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_张妍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70555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_张妍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_张妍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_张妍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存在了上千年的武举制度在中华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它的产生、发展和衰落都从侧面勾勒出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环境以及民间风土人情画面,是呈现中华历史文化全貌的重要拼图。武举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乃至对当今与未来的影响都值得深入研究。近年来,武举相关研究成果丰富。通过中国知网对武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笔者发现武举制度、武举考试、武学、武进士、技勇等关键词成为该领域的高频词。笔者对所搜集到的武举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主题分类与归纳,进一步发现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武举制度、武举人物、武举考试、武学、周边国家古代武举制度以及武举制度对近当代武术的影

2、响研究等主题上。一、武举制度研究唐代始增设武科,为的是笼络和安置武勇人才。武举制度从创立与发展、完善与兴盛,到衰弱与废止,都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结果。学术界介绍和讨论武举制度的著作和文章小有规模,且研究主题聚焦考证武举制度史、武举制度设计、武举考试政策文本、武举制度改革、地方武举制度以及对武举制度的跨学科研究等方面。(一)对武举制度史的考证与论述。武举制度史是系统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和重要史料支撑,而这一部分内容往往被纳入研究背景或意义予以简述。许友根对我国武举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武举制度张妍妍(佛山市图书馆,广东 佛山 528000)摘要:近年来,武举相关研究成果丰富,研究主题已产生一定

3、聚集效应,需要更深入、系统地梳理提炼与归纳,构建武举文献研究主题理论体系。当前关于武举的学术研究主题主要聚焦在武举制度、武举人物、武举考试、武学、周边国家古代武举制度以及武举制度对近当代武术的影响研究等。然而,从肩负地方文献整理开发利用与地方文化推广职能的公共图书馆的角度看,基于武举史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还多停留在表层信息梳理阶段,缺乏深层次的阐释、挖掘以及创造性的转化等。因此,有必要建立武举史料价值发现与利用机制,提高传统武术文化的感知、传承、发展、创新以及体验效果。关键词:武举;武举制度;武举人物;武举考试;武学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018X(2023)02-0

4、106-07收稿日期:2022-06-18基金项目: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佛山武举史料整理与研究”(2021-GJ144)作者简介:张妍妍(1984-),女,湖北襄阳人,佛山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整理与开发利用。第 41 卷 第 2 期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No.2 Vol.412 0 2 3 年 3 月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 0 2 3DOI:10.13797/ki.jfosu.1008-018x.2023.0022第 2 期发展的全过程、武举考试、武举人物等进行

5、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并提出了一系列有见地的看法,其著作 武举制度史略 被称为史学领域第一本全面、系统且有份量与学术水平的武举制度专著 1。(二)对武举制度设计及其利弊的探讨。学术界对武举制度的设计、实施及其效果的讨论一直比较热烈。武举制度的设计、实施以及兴衰状况,从主观上讲,与历代统治阶层对武举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客观上讲,与历代的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都有密切联系。武举制度的实施相关研究众多,许友根对唐代武举制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论文及其中的代表性观点进行了归纳与整理 2。在武举制度实施效果方面,安依林认为武举人的受职状况直接关系着武举制度功效的发挥,并介绍了明代仕进之途即升署

6、制度、增加恩荣和推用制度 3。(三)武举考试相关政策文本研究。武举制度实施的政策依据是历代统治者颁布的诏旨文件,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相关朝代武举制度。王凯旋对明代武举考试法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与考证,指出明代早在天顺八年(1464 年)就颁布了武举法,该法对考生、科考程序、考试内容、及第除官及待遇、入仕升迁等作了明确规定;正德间颁行的 武乡试条格 对乡试作了详细规定。明代的考试法还对考官、考试经费、录取标准及报送要求、举荐制度、举荐之人的考核制度等进行了规定 4。叶晓川对清代科举法律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除了专门针对科场考试的立法如 钦定科场条例 兵部题准武场条例 等之外,还分析了 大清律例清实录

