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内科学课程融入党史和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_刘静静.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186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课程融入党史和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_刘静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科学课程融入党史和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_刘静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科学课程融入党史和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_刘静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February 2023,Vol.37,No.2内科学课程融入党史和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作者单位:1 东南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江苏 南京 210009;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江苏 南京 210009通信作者:吕林莉,E-mail:刘静静1 孙子林2 吕林莉1【摘要】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将党史、思政教育融于内科教学中,依据内科学课程教学特点,从“党史上的今天”“医学史上的今天”“疾病与历史”“健康中国2030 国家政策”和采用“课堂病例实战活动”式教学方法5 个方面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资源,将思政

2、教育完全浸入内科学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本研究从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建设、红色资源的挖掘与应用、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创新等方面,探讨“党史学习、课程思政”在内科学课程中实践及应用效果,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并驾齐驱,将育人育才有机融入医学教育中,强化医德教育,认识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关心患者、心系社会,坚定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新时代医学生医德的养成。【关键词】内科学;课程思政;党史教育;立德树人;医德教育;理想信念;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6763(2023)02-0020-04doi:10.3969/j.issn.1004-67

3、63.2023.02.006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加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是高校落实以德育人、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利用党史资源拓展课程深度、树立思想阵地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1-2。内科学内容包括人体各种疾病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是临床医学体系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课程之一,也必然肩负着医学生党史学习、思政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以内科学课程为载体

4、,进一步挖掘内科学蕴含的党史和思政教育资源,将党史学习、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寓党史思想教育于内科学教学中,发挥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作用。1 强化育人能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其学术质量和教学活动也深刻影响着学生的发展。用好教师队伍“主力军”,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3-4。内科学教学中授课教师共 26 名,其中主任医师 12 名,副主任医师 14 名,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和承担过教育教学课程建设

5、项目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其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高。在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中,首先积极推动开展教师德育意识和德育能力培训,增强教师“寓育人于教书之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和推荐任课教师参与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的相关讲座与培训,组织任课教师参与高校党史学习、课程思政建设系列专题研讨会的学习,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认识到思政融入课程的重要性及更好地将党史、思政内容融入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思想政治建设,革新教学方式,并强化以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月 第37卷 第2期 21思政教育进行的课程教学改革。其次,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理念的达成,强化教学中德育的融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将党

6、史学习、思政内容有机穿插在专业知识中,并开展讨论并达成思政育人的理念和共识。通过党史学习、思政育人,提高学生对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对患者的关怀精神,塑造学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素养。在理论教学过程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在“润物细无声”中给学生弘扬“大医精诚、大爱无疆”的医学美德。增强学生对临床医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并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高尚的职业品德和深厚的家国情怀5-7。最后,开展课程思政内容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师通过修订“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收集思政案例、观摩“课程思政”示范课和公开课、撰写“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的课题或论文等

7、多种路径,开放内科学教育资源,总结建设成果,使党史学习、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同步,相得益彰。2 用好红色资源,落实立德树人内科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结合课程教学标准、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并融入思政元素进行综合加工,深入浅出进行讲授、启迪式传授、问题导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相互探讨,同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活动、教育实践中,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思想认知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自然而然、润物无声地开展德育教育,着重整合理论与实践内容,夯实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从“党史上的今天”“医学史上的今天”“疾病与历史”“健康中国 2030 国

8、家政策”和采用“课堂病例实战活动”式教学方法 5 个方面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思想政治资源,潜移默化开展德育教育,在知识传授中提高对价值引导的认识,提升教书能力,增强育人意识,详见(表 1)。3 创新教学方法和考核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为标准,检验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性,增强思政教学价值体系向专业知识体系和创新能力体系转变的学习动力,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交叉交融。依据教学内容探讨思政元素的融入,以传授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辅助,利用互联网+技术、网络课程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学习,融入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等材料,让学生从视觉上、认知上更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鼓励学生

9、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慢性病饮食和生活规律指导,老年人生活健康关爱志愿服务等),每学期参与 1 2 次,提高学生仁心仁术的人文素养和职业使命感8-9。将评估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作为课程考核之一。课程成绩主要包括 4 个部分,分别为课堂表现、阶段性考核、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提高课堂表现、阶段性考核的成绩占比,降低期末成绩占比,弱化一次考试定高低的现象,从而增强学生课程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减轻学生课程考核压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课堂获得感。4 收集学生意见反馈,检验课程思政实效本研究对 193 名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

10、任课教22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February 2023,Vol.37,No.2表 1 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序号课程思政资源挖掘进行方式已开展情况立德树人的作用1党史上的今天每一堂课开场前介绍党史上今天发生的重要事件,用好红色资源,发扬革命精神,深刻铭记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彰显的巨大力量。两个学期,60 次课学习党史,是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切实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信a念和信心。2医学史上的今天每一堂课开场前介绍与教学内容相关医学史上的今天重要人物的研究,了解医学科学家的精

