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汉语言文学专业 作者:黄秀媚 指导教师:冯直康【摘要】教育部新近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本文根据教学实际,从三方面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关健词】语文课程标准、人文渗透、人文土壤、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由此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教育性质除工具性还应与人文性统一。什么是人文性呢?这就要追溯到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人文主
2、义。它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在当时,锋芒是直指中世纪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基本内容是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智反对神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人文精神最原始的,本真的涵义就是世俗化、人间化,它反对宗教的神圣化、天堂化,反对宗教思想对人的漠视,对人尊严的践踏,对人性的摧残,对人格的蹂躏,强调人的多方面的自由愿望和生活欲求,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人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语文这一工具学科的学习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更重要的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懂得如何做人。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进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美的和谐发展。”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对语文课程的认识时强调:“一定要改变对语文学科的陈旧看法,认为语文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对现代人的培养无足轻重。殊不知语言、思想、情感同时发生,语言这个交际工具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而且还是意识、思维
4、、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按照于漪老师的这个思路,具体到语文教育本身,其“人文精神”教育实质上可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语言文字本身内容的人文教育,即语言文字动人的韵律、美妙的笔形、或朴素或华丽的辞采以及积淀于语言文字本身的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等;二是基于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如对祖国的忠诚、对自然的赞美、对人类的博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对父母的报答、对朋友的真诚、对爱情的真挚等等。事实上,语文教育所涵盖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唯其如此,这样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的“人文”教育。在理解人文教育内涵的同时,还必须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倡导的人文教育绝不是那种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内核的“伪圣
5、化”、统一化、模式化的所谓的“人文教育”。于漪老师对此曾说过:“过去我们反对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提倡人文性。当然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思想修养课、道德品质课或其他课等等,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须把握它的本质属性,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收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而几十年来,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种种原因人文教育流失了,偏重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实用价值,而忽视了它对于人的精神发展的本体论上的目的性价值,造成了20世纪以来,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定位始终存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争。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被功利性取代了,评比成绩排名次,来赏罚,考几个重点中学已经成为衡量
6、语文学科教学好坏的标准,于是标准化的答案,不可造次的思维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特点,语文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连工具性也被扭曲了。人文性更不用说了被忽视了,学生成了机械抄袭的机器人,一纸好坏决定了他们的地位,他们的精神健康开始危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质也被消除了。终于这一不良现象在语文教育界中引起了重视,语文教学必须改革。1995年6月,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上海的语文学习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的反思文章中指出:“语文教育人文性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课题,汉语文教育有优秀的人文传统,培育出一代代道德文章彪炳千秋的文人学子,哺育千千万万的美思佳人,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今
7、日的语文教育对汉语文的人文性未给予重视,甚至感到陌生,要走出困境,提高质量须弘扬人文。于是,改革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了语文教育面临的一大课题。我认为小学语文应马上改变观念,取消应试,重视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使学生的情操不断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建构完善的精神世界。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让课堂成为学生情趣的栖息地,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而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却是人文关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打赢语文课堂这一仗,使课堂成为学生情趣的栖息地,培育人文教育的土壤,因为有了这一土壤,人文渗透才
8、能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1、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师和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大主体,都是真实的、完整的人,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影响着语文教育人文关怀这一终极目标。传统教学中,“唯师独尊”,鲁迅三味书屋中的戒尺这说明了这一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感觉、思想与行动、经验和知识等都真实地展现在对方面前,从而获得精神的沟通和经验的共享。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转换成平等的探讨、对话、交流关系。在对话中,师生对文本进行开放性解读和
9、阐释,使各种不同的思想在解读交流中相遇,经过激烈的冲突、互渗的理解、彼此的包容、积极的接纳,把平面化的符号性文本,还原成立体多维的精神架构,使之释放出蕴含其中的人文精神。师生因此而体验到自我存在与发展的生命意义。2、营造民主和谐气氛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一旦确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便水到渠成容易营造,人文关怀也自然而然地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渗透着。教师首先要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统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生充满勃勃生机。”只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
10、自由的空间,发言的权力,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形成。俗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其次要信任学生,信任也是师生关系融洽的沃土,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信任你,课堂才会愉悦,学生心理才会健康,人文教育才会有所体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才会充分调动。3、创设开放性、启发性课堂,拓宽思维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只有在开放性的心理环境下,学生才会放松地、大胆地畅谈,反思自己,包括批评自己;在启发气氛影响下,学生才能彼此交流,发表见解,创新思维才能得到最大发展。二、挖掘语文
11、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提升人文素养课堂人文土壤的培育,加上有人文内涵的语文教育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提升人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出的文章大部份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如何充分应用这些美文,对学生进行人文渗透,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点出发:1、注重导入,使学生的思想很快融入文本都说“良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美文时,教师如果能安排个能充分调动学生感情的导入,如抒情的导语,感人的多媒体课件,优美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情感氛围
12、,那么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声情并茂的朗读,进入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贯穿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始末,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都是欣赏美文的一个好方法,能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通过声音表达出来。3、引导学生体验和品味通过美文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提升人文素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像以前一样逐一去分析字词、分析语法,一味的进行理论分析,使作品的精神、情感得不到熏陶作用,更不能通过灌输强加给学生的,而要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实践内化的过程就是体验。关于体验,有三种具体的做法:一是以学生自己的身份、自己的视角去参与体验,感受参与的真实、快乐、辛劳
13、,从而获得真情实感。二是以他人的身份、他人的视角去体验,强调以模拟和换位的形式来理解教学内容。三是在设定的情境中去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情景、模拟情境或情景想象中体验情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性品质等不同,对教学材料的体验往往是多元的,又是独特的。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独特的体验是培植人文精神的主要方法。三、注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前面已经讲过,人文关怀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无论是有着人文气氛的课堂,还是有着丰富内涵的语文教育内容,最终都是为了对学生渗透人文关怀,人的精神发展是所有操作性目标的最终归宿。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人文关
14、怀就是平时经常讲的“思想教育”,但是又有所不同,思想教育有时包含着一些强制的东西,而人文关怀包括:引导学生走近生活,观察社会,体悟人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有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有人文品质,继承优良传统,有健全人格,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甚至生命观都发生了扭曲,赚大钱、当大官是他们的理想,自私、狭隘是他们的性格。都太顺
15、了,心理承受能力太低,挨批了,稍有不顺了就想自杀。当然,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教师虽说不能承担起改变这一现象的大任,但是完全可在教学中慢慢地渗透,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如教学桂林山水时,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秀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可以教育学生树立远大奋斗目标,不要局限于陕隘的私人利益。小兵张嘎夺枪记、虎门硝烟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坚决抵抗侵略,穷人等课文可以教育学生善良,助人为乐人生观是抽象的,它是靠一点一滴的触动积累起来的,既受社会趋身、家庭氛围的影响,又依赖学校的导向作用。语文科的教学,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应持久地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着
16、。总之,“人文精神”不是光靠喊口号,光靠一些专门理论的学习就能解决,它应该靠心灵去贯通,靠做去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相互相成的,不可以机械地割裂开来,脱离了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就失去灵魂。当然,没有语言文学这一工具训练,人文性也如空中楼阁,只是一个光圈而已。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罗祥,语文课程改革与人文教育,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8卷于漪,弘扬人文,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上海语文学习,1999年6月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美国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里治疗观陈凌峰,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积淀、缺失和生构,教学与管理2003年9月15日只供学习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