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7014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JTT 1283.1-2019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1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目次前言引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型号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标志、运输和储存附录(规范性附录)船体铆接技术要求附录(规范性附录)称重试验方法 前言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分为 个部分:第 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第 部分:围壁气囊气垫船;第 部分:气垫船气囊。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部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全国内河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上海飞浪气垫船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上海市地方海事局、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刘

2、滔、周健、刘勤度、陈志飚、肖渤舰、樊妙生、柳存根、贾永清、姜兵祥、袁生民。引言侧壁气囊气垫船是一种新型气垫船,具有侧壁气垫船的外形特征和全垫升气垫船的两栖性能。为了适应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应用与发展,满足我国交通、旅游、公务、抗洪救灾、紧急抢险等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保障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安全,制定标准的本部分。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第 部分:侧壁气囊气垫船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分类和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内河和海上平静水域营运限制水域航行,以及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行驶的船长小于 的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设计、建造和检验。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柴油机动力内河船舶系泊和航行试验大纲 海船系泊及航行试验通则 气垫船术语 标牌 小艇 永久性安装的燃油系统和固定式燃油柜 小艇 电气系统 超低压直流装置 小艇 汽油机和 或汽油柜舱室的通风(所有部分)航空用聚氯乙烯绝缘尼龙护套电线电缆 飞机螺旋桨系统通用规范 飞机螺旋桨通用技术要求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 第 部分:气垫船气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国内

4、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国船级社 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 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中国船级社 材料与焊接规范 术语和定义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 采用柔性气囊作为浮体,船体全部或部分质量在静止时由柔性气囊的浮力支承,航行时由气垫支承,使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具有两栖性能的气垫船。注: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分为侧壁气囊气垫船和围壁气囊气垫船两种类型。侧壁气囊气垫船 两舷具有柔性气囊侧壁,船体全部质量在静止时由柔性气囊的浮力支承,航行时由气垫支承,使用空气螺旋桨推进,具有两栖性能的气垫船。气囊 气垫船静止时提供浮力,垫升航行时用以封闭气垫的可充气的柔性囊

5、体。侧壁气囊 侧壁气囊气垫船两舷封闭气垫并具有浮力的气囊。稳定气囊 分隔气垫以提高侧壁气囊气垫船稳性并具有浮力的气囊。纵向稳定气囊 安装在侧壁气囊气垫船中线面上的稳定气囊。横向稳定气囊 安装在侧壁气囊气垫船横剖面上的稳定气囊。气囊手指 由柔性材料制成形状似手指,互相间可紧密贴合,又可独立活动,安装在气囊底部用以封闭气垫的内侧张开的三角形围斗。首气封 侧壁气囊气垫船艏部用以封闭气垫的装置。尾气封 侧壁气囊气垫船艉部用以封闭气垫的装置。船长 刚性船体的总长,不包括气道甲板、护舷材、碰垫等不影响船体结构完整性的突出结构物。气囊水线长 漂浮排水状态,沿设计水线自气囊艉端点至艏端点的水平距离。气囊水线宽

6、 漂浮排水状态,沿设计水线自一舷气囊外侧至另一舷气囊外侧的水平距离。气道甲板 全垫升气囊浮体气垫船封盖气道的甲板。气道甲板长 气道甲板自艉端至艏端的水平距离。气道甲板宽 气道甲板自一舷至另一舷的水平距离。总高 柔性气囊充气状态,自气囊底部至船上最高固定点的垂向距离(包括灯具、照明等附件)。船高 柔性气囊未充气状态,自刚性船体底部至船上最高固定点的垂向距离(包括灯具、照明等附件)。分类和型号 侧壁气囊气垫船分类侧壁气囊气垫船按以下方式分类:)按船体材料分为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按发动机类型分为柴油机和汽油机;)按推进系统分为单机单空气螺旋桨推进系统和双机双空气螺旋桨推进系统;)按垫升轴系布置形

7、式分为主机前输出轴系布置系统和主机后输出轴系布置系统。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表示方法如图 所示。图 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表示方法示例:人座单柴油机单空气螺旋桨前输出垫升轴系铝合金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标示为。示例:人座双汽油机双空气螺旋桨后输出垫升轴系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混合结构侧壁气囊气垫船,型号标示为。技术要求 环境条件侧壁气囊气垫船在下述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海拔高度不超过 ;)环境空气温度:;)海水温度不超过;)蒲氏风级不超过 级,有义波高不超过 的水域;)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满足设计限制条件的斜坡、壕沟、坑洼、流冰等障碍环境。船体 船体构造 侧壁气囊气