11、神和智慧,宣讲老一辈医学家对医学的奉献精神、医者仁心、高尚医德。两个学期,60 次课激励学生对医学的热爱以及创新意识。激励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理念。3疾病与历史通过讲解某些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相关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对相关疾病的了解和深入学习的兴趣。两个学期,60 次课增强学生从事临床医学的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学生对知识获取的渴望和自主学习的主动性。4健康中国 2030 国家政策健康中国提出将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极为重视,体现了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理念。两个学期,60 次课宣传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的重视,从身边榜样事迹

12、学习,增强学生从事临床医学使命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高尚职业品德和提升学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素养。5“课堂病例实战活动”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以临床真实病例为教学主体,以身临其境的角色扮演方式,通过在实际病例处理中培养学生医患沟通和主动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个学期,60 次课注重学生医患沟通人文情怀的教育。师课程思政授课情况和学生的反馈收获两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发放 193 份,收回 193 份。从 4 个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和教学特色)和 13 项指标分析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整体上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表示了认可,认为通过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的学习,不仅更

13、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更能从思想上增强他们从事临床医学工作的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和自豪感。学生高度认同在专业课程中结合课程具体知识点内容或案例穿插性讲授思政内容,有助于对知识理解,也有助于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授课反馈中,在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特色 4 个维度和 13 项指标中总分共计 100 分,教学态度(15 分)均值 13.98 分,教学内容(60 分)均值 54.53 分,教学方法(15 分)均值 13.36 分,教学特色(10 分)均值 9.10 分。在总体评价中 91 100 分中所占比例最高 65.80%(127/193)。84.45%学生对教师在教

14、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方面表示了肯定。特别是教学内容(60 分)均值达 54.53 分,表明学生对专业课程融入党史、思政内容,寓思想教育于内科教学中,发挥医学育人育才作用是表示支持和认可的。但在学生反馈中发现,在“党史、思政内容进入大学课程的必要性”问题中,32.64%学生态度是无所谓和不必要。说明主观上多数学生对课程思政学习不够主动和认识不到位。因此,在后续内科学课程党史、思政内容建设中需要任课教师首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党史、思政内容的重要性,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自我修养的能力。同时创新课程党史、思政融入方式,结合党史、思政的教育方式可以

15、通过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月 第37卷 第2期 23参考文献1 牛颐媛.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N.山西日报,2021-04-27(10).2 高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2-128.3 秦双立.渗透性课程思政教育在医学教学中的开展研究 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1):35-37.4 陈宝忠.新时代思政工作要乘势而上 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9(2):49-50.5 杨松,刘永华.医学免疫学开展课程思政的探索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69-70.6

16、沈翠珍,沈勤,杨莉莉,等.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6):63-64.7 于桂花.“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析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15):27-29.8 马凤毛,徐赫童,韦旭楠,等.医学高校“专业思政”案例调查与实现路径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5):104-108.9 韩英,洪华山,方美琴,等.诊断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22,36(3):57-60.收稿日期:2022-07-19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

17、讨论、案例讨论和系列专题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服务意识,尤其是当下结合身边榜样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对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具有充分的自信、自豪和使命感。医学史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学习到专业知识外,能够更多地了解到医学进展的过程,了解科学家为医学进步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更能理解到医生这个职业背后所代表的意义和背负的责任。教育学生要学习前人孜孜不倦的刻苦精神,不能忘记前人为今天做的贡献,同时激励学生勇担重任,为医学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其次做好课程思政考核和反馈设计。课程思政在建设、实施过程中,课程考核和反馈尤为重要。在本课程建设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反馈课程思政的实

18、施效果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看法。如在对课程思政设计中思政元素与专业课内容融合有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应做好每一章节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特别注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医患沟通等与知识点融合,塑造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课程的考核中应提高课堂表现、阶段性考核的成绩占比,如课堂表现中在授课时任课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问诊等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降低期末成绩占比,提高学生课程课堂学习积极性、参与性,减轻学生课程考核压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和有效性。5 结语“内科思政,立德树人”,大学阶段是树立人生“三观”的重要时期,它既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逐步塑造自己

19、的人格和品德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促进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更高质量的全面发展。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家国情怀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在已有思政元素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拓展和开发。本文立足于内科学自身特点,结合内科学“党史学习、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充分发掘内科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的党史、思政元素,使思政教育完全浸入到内科课程理论、实践教学的方方面面,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知识讲授和价值引导融会贯通。强化医德教育,认识生命价值,提升使命意识,引导学生关心患者、心系社会,培养学生高尚职业品德和提升学生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素养,激励学生树立“珍爱生命、大医精诚”的理念,激励医学生勇挑重担,有助于坚定医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新时代医学生医德的养成,为祖国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