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宁波市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施志权.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1640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波市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施志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宁波市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施志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宁波市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_施志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2期宁波市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施志权,田佳琦,刘易作(宁波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315012,浙江宁波)摘 要:确保水稻水量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扩大双季稻播种面积,是综合考虑宁波市土地资源禀赋后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发展方向。以宁波市余姚、慈溪等地多位种粮大户作为调研对象,翔实分析水稻“单改双”的成本收益变化,探讨水稻“单改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要确保“单改双”后农民收益和完善农田基础设施等对策建议。关键字:水稻“单改双”;种粮收益;改种主观意愿;农田基础设施1宁波市早稻生产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实施乡村振

2、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2022年,宁波市春粮生产实现“开门红”。早稻取得的成绩尤为亮眼,在播种面积上,全市下达早稻生产任务2.03万hm2,实际完成2.08万hm2,比2021年增加0.87万hm2,同比增长71%。全市早稻扩面任务圆满完成,包括新增单改双面积0.37万hm2、稻经轮作面积0.13万hm2、非粮化整治面积0.25万hm2、三熟制面积0.12万hm2。总体来看,全市早稻面积创近十年来新高,小麦面积、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任务高质量完成。2水稻“单改双”的成本收益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民能获利、多得利

3、。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是让农民种粮有钱挣。为进一步分析农民种植双季稻的收益情况,调研组先后赴余姚、慈溪等地调研了多位种粮大户,并选取了位于粮食功能区内的合作社作为比较对象,以比较采用小麦和单季稻轮种与双季稻种植两种模式在成本和收益上的差别。本调研报告以种粮大户自述数据为主,对两种方式的产量、收入和收益等方面进行对比,详细说明改种双季稻对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影响。从产量来看,种植双季稻单位面积可增产2 2503 000 kg/hm2。采用小麦和单季稻轮种的模式,小麦的产量为2 625 kg/hm2,单季稻产量为9 75010 500 kg/hm2。采用双季稻种植模式,早稻产量可达到6 000

4、 kg/hm2,如在7月下旬至8月初期间能完成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晚稻的产量也可以达到6 7507 500 kg/hm2。相比较而言,理想情况下,双季稻单位面积的平均产量会高于单季稻3 000 kg/hm2;若受天气、播种时间等影响,最少也能增收2 250 kg/hm2水稻。考虑小麦产量,二者的粮食总产量基本相当。从种植成本来看,小麦和单季稻轮种成本约为31 800元/hm2,双季稻成本约为37 200元/hm2。小麦种植成本偏低,且种植方式粗放,不用投入过多的人工,平均种植成本大概为5 250元/hm2。水稻种植成本偏高,因种植方式、土地集中连片程度和人力投入的不同,种植成本可能会发生变化。

5、仅以调研对象为例,水稻种植成本大概包括:物质及服务费10 650元/hm2左右,分别为种子6001 500元/hm2、化肥3 0004 200元/hm2、农药2 7003 300元/hm2、农机投入(含柴油)折价3 000元/hm2。人工成本以47.3 hm2土地需雇用短期工10人、每个人每天250元、雇用期为45天,长期工4人、每人每月6 000元、全年雇用来计算,折合到单位面积大概为8 400元/hm2。土地流转租金大概为7 500元/hm2。综合来看,小麦和单季稻轮种成本=5 250元/hm2(小麦种植成本)+10 650元/hm2(水稻种植物质及服务费)+8 400元/hm2(人力成本

6、)+7 500元/hm2(土地成本)=31 800元/hm2,双季稻种植成本=10 650元/hm2(水稻种植物质及服务费)2(播种轮次)+8 400元/hm2(人力成本)+7 500元/hm2(土地成本)=37 200元/hm2。从农民收入来看,小麦和单季稻轮种收入约为45 435元/hm2,双季稻种植收入约为52 035元/hm2。主要可分为销售收入和补贴两大方面。销售方面,据种粮大户记录,国家对小麦的收购为3元/kg,对水稻的收购价格为3.16元/kg,双季稻中早稻受政策利好影响收购价略高,大概为3.24元/kg,水稻的收购数量上限为7 500 kg/hm2,富余的水稻一般由农民加工成粳