8、垫船由左右两侧沿船长设置的侧壁气囊、中间部位设置的稳定气囊(如适用)、首气封、尾气封和上部连接桥、气道甲板、甲板室等刚性结构构成,如图 所示。说明:空气舵;侧壁气囊;空气螺旋桨;尾气封;导管;稳定气囊;首气封;刚性船体。图 侧壁气囊气垫船构造示意 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船体浮力部分由侧壁气囊和稳定气囊(如适用)等柔性结构组成。刚性船体 船体材料刚性船体材料可采用铝合金和纤维增强塑料。铝合金材料、纤维增强塑料应满足现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结构形式刚性船体通常为单底结构,单底一般为纵骨架式。满足结构强度安全条件下,骨架形式的选择可依据建造工艺、营运条件和船舶修理条件等确定。参加总纵弯曲的纵向强构件应尽

9、可能在船长范围内保持连续。连接形式可采用铆接或其他有效方式,船体铆接技术要求见附录。结构强度 船体结构应能经受住在规定航区内可能遭遇的作用在船体上的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且不产生不允许的变形、破坏、渗漏或其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刚性船体结构强度应满足现行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要求,或采用直接计算方法确定构件尺寸。柔性气囊 气囊强度和密性侧壁气囊、稳定气囊的强度和密性应满足 中 的要求。气囊材料侧壁气囊、稳定气囊的材料应符合 中 的要求。气囊形状和布置侧壁气囊一般由 个圆柱形气囊构成,沿船长布置在侧壁气囊气垫船的两侧,艏艉两端呈锥形。稳定气囊设于船体中心处。气囊底部可设

10、置耐磨条或气囊手指。气囊分隔 侧壁上气囊沿船长方向分隔成若干气密隔舱,每一气密隔舱应设置一个便于检测密性和排水的气阀口。气密隔舱的分隔数量按 破损稳性要求计算确定。侧壁下气囊长度方向不作分隔。侧壁下气囊在航行状态中,应通过充气泵调整控制压力,满足不同界面运行时获得更好的适航能力。上下稳定气囊长度方向均不作分隔,稳定气囊下气囊在航行状态中的压力可控制调整。气囊安装 侧壁上气囊和稳定上气囊与刚性船体可采用两道卡槽连接,将上气囊的嵌绳连接耳插进刚性船体的卡槽连接件内进行连接固定。注:连接耳是指粘接于气囊囊体上的条状附件,用于气囊与刚性船体、气囊与首尾气封、气囊与气囊之间的连接安装。气囊与气囊间可采用

11、两道穿绳方法或其他等效方法连接。穿绳法可用尼龙绳交叉穿入各自气囊的穿绳连接耳内相互连接。气囊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有效保证气垫的封闭性,确保航行中遭遇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时,不发生破坏、渗漏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工作压力工作压力由制造商确定,并应符合 中 的要求。工作压力应在相应的隔舱部位或操作手册内注明,或两者兼有,并应标示在产品的标牌上。首气封和尾气封 气封材料气封材料应符合 中 的要求。气封形状首气封为垂直方向三边固定,下缘自由的裙形柔性体;尾气封为水平方向四边固定,中间可充气的兜状柔性体。气封的布置和连接安装 首气封与刚性船体可采用卡槽连接安装,将首气封的嵌绳连接耳插进刚性船体的卡槽连接件

12、内进行连接固定。首气封与气囊可采用穿绳方法或其他等效方法连接。穿绳法可用尼龙绳交叉穿入各自的穿绳连接耳内相互连接。尾气封上部前、后封口与刚性船体可采用卡槽连接安装,左、右两侧可通过管形连接件与刚性船体连接安装。如设置稳定气囊,则尾气封由左、右两部分组成。首气封、尾气封的连接应牢固可靠,能有效保证气垫的封闭性,确保航行中可能遭遇最大静载荷和动载荷时,不发生破坏或妨碍船舶安全的缺陷。浮力和稳性 浮力原则 侧壁气囊气垫船气囊的浮力应能支承全船质量,并具备一定的储备浮力。侧壁气囊气垫船应具有不少于 最大设计排水量的储备浮力,以保证船舶安全航行。储备浮力包括气囊和刚性船体提供的浮力。刚性船体的水密舱壁甲

