现。其中:步进电机用于实现导向定位块的直线运动;夹持支架压板用于连接微型凸轮和夹持支架块;线性滑轨用于实现夹持支架块的小距离移动;柔性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导丝/导管所受的真实夹紧力。当步进电机的丝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导向定位块在约束下作直线运动,当其接触到微型凸轮时,微型凸轮会绕自身轴线旋转,进而保持导向定位块的直线运动;夹持支架块在线性滑轨的约束下会向内侧小距离移动,并正向接触导丝/导管,此时导丝/导管处

21、于夹紧状态,通过柔性压力传感器实现径向夹紧力的检测。2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2.1从端装置轴向平移运动的动力学建模从端装置的动态性能直接决定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精度和性能25,因此须对其进行动力学分析。从端装置实现平移运动的结构主要包括电动滑台、移动底板和夹持装置等,其轴向平移的动力学模型如图9所示。从端装置的轴向平移原理为:由平移运动步进电机提供动力,电机的输入轴与滚珠丝杠直接连接,滚珠丝杠与带螺母直线滑轨紧密配合,移动底板通过螺栓紧固在直线滑轨上,夹持装置安装在移动底板上;当电机正反转运动时,电机输入轴的旋转运动就会转换为移动底板的直线运动。根据从端装置运动的传递过程,忽略运动

22、过程中各部件间摩擦和变形等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依次建立从端装置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在本文中,为从端装置提供轴向运动动力的步进电机选用EASM2XE020AZAK_Motor,其动力学方程为:T移=J移d2移dt2+B移d移dt+T丝(1)式中:T移为平移运动步进电机的驱动力矩,Nm;J移为平移运动步进电机的转动惯量,kgm2;移为平移运动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rad;B移为平移运动步进电机的阻尼系数;T丝为滚珠丝杠的转矩,Nm。滚珠丝杠的动力学方程为:T丝=J丝d2移dt2+Tt(2)其中:图6轴向近端力检测流程Fig.6Detection process of axial proximal fo

23、rce图7径向夹紧力检测原理Fig.7Detection principle of radial clamping force图8径向夹紧力检测流程Fig.8Detection process of radial clamping force图9从端装置轴向平移的动力学模型Fig.9Dynamics model of axial translation of slave device 23工程设计学报第 30 卷 Tt=p21Ft(3)Ft=msd2xsdt2+Ff+Fe(4)Ff=vdxsdt+cmsg(5)xs=p2移(6)式中:J丝为滚珠丝杠的转动惯量,kgm2;Tt为滚珠丝杠的扭矩,N

24、m;Ft为滚珠丝杠的推力,N;p为滚珠丝杠的导程,mm;1为滚珠丝杠的正效率;ms为移动底板质量,kg;xs为移动底板轴向位移,mm;Ff为夹持装置与导丝/导管的摩擦力,N;Fe为导丝/导管在手术过程中与血液等产生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计,N;v为黏性摩擦系数;c为库仑摩擦系数。联立式(1)至式(6)解得,平移运动步进电机驱动力矩与移动底板轴向位移之间的关系为:T移=2p(J移+J丝+p2ms421)d2xsdt2+2p(B移+vp2421)dxsdt+pcmsg21(7)通过查阅手册和计算可得,从端装置轴向平移的动力学参数的具体值如表1所示。2.2从端装置径向旋转运动的动力学建模从端装置实现旋转

25、运动的结构主要包括步进电机、齿轮组(齿轮1、齿轮2和齿轮3)、夹持装置和导电滑环等,其径向旋转的动力学模型如图 10所示。从端装置的径向旋转原理为:旋转运动步进电机提供动力,电机输入轴与齿轮1直接连接,齿轮1、齿轮2、齿轮3相互啮合,齿轮3与夹持装置直接连接,进而实现夹持装置的旋转运动。基于此,建立从端装置各部件的动力学方程。其中,径向旋转步进电机的动力学方程为:T转=J转d21dt2+B转d1dt+T1(8)式中:T转为旋转运动步进电机的驱动力矩,Nm;J转为旋转运动步进电机的转动惯量,kgm2;1为齿轮1的旋转角度,rad;B转为旋转运动步进电机的阻尼系数;T1为齿轮1的驱动力矩,Nm。齿

