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732819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精品文档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一)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 浣濯:洗涤。 参军:官名。12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1)此言甚善( )(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13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B随从交替

2、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14太祖“ ”的神情和“ ”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2分)15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答案:12.好,做13. B(未经洗涤的) 14.喜,赐15. 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译文: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

3、续穿)。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二)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

4、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注释】世祚:指国运。玄:深奥。:政:只,仅仅。(选自太平广记)19.根据古汉语字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2分)(1)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 )A.刚才 B.假如 C.接近 D.向着(2)日月广明之道( ) A.道路 B.道理 C.引导 D.方法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顶是( )(2分)A.乃博览群籍 凡三往,乃见 B.以易为宗 虽不能察,必以情C.忽于眠中 皆朝于齐 D.与我言论世祚兴亡之事 实是欲界之仙都20.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众人坐着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B.众人坐着榔知

5、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C.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D.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胡话在朗读易经。22.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 _ (2) _答案:19.(1)A (2)B(2分,每小题1分)20.D(2分)21.C(2分)22.博览群书 梦中诵书(2分,每点1分,意思符合即可)(三)中山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

6、而去夫猫也?”注释:中山:地名 盍:何不 垣墉:墙壁 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线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与非像这样。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B、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C、这不是你的东西。我害怕老鼠,而不在鸡。D、这不是你所知道的,我害怕老鼠,不在乎无鸡。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

7、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4、赵人与其子在养猫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一样?各自的主张是什么?答案:1.解释下列加点字;(1)吾之患在鼠( 忧虑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赶走 )(3)是非若所知也( 这件事 ) (4)不病于无鸡乎?( 担忧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 (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

8、项是: ( C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少了,鸡也没有了。他的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没有鸡。有了老

9、鼠,就会吃我的粮食,毁我的衣服,穿我的墙壁,啃我的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害处不是比没有鸡更大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开饥寒交迫还很远,为什么要把那猫赶走呢?” (四) 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经图列说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试于一村。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听,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注释经年,一年左右 列说,到处游说;干,求见。沟洫,沟渠;甫,刚。1.解释加点字:会: 几: 岂: 惟: 2.翻译画线

10、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译文】:有一个叫刘羽冲的读书人,一次,他偶尔得到一部古代兵书,伏案读了一年,便自称可以统率十万大军。恰好这时有人聚众造反,刘羽冲便训练了一队乡兵前往镇压,结果全队溃败,他本人也差点儿被俘。后来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读了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于是,他就拿着图到处游说求见州官,州官也认为是好事,便让他在一个村子里试验,结果沟渠刚挖成,天降大雨,洪水顺着渠道灌入村庄,村里人险些全被淹死。从此刘羽冲闷闷不乐,每天总是独自漫步在庭院里,千百遍地摇头自语道:“古人岂欺我哉?

11、”不久便在抑郁中病死。答案:1.解释加点字:会: 恰好,遇上 几: 几乎 岂: 难道 惟: 只 2.翻译画线的句子: A自谓可使千里成壤 自认为可以使千里荒野变成肥沃的农田。B沟洫甫成,水大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沟渠刚挖成,大水冲过来,顺着沟渠灌进村子里,人差一点儿都成了鱼(淹没了)3.古人欺骗刘羽冲了吗?请具体说明理由。没有,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他不懂得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只会死搬书本,所以失败了。(四)贾人渡河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12、,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注释】贾人:商人。浮苴:水中浮草。巨室:世家大族。吕梁:地名。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覆:翻。这里指翻船。盍救诸:为什么不去救他呢?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渡河而亡其舟( ) (2)贾人急号曰( )(3)渔者载而升诸陆 ( ) (4)予尔百金(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A、贾人浮吕梁而下 B、济阴

13、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然则何时而乐耶?3.翻译句子: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4.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感想?【补充资料】:【译文】:从前,济水的南面有个商人,渡河时从船上落下了水,停留在水中的浮草上,在那里求救。有一个渔夫用船去救他,还没有靠近,商人就急忙嚎叫道:“我是济水一带的大富翁,你如果能救了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渔夫把他救上岸后,商人却只给了他十两金子。渔夫说:“当初你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可现在只给十两,这岂不是不讲信用么?”商人勃然大怒道:“你一个打鱼的,一天的收入该有多少?你突然间得到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

14、渔夫失望地走了。后来有一天,这商人乘船顺吕梁湖而下,船触礁沉没,他再一次落水。正好原先救过他的那个渔夫也在那里。有人问渔夫:“你为什么不去救他呢?”渔夫说:“他就是那个答应给我一百两金子而不兑现承诺的人。”渔夫撑船上岸,远远地观看那位商人在水中挣扎,商人很快就沉入水底淹死了。答案: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渡河而亡其舟( 丢失,这里指翻船 ) (2)贾人急号曰( 呼叫,大叫 )(3)渔者载而升诸陆 ( 登上 ) (4)予尔百金( 给,给予 )2.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而”字用法同例句相同的一项: ( C )例: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A、贾人浮吕梁而下 B、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