13、板作为储备浮力计算的限界面,限界面以下的所有刚性水密舱室均可计入储备浮力。气囊计入储备浮力的比例不得大于最大设计排水量的。浮力分布储备浮力应沿船长、船宽平衡分布。所有计入储备浮力的舱室均应有可靠的结构完整性,在设计环境条件和紧急情况下能保证水密。稳性 垫升状态稳性侧壁气囊气垫船在垫升状态中以最大荷载航行时的横稳性和纵稳性应满足现行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排水状态稳性 侧壁气囊气垫船排水状态的横稳性应满足现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船长小于 或载人不超过 人的侧壁气囊气垫船,稳性应满足如下要求:)当全部人员位于客舱一舷时

14、,应满足现行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完整稳性中稳性试验的要求;)无论侧壁气囊气垫船满载还是空载状态,当其中一人位于甲板任何位置时,水线应低于甲板以下。破损稳性 侧壁气囊气垫船的破损稳性应符合如下要求:)满足现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相关规定;)左右侧壁下气囊全部破损,船舶应不会沉没。船长小于 或载人不超过 人的侧壁气囊气垫船,假定遭受船长范围内任一位置处的破损(但不包括间距超过 倍船长的隔舱壁),破损稳性应满足如下要求:)最终水线应位于任何可能进一步进水的开口下缘以下;)可通过调整人员在客舱内的位置使最终横倾角不超过。防腐措施 铝合金船体应采用适合使用环境要求的船用

15、配套防腐涂料,涂装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应按涂料制造厂的规定执行。铝合金与其他金属材料接合面之间应采取防腐措施。如铝质船体与非铝合金设备支架连接、铝质船体与管路系统的吊架、通舱管件等固定结合面之间、铝质船体与气囊及首尾气封连接件之间等异种金属接触面,可采用铺垫多硫橡胶带或其他绝缘胶布,螺栓头及螺母与铝合金接口处可采用聚四氟乙烯绝缘垫圈的方式隔离,以保证铝合金与非铝合金绝缘。用于海上环境的侧壁气囊气垫船,铝合金船体材料应采用硫酸阳极氧化处理,铝合金船体应使用牺牲阳极进行保护,或采用其他等效防腐方法。铝合金铆接部位应敷设多硫橡胶带,起密封及防止电化腐蚀和缝隙腐蚀作用。其他设备应满足营运航区对船用设备

16、的防腐要求。两栖性能 侧壁气囊气垫船应具有在冰面、雪地、滩涂、沼泽、沙滩等区域的运行能力,具有预定的爬坡、跨沟、越障的性能。非水域环境条件下的载荷应满足满载工况的要求。非水域平整界面条件下的速度应不低于同等风级条件下在水面上航行的速度。爬坡角度应不小于,爬坡长度应不小于侧壁气囊气垫船总长的 倍。机械装置的安全 所有旋转的机械设备应设置罩壳等防护措施,防止可能伤害人员和危及船舶安全。机器和空气螺旋桨安装处所的入口应设置隔离设施和警示标志,航行期间防止人员进入。敞开式侧壁气囊气垫船的导管空气螺旋桨应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人员和杂物吸入。防护网材料可采用金属丝或尼龙绳编织,防护网的孔距应不大于。防护网

17、架应与导管牢固连接。所有机械装置都应采取防止松动措施,防止零件松动吸入桨叶导管和垫升风扇,损坏高速旋转的空气螺旋桨和风扇叶轮。永久性安装的燃油系统和固定式燃油柜的安装和试验应符合 的要求。汽油机舱室的通风应符合 的要求。任何电气安装应符合 的要求。侧壁气囊气垫船所用的电缆,除设备随机带来的电缆外,可选用质量较轻的航空用尼龙护套线,航空用尼龙护套线的要求应符合 的规定。侧壁气囊气垫船应设置避雷装置。气道甲板构架或气道甲板构架以下的船体部位应设置避雷接地板,避雷装置通过导线与避雷接地板连接,避雷接地板通过导线引入水中。动力装置 发动机 发动机应在侧壁气囊气垫船横倾、纵倾 时仍能正常工作。发动机及其