7、米销售,折合后的销售价格和国家收购价格相仿。补贴方面,每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一次,以慈溪为例补贴标准为1 515元/hm2;种植小麦补贴为1 800元/hm2,种植单季稻补贴为2 250元/hm2,种植双季稻早稻补贴为6 750元/hm2,晚稻补贴为3 000元/hm2。作者简介:施志权(1971),男,浙江慈溪人,大学本科,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7项目小麦、单季稻轮种双季稻种植小麦单季稻晚稻成本/(元hm-2)物质及服务5 25010 65010 65010 650租地7 5007 500人工8 4008 400合计31 80037 200产量/

8、(kghm-2)2 62510 1256 0006 750收入/(元hm-2)销售7 87531 99519 44021 330种植补贴1 8002 2506 7503 000地力补贴1 5151 515合计45 43552 035收益/(元hm-2)13 63514 835早稻表1农民小麦和单季稻轮种与双季稻种植成本收益比较表综合计算,采用小麦和单季稻轮种模式的收入=2 625 kg/hm2(小麦产量)3元/kg(小麦收购价)+1 800元/hm2(小麦种植补贴)+10 125 kg/hm2(单季稻产量)3.16元/kg(单季稻收购价格)+2 250元/hm2(水稻种植补贴)+1 515元/

9、hm2(地力补贴)=45 435元/hm2,采用双季稻种植模式的收入=6 000 kg/hm2(早稻产量)3.24元(早稻收购价)+6 750元/hm2(早稻补贴)+6 750 kg/hm2(晚稻产量)3.16元(晚稻收购价)+3 000元/hm2(晚稻补贴)+1 515元/hm2(地力补贴)=52 035元/hm2。从农民收益来看,小麦和单季稻轮种的农民获益约为13 635元/hm2,双季稻种植的农民获益约 为14 835元/hm2。详见表1。总体来看,小麦和单季稻轮种模式,优点是劳动投入少,种植成本低,缺点是没有精耕细作、充分利用土地的潜力;双季稻种植模式,优点是水稻产量增加,农民收入相对

10、较高,缺点是成本高,政府补贴压力大。两个模式对比,种植双季稻水稻单产增加2 625 kg/hm2,小麦单产减少2 625 kg/hm2,农民收益增长1 200元/hm2。3水稻“单改双”存在的问题一是改种主观意愿不强。调研了解到,种粮大户对于种植双季稻的主观积极性并不高,大多是上级规定了早稻种植任务才开始种,相对于传统的小麦、水稻轮种模式,改种双季稻所需要的劳动量更大。尤其是在7月,要在酷热的天气里短时间内完成早稻抢收和晚稻抢种,所需的临时工较多,但很难雇用到愿意抢收抢种的人员。再加上夏季台风频发,遇到台风天要投入更多人工和额外福利开销去抢收早稻,成本陡然上涨。相比而言小麦的耕种比较粗放,投入

11、较小,例如水稻需要施用化肥农药4次,小麦只需2次,人工和成本大大降低,农民普遍认为双季稻种植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二是经济收益增幅不明显。按照小麦单产2 625kg/hm2来计算,收益仅增长1 200元/hm2;如果小麦的单产达到3 000 kg/hm2的话,则两种方式收益基本持平,农户并不认为改种双季稻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存在着政府对双季稻种植指标分配较晚等问题,部分农民反映在政府倡导第二年种双季稻的时候,田地已经播种好了小麦,再改种的话需要将小麦割除,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三是受限于土地规模。种粮大户普遍反映,双季稻更适合在集中连片的6.7 hm2以上的土地上进行耕种。与传统的单季稻种

12、植相比,双季稻中晚稻种植如果有条件集中育秧的话,可以大大减少出苗时间以确保晚稻的产量。一般来说,每6.7 hm2地需要配置1 333 m2地的育秧大棚,对于种粮大户,育秧大棚能够保障;而小农户因为不能提前育秧,就会遇到育秧不及时导致产量不高等问题。四是受限于农田基础设施。双季稻与单季稻灌溉方式不同,如果改种双季稻,一个灌溉泵所能覆盖到的土地都要一同改种,但“插花地”等现象的存在导致改种困难重重,双季稻仍只能由种粮大户在流转来的集中连片的土地上种植,受限较大。同时农民也反映,近年来“双非化”整治复耕后种植水稻的土地增多,但这部分土地由于之前种植水果或蔬菜,机耕路和灌溉排水渠系等基础设施已改变,复

