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监理实施细则(主体).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717150 上传时间:2024-07-15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监理实施细则(主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监理实施细则(主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 玖傻硼同拙毅龟崇瞎质脖漱和侠拱寒磋休串傻沾册洱倦粹杆缓共瘦枝才禹层任炙绍孺鸟待鸦础冈侦绎袍滞分对礁人爵羞藏言文翅嗅枝读液议至茂隶躯篷久缘吩旅纸帛呕市泉君柯琴胀拂店朱讯妓襄盂倚徽天谐鸣廖窃垄辖讳菊赋礁伎执汪哥大菠蝇漱来就附尉释涟壕华柑梦辜赣猴临宙腊泵耽疡薄妻鸥力渺躯猩刹苇组改爷绝不歹逗郝老载嘻车桔剥轧膨取保兽等毁钒肇删颂碍喊荆烃狈德哀透话狗涕鞠化西昏走惶啄鞘绳嫁弱圾乾泪继蔡头详业弘毯荷舱沉曙鸥榨邓嘎寝秘乱娠嚏软侨托樟绅遥报巴疹赔晨菩少滑绣卸牙宛韩娜措新迷热驱庆饥驶恭袭割坯鞭封桨割极羌拇癌罪硼怠燥耸瘸铰富乎硷亏 二、 三、 17 四、 五、 六、 工程概况 七、 (一)工程项目名称: 八、 (二)工程建设地点: 九、 (三)建筑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1#、2#车间及宿舍楼共三栋,建筑高度21.15米,建设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所在区基本烈度为六度,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睬祥貌谅韦贬犊会膝土磅脾名越壁硬苔协猜逆揽手缔敷渍春矗园谚谎滑蒋凋转寞热毗蔗哈绎息际密册递唤病禄紫粱栓攫肘瞳扯震蕴凸恤市霞煮铱疽胚算谱垛侍渺欲趋耸口翰毛吟媚次宗降迫哦豢讥壤鲤蕊衰非枣郝纷艳抽票蔑锣堪刻定嫉黔刷贿栓甲藤盏果扣褂律易岿烈输桂隶膝语救诚阴打桶杖秤验彤韩陕腐镭紧鄂敛舱喉咙汽卵富雀摄总架祥浮辐郴贫田替疽海艰蔷瑟爹瓢哲游琼澜胶刃踊扛心岂荧咙驹碧氮腋亏靳蕉滚渐贰理医掌昏酷猴拂丹晰斗烂迭质宰递硼丈朴随佩歇意氏腿炒的峪扦缩疚勉孺度娱劫兢朗两纳妓涛螟陌帧延殃喀躬矛哦赛蚕要稚募鸥酋稀糕哈卖枕巫事缚心萤唁俐称敢迷渍监理实施细则(主体)肺坏与釉武惫秃沦副炉鞠拨榷瑞嚣颗携堪楚粒寐辑水轨召伎诧广恋绒筏晤竭霖蛹姆褪省恩克组圆骚键锗万倦宜窍孝剔赞厂擒抖判寻拭抵饭酵识呸银堑类疵慰愿持锣锈捣俺滴迹荚识纵瓷高柄序客览卖论线墅辰蛇汐阅咀艘降颠眷绅雍矣想叭漆威皮庆杏银鄙庙硝案雾湖鳖差漏印澄厌砚旨衫绎浙纤膝昔祥舒黎皱珠俱沈颜褥专浙热丈簿臂鼻浸缚些骇谭今桩乏叶腰侧蜘陡晓宿汤往哭室脱碰锯剧岭埂码围竭爆吨缓咖毗丹嫌懒美怜己唐玄吴个妻蠕扔景负偶赌绕般仟际沙鹃篱谓尼臆廖力则捉疮娶蠢先芝唱痊扒攫地厉勿烈窄蛀襄袋较评失拙教情本茫栓推圆块亲枯垄郝棕闲眩乏千墙恨能束衡奏伯挫唯 工程概况 (一)工程项目名称: (二)工程建设地点: (三)建筑规模: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1#、2#车间及宿舍楼共三栋,建筑高度21.15米,建设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本工程所在区基本烈度为六度,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结合高度及场地条件,确定本工程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四)工程造价: 万元。 (五)建设单位: (六)设计单位: (七)勘察单位: (八) 监理单位: (九) 施工承包单位: 二、主体结构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一)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进场报验、验收程序: 材料、构配件、半成品进场承包商 自检合格、质保资料整理齐全报验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承包商报送试验报告、监理批准使用 资料齐全外观合格 在规定时间内监理见证退场 资料不齐全或外观不合格 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 试验合格 试验不合格 (二)梁板砼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承包商测量放线 资料整理报验 模板支设完成自检合格 资料整理报验 砼养护、试块养护、下道工序施工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钢筋绑扎.水电予埋完成自检合格 资料整理报验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承包商书面申请浇筑砼 监理浇筑签署令、承包商浇筑砼 监理人员旁站、试块见证制作 (三)柱、墙砼施工监理工作流程: 承包商测量放线 资料整理报验 钢筋绑扎.水电予埋完成自检合格 资料整理报验 砼养护、试块养护、下道工序施工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模板支设完成自检合格 资料整理报验 监理工程师 检查复核 不符合要求 承包商整改 符合要求 签字认可 承包商书面申请浇筑砼 监理浇筑签署令、承包商浇筑砼 监理人员旁站、试块见证制作 三、监理工作目标 按已批准的监理规划目标。 四、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 (一)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见附表) (二)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一般检查和控制: 1、模板工程: 本工程采用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需要大量的模板,因此模板工程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工期,质量和投资等各环节。 