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教育2 0 2 3.0 4想。集体备课,展现了集体智慧和团队精神,共享了教育资源,节约了时间成本,形成了教学合力。(三)观课议课,引领课堂走向更高效观课议课是以课堂为阵地,发现教育教学问题、分析研讨问题、解决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第三学期,学校组织开展“月示范课观课议课活动”与“月达标课观课议课活动”。“月示范课观课议课活动”与县直学校联合,由县直学校名师与本校名师上示范课,教师在“云端”观课议课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受到激励。“月达标课观课议课活动”便于学校查明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使其有针对性地去听课,在评课时,对课堂内容进行综合剖析。剖析过程中,学校对教师在钻研
2、课标、钻研课程、处理教学、认识学生、选择教法,以及课堂程序的设计等方面做深度透视,最后再给出具体改善的建议,是一个“诊断治”的动态改进提升过程。(四)师徒结对,携手共进为了让青年教师更快成长,学校充分利用本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师徒结队”活动,充分发挥优秀教师“传、帮、带”的示范引领作用。师父作为影子导师,指导徒弟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及成长规划,每学期为徒弟上一节示范课。徒弟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专著,积极主动和师父研讨交流,每学期要在师父的指导下上一节公开课。师徒结对的活动,既有启迪和引导,又有监督和评估,通过这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总之,“双减”政策落地,我们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3、切实打造轻负高质的高效课堂,多措并举,以多样教研活动为突破口,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努力使“双减”工作落到实处。(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乡村学校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JCJYC212506036)乌申斯基曾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句话阐述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的重要意义。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减的是学生身上过重的学习压力,减的是孩子内心对学习的焦虑。“双减”背景下,
4、教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保持对学习的热爱,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养成良好品质、形成健康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片面注重成绩的现象,忽略了实践中存在的学生不良行为习惯问题。学生能熟练地将教科书中行为习惯相关歌诀及道理娓娓道来,却不会在实际问题中联想、反思及落实,因此在行为习惯养成过程中普遍感觉枯燥无味,学习兴趣不高。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助于让学生对问题形成正确的认知,把握理论的本质并能够灵活运用,比单纯、生硬的要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反思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并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究浚县伾山街道办事处八里井中心校刘开艳课题研讨37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4.056教师教育2 0 2 3.0 4在解决问题、积极改进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双减”政策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小学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仅能够使学校教育事半功倍,还能培养学生组织、协调、合作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基本步骤、思想及方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
6、成部分,它从多角度引导学生了解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是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为什么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分析研究涉及行为习惯的相关实际问题的成因和特点;二是选择具有关键性作用的理论依据,并确定相互联系;三是用行动代替言语,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思想: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立足点,加以分析、联想、转化、实践,在此基础上认识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解决生活及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文献研究法,阅读相关理论书籍,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不断提升理论水平。二是问卷调查法,通过设计问卷,向家长准确了解学
7、生各种行为习惯。三是经验总结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对研究过程中采取的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应用于实际教学。四是观察法,选出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全面调查。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日常行为习惯,了解其行为习惯现状及成因,保证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应用以一年级语文上册中“我爱学语文”一课的讲授为例。本课围绕“我爱学语文”主题,由3幅图和4个词语组成,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二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这两幅图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第三幅图以同学一起讲故事、听故事为主题,学生通过学习既可以了解故事的内容,又能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8、,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逐一观察课本插图,了解插图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体探讨插图中学生做法的利弊并做总结反思。接着,教师出示相关歌诀,师生共同反复吟诵记忆并感悟其中要点。最后以学生实际体验为主、教师示范为辅的方式,检验本课学习成果,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本课所学要点应用到日常学习中,最终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学科教学为阵地,把思政课、班队课、晨会课和其他各科教学,作为培养、训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渠道。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总结及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类良好行为习
9、惯的养成对于生活及学习的必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以集体参与的方式进行讨论及反思,在课下进行反复的实践与探索。在课后服务中,教师可设置与学生生活及学习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以多样化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当学生认识并切身体会到良好行为习惯对自己的重要性时,便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信心及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在探寻具体行为习惯养成方法的基础上,可以给学生提出建议,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以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同类问题时能够积极应对,主动探索解决方法。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双减”政策的高质量落实,有助于素质教育的高质量落实。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不再只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机器,而是注重自身全面发展的人才。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其成长乃至一生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其受益终身。因此,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育举措,使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本文系鹤壁市教育科研课题“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与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JKLX-144)(本栏责编桑涛)课题研讨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