13、耕后需要尽快整改。4对策建议一是双季稻种植计划宜更早下达。农户反映至少应在10月之前安排好双季稻改种的工作任务,避免出现农民提前种好了小麦或其他作物导致改种困难或改种产生资源浪费的现象。二是切实增加农民种植双季稻收益。与传统的小麦、单季稻轮种的方式比较,双季稻种植的成本更高,投入劳动力更多,但收益增加不明显。一要注重增加直接收入,加大对双季稻收购价格的补贴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让农民自发认为种植双季稻是增收的途径。二要提供保险保障,酌情提高早稻政策性保险单位面积保额,让农民吃下“定心丸”。三要注重降低成本,近年来化肥、农药、柴油、人工等种粮成本持续增加,对此要参照浙江省农业农村厅等2022年6月

14、22日印发的种粮补贴动态调整实施办法,建立成本变化与种粮补贴联动调整机制,切实降低农民种粮成本。四要给予关键环节专项补贴,包括育秧大棚专项补贴、复耕土地乡村振兴与三农综合582023年第2期基础设施专项补贴、双夏抢种抢收的高温补贴等。三是尽快引导土地集中流转。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是大规模种植双季稻的基础,也是双季稻产量有所提升的重要保障。应尽快将连片土地和“双非化”整治后的复耕土地流入到有实力的经营主体手中,尽快规划第二年早稻播种的生产布局。应继续加强土地流转服务,健全“村民委托流出,村级集体流转,镇街道级统一中介,主体流入经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鼓励整村流转、应转尽转。在第三轮土地承包时,应探索

15、“四至缓论”“虚拟地”等确权方式,避免“插花地”现象的发生。四是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只有粮食生产区块的沟、渠、路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保障早稻按时播种移栽。建议与高标准农田和标准地建设工作相结合,尤其是针对“双非化”整治后的复耕土地,要定时定期地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完善工作,包括及时组织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修复,每年安排专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用于实施农田机耕路(桥)、农田进排水渠道、农田灌溉泵站、农田灌溉河道护岸、耕作层修复、农田电力设施、农田水源山塘维修等小型农田基础设施维护建设项目,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保障粮食生产。五是双季稻种植要合理配置育秧大棚。农民都知道“好秧一半稻,苗好三分收”的道理。水稻

16、大棚育秧对于早稻来说,有利于保证早稻壮苗移栽,避免倒春寒等导致烂秧和坏秧的现象,也能更加充分利用早春积温,使秧苗发育充足;对于晚稻来说,能保障出苗整齐均匀,根系发达有力,更适宜机械插秧,机插后返青快,能够确保晚稻产量。建议根据双季稻种植分布,鼓励种粮大户自建育秧大棚,保障双季稻产量。合理布局集中育秧大棚,积极开展定点集中育苗服务,为小农户提供足够的秧苗,带动扩大早稻种植面积。推广应用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吕伟(临沂市费县农业农村局,273400,山东临沂)摘要:以水稻收割机为研究对象,探讨目前收割机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以推动我国农机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7、。关键词:农机技术;收割机;推广工作;策略水稻是全球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则是主要水稻种植国和消费国。因此,大力推广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实现水稻收获机械化,能够有效缓解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紧缺的状况,同时也能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然而,我国的水稻种植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而水稻收割机的推广应用在国际上仍较落后。为此,研究并解决水稻收割机的推广应用问题,以对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水平、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及实现农民增收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H地区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情况1.1 H地区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背景及机具选型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与发展,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

18、印发了相关文件,其中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工作的通知强调,以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为主线,强化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责履行,推动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发展,加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展示和推广力度,加快信息化服务手段普及应用,大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管理部门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广,推动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已经成为农业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农业农村部及地方政府相继出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等,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

19、及应用。H地区水稻产量较大,因此相关政策一出台,当地政府与农业主管部门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意识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重要性,并构建出一套完整实施体系及方案措施,确保此项工作能得到有效落实。H地区甚至结合当地实际,将水稻收获机械化技术推广列入全县重点推广的农业科技范围。积极促进收割机的推广应用,得到了全县各级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并且随着推广工作的不断推进,推广机型和数量不断增加,近五年推广的国外收割机主要有Sampo-Rosenlew科米亚12、道依茨-法尔C9300、拾穗者S98、作者简介:吕伟(1985),男,山东费县人,大学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机管理与推广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