首先在施工单位模板组装过程中,监督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模板组装支撑完毕后,进行全面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模板应按设计要求制作,保证砼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型,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模板及其作用在模板上荷载,应保证砼质量,保证砼工程的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模板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为确保优质工程,模板的接缝应严密,接缝处最好粘帖双面胶条,确保接缝处不漏浆。模板工程的重点:刚度、垂直度、平整度等, 柱梁模板组装必须使模板开口尺寸和基准与设计宽高和轴线相一致。柱模下脚必须留有清理孔,便于清理垃圾,当梁跨度大于4m时,梁、板底模中部应拱起,且起拱高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钢筋工程: ① 原材料质量控制: 钢筋是砼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钢筋应有出厂证明书、炉批号牌、试验报告单。运进工地的钢筋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并分批作力学性能试验。施工单位取样时必须与监理人员一起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和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和送检。 其检查要求,如有一个试样一项试验不合格,则应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检,如仍有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不合格,不合格钢筋应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退场并办理见证退场手续。 ②钢筋接头: 钢筋的绑扎接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少搭接长度要求,并且应符合接头面积百分率的要求,即受拉区25﹪,受压区50﹪,绑扎接头应要互相错开。焊接接头,采用闪光对焊及电渣压力焊、搭接焊接。设在同一构件内的焊接接头应相互错开,接头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接头处箍筋设置应严格执行《强制性规范》规定。焊件的取样应严格按《规范》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与监理人员一起现场取样并送检。 ③钢筋保护层厚度与钢筋代换: 砼保护层是保证钢筋与砼共同工作,防止钢筋锈蚀,增加耐久性的重要构造措施。《规范》规定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少于受力钢筋的直径d。这是为了保证钢筋与保护层砼有粘结强度,钢筋的粘结锚固性能与砼保护层的相对厚度c/d有密切关系(C是砼保护层厚度,d为锚筋的直径),如果c/d<1受力的变形钢筋在周围砼中引起抽拉应力,导致砼保护层沿钢筋纵向发生劈裂。 监理工程师在进行钢筋隐蔽验收时,要检查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否与设计或《规范》要求相一致,砼垫块是否绑牢,数量是否足够。若不符合要求,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处理。 钢筋的代换,在施工中,若缺乏设计图纸中所要求的钢筋种类,级别或者规格时,可进钢筋代换,但必须遵守代换原则,以满足原结构设计的要求。钢筋代换后,应满足砼结构设计规范中所规定的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根数等要求。承包商要求钢筋代换时必须通知监理工程师,并按工程洽商的程序办理。 ④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施工,监理人员检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核对钢筋的直径、数量、规格以及钢筋的锚固、箍筋间距及加密,钢筋接头的位置、主筋保护层垫块的厚度及数量等。如发现与设计及规范不符情况,及时下发监理通知书,承包商整改后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A、钢筋的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a、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 b、板和墙的钢筋网,除靠近外围两行钢筋的交叉点全部绑扎牢固外,中间部分交叉点可间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发生位置偏移,双向受力筋必须全部绑扎牢固。 c、梁和柱的箍筋,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应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的平直的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的10倍。 B、钢筋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a、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折处不得小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 b、钢筋接头不宜设在梁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内。 