15、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然则何时而乐耶?3.翻译句子: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你只是一个渔民,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到十金,还不感到满足吗?4.读了这篇寓言,你有哪些感想?(略),可从人的信用方面考虑。如: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能出尔反尔,失去信用。 (五)陈万年教子 万年尝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万年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chn)也。”注释:咸:陈咸,陈成年之子。 戒:同“诫”,教训。谄:奉承拍马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分)(

16、1)欲杖之 (2)具晓所言 (3)咸叩头谢曰 (4)大要教咸谄之 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补充资料】: 陈万年:汉宣帝时任御史大夫。他好结交权势,对皇后的家人更是卑躬屈膝。他的儿子陈咸却跟老子完全不一样,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经常上书讥讽皇帝的近臣。陈万年觉得儿子这样必将得罪于人。(一次),陈万年病了,在家休息,将儿子陈咸叫到床前训话,讲到半夜,言犹未尽。陈咸瞌睡,头碰到了屏风。陈万年很生气,拿起棍子要打他,训斥说:“我口口声声教你,你却睡着了,不听我讲,为什么?”陈咸赶忙跪下,叩头认错说:“爹爹的话,我都晓得,大抵教儿子对上司要拍马屁、讨好啊,如

17、此而已!”(陈万年没有再说话,挥手让陈咸离开。)答案:1.解释下列句子的加点字(4分)(1)欲杖之 用杖打 (2)具晓所言 完全,都 (3)咸叩头谢曰 认错 (4)大要教咸谄之 大致 2.翻译:大要教咸谄也。 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马啊! 3.你认为陈万年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分)不对,陈万年教儿子学会拍马屁,这是一种卑劣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六)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檘,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附录) 注:檘(p),同敝,困,疲劳。()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日夜恒鸣( ) 然而不听( ) 多言有益

18、乎( ) 时夜而鸣( )()翻译下面句子。唯其言之时也。()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译文】:子禽问墨子说:“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回答说:“蛤蟆、青蛙、苍蝇一天叫到晚,口干舌燥,虽然这样,人们却不听它们的。现在我们来看早晨的鸡,到黎明时啼鸣,天下人被它惊醒。多话有什么用呢?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答案:()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日夜恒鸣(经常,常常。) 然而不听(虽然这样,却) 多言有益乎( 好处,益处) 时夜而鸣(啼鸣,鸣叫)()翻译下面句子。 唯其言之时也。唯有在切合时机的时候说话才有用。 ()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说话要说到点子上。 说话要看准时机。(

19、七)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注:操,琴曲。蹀躞(dixi),踮着小步。()解释下面加点词。伏食如故( ) 不合其耳也( )孤犊之鸣( )即掉尾奋耳( )()翻译下面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译文】:公明仪为牛弹奏曲名是清角的音乐,牛低头依旧吃草。不是牛没听见,是不适合它的耳朵听。转而发出牛虻的声音,孤单牛犊的鸣叫声,那牛就马上摇摆尾巴,竖起耳朵,踮着小步仔细地听。答案:()解释下面加点词。 伏食如故(低头。) 不合其耳也(耳朵听。) 孤犊之鸣(鸣叫声,作名词。)即掉

20、尾奋耳(摇摆;竖直。)()翻译下面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不是牛没听见,是不适合它的耳朵听。 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那牛就马上摇摆尾巴,竖起耳朵,踮着小步仔细地听。(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凡事要看对象,否则徒劳无功。(八)南桔北枳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注释:避席:离开座位。这里表示郑重、严肃。古时把席子铺在

21、地上,人坐在席上,所以座位叫“席”。徒:仅仅 得无:难道()解释下面加点词。 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 缚者曷为者也( ) 齐人也,坐盗( ) 所以然者何( )()翻译下面句子。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译文】:晏子出使到楚国,楚王设宴招待晏子。当酒喝到尽兴的时候,两名官吏绑了一人来见楚王。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答到:“是齐国人,犯盗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道:“齐国人本来就喜欢盗窃吗?”晏子离开座位郑重地回答说:“我听说,桔子生长在淮南便是桔子,生长在淮北就变成了枳。(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

22、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呢?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盗,来到楚国就偷盗,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吧?”答案:(1)解释下面加点词。吏二人缚一人诣王(拜见 ) 缚者曷为者也(何,什么 )齐人也,坐盗(犯罪,或因犯罪 ) 所以然者何( 原因 )()翻译下面句子。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橘和枳)仅仅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 注意其实,它的果实。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喜欢偷东西吧? 注意:“得无耶”固定格式。 ()从某一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九)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