7、清史稿 中涉及科考的法律条文,分别从考官、内外场考试、磨勘、复试等角度介绍了武科考试相关的条文规定。该研究的创新之处还在于剖析了清代科举法律文化在近代的变迁及其对近代法律文化的影响等 5。(四)对武举制度改革引发的探讨。武举制度发展史上涌现了不少对制度进行积极改革的统治者。朱子彦认为,明世宗时期通过增加录取人数、武举除官重新配置、严肃武举考试纪律和优化武科人才等方式大规模发展武举,提高了明军将士的素质,调动了武科人才的积极性 6。清乾隆时期武举制走向鼎盛,张宗鑫梳理了乾隆朝的两次武举改革情况,认为早期改革主要围绕扩大选拔范围展开,中期改革侧重对科场考试制度作调整,使之趋于规范化 7。此外,学术

8、领域对清末民初的武举制度改革与废除讨论最多,着力分析武举制度走向灭亡的原因及其为近当代军事制度建立带来的机会等。(五)地方武举制度研究。由于兵兴阻隔及路途艰险,南宋时针对川陕等边远地区开设了类省试制度。周兴涛对四川武举类省试诏置和实施时间分别进行了考证 8。游君彦进一步论述了四川武举在官员荐举资格及人数、录取人数、赴殿试、赐第推恩等方面的地方性规定,该法由于推行效果良好,被推广至两淮、京西、湖北等沿边州军 9。黄群昂对明代武举乡试考究发现,明正德年间为平衡不同地区军事力量,规定不同地区武举乡试解额分配数量的等差;嘉庆十七年(1812 年)进一步施行分卷制度,保障了边远地区军事人才的需要 10。

9、(六)对武举制的跨学科分析。武则天为什么要设立武科制度引发不少学者的探究,李英等结合民族史学、体育史学等多学科原理分析了唐创立武科制的社会学缘由 11。刘红军等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理论探讨了文官治国之下武举制始终未摆脱“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境遇 12。二、武举人物研究武举考试制度发展到清代,逐步形成“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逐级递进的考试体系,对应的中试人才分别被称为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通过殿试的武举人物分为三等,即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从武举人物相关研究来看,学界对武状元群体的关注度明显比其他角色多,其中系统研究历代武状元的代表性著作为王鸿鹏等编著的 中国历代武状元 与

10、吴黎、马丽娜共同发表的论文 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前者收集了自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 年)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之间有案可查张妍妍: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107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1 卷的 285 名武状元并介绍了这些武状元的人物资料及生平事迹等,是一部比较实用的武状元人物资料工具书 13;后者在前者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法对历代武状元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历代武状元数量呈“W”字型分布,大部分产生于宋朝和清朝,其次为唐朝和明朝;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格局,环渤海、长三角、晋陕豫等为分布密集区,其中浙江、河北、福建、江苏等省

11、数量最多;所呈现的分布特点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格局、武举制度变迁、尚武文化等有密切关联 14。其次是对某一时期或某一地域的武进士生平、任职和角色地位等的研究,如王晓勇 清代武科进士研究、孙经纬 明代军籍进士研究、刘丹枫 清代武进士仕途研究、贾淑荣 金代武将群体研究 等。据粗略统计,从专题角度对武举人物进行深度研究的文献占据武举人物研究文献数量的 80%以上,这一现象反映出武举研究从宏观逐渐走向微观,研究对象和内容更加具体化、细化。第一,对特定时期特定武举人群的研究。其中对某一朝代武举群体展开研究的文献占比较大,尤其对宋、明、清三个朝代武举人物的研究居多。武举在宋代走向正轨,并首创武学,张旭鹏

12、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分析了宋代武进士的生存环境(政治矛盾、人文环境和经济形态)与社会生活(入仕之路、武学教育和及第除官)15。安依林分析了明代武举群体的身份异化(群体意识的自我形成、维持与松散性)与形象经营(如军事形象、社会形象以及政治形象),认为总体而言无论是文人士大夫视角,还是武举群体自身,均赋予了该群体以“不文不武,非儒非将”的尴尬形象 16。清代是武举制度及中举人数的巅峰,相关史料相对丰富,能够为历史考证、数据分析以及深入挖掘等提供大量研究素材,故而当代学者们对清代武举人物的研究覆盖面要相对广和深,从研究对象上看,涵盖武状元、武进士、武鼎甲、武举人、武生等;从研究内容上看,涉及人数考证、