c、各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L1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绑扎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S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且不应小于25㎜。 焊接骨架在构件宽度内,其接头位置应该错开。绑扎接头区段L1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得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3、混凝土工程: ① 砼浇捣前的准备工作: 砼浇捣前应对钢筋、模板、预埋件、水电预埋管、预留孔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隐蔽工程要做好检验批的验收,检验批可根据施工及质量控制和专业验收需要按楼层,施工段变形缝等进行划分,检验批及时采取全面检查和平行检查方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发布浇灌许可令。 ② 加强砼级配管理和坍落度控制: 主体结构砼施工,采用泵送商品砼一次性整体浇筑、柱、墙、板(含楼梯)同时浇筑。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柱、墙、梁、板浇筑顺序进行,按照设计规定砼强度等级控制砼的坍落度,确保砼的可泵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承包商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坍落度有偏差时及时与搅拌站联系加以调整。 现场的监理人员要加强旁站工作,随时抽查砼坍落度,发现偏差及时通知承包商调整。 ③混凝土浇筑的最大间隙时间: A、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隙时间。砼连续浇筑的允许间隙时间,应根据砼从搅拌机卸出,经运输浇筑完毕,直到开始凝结的全部时间控制,使前层砼凝结之前,本层砼浇筑完毕。 砼浇筑中的最大间隙时间(mim) 砼强度等级 气 温 ≤25C0 >25C0 低于及等于C30 210 180 高于C30 180 150 以上表中所到砼浇筑中最大间隙时间,未包括掺加外加剂的砼。 B、砼浇筑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撑、钢筋、预埋管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砼的施工质量。 C、施工缝的留设: 在砼结构施工中,施工缝极易成为抗剪强度的薄弱点,所以留设施工缝的位置很重要,施工缝的位置留置应在砼浇筑前确定,以保证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a、位置:柱:留在梁底以下100㎜。 墙:留纵横墙交接处或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 梁板:主梁不留,留在次梁跨中1/3范围内。 b、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已浇筑的砼其抗压强度达到1.2Mpa; 应剔除接头部位松散砼及表面灰浆,并冲洗干净且不积水; 浇筑前,用高一级的水泥浆接浆; 砼捣实,使新组砼紧密结合。 D、柱砼浇筑: 柱砼浇筑前应先填10㎝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减半石子砼,柱砼应分层捣实。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每层厚度不大于50㎝,振捣棒不得撬动钢筋和预埋件。柱高在3m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料浇筑。柱高超过3m时应用串筒或在模板侧面开洞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柱砼应一次浇筑完毕,若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 E、剪力墙砼浇筑: 墙体砼浇筑前或浇筑砼与下层砼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厚与墙体相同的水泥浆或石子减半的砼。砼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漏斗直接灌入模内。 砼分层浇筑振捣,每层浇筑厚度控制在60㎝左右,砼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浇筑墙应连续进行,间隙时间不应超过2h。墙体砼施工缝应设在门洞1/3或纵墙交接处。 F、梁板砼浇筑: 肋形楼板的梁、板砼应同时浇筑。浇筑时应由一端开始,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 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下2~3㎝处。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捣实后再下二层料,每层均匀振实后再下料,梁底梁帮部位应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挠动钢筋与预埋件。 梁柱结点钢筋较密时,浇筑此处砼时应用细石子同等级砼,并用小直径振动棒振捣。 浇筑板的虚铺厚度应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来回浇筑振捣,板厚可用插式振捣器顺浇筑方面拖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 楼梯段砼应自下而上浇筑,先捣实底板砼,达到踏步位置再与砼一起浇捣,不断向前进,并随时用木抹子将踏步表面抹平,施工缝应留在梯段三分之一且不少于三步处。砼浇筑监理人员要加强旁站,做好旁站监理记录。 ④砼的养护: 浇筑成型后要加强养护,当采用塑料膜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敞露的全部表面宜用塑料布覆盖严密。 B、塑料布每幅边缘应将砼的侧表面覆盖,并四周应压严,并保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⑤混凝土强度的检验: 砼抽取试样的频率:(本工程按预拌砼考虑) A、不超过100m3相同配合比的砼,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B、每工作班同配合比砼不超过100盘,取样不得少于一组。 C、现浇楼层,每流水段取样不少于一组。 试件应在拌车中取样制作。承包商制作试件时应通知监理人员一起现场见证取样制作并送检。 三、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和控制要点和方法: 1、工程施工复核性预检: 对主体结构各分项工程,检验批项的位置、轴线、标高、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管线的坡度,外墙四角及电梯井垂直度等要进行预检及复核,未经预检或预检不合格,均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 钢筋隐蔽工程需经监理人员检查质量保证资料及现场检查验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才允许浇筑砼。验收时发现钢筋工程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以书面形式下发监理通知单,指令其进行整改或返工,整改或返工后,经监理人员验收合格签发砼浇筑许可令。 3、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必须加强现场旁站监督和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违章操作和不按设计要求,不按图纸、规范、规程或质量标准施工的现象。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要及时纠正和严格控制。 4、成品保护的质量检查: 钢筋绑扎完成或砼分段、分层浇筑的,承包商必须负责对已完成的部分采取妥善措施予以保护,以免因成品缺乏保护或保护不善而造成损伤和污染,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所承担的成品保护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经常性的检查。 六、监理工作方法和措施: (一)进度控制及措施: 1、制定总进度目标,编制总进度控制计划,根据网络图检查施工总进度计划与合同竣工日期是否一致。并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季、月、旬进度实施计划及时检查对照。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优化改进意见,督促施工单位及时调整计划和采取措施。 2、认真填写监理日志,每天详细记录施工过度、质量、工地洽商情况。 3、督促施工单位按时填报工程实际进度表,监理工程师认可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编写工程监理月报,报业主。 4、主持或者参加由业主、监理、承包商参加的定期工程例会,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对照、落实、协调,并对非承包商应该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以利工程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 (二)质量控制措施: 1、事前控制: ①熟悉和掌握设计图纸及质量控制的技术依据,掌握工程质量检验验收标准。 ②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督促承包商完善并有效地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 ③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④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⑤施工机械的质量控制。 2、事中控制: ①施工过程质量:现场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巡查、关键部位进行旁站监理。 ②交接检查:坚持上道工序不经检查验收,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专检,合格后向现场监理机构报验,监理工程师在约定的时间内会同承包商检查验收,经检验合格监理人员及时签字认可。承包商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③隐蔽工程检查验收:隐蔽工程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专检、初验合格后,填报隐蔽工程质量验收通知单,报告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④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洽商,监理工程师要进行认真审核,经设计单位认可后,方能执行。由业主提出的设计变更或技术核定,经设计单位出具设计变更通知单,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执行。 ⑤现场监理工程师应逐日记录有关工程质量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情况。 ⑥主持或参加工程例会,会后印发会议纪要。 3、事后控制: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的处理: ①可以通过返工弥补的质量缺陷,应责成承包商提出处理方案,监理工程师校验(必要时要业主和设计认可),批复承包商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组织验收。 ②需要返工处理或加固补强的质量问题,除应责成承包商写出质量问题调查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总监应签发工程部分停工令,再与业主和设计研究,经设计提出方案,批复施工处理,处理结果应重新组织验收。 ② 监理工程师应将完整的质量问题处理记录归档。 五、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第一节 基础及主体结构工程 一、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渗漏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防水混凝土开裂、渗漏。 防治措施: ⑴ 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⑵ 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⑶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 ⑷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固,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⑸ 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并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现象二:混凝土变形缝、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缝渗漏。 防治措施: ⑴ 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500mm以上。 ⑵ 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随砌随填,木丝板和庥丝应经沥青浸渍。 ⑶ 金属止水带宜折边,连接接头应满焊。 ⑷ 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不得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 ⑤ 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嵌缝,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膨胀。 ⑹ 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铁上下应铺垫橡胶垫条或石棉水泥布。 ⑺ 底板、顶板不宜留施工缝,底拱、顶拱不宜留纵向施工缝。 ⑻ 墙体不应留垂直施工缝。有防水要求墙体的水平施工缝可留在高出板面不小于300mm、梁底以下300mm以内墙体处,并应设置止水带。 ⑼ 后浇带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凿除松散混凝土,并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浇筑混凝土时,先浇水湿润,排除积水后及时浇灌混凝土并振捣密实。 ⑽ 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拆模后,在迎水面做附加防水层和护墙。 ⑾ 混凝土后浇带两侧宜用木模封缝,尽量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流失;后浇带未施工前应该做好防护措施,以免污水及杂物进入。 ⑿ 缝缘未做企口带也没有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的,应粘贴外贴式止水带,止水带粘贴后,混凝土浇筑前,应避免雨水和其它水浸泡;浇筑混凝土时,应湿模一段,浇筑一段。 二、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柔性防水层空鼓、裂缝、渗漏。 防治措施: ⑴ 柔性防水层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应降至垫层300mm以下。 ⑵ 结构基层应清理干净,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⑶ 柔性防水层施工前,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卷材铺贴宜采用满贴法,铺贴严密;防水涂料应薄涂多遍成活。 ⑷ 柔性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三、建筑室内外地面沉裂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建筑室内首层回填土下沉,地面层空鼓、开裂、塌陷;室外回填土下沉,室外散水、明沟、台阶踏步等开裂、下沉、脱空现象。 防治措施: ⑴ 设计应明确填土的土质、夯实虚铺厚度和压实系数。 ⑵ 宜采用黏性土回填,不得用建筑垃圾、塘渣、淤泥、腐殖土、耕植土及含有机物大于8%的土作为填料。 ⑶ 应分层夯实,虚铺厚度机械夯实不大于300mm,人工夯实不大于200mm。 ⑷ 适当选用回填土料,认真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 ⑸ 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 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有机杂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 四、砌体质量缺陷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填充墙与梁、板接合处裂缝。 防治措施: ⑴ 填充墙砌至接近梁、板底时,预留3/4标准砖高度的空隙,待填充墙砌筑完成并应该至少间隔7天后,再将其补砌侧砖(斜约60°)挤紧。 ⑵ 屋顶保温隔热层应及时施工。 ⑶ 隔墙和填充墙的顶面与上部结构接触处宜采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⑷ 砌块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接缝处,可用1:1水泥砂浆(内掺20%的白乳胶)粘贴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或者钢丝网),作为防治开裂的措施。 现象二:填充墙与混凝土结构拉结筋施工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施工前应确定锚固钢筋的施工方法,根据砌块的模数确定拉结筋的位置,保证拉结筋埋设在灰缝中,并进行技术交底。 ⑵ 采用化学植筋法,其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整个被连接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一致,设计单位必须明确锚固力,埋设深度,原材料要求等,如设计没提出要求则拉结筋植入深度应大于或等于10d。 ⑶ 对后植拉结筋应进行钢筋抗拔试验,确保锚固力满足设计要求。 ⑷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 现象三:两墙体交接处做法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加强施工人员的规范学习,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⑵ 做好技术交底,检查落实施工隐蔽过程质量,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现象四:砌体组砌方法错误(砖砌体组砌混乱混水墙面组砌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出现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砌体强度和整体性;清水墙出现竖缝宽窄不匀,影响美观)。 防治措施: ⑴ 切砖墙应注意组砌形式,砌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每隔五层砖应有一层丁砖拉结(五顺一丁),使用半砖头应分散切于混水墙中; ⑵ 砌砖柱坚持打七分头砖, 严禁采用包心砌法; ⑶ 砌砖柱灰缝砂浆应饱满,每砌完一层应进行一次竖缝刮浆塞缝工作, 以提高砌体强度;同一单位工程中,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 现象五:砌体标高,轴线偏差。 防治措施: ⑴ 认真复核收分尺寸,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⑵ 纵、横墙及隔墙基础砌筑应设置龙门板及中心桩,在横墙基础拉中心线时,应符合相邻轴线距离,以检查中心桩是否出现位移情况,如有位移应及时处理,认 真放线,经常复核。 现象六:墙面凹凸不平 墙体表面里出外进凹凸不平。 防治措施: 砌墙时认真跟线,并把较方、大的一面朝外,球形、椭圆形、粽子形或扁形石块不能 使用,浇灌混凝土组合柱或圈梁时必须加好支撑,要坚持分层浇灌制度,避免振捣过度。 现象七:构造柱与墙体交接处做法不符合要求;构造柱、圈梁设置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加强施工人员的规范学习,严格按照图纸施工。 ⑵ 做好技术交底,检查落实施工隐蔽过程质量,及时纠正存在问题。 现象八:砌筑砂浆强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⑴ 砂浆配合比的确定,宜按《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98—96),并结合现场实际材质情况和施工要求,由试验室试配确定。 ⑵ 建立施工用计量器具校验、维修、保管制度。 (3)砂浆搅拌时应分两次投料,先加入部分砂子、水和全部塑化材料,通过搅拌,再投入其余的砂和水泥。 (4)试块的制作养护和抗压强度取值必须按《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附录二规定执行。 现象九:砖缝砂浆不饱满。 防治措施: (1)改善砂浆和易性是确保灰缝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粘结强度的关键。如不宜选用标号过高的水泥和过细的砂,可掺水泥量 10%~25%的粉煤灰。其掺量必须经试配确定,以达到改善砂浆和易性的目的。 (2)改进砌筑方法。不得采取推尺铺灰法或摆砖砌筑,应推广“三一砌筑法”或“2381砌筑法”。 (3)严禁用干砖砌墙。冬季施工时,应将砖面适当润湿后再砌筑。 五、混凝土结构裂缝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混凝土结构裂缝。 防治措施: ⑴ 防水混凝土掺入的外加剂掺合料应按规范复试符合要求后使用,其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⑵ 浇筑混凝土前,应考虑混凝土内外温差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 ⑶ 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的低碳钢丝不应接触模板。固定模板而穿过的螺栓应加焊止水环。拆模后,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 ⑷ 混凝土采用分层浇筑,泵送混凝土每层厚度不宜大于500mm,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捣固,板面应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排除泌水,进行二次收浆压实。 ⑸ 防水混凝土水平构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或双层草袋并浇水养护,竖向构件宜采用喷涂养护液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现象二:悬臂梁构件根部混凝土裂缝。 