18、离合器壳体支架应至少通过 个机座固定在与船体结构相连的基座上,发动机及其离合器壳体支架的重心的垂线应位于机座构成的平面之内。机座垫片可采用钢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也可采用夹布胶木等非金属材料。机座垫片应有足够的厚度和斜度,满足强度和安装工艺的要求。发动机机座应采用隔振元件进行弹性安装。隔振支承的固紧螺栓应按照发动机厂商规定的预紧力矩进行安装。发动机轴系的前、后输出应采用弹性连接,如万向联轴器、高弹联轴器等。发动机的所有外部连接的部件如管路等应采用挠性连接。燃油管路的布置应尽可能位于排气管位置的相反方向。排气管应有隔热防护措施,绝热层表面温度应不超过,防止接触易燃液体和人员烫伤。排气管路的布置应

19、能防止热膨胀引起的泄漏或任何损坏。船用发动机排气应符合现行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防止空气污染规定,陆用发动机排气应不低于营运地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导管和空气螺旋桨 导管可采用铝合金、纤维增强塑料等材料。铝合金材料、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应满足现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导管采用板架空腹结构形式。空气螺旋桨可采用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符合 中 的要求。空气螺旋桨应进行静强度校核,静强度应符合 中 的要求。对于金属材料螺旋桨,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 ;对于复合材料螺旋桨,设计安全系数应不小于。空气螺旋桨可采用变距桨和可调定距桨。可调定距桨在安装调试时可

20、调整螺距角。空气螺旋桨制造后应进行静平衡试验,静平衡试验应符合 的要求。空气螺旋桨叶梢和导管之间的单边间隙应不小于,不宜大于。空气舵 空气舵可采用铝合金、纤维增强塑料等材料。铝合金材料、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应满足现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空气舵采用板架空腹结构形式。空气舵包括空气方向舵和空气水平舵,设于导管和空气螺旋桨后缘。空气方向舵用于控制侧壁气囊气垫船航向,空气水平舵用于调节侧壁气囊气垫船纵向姿态。空气方向舵舵叶的数量和面积应能有效控制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航向,空气方向舵的转舵角度应不超过。空气水平舵舵叶的数量和面积应能有效控制侧壁气囊气垫船的纵向姿态,空气水平舵的转舵角度应不超过。空气舵的转向控

21、制可以采用人力机械操舵装置或人力液压操舵装置。空气方向舵在侧壁气囊气垫船最大前进营运航速时,操纵手轮的力应不超过。空气水平舵的上下位置控制宜采用人力机械操舵装置,操作应简单可靠。空气舵舵叶和舵轴采用直接计算方法进行强度校核,其材料许用应力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垫升风扇 垫升风扇可采用铝合金、纤维增强塑料材料。铝合金材料、纤维增强塑料材料应满足现行材料与焊接规范的要求。垫升风扇的形式可采用离心式、轴流式。垫升风扇可由主机前输出轴系驱动或主机后输出轴系驱动,可由主机自由端直接驱动和 或通过齿形传动皮带横向驱动。垫升风扇叶轮应作 额定转速的超速试验和动平衡试验。轴系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分为推进轴系传动系

22、统和垫升轴系传动系统。推进轴系传动系统和垫升轴系传动系统由机械式离合器、离心式离合器、高弹联轴器、万向联轴器、推进轴、垫升轴、传动轴、滚动轴承、同步传动皮带及同步带轮等组成。所有推进轴、垫升轴、传动轴均应进行强度校核,强度校核应满足现行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沿海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则的要求。离合器所传递的最大转矩一般应不小于发动机最大转矩的 倍。同步传动皮带安装后,运转时皮带不应前后跑动,不应出现异常振动和噪声。整个推进垫升轴系的扭转振动所产生的附加应力,应不超过许用值。扭转振动特性和回旋振动特性应满足现行内河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海上高速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的要求。推进轴系和垫升轴系的校中应满足发

23、动机、弹性联轴器、同步传动皮带与同步带轮厂商规定的要求,并充分考虑船体变形对轴系正常运行的影响。充气泵 上气囊应配有人力充气泵,用于泄漏时对上气囊补充充气。下气囊应配有电动充气泵,用于航行界面变化时调整下气囊的压力。下气囊应配有压力表和控制阀。压力控制系统应能同时对下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下气囊的压力应能保持一致,防止在越障、坡道时发生倾斜,并且在薄冰、坑洼沼泽等特殊界面运行时有更好的航行姿态。试验方法 一般规定 侧壁气囊气垫船船体、轮机、电气、舾装、无线电通信导航、航行信号等设备的试验按照 、相关项目进行。侧壁气囊气垫船还应进行陆上试验、浮力试验和航行试验。侧壁气囊气垫船试验时应充气至规定的工