26、轮1的动力学方程为:T1=J1d21dt2+T2(9)式中:J1为齿轮1的转动惯量,kgm2;T2为齿轮2的驱动力矩,Nm。齿轮2的动力学方程为:T2=J2d22dt2+T3(10)式中:J2为齿轮2的转动惯量,kgm2;2为齿轮2的旋转角度,rad;T3为齿轮3的驱动力矩,Nm。齿轮3的动力学方程为:T3=J3d23dt2+T滑+T夹(11)式中:J3为齿轮3的转动惯量,kgm2;3为齿轮3的旋转角度,rad;T滑为导电滑环的驱动力矩,Nm;T夹为夹持装置的驱动力矩,Nm。导电滑环的动力学方程为:T滑=J滑d23dt2(12)式中:J滑为导电滑环的转动惯量,kgm2。夹持装置的动力学方程为:

27、T夹=J夹d23dt2(13)式中:J夹为夹持装置的转动惯量,kgm2。由此可得,齿轮组中齿轮 1 与齿轮 2 的传动比i1为:i1=12(14)齿轮组中齿轮2与齿轮3的传动比i2为:i2=23(15)表1从端装置轴向平移的动力学参数Table 1Dynamics parameters of axial translation of slave device参数J丝/(kgm2)J移/(kgm2)p/mmms/kg1B移vc数值0.9210-61.110-660.8080.90.24510-60.20.1图10从端装置径向旋转的动力学模型Fig.10Dynamics model of radi

28、al rotation of slave device 24第 1 期陈翼楠,等: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联立式(8)至式(15)解得,旋转运动步进电机驱动力矩与导丝/导管旋转角度的关系为:T转=i1i2()J转+J1+J2i1+J3+J滑+J夹i1i2d23dt2+i1i2B转d3dt(16)通过查阅手册和计算可得,从端装置径向旋转的动力学参数的具体值如表2所示。3 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所设计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中可能存在多个非线性的不确定因素,如机器人系统的摩擦力、血液的阻力以及导丝/导管与血管壁的摩擦力等,因此采用工业上常用的PID控制方法。随着计算机技

29、术的发展和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操作人员将调整 PID 参数的经验作为知识库存入计算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机自动调整 PID 参数,即模糊PID控制器。该控制器将经典的PID控制与先进的模糊推理相结合,可实现系统的最优控制26。3.1常规PID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是一种在工业控制应用中常见的反馈回路部件27。PID控制器将收集到的数据与参考值进行比较,然后将这个差值用于计算新的输入值,目的是让系统的数据达到或者保持为参考值。PID控制器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差值的变化率来调整输入值,使系统更加准确且稳定。常规PID控制器控制率的一般形式如下:u(t)=KPe()t+KI0te()d+KDde(

30、)tdt(17)式中:KP为比例系数;KI为积分系数;KD为微分系数。常规PID控制器框图如图11所示。3.2模糊PID控制器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是根据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来确定用模糊规则表示的经验PID参数:在实际控制过程中,根据实时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进行模糊推理,以确定PID参数的变化量,并传递给PID控制器。因此,模糊PID控制器是在常规PID控制器的基础上,利用模糊控制器对PID控制器的3个参数进行整定。模糊推理将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作为输入,PID控制器的KP、KI、KD作为输出,根据控制对象模型的变化,满足不同时间对PID控制参数自整定的要求。利用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在线整定

31、PID控制参数,构成模糊PID控制器,其结构如图12所示。3.2.1模糊控制器设计本文设计的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包括误差e和误差变化率ec(ec=de/dt),其原理如图13所示。3.2.2模糊化模糊控制器可表示为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K=FC(e,ec)(18)式中:FC表示模糊控制器;(e,ec)为输入变量;KP、KI、KD为输出变量。通过选择适当的隶属度函数()z,对模糊理论域的模糊子集进行变换。其中,输入变量的基本理论域U=-1,1,输出变量KP、KI、KD的模糊理论域分表2从端装置径向旋转的动力学参数Table 2Dynamics parameters of radial rotation