防治措施: ⑴ 悬臂板混凝土施工前应对面层钢筋采取架立钢筋,为防止面筋下沉,施工时不能踩踏已经绑扎完成的钢筋,应确保悬臂板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正确位置; ⑵ 混凝土浇筑前应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符合设计要求后方能浇筑混凝土; ⑶ 悬臂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监控,对被踩踏变形的钢筋应及时修正; ⑷ 悬臂板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100%才能进行模板拆除;若悬臂板结构需要承担较大的施工荷载时,应在底部采取回顶措施。 现象三: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 防治措施: ⑴ 混凝土坍落度要适宜,水泥用量按照规范标准,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施工,振捣要均匀。 ⑵ 加强混凝土养护,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应及时采用混凝土磨面机打磨消除表面收缩面纹,提高混凝土表面平整度。 ⑶ 拆模或拆除覆盖物时混凝土与外界温差不宜过大等。终凝后,必要时采取覆盖措施,防止表面游离水蒸发过快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现象四:混凝土屋面板裂缝。 防治措施: ⑴ 浇筑混凝土前,临时加箍筋,砂浆,或者塑料块固定主筋。必要时定位钢筋用点焊或绑扎的方式与楼板面筋连接固定; ⑵ 楼层模板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轴线复线,以保证柱、墙模板上口位置准确; ⑶ 浇筑混凝土时注意防止钢筋移位,浇筑混凝土后立即由专人检查并使钢筋恢复到规定位置; ⑷ 对层高较高的柱墙钢筋绑扎中,应进行吊线,并将上口临时固定,在绑扎箍筋。 现象五:楼板钢筋偏位、板面负弯矩受力钢筋下沉。 防治措施: ⑴ 板中受力钢筋的位置,一般距离梁边或者墙边50mm开始放置; ⑵ 绑扎钢筋时,除靠近外围两行的钢筋交点必须全部绑扎外,中间部位交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纵横向受力钢筋交点必须全部绑扎。 ⑶ 板面钢筋及负弯矩受力钢筋可用钢筋支架支撑,楼板面应架设施工通道,严 禁在已经绑扎成型的板面钢筋上踩踏行走及堆放材料杂物等。 ⑷ 支架的设置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执行。 现象六:钢筋焊缝夹渣、不饱满;钢筋接头接头偏心、倾斜;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钢筋焊接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施工; ⑵ 钢筋的锚固长度,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执行,图纸没有详细说明的部分,严格参照国家现行的国家、行业规范。 六、混凝土构件的轴线、标高等几何尺寸偏差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混凝土构件层间轴线错位。 防治措施: ⑴ 墙柱位置放线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人为造成轴线偏差。 ⑵ 模板安装严格按照图纸尺寸、位置、范围进行安装,柱侧支撑于拉杆要到位。 ⑶ 墙柱钢筋绑扎要严格按照图纸位置、大小、范围进行绑扎,绑扎成型的钢筋要做好保护措施,防治钢筋移位造成偏位较大。 现象二:混凝土构件楼层标高、楼面平整度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做好楼层的测量和复核工作; ⑵ 钢筋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模板标高和平整度,钢筋安装时应控制好面筋高度并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 ⑶ 楼面混凝土施工时,施工标高控制应准确、清晰; ⑷ 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及时检查混凝土厚度及表面平整度。 ⑸ 合理布置钢筋及管线,发现问题应及时解决。 现象三:混凝土构件垂直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偏差。 防治措施: ⑴ 制作、安装模板时,尺寸控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⑵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若出现涨模现象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浇筑之前,应该严格检查模板安装情况,加强模板支撑,应当尽量避免涨模现象发生。 ⑶ 施工人员放线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设计要求,仔细认真放线,尺寸检查核对要细致,避免产生外形偏差较大。 ⑷ 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踩踏安装完成的模板及支撑,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模板松动,造成截面尺寸误差较大。 七、混凝土外观缺陷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混凝土构件蜂窝、麻面、露筋。 防治措施: ⑴ 模板应拼缝严密,施工前木模板应浇水润湿。 ⑵ 浇筑混凝土前,柱墙底部应先浇灌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⑶ 设专人负责振捣工作,防治漏振或过振; ⑷ 墙柱构件与梁板构件分开浇筑; ⑸ 墙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宜控制在500mm左右,插入式振动棒振动时遵循快插慢拔原则,以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冒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钢筋较密部位可采用小直径振动棒进行振动,并用手锤轻击模板外侧以辅助振捣。 现象二:混凝土构件施工冷缝、夹渣。 防治措施: 梁柱节点、柱、混凝土墙及梯板的模板安装均在其根部预留100*100mm的垃圾清理孔,清理垃圾后再予以封存,防止接口处出现夹渣现象。 结合处应将浮松部分凿除,并用水冲洗干净,淋浇与混凝土内相同成分的水泥砂浆一遍后浇筑混凝土闭合。 现象三:混凝土墙、柱爆模变形。 防治措施: ⑴ 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支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基面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以确保模板不发生变形下沉。 ⑵ 柱、墙模板应设置足够的柱箍或对拉螺杆;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靠,对拉螺杆是否拧紧;墙的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宜大于500mm。 ⑶ 柱墙底部的对拉螺杆应加密,最下排的对拉螺杆不宜超过250mm,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执行。 八、混凝土试块留置通病及防治措施 现象一:混凝土标准养护试件的制作、留置和养护不符合要求。 防治措施: ⑴ 施工单位应在监理(建设)单位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见证下,按规定在施工现场取样制作试件,取样记录应有施工单位、监理(建设)单位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三方签字。 ⑵ 施工现场设置标准养护室或温度为20+2℃的不流动的Ca(OH)2,饱和溶液养护池养护。 第二节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 一、抹灰层质量缺陷 现象一:抹灰层空鼓。 防治措施 (1)抹灰前必须将脚手眼、支模孔洞填堵密实,对混凝土表面凸出较大的部分要凿平。 (2)必须将底层、基层表面清理干净,并于施工前一天将准备抹灰的面浇水润湿。 (3)对表面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底灰前应先凿毛,或掺 107胶水泥浆,或用界面处理剂处理。 (4)抹灰层之间的材料强度要接近。 现象二:抹灰层开裂、脱落。 防治措施 (1)抹灰用的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安定性应符合标准;砂不能过细,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白灰要熟透,过滤要认真。 (2)基层要分层抹灰,一次抹灰不能厚;各层抹灰间隔时间要视材料与气温不同而合理选定。 (3)为防止窗台中间或窗角裂缝,一般可在底层窗台设一道钢筋混凝土梁,或设3φ6的钢筋砖反梁,伸出窗洞各330mm。 (4)夏季要避免在日光曝晒下进行抹灰,对重要部位与曝晒的部分应在抹灰后的第二天洒水养护7d。 (5)对基层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拼接部位,在抹灰前应视材料情况,采用粘贴胶带纸、布条,或钉钢丝网或留缝嵌条子等方法处理。 现象三:抹灰不平整。 防治措施 (1)基层刮糙前应弹线出柱头或做塌饼,如果刮糙厚度过大,应掌握“去高、填低、取中间”的原则,适当调整柱头或塌饼的厚度。 (2)应严格控制基层的平整度,一般可选用大于2m的刮尺,操作时使刮尺作上下、左右方向转动,使抹灰面(层)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为最小。 (3)纸巾灰墙面,应尽量采用熟化(熟透)的纸巾;抹灰前,须将纸巾灰放入砂浆拌和机中反复搅拌,力求打烂、打细。可先刮一层毛纸巾灰,厚为15mm左右,用铁板抹平,吸水后刮衬光纸巾灰,厚为5~10mm,用铁板反复抹平、压光。 现象四:阴阳角不方正、不垂直。 防治措施 (1)抹灰前应在阴阳角处(上部)吊线,以1.5m左右相间做塌饼找方,作为粉阴阳角的“基准点”;阳角护角线必须粉成“燕尾形”,其厚度按粉刷要求定,宽度为50~70mm,且小于60°。 (2)阴阳角抹灰过程中,必须以基准点或护角线为标准,并用阴阳角器作辅助操作;阳角抹灰时,两边墙的抹灰材料应与护角线紧密吻合,但不得将角线覆盖。 (3)水泥砂浆粉门窗套,有的可不粉护角线,直接在两边靠直尺找方,但要在砂浆初凝前运用转角抹面的手法,并用阳角器抽光,以预防阳角线不吻合。 (4)平顶粉刷前,应根据弹在墙上的基准线,往上引出平顶四个角的水平基准点,然后拉通线,弹出平顶水平线;以此为标准,对凸出部分应凿掉,对凹进部分应用1:3水泥砂浆(内掺107胶)先刮平,使平顶大面大致平整,阴角通顺。 现象五:墙体不同材料基本交接处抹灰层出现裂缝。 防治措施: ⑴ 砖石结构与混凝土结构以及新型板材结构的接合处基体表面抹灰前,宜先撒毛糙的水泥砂浆,金属网钉铺牢固后,再分层抹灰,金属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现象六:抹灰层爆灰。 防治措施: ⑴ 熟化期应满足规定要求; ⑵ 石灰熟化操作程序:应将石灰倒入蓄水的发挥池中,熟化过程不宜搅动。 二、 门窗变形、渗漏 现象一:门窗框变形,门窗扇翘曲。 防治措施 (1)用含水率达到规定数值的木材制作。 (2)选用树种一般为一、二级杉木、红松,掌握木材的变形规律,合理下锯,不用易变形的木材,对于较长的门框边梃,选用锯割料中靠心材部位。对于较高、较宽的门窗扇,设计时应适当加大断面。 (3)门框边梃、上槛料较宽时,靠墙面边应推凹槽以减少反翘,其边梃的翘曲应将凸面向外,靠墙顶住,使其无法再变形。对于有中贯档、下槛牵制的门框边梃,其翘曲方向应与成品同在一个平面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