24、作压力。陆上试验 称重试验 侧壁气囊气垫船首制船应进行称重试验。称重试验在侧壁气囊气垫船建造完工,船上全部设备、设施(或替代质量)就位后进行。称重试验采用艏、艉称重方法,分水平称重和倾斜称重多步骤进行。水平称重可确定空船质量和重心纵向位置。倾斜称重可确定重心垂向位置。称重试验按附录 进行。气囊密性试验气囊密性试验按 中 进行。垫升性能试验用缆绳或者其他物件使侧壁气囊气垫船处于系泊状态,主机以额定转速稳定运转时测量侧壁气囊气垫船静止时的最低点和地面间的高度及气垫压力。推进性能试验用缆绳或者其他物件使侧壁气囊气垫船处于系泊状态,主机以、额定转速稳定运转时测量侧壁气囊气垫船的拉力。浮力试验 侧壁气囊

25、气垫船首制船应进行浮力试验。目测观察浮力构件的分布及密封情况。将任一气囊隔舱中的气全部放掉,在静水中加载至额定载荷,检验破损稳性。将左右下气囊的气全部放掉,在静水中加载至额定载荷,检验抗沉性。航行试验 测速试验 测速试验应在蒲氏风级 级以下进行。船为设计排水量,垫升状态调整至艉纵倾 ,基本无横倾。侧壁气囊气垫船在测速区以稳定航速顺、逆水(或顺、逆风)连续测速 次,将 次测定航速用两两平均法求取平均航速。测速方法可用叠标法或其他有效方法测定。测速时应记录流速、流向、风速、风向和航向角。续航力试验 侧壁气囊气垫船首制船应进行续航力试验。试验应在平静水域进行。满载出航,以服务航速连续航行,测量相应的

26、燃油消耗量和平均航速,根据燃油箱容积换算侧壁气囊气垫船的连续航行时间和续航力。两栖性能试验 侧壁气囊气垫船首制船应进行两栖性能试验。两栖性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侧壁气囊气垫船在非水域环境条件下的运行能力,检验侧壁气囊气垫船在规定地形条件下的爬坡、跨沟、越障能力。测速试验应在蒲氏风级 级以下进行。船为满载工况,顺风、逆风连续测速 次,将 次测定航速用两两平均法求取平均航速。在预定的非水域环境条件进行爬坡、跨沟、越障性能试验。在不同区域环境和地形条件试验时主机转速和下气囊压力应视地形而定。试验时,当地面崎岖、植被较高,应增加主机的转速。爬坡、跨 沟、越障前应适当提高航速,但要防止由于地面不平引起的

27、振动,以防损坏设备和船体。越障、跨沟、爬坡前应适当提高下气囊压力,坑洼地面、沼泽、薄冰等陆域应适当降低压力。标志、运输和储存 标志 侧壁气囊气垫船应设置标牌,标牌应符合 的规定。标牌应包括下列内容:)产品名称;)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主要参数;)工作压力;)符合的标准编号。应在驾驶操作处所明显位置张贴启动侧壁气囊气垫船前的注意事项,在侧壁气囊气垫船垫升风扇和推进空气螺旋桨的进风口处设置防止异物进入和防止人员伤害的标志。运输 侧壁气囊气垫船可采用公路、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可靠固定的方法,避免碰撞、跌落损伤。气囊可与刚性船体连接安装后运输,也可单独打

28、包运输。当侧壁气囊气垫船采用集装箱运输时,应将空气螺旋桨,发动机、气囊等部件拆分,单独包装运输。储存 侧壁气囊气垫船在海水、滩涂、沼泽、沙滩等腐蚀、污浊环境中使用后,应以高压淡水冲洗,防止腐蚀损坏。侧壁气囊气垫船应选择陆上场地停泊。停泊场地与水面之间应有平整适宜的坡道。停泊场地距水面应有适当距离和高度,避免受潮汐落差的影响。停泊场地应设有淡水水源、电源、加油设施及基本工具,能够对侧壁气囊气垫船进行清洗、充电、加油及基本的维护检修工作。侧壁气囊气垫船如长期不用,应在环境温度 ,相对湿度不大于,远离酸、碱、冷却液、油类,无腐蚀性气体,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储存。附 录(规范性附录)船体铆接技术要求 概述

