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监理细则测量.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717157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细则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监理细则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13   监理实施细则 ( 测 量 ) 内容提要: 专业工程特点 监理工作流程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项目监理机构(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江苏省建设厅监制 1、工程项目概况 总建筑面积14253.06㎡,建筑占地4689.96 m 2,本建筑三层局部为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监理工作依据 1、 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总平面图和政府有关的政策、法规等。 2、 规划部门提供黄海高程控制点、坐标控制网、规划红线。 3、 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或协议。 4、 工程项目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包括设计交底、图纸会审记录、技术核定单)。 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批件,现行的工程建设施工验收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6、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和建设单位批准的《监理规划》。 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3、监理工作流程 计算平面放样数据 实地选点 野外观测 平差计算 各区布置串孔控制点 复核 细部放样 计算高程放样数据 水平位移测量 垂直位移测量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提交资料 复核 资料核查 4、监理工作控制目标及控制要点 监理工作控制目标:确保本工程测量成果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设计要求,协助建设单位实现投资目标。 GTP-602全站仪,对控制点及轴线网进行复测,LETAL32000自动安平水准仪对标高进行复测。 1)建立平面控制网可采用闭合导线法、附合导线法及三角形法。 2)建筑物中的主轴线点A、B、C、D、E、F、G、H、J等应在控制网内,并按测量平差结果地修正到设计位置上。 3)测设轴线网或施工放样测设中心线时,应根据轴线两站点的控制点和中心线两端点以内分法测定。 4)施工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水准路线,并按三等到水准测量的各项技术要求施测。 5)水平位移检测网采用一次布网,可采用三角网,三边网或导线网等形式,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6)垂直位移检测网应布设为闭合环,结点网或附合高程路线。 5、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5.1通用要求 1)检查施工方的测量仪器是否经过检定,标称精度是否能满足测量要求,专业人员的数量能否满足工作需用。 2)审查施工方的测量方案是否合理,测量方法是否可行有效。 3)事先召开专项会,明确各项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帮助施工方解决有关测量技术难题。 4)在监理过程中,随时了解,掌握施工方的测量工作进程,发现施工方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无法满足精度要求时,给予纠正。 5)熟悉图纸及有关规范,编写测量监理实施细则。 6)要求施工方复核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 5.2控制网布设 1)控制网应按设计总图和施工布置图布设,点位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2)建筑物平面控制点主要点位应布设在建筑物的轴线以外,成矩形并算出控制点的坐标,测量平差后再实地改正至理论位置上。 5.3建筑物控制点的保护和引测 1)控制点布置后应埋设固定标志并用护栏加以保护。 2)当施工中水准点标志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筑物上,引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水准等级要求。 5.4建立平面控制网精度要求 控制网布置可以以方格网法布置。Ⅱ级网边长100-300m,边长相对中误差大于1/20000。建筑物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测量内容 梁间距 砼柱、钢柱垂直度 层高 允许偏差(㎜) ±3 ±3 ±2 5.5.1变形观测应注意事项 1)每次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固定观测人员。 4)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以观测。 5)基坑滑坡观测点,可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定。采用前方交会法时,交会角在60°~120°之间,采用极坐标法时,其边长最好用全站仪测定。若用钢尺丈量边长,钢尺应进行检定,且不要超过一尺段并应进行尺长拉力,温度和高差等项修正。 6)水平位移测量精度为:观测点坐标中误差≤3.0㎜。 7)沉降观测点精度为:高程中误差≤0.5㎜,往返较差,附合线路闭合差±0.3(N为测站数)。 5.5.2变形观测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成果 1)水平移位:水平位移观测点布置图,观测成果表,水平位移曲线图,观测结果分析资料。 2)沉降观测:观测点平面布置图,观测成果表,场地地面沉降曲线图。 5.6平面控制测量 5.6.1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1) 边长观测 控制阶段 平均边长(m) 边长相对误差 (2+2ppm)仪器观测次数 (2+2ppm)仪器总测回数 测回较差 单程各测回较差m 往返测较差(mm) 基础工程 150 ≤1/20000 往测一次 1-2 ≤3 ≤4 ≤2 ±0.00以上 150 ≤1/52000 往返测各一次 4 ≤3 ≤4 (a+b.D) 2) 角度观测 控制阶段 测角中误差(’’) DJ2经纬仪测回数 测微器两次读数差(’’) 测回中两倍照准误差变动范围(’’) 备注 基础工程 10 2 ≤18 测距中的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 ±0.00以上工程 4 4 ≤3 ≤13 5.6.2水平位移监测网(二等)的主要技术要求 1) 水平位移 平均边长(m) 测角中误差(’’) 最弱边相对中误差 角度测回数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DJ1 DJ2 <150 1.8 1/70000 6 9 7 2) 导线测量允许误差 导线最弱点点位中误差 导线长度(m) 测边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导线全长闭合差 附合导线 独立单一导线 附合导线 独立单一导线 ±4.2 1000 1200 ±2 ± ±2 1/45000 5.6.3沉降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图象一级水准测量) 仪器 视距(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距累计差(m) 视线高度 基辅尺读数差(m) 基辅尺所测高差之差(m) 上下丝平均值与中丝差(m) 往返测较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 S>20m <20m S05 ≤.35 ≤0.5 ≤1.5 ≥0.8 ≥0.5 0.3 0.5 3.1 ±0.5 5.7 实测和检查项目 1)施工方外业观测记录,观测成果内业计算结果。 2)施工测量控制点的坐标高程。 3)建筑物的轴线、基槽标高。 4)特殊部位的尺寸、标高。 5)工程计量需要的标高和尺寸。 6)变形基准点的坐标、高程及变形观测数据、成果资料。 5.8 承包单位应提供资料 1)施工测量和变形的测量方案。 2)控制测量计算成果报验资料。 3)轴线、基槽标高的报验资料。 3)测量计算数据报验资料。 5.9 工程测量监理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1)存在风险: (1)看图粗心及起算数据的颠倒。 (2)相似工程或相似部位尺寸有差异。 (3)图上尺寸算错或漏算。 (4)现场控制点标记不准确或点位碰动。 (5)操作仪器不规范或操作过程中仪器碰动未被发现。 2)预防措施: (1)对施工方专业测量人员召开专题会,并熟悉施工图纸。 (2)对各部位的尺寸,及报验资料和起算数据进行百分百的核算,现场复测数量不小于30%。 (3)通知施工方专业人员,在现场放线之前,将图纸尺寸反复检查,并记上笔记本,以便现场操作,避免产生错误。 (4)要求施工方专业人员,在现场放线之前,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部将现场控制点标记重新复核一下。 (5)现场巡视发现操作违反规定,马上制止。 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