13、群体结构分析、时空分布等。其次是对武举特定群体的聚焦与关注。回族在明清时期涌现不少武举人士,相关研究中除了对回族武举历史名人作史料考证外,俞长海等还通过对比明清回族文武比例、时空分布及入仕方式等来论证回族对原王朝的认同及汉化程度 17。第二,对某一地域武举人物状况的分析。这些地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山西、河北、浙江、山东、安徽、贵州、宁夏、四川、湖南、陕西等省域。研究视角涵盖对某地域武举人物群体的表性特征(如数量、时空分布、仕途除官情况等)展开统计与分析;从考古文献的角度对武举人物的相关资料进行论证,如通过旧方志和乡邦文献中记载的关于武林人物、武举人、武进士、武术活动等的资料,考察与分析当时社会尚

14、武文化的传承及其推动因素 18;透过武科群体深入研究该地域的人文环境与经济、社会变迁等,如陈业新从皖北明清时期举士由文到武的结构演变入手,论证了这一变化与淮河流域环境负向变迁、自然灾害频繁,社会生活与习俗发生变化有关 19。第三,对某一武举人物的考证。该类研究多以历史资料记载为依据,或梳理、或考证武举人物的历史原型。其中研究频率较高的武举人物有贵州武状元曹维城、回族武状元白成龙、武探花杨炳、江苏武状元徐开业等,涉及相应武举人物的生平、科举及入仕状况、功绩等。从武举人物的历史文献档案角度管窥当时武举制度乃至社会经济人文面貌,比较代表性的研究如郑玉晶系统梳理了清武进士张渊澜留存于其家乡福建屏南的捷

15、报、朱卷、匾额、家谱、墓碑文等档案文献,为考证清代武举考试内容与形式、武科取士评判标准、武举制度设置、武科教育和科举习俗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支撑 20。第四,对武举家族的考证与研究。家族武学基因、军事熏陶等家庭特征与行为与武举家族的形成之间的关联与驱动因素值得深入探究。如苏秋丽考察了宁夏马氏武举家族的家世生平、军事作为(平定叛乱、整顿营伍、办理军需事务等)和地方政绩(整顿吏治、清查隐粮、关注民生与加强治安等)21;刘超从彭氏家训及其家庭角度出发分析了彭氏科举成就的原因及其对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赵尔波从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遗存文书中探究了该家族的教育成就、财产累积及社会关系等,这些均是成就该家族科第

16、蝉联的直接因素 22。第五,对武举人物作品的研究。现今留存下来的武举人物的武学作品不多,马伯韬对康熙朝武探花杨108第 2 期炳 习武序 中的武学教育理念、原则、道德规范、习武要诀及自我要求等武学思想及该作品的技理成就、学术价值进行了深入剖析 23。从武举人物自身作品的角度考察该人物当时的社交活动及日常生活等,如胡玉兰以岭南潘宪勋的嘉庆甲戌(1814)年刻本 太仓诗钞 为据,分析了潘的宦官生涯、社交圈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所想 24。由于历史上“重文轻武”的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武举人物在仕途中逐渐展现出“武将不好武”的一面,比如爱好散文、诗歌、书法、戏曲等文学活动。周兴涛等认为宋代武举多

17、习文事,反映出宋代武举散文作品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现象和价值观等 25。另有一个比较意思的现象是,不少文官中举任武官后,在军事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军事经验,其中不乏编制军事著作之士,比如嘉靖八年第一名会元唐顺之编有 武编;万历三十三年一甲第二名进士孔承宗编写了 车营扣答合编 等。三、武举考试研究武举考试的具体内容与评定规则,是武举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涉及内容包括武举考试时间、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流程、考试器械、评定方法与考官设置等。付旭辉对历史上武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演变作了深入研究,较为详实地整理了从唐开设武科以来至清代的武举考试项目及其评定标准,认为武举考试内容和方法演变所呈现的基本特征为