23、,而身为宋国笑。注释:耕:耕田种地。耕者,耕田的人,农民。株:树木被砍伐后,残留下来露出地面的树根。走:跑的意思。颈:脖颈,就是脖子。释:释放,把东西从手里放下来的意思。耒:耒耜,古代耕田用的农具,就是犁耙。冀:希冀,就是希望的意思。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兔走触株( ) 因释其耒而守株( )冀复得兔( ) 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月份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分)【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

24、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一天,一只跑的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答案: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兔走触株( 跑 ) 因释其耒而守株( 放下 )冀复得兔( 希望 ) 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4、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4分 因为“兔走

25、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十)李世民畏魏征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日:“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日:“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敌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选自资治通鉴)【注释】回:回转,扭转。上:指唐太宗李世民。霁威:息怒。谒告:请假。鹞:猛禽。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固:故意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善回人主意( )(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 )(4)上尝得佳鹞( )22用现代汉语写出

26、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2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21(4分)(1)善于、擅长 (2)停止 (3)完成、结束 (4)曾经22(3分)有时遇到皇上特别生气,魏征神色一点不改变,皇上也就息怒了。23(3分)魏征看到皇上玩鹞,奏事时故意久久不停止,借此劝诫皇上不能玩物丧志(不要忘记国家大事)。(十一)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

27、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选自蒋士铨鸣机夜课图记,有改动)【注释】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纺绩织布。句读(du)句子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夏(ji)楚责打。23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腿,解下衣服用胸温背面。B、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腿,解下上衣暖和胸和背。C、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暖和着我的脊背。D、 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双脚,解下衣服盖在胸口和脊背上。24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28、(2分)(1)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2)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答案】23母亲坐在床上,用被子盖着我的双脚,解开衣服用胸口暖和着我的脊背。(2分,于、以、被:翻译错误,各扣0.5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24.(1)严母教子、严母陪读、母陪子读(1分,若答“勤奋读书”一类,只给0.5分,不合要求不得分)(2)儿子为母亲深夜陪读而感动,为自己深夜睡着惭愧而哭(儿子被母亲的做法感动而哭)(1分)。(十二)大鼠(蒲松龄)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

29、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注释】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阖(h):关闭。 逡(qn)巡:从容,不慌不忙。 啻(ch):仅;止。 龁(h):咬。 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1)遍求民间

30、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 ) (2)适异国来贡狮猫 ( )(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 )(4)既而鼠跳掷渐迟 (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句子: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翻译: 4.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 )A釜底抽薪 B走为上计 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 E声东击西 参考答案1、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2、(1)总是 (2)正巧(恰逢) (3)都(全) (4)缓慢(迟缓)3、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的疲乏。4、C(十三)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

31、。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晏子请数其罪云 数:_ (2)必轻吾国 轻:_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太 宗 有 一 骏 马 特爱 之 恒 于宫 中 养 饲 无 病 而 暴 死 太 宗 怒 养 马 宫人 将 杀 之。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_ _4 皇后谏言中

32、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_ _(十四)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说之。夫人郑袖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虽然恶子之鼻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夫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选自战国策)【注释】劓:古代一种刑罚,割掉鼻子。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魏王遗楚王美人 遗:_ (2)其似恶闻君王之臭也 臭:_ 2文中画线的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王 爱 子 美 矣 虽 然 恶 子 之 鼻 子 为 见 王 则 必

33、 掩 子 鼻。3从本文来看,郑袖是个怎样的人?_4郑袖计谋之所以得逞,在楚王身上可以找到什么原因?_ _(十五)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选自初潭集)【注释】书舍:书塾。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凡得学者 得:_ (2)童子苟有志 苟:_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原则并希望他不

34、孤独,另一个就是羡慕他能够学。B、一个就希望他们不孤独,第二个就是羡慕他能学。C、第一个愿望是不孤单,第二个是羡慕他们学得好。D、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_。4我们从邴原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十六)农夫与行者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注释】息:呼

35、吸。竟月:满一月,整整一个月。术:方法。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谓农夫曰 谓:_ (2)行者服而退 退:_ 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甚矣,农之惰也!”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哎呀,农夫的懒惰啊。B、哎呀,农夫是坏人。C、农夫太懒惰了。D、快了,农夫懒惰了。 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_ _ _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请用自己的语言表述。_ _(十七)认真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返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注释】艾子:是作者为褒贬或讽喻现实而假托的战国时代的人物。浆:解渴的薄酒。老父:老年的男子。达:通达事理。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使执子乞浆于田舍 使:_ (2)艾子饮而甘之 之: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_3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执子、通子的个性。_4作者用诙谐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他对这种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回答。 _ _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