32、 of slave device参数J转/(kgm2)J1/(kgm2)J2/(kgm2)J3/(kgm2)J滑/(kgm2)J夹/(kgm2)B转i1i2数值0.9210-60.21710-60.45110-60.81910-61.09610-64.04710-50.24510-60.80.893图11常规PID控制器框图Fig.11Block diagram of conventional PID controller图12模糊PID控制器框图Fig.12Block diagram of fuzzy PID controller图13模糊控制结构框图Fig.13Block diagram

33、of fuzzy control structure 25工程设计学报第 30 卷 别为NKP=-1,1、NKI=0,1、NKD=0,2。由于z的基本域是连续的,其隶属度函数()z可表示为:(z)=|0,z az-ab-a,a z bc-zc-b,b z c0,z c(19)由此,输入变量的模糊子集A1和A2被确定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对应的符号为NB,NM,NS,ZE,PS,PM,PB;输出变量的模糊子集B1、B2和B3被确定为负大,负中,负小,零,正小,正中,正大,对应的符号为NB,NM,NS,ZE,PS,PM,PB。3.2.3模糊控制规则根据专家的操作经验和工程技术人

34、员的知识储备,建立了合适的模糊控制规则28,如表3所示。表3所示的模糊推理过程由49条IFTHEN规则组成,这些规则是针对试验错误的结果制定的,可经过实际测试来处理输入变量的不可预测性。系统变量在阶跃响应中的可能取值被用来设置PID控制增益的模糊区间,以及模糊控制器中的精确控制信号。通过观察输入变量取值变化的过程来验证模糊规则的有效性。例如:IF e is NB and ec is NM,THEN KP is PB,KI is NB,KD is NS这意味着,若误差e为负大,误差变化率ec为负中,则KP为正大,KI为负大,KD为负小。基于此,模糊控制器的输出变量KP、KI、KD的模糊控制面如图

35、14所示。3.2.4解模糊化由模糊控制器输出模糊集合。根据公式k=u/n将模糊域变换为基本域。其中,k为系数,u为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多边形的重心,n为隶属度函数曲线与横坐标轴所围成多边形的面积。采用面积重心法对参数进行解模糊处理:z0=df(z)=abz(z)dzab(z)dz(20)式中:z0为精确值;z为模糊值;a,b为理论域。利用式(20),可以得到解模糊化的量化因子:KP=0.744、KI=0.324、KD=0.667。3.3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根据上文分析,得到从端装置轴向平移的动力学方程,并代入各参数的数值,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该控制系统的二阶传递函数:G(s)=0.96

36、0.96s2+0.05s+2.5(21)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模糊PID控制器,如图15所示。选择阶跃信号来评估其跟踪性能,并添加随机干扰信号来观察其抗干扰能力。设置阶跃信号采样周期为0.01 s,通过仿真分析得到在闭环反馈控制下、常规PID控制下和模糊PID控制下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如图16所示。从图16所示的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闭环反馈信号具有很大的波动且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较长;而常规PID控制器和模糊PID控制器可以使原始信号更快地达到平衡。当t=1.4 s时,常规PID控制信号的波动较大,超调量为55.7%;当t=1.7 s时,模糊PID控制信号的波动很小,超调量为1

37、0%,说明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较小的超调量和较高的稳定性。当t=3 s时,模糊PID控制信号达到平衡状态;当t=7 s时,常规PID控制信号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模糊PID控制器具有更快的响应速度。综上可知,在相同干扰信号下,模糊PID控制器比常规PID控制器响应速度快、超调量小、稳态误差小,且受干扰信号的影响较小。表3输出变量KP、KI和KD的模糊控制规则Table 3Fuzzy control rules for output variables KP,KI and KDeNBNMNSZEPSPMPBecNBPB/NB/PSPB/NB/PSPM/NB/ZEPM/NM/ZEPS/NM/ZEPS/