18、自武举创立以来,考试内容设置基本都以当时社会大众普及的项目为主,侧重于考察应试者的功力和技勇(相对于策论而言);考试成绩均以量化为主,如以轻重、多少、远近、难度及对抗时的胜负来衡量应试者的能力,避免了由主观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26。在考官设置方面,为严肃考试纪律,确保武举考证的公正严明,自明世宗始首次通过指派监试官的方式来加强中央对武科取士的直接控制权 27。随着武举制度的发展与更替,至清代,政府为改变武科考试中的弊端及提高整场科举考试的质量,不断对考试规则和纪律进行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康熙朝,进行了多项有关武科考试的变革,诸如分别从考前(发文严令考生资格审查)、考中(对内策考试进行改革,对外场

19、考官的综合素质进行要求与规定等)、考后(对考生成绩的复核、对考官的责问等)三个阶段对考试流程监控 28。四、武学研究武学是为培养和选拔武科人才而设立的官学。中国历史上的武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萌芽与初创阶段。宋朝首创武学,由最初的“培养军事人才”这一单纯目的发展至“将军事教育与武举制度紧密结合”的阶段,彻底改变了以前只有武科选拔录取制度而没有人才培养机制的状况,武举人亦由自学兵书武艺寻得通过正规教育入仕的路径。宋代武学在废立变换之间,逐渐建立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涵盖武学的管理机构与师资,武学生员的入学资格、学额与学制,教育内容(编制了史上最早的官方军事教材“武经七书”)、教学管理(“三舍

20、法”)、考试机制(分私试与公试)、生员肄业仕途等。宋代武学的建立大大推动了武举制度的发展,在中国古代教育史和制度史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受“重文轻武”的观念及儒学体系的同化等影响,宋代武学走向弱化是必然 29。第二,延续与发展阶段。武科与武学在元代未得以延续,至明初,朱元璋设立专门教养武官子弟的学校,乃明代武学的雏形。开创了地方武学的先河,相应地,明代也制定了较为系统严密的武学规章制度,条目涉及师资设置、学员生源、仕途出路、教学规定、教育内容及考试程序等。为优化武学生员和整肃学政,明正统元年(1436 年)始设提学官对考生进行考核 30。此外,明末还创建了一种兵农合一

21、的军屯制,即对屯田军民进行耕战教学,虽未另建学舍和教职人员,但也有入屯学相关规定,比如招生对象以武生为准,通过武学相应考试后即可分得田地,武举人种田、操练两不误等。军屯制旨在寓兵于农,两利并存,但屯学并张妍妍: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109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1 卷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行和应用。明代武学生源的单一性直接影响着武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明代历代皇帝都没有采取过从武学生源上着手解决问题的措施,因此,明代武学的衰落是国家制度层面的缺失与武学本身缺陷所共同的结果 31。第三,武学儒化阶段。清初沿袭明制,单独设置武学,由兵部掌管。顺治九年(1652 年)始撤武学,武

22、生全部纳入儒学管理体系,即文武同庠,由儒学教官管课武学生,武生升黜亦依文生例。清代政府对武学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从硬件条件上改善武生训练环境、场地与设备,比如修葺射圃等,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备善的学校教育制度,对武生的训练、考课、仕途出路以及违规者作了严格的规定。“文武合一”是清代武学的重要特征,但同时亦为诟病,“教官不识马”导致武生缺乏有效的军事训练,不堪驰骋沙场,最终反成朝廷负累 32。第四,废旧立新阶段。即废除传统武学教育,引进西方武学教育思想,建立武备学堂。1898 年光绪帝谕旨“改试枪炮”可谓武举制度废除前的挣扎,受到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变革人士的质疑,随后张上折主张废除武科。武科制度的废除对

23、建立新的军事学堂教育体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武备学堂应运而生。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首设天津武备学堂,仿照德国陆军学校管理与教学,聘用德国教官教授“西洋行军新法”。随后,武备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省仿照设立,武备学堂的组织结构、学员生源、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军事留学机制、考核及奖惩制度等渐趋完善。清末民初的军事学堂的兴起与体系化促成了新型军事人才的形成,开启了晚清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五、周边国家古代武举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武举制度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得到(如朝鲜、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广泛吸收和采纳,并对其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这些国家在引入中国的武举制度时,结合本土传统予以变革,所形成