29、本附录用于侧壁气囊气垫船船体铝合金铆接和铝合金与复合材料铆接的技术要求。铆接分类铆接按照结构的用途可分为普通铆接和水密铆接。普通铆接用于强度要求高而无水密要求的铆接缝,水密铆接用于强度要求高并且有水密要求的铆接缝。普通铆接 铆钉排列铆钉排列方式见表 和图 。表 铆 钉 排 列铆 接 类 型铆钉间距()()铆钉边距()()铆钉排距()()排 数排 列 方 式普通()()水密()()()交叉 注:铆钉直径,单位为毫米()。图 铆钉排列示意 制孔铆钉制孔直径选择及偏差见表 。表 铆钉制孔直径及偏差单位为毫米铆钉直径()制孔直径()铆钉孔极限偏差 更换同号铆钉时孔极限偏差 制窝沉头铆钉制窝角度取,制窝

30、直径及偏差见表 。表 沉头铆钉制窝直径及偏差单位为毫米铆钉直径()锪窝直径()偏差 铆钉几何尺寸图示铆钉几何尺寸如图 所示。说明:铆钉长度,单位为毫米();铆接材料总厚度(含密封材料),单位为毫米();墩头直径,单位为毫米();墩头高度,单位为毫米();沉头凸出高度,单位为毫米()。图 铆钉几何尺寸示意 铆钉长度铆钉长度选择见表 和图 。表 铆 钉 长 度单位为毫米铆钉直径()铆钉长度()铆钉成形 平锥头铆钉和圆头铆钉平锥头铆钉和圆头铆钉的墩头成形尺寸见表 和图 。表 墩头成形尺寸单位为毫米铆钉直径()墩头直径()墩头高度()沉头铆钉沉头铆钉成形后沉头不允许凹陷。沉头允许凸出高度见表 和图 。

31、表 沉头允许凸出高度单位为毫米铆钉直径()凸出高度()水密铆接 水密铆接的铆钉排列、制孔、制窝、铆钉长度、铆钉成形应满足 要求。对铺放密封材料的铆接构件分解清洁,去除毛刺,铆缝处用酒精或丙酮擦拭干净。铆接构件间应铺设两层多硫橡胶带并压平服。多硫橡胶带四周宜超出搭接周界不小于 ,超出多余部分铆接后割除。多硫橡胶带如需搭接,搭接量应不小于。水密包角件铆接前,应在转角缝隙处填充橡胶腻子。将分解的零件按预装配的位置再次装配固定,用定位销固定压紧零件,用钢针刺穿铆钉孔多硫橡胶带,钢针直径应小于铆钉直径 。铆接缝 普通铆接缝普通铆接缝应符合如下要求:)铆接的各铆钉排列、制孔、制窝及铆钉成形后的墩头和沉头尺

32、寸应符合 要求;)铆固后铆钉周围的构件表面应紧贴,被铆位置无明显的压痕;)铆钉不应有松动,墩头偏心,裂纹等现象。水密铆接缝水密铆接缝应符合如下要求:)密封表面清洁应满足 的要求;)密封部位不应有气孔,异物夹杂等缺陷;)多硫橡胶带的铺设应满足 的要求;)水密铆接的密封性能应满足船体密性试验的要求。附 录(规范性附录)称重试验方法 水平称重将船舶在前后、两处,每处用吊索连接左右两吊点,通过拉力称吊起(拉力称的零点去除吊索质量),使船舶横向和纵向保持水平位置,如图 所示。读取拉力称的读数、。说明:点离船舯平行于船底基线的距离,单位为米();重心垂向坐标,基线向上为正,单位为米();水平称重时 点和

33、点距基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图 水平称重示意 倾斜称重将 点提升高度,船舶横向应保持水平,如图 所示。读取拉力称的读数分别为、;再将 点提升高度,读取拉力称的读数分别为、。如此重复进行 次,获取 组倾斜称重数据。说明:第 次倾斜称重,点称得质量,单位为吨();第 次倾斜称重,点称得质量,单位为吨();第 次倾斜称重时,、两点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图 倾斜称重示意 质量和重心纵向位置计算 空船质量计算空船质量的计算见式():()式中:空船质量,单位为吨();点称得质量,单位为吨();点称得质量,单位为吨()。重心纵向位置计算重心纵向位置的计算见式():()式中:重心纵向坐标,舯前为正,单位为米();、两点间平行于船底基线的距离,单位为米();点离船舯平行于船底基线的距离,单位为米()。重心垂向位置计算重心垂向位置的计算见式():()()式中:第 次倾斜称重时、两点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水平称重时 和 点距基线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倾斜称重的总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航海/船舶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