38、ZE/PBZE/ZE/PBNMPB/NB/NSPB/NB/NSPM/NM/NSPM/NM/NSPS/NS/ZEZE/ZE/PSZE/ZE/PMNSPM/NM/NBPM/NM/NBPM/NS/NMPS/NS/NSZE/ZE/ZENS/PS/PMNM/PS/PMZEPM/NM/NBPM/NS/NMPS/NS/NMZE/ZE/NSNS/PS/ZENM/PS/PSNM/PM/PMPSPS/NS/NMPS/NS/NSZE/ZE/NSNS/PS/NSNS/PS/ZENM/PM/PSNM/PS/PSPMZE/ZE/NMZE/ZE/NSNS/PS/NSNM/PM/NSNM/PM/ZENM/PB/PSNB/PB

39、/PSPBZE/ZE/PSNS/ZE/ZENS/PS/ZENM/PM/ZENM/PB/NSNB/PB/PBNB/PB/PB 26第 1 期陈翼楠,等: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4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所设计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性能,首先,通过实验分析模糊PID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及机器人的运动跟踪性能;然后,通过轴向近端力、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来验证机器人力检测机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1主从运动跟踪实验对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准确地将导丝/导管推入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处是整个手术的关键步骤,而机器人的运动跟随性能是决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从运动跟

40、踪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该实验装置由主端装置和从端装置组成,当实验人员任意推拉主端装置时,从端装置会跟随并复现运动。在主从控制器的作用下,记录机器人系统在常规 PID 控制和模糊PID控制下的从端位移信号和响应时间。图18所示为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主从运动跟踪实验结果。由图18(a)所示的主从位移信号可知,在主从运动跟踪实验中,模糊PID控制下从端装置较常规PID控制下具有更稳定的跟随性能。图18(b)所示的主从位移跟踪误差表明,常规PID控制下的跟踪误差保持在-7.2,7.6 mm,模糊PID控制下的跟踪误差保持在-0.31,0.25 mm;跟踪误差发生骤变的时刻为t=0.87,17.34,4

41、0.48 s,对应的跟踪误差分别为 1.52,-1.22,-0.95 mm。这是因为在 00.87 s阶段,机器人系统刚启动;在0.8717.34 s阶段,机器人系统由低速转换为高速(即加速度骤增);在40.4842 s阶段,机器人系统由高速转换为停止(即加速度骤降)。4.2轴向近端力检测评估实验为了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轴向近端力检测性能,分别开展静态标定实验和动态标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该实验装置由夹持装置、硬质钢棒、圆锥弹簧、前端标定力传感器(SBT674-1KG微型压力传感器,精度等级为0.1%,斯巴拓,中国)、近端力传感器(SBT674-2KG微型压力传感器,精度等级为0.

42、1%,斯巴拓,中国)、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变送器(SBT904-C2称重测力变送器,显示精度为0.1%,斯巴拓,中国)和近端力传感器变送器(SBT904-C2 称重测力变送器,显示精度为0.1%,斯巴拓,中国)等组成。机器人从端装置水平放置,用硬质钢棒代替导丝来实现力传递;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固定在从端装置前,并使前端标定力传感器的中心与硬质钢棒的中心保持在同一轴线上;近端力传感器固定在从端装置上;圆锥弹簧固定在从端装置的压阻压板上。当硬质钢棒在夹紧状态下和从端装置一起作轴向直线运动时,硬质钢棒的尖端接触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后,夹持装置会在阻力的作用下反向移动,使得圆锥弹簧接触近端力传感器,从而实现轴向近

43、端力检测。4.2.1静态标定实验实验人员推动主端装置进行轴向直线运动,从端装置复现主端装置动作。先以0.01 mm为步长,推进 1 mm 位移后,再以 0.01 mm 为步长,退回1 mm位移,重复5组,同时记录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及近端力传感器显示的直线运动阻力,完成静态标定实验。图 20 所示为轴向近端力静态标定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的近端力为夹持装置受到的硬质钢棒图14输出变量KP、KI和KD的模糊控制面Fig.14Fuzzy control surfaces for output variables KP,KI and KD 27工程设计学报第 30 卷 前端所受阻力的反作用力,由近端力传感