24、的实施版本既有中国色彩,又有浓烈的本土特色。马文锋从应试资格、考试程序与考试内容等方面分别分析了朝鲜和越南两国对我国武举制度的吸收与变革情况 33。其中武举制度在周边国家的变革情况受到我国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多有对比研究,比如毕大群比较了中韩古代武举的产生原因与背景、考试内容与废止原因等,认为韩国有现成的中国经验可借鉴,起点高,融合了本国实际情况,将先进的火药武器纳入武举必考科目,具有战略眼光,是为其对武举制度改革的一大优势 34。黄亮等在对比中越两国武举制度中发现中国的儒家文化对越南影响深刻,如保泰四年(1723 年)的程文考试将用中文作律诗作为第三场策问的考试内容,这是其他所有武举考试所不曾

25、有过的;另一方面越南重视武举考试项目的实用性,在吸纳中国武举项目的基础上,纳入了砲射、枪法等现代化项目 35。六、武举对近当代武术的影响研究武举制度与近代武术文化的历史演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冷兵器时代,武举考试一方面刺激了民间练武的积极性,为练武之人提供了晋升的机会和平台,从而不断推动着传统武术的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考核武术技艺为军事领域输送将才,巩固了武术在军事领域的主导地位。而到了清末,受西方军事思想的影响,武科培养和选拔出来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政府军事的需要,武术的军事功能随之弱化。尤其是武科制度被废除之后,各地遍设武备学堂,武术被摒弃,各处的武学馆也在淘汰之列,武术文化步入低谷。直至

26、1912 年民国政府成立后,在孙中山和沈书珽的影响下,武术才作为国粹被广泛作为军事训练和教育手段在社会各界推行,随后如春笋般勃发 36。武科人员的生存镜像与职业变迁从侧面反映了近代武术的传播渠道。唐芒果等通过分析认为,随着110第 2 期张妍妍:基于主题分析的武举文献研究综述武举制度的废除及新军事学堂的兴起,武科人员一部分进入新军系统,而大量武科人员解甲归田,开始了民间的自由职业生活,因而近代武术从业者群体的职业流动呈现从“官方”走向“民间”的特点,而“官方”和“民间”也成为传统武术文化传播的双重渠道 37。七、结论从本体论角度看,武举制度的历史沿革、武举考试的内容与标准、武举人物群体、武学正

27、规教育等相关研究主题,几乎已涉及武举的方方面面,但基于武举史料的系统整理与研究还多停留表层信息梳理阶段,缺乏深层次的阐释、挖掘以及创造性地转化。因而,从肩负地方文献整理开发利用与地方文化推广职能的公共图书馆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研究所引发的思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深化地方武举史料的整理与研究。无论是武举制度、武举人物、武举考试,还是武学,都有一些地域性特色,例如宋时已设置地方类省试制度,明世宗时通过向地方指派监试官的方式来加强中央对武科取士的直接控制权,清末武学引入西方教育元素,开设武备学堂,并有遍地开花之势等等,故而地方武举史料是中国武举文化研究的重要补充。其次,有必要建立武举史料研究

28、阐释与价值发现机制,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及整理开发利用专长,对武举史料加以汇集,并提供可查阅和检索的途径,提高武举资料的利用率。再次,盘活武举资源,促进武举研究的多方位、跨界融合。例如经过阐释与转化的武举史料,可以是独特的文创,成为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等,进而提高传统文化的感知、传承、发展、创新以及体验效果。参考文献:1孙炳元.评 武举制度史略 J.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139-140.2许友根.唐代武举研究简述.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3安依林.明代武举的困境及其群体认同 D.重庆:西南大学,2020.4