44、器获取;纵坐标的前端力为硬质钢棒前端所受阻力,由前端标定力传感器获取。通过最小二乘法对对近端力和前端力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5组加载卸载曲线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强,线性度好。在从端装置开始推进位移时,当前端标定力传感器显示的力值为0.6 N后,近端力传感器才开始显示数据,这是由从端装置结构自身的最大静摩擦力导致的。4.2.2动态标定实验实验人员任意推拉主端装置,从端装置复现主图15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模糊PID控制器Fig.15Fuzzy PID controller in MATLAB/Simulink environment图16不同控制方式下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Fig.1

45、6Response curves of step signal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modes图17主从运动跟踪实验装置Fig.17Master-slave motion tracking experimental device图18主从运动跟踪实验结果Fig.18Experimental results of master-slave motion tracking 28第 1 期陈翼楠,等: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端装置动作,重复3组,同时记录前端标定力传感器和近端力传感器的力值,完成动态标定实验,结果如图21所示。从图21中可以看出,3组动态

46、标定实验结果均表明,前端力的平均误差稳定在0.12 N,验证了所设计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轴向近端力检测机制的精准性,可以辅助医生安全有效地完成介入手术。4.3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为了验证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径向夹紧力检测性能,开展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实验装置如图22所示。该实验装置由电动滑台、夹持装置、柔性压力传感器(DF9-40-2KG,精度等级为 1%,能斯达,中国)、模数转换器(ADS1115,微雪,中国)、相机(REAL SENCE,D455,Intel,美国)、定滑轮和砝码等组成。从端装置水平放置,将导丝一端置于夹持装置中线处并夹紧,另一端与质量为血管受力安全阈值的砝码(0.

47、385 N)固定连接29,并通过定滑轮实现受力方向的改变。将导丝置于同一力度的夹紧状态下,砝码悬置于同一高度,通过相机监测砝码高度的相对变化。在夹持装置从夹紧状态逐渐进入松开状态的过程中,柔性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夹紧力,相机实时监测砝码的高度,当砝码的高度发生相对变化时,停止记录。上述实验重复10组,完成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结果如图23所示。图19轴向近端力检测评估实验装置Fig.19Experimental device for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xial proximal force图20静态标定实验结果Fig.20Static calibrati

48、on experiment results图21动态标定实验结果Fig.21Dynamic calibration experiment results图22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装置Fig.22Experimental device for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radial clamping force 29工程设计学报第 30 卷 由图23可以看出,10组夹紧力变化曲线的可重复性高,稳定性好。在夹持装置由夹紧状态逐渐进入松开状态时,夹紧力逐渐减小;当砝码所处高度发生相对变化时,各组夹紧力平均稳定在0.47 N,说明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夹持装置的最小夹紧力为

49、0.47 N;在1013.6 s 内,各组数据均出现抖动现象,这是因为当导丝发生滑动时,导丝与夹持装置间的摩擦力发生了变化。当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结束后,导丝表面未受到损坏,即验证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夹持装置的径向夹紧力为4 N时,不会损坏导丝。综上可知,该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夹持装置的径向夹紧力感知范围为0.474 N。5 结论和未来工作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力检测机制的新型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该机器人系统是一个主从控制系统,其特点是能够代替医生将导丝/导管安全有效地递送至病灶位置,完成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运动包括夹松、旋捻和推进导丝/导管。为了保证递送运动的精度,根据机器人的动

50、力学模型,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并选择阶跃信号对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通过主从运动跟踪实验验证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跟随性能。为了建立精准的力检测机制,通过轴向近端力、径向夹紧力检测评估实验验证了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力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可使机器人达到-0.31,0.25 mm的跟踪误差;所设计的力检测机制可使机器人轴向近端力检测误差达到0.12 N和感知0.474 N的径向夹紧力。该轴向近端力检测误差在手术安全范围以内,径向夹紧力的感知范围可保证导丝表面不会因夹紧力过大而被损坏。由此可知,所设计的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可以安全有效地辅助医生准确地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