29、王凯旋.明代科举制度研究 D.长春:吉林大学,2005.5叶晓川.清代科举法律文化研究 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6.6朱子彦.论明代中期的科举改革以嘉靖朝为中心 J.探索与争鸣,2010(12):84-90.7张宗鑫.乾隆朝武举改革初探 J.兰台世界,2015(7):102-103.8周兴涛.宋代武举三题 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95-100.9游君彦.武学不微:南宋四川武举类省试考论 J.科举学论丛,2019(5):82-91.10黄群昂.试论明代武举乡试的发展 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9):58-62.11李英,杨爱华,陈恳.唐朝“武科制”

30、的社会学分析 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4):1-4.12刘红军,姜传银.文官治国之下的武举 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5):31-34.13王鸿鹏,王凯贤,肖佐刚,等.中国历代武状元 M.北京:解放出版社,2004.14吴黎,马丽娜.中国历代武状元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9,42(3):27-33.15张旭鹏.历史人类学视角下宋代(11001162)武进士研究 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16安依林.明代武举的困境及其群体认同 D.重庆:西南大学,2020.17俞长海,陈玲.明清回族进士时空分布研究 J.青海民族研究

31、,2008,19(3):47-50.18刘良政.论明清徽州尚武文化的记载方式 J.黄山学院学报,2015,19(4):14-17.19陈业新.明清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变迁以文武举士的变化为例 J.历史地理学研究,2011(1):89-101.20郑玉晶.清光绪壬辰科武进士张渊澜科举档案文献考 J.自然与文化遗产观察,2019,4(9):104-107.21苏秋丽.马会伯研究 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18.22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 D.安徽:安徽大学,2011.23马伯韬.武探花杨炳 习武序 武学思想论析 J.搏击 武术科学,2014,11(1):19-21,2

32、4.24胡玉兰.清乾隆时期胡玉兰漕运领官的日常生活以岭南潘宪勋 太仓诗钞 为例 J.文艺评论,2014(12):137-141.25周兴涛,彭小云.宋代武举散文创作蠡测 J.教育与考试,2014(3):47-57.11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41 卷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e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are rich,and the researchtheme has produced a certain aggregation effect.In order to

33、overview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inChina more deeply and systematically,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the theme research of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is outlined by refining and summarizing the them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At present,the academic researchtopics on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ma

34、inly focus on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system,military examinationrelated figures,martial arts examination,ancient military examination system of surrounding countries and theimpact of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system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martial arts.However,from theperspective of the public l

35、ibrary,which undertakes the functions of local literature collation,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and local culture promotion,the systematic collation and research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of the military examination still stay in the surface information combing stage,lacking in-depth interpret

36、ation,mining and creative transformation.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value discovery and utilizationmechanism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military examination,so as to improve the perception,inheritance,development,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effec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ulture.Ke

37、y words:military examination;military examination system;military-related figures;martial arts examination;martial arts educationReview on the topic of military examination basedon thematic analysis(Foshan Library,Foshan 528000,China)ZHANG Yan-yan26付旭辉.武举考试内容和方法的演变 D.广州:广州大学,2010.27朱子彦.论明代中期的科举改革以嘉靖

38、朝为中心 J.探索与争鸣,2010(12):84-90.28赵彦昌,闫丹妮.黑图档 嘉庆朝 所见清代盛京科举考试研究 J.满族研究,2020(1):39-46.29杨帅.发展与歧途右文政策下的宋代武举 D.济南:山东大学,2010.30朱子彦.论明代中期的科举改革以嘉靖朝为中心 J.探索与争鸣,2010(12):84-90.31陈珊.明代武学与武举研究 D.昆明:云南大学,2017.32李林.清代武生的管理、训练与考课 J.史学月刊,2015(12):50-60.33马文锋.我国古代武举制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分析 J.兰台世界,2013(5):28-29.34毕大群.中韩古代武举比较浅论 J.朝鲜 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2011(6):58-70.35黄亮,赵蓉.东亚文化圈中的越南武学与武举 J.科技信息,2009(5):594-597.36易剑东.试论近代武术军事功能的演化 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1):23-28.37唐芒果,蔡仲林.近代前期武术从业者群体的生存镜像与职业变迁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35-39,76.【责任编辑:万伟成,马良】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