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形势与任务形势与任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 郝志军电话:010-6352,13681115642E-mail:第1页主要内容:o1.怎样对待十多年来新课程改革?怎样对待十多年来新课程改革?o2.怎样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怎样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o3.开展试验区建设有那些初步构想?开展试验区建设有那些初步构想?第2页一、现实状况描述o怎样对待十多年来新课程改革?怎样对待十多年来新课程改革?成效与问题成效与问题第3页以来课程改革进展o目标: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和时代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体系o标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系列文件
2、;o进程:底,义务教育段和普通高中31个省市区进入新课程。课程改革进入长期化。o特点:教育领域重大变革,是教育观念和价值重大转变。第4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示意图第5页新课改成效新课改成效1、总体判断确立以人为本教育观 主体地位形成回归实践价值观 联络现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教学)方式 促进学习2、详细表现(目标、内容、课堂、评价等)第6页3.五大推进策略(经验)o“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o系统思索,重点处理o动态把握,激励创新o点面结合,经典引路o培训、教学、研究结合第7页课改存在主要问题总体判断:三维目标关系重心偏移,知识目标重视不够,有可能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和学生发展片面性;
3、师生关系重心偏移,过分强调学生地位,教师作用重视不够,有可能造成教学中主体人群结构单一性;第8页问题(续):课程文化关系重心偏移,传统、本土文化重视不够,过分强调外来文化,有可能造成人文化结构狭隘性;教学活动方式重心偏移,讲解、传授、示范等主导性教学方式受冷落,缺乏实质意义对话活动十分常见,教学过程形式化倾向。第9页以课堂教学为例o去“问题化”、o去“中心”化、o舞台化、o“蜻蜓点水”化o去“学科”化第10页几点思索:对几点思索:对“改革改革”性质认识性质认识 【加】富兰在变革力量续中,提出8条变革启示o启示一:你不能强制决定什么是最主要(变革越复杂,你能迫使它做最少)o启示二:变革是一项旅程
4、,而不是一张蓝图(变革是非直线,充满不确定性,有时还违反常理)o启示三:问题是我们朋友(无问题就学不到东西)o启示四:愿景和计划稍后形成o启示五: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含有同等力量o启示六:集权和分权都行不通(上下结合策略)o启示七:与广泛环境保持联络对成功必不可少(内外学习)o启示八:每个人都是变革力量(不只是教授)第11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性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性特征o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实践探索进入系统总结、提升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由实践探索进入系统总结、提升质量、难点突破深化阶段。量、难点突破深化阶段。o其阶段性特征:其阶段性特征: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课
5、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尚符合时代精神和素质教育要求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但尚不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正在发生主动转变,但束缚不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正在发生主动转变,但束缚改革创新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课程改革已由试验探索进入常态改革创新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课程改革已由试验探索进入常态推进,但缩小城镇差距、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任务十分艰巨;各推进,但缩小城镇差距、全方面提升教育质量任务十分艰巨;各地域在改革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但系统总结、提地域在改革过程中探索、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但系统总结、提升和推广任务依然繁重。升和推广任务依然繁重。o一句话:我国课程教学改革还
6、在路上。一句话:我国课程教学改革还在路上。第12页 二、主要任务二、主要任务o怎样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怎样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第13页任务一:要关注政策任务一:要关注政策o主要政策:国家中长久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 全方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o三坚持战略主题: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方面发展;o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知行统一、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第14页按照按照教育规划刚要教育规划刚要,怎样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怎样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强化能力为重等方面提出研究课题?学内容方法、强化能力为重等方面提出研究课题?课题研究题目:教师教学观念情况
7、调查研究;教师教学观念情况调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现实状况调查研究;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现实状况调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机制与策略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机制与策略研究;新型教学方式(启发、参加、讨论式)学科利用新型教学方式(启发、参加、讨论式)学科利用成效试验研究,等成效试验研究,等第15页刚要提出课题(续)o学科课程标准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o影响教学质量原因研究(内外、主客原因等);影响教学质量原因研究(内外、主客原因等);o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策研究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策研究(思绪、路径
8、、伎俩、方法,提供案例);(思绪、路径、伎俩、方法,提供案例);o学科能力表现调查研究;学科能力表现调查研究;o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策略研究等。优化学生知识结构策略研究等。第16页案例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从科研视角)o以科研推进和引领学校整体发展(把科研落到实处)o办学思想:o “以德治校”(精神特区)、“以法治校”、“以人为本”第17页图片:衡水中学第18页总目标:思品、基本功、教材教法、管理、教育科研办法:第一个成立教科室,独立不兼职;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问题,都应成为课题研究;每学期教师写一篇优异科研论文。第19页科研管理方法各项制度保障 科研检验方法 科研结果奖励方法等 从青年教师入手,以老
9、带新,科研培训,消除不良思想 畏惧思想、轻视思想、无关思想、懒惰思想、无用思想、麻烦思想共性问题:集体研讨、合作攻关,树立大课题意识第20页思索提出2个问题:1、一所成功学校就是好学校吗?2、每所学校都声称自己实施素质教育,为何成效差异大?启示整体推进:老师办学理念 运作模式 行动策略 学生 (保障机制)学校文化 (教学+管理+育人)第21页o任务二:任务二: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要关注学校课程改革第22页课程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地位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主要载体,集中表达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
10、本任务意见 课程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关键。学者们共识第23页课程在学校育人体系中地位o实体性:实体性:是学校教育教学思想、目标、理念、知识和经验载体和集合体。o中介性:是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教育内容转化为教师和学生行为纽带;学校连接国家、社会和家长桥梁。o标杆性:学校教学活动依据,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规划、方案、标准和蓝图。o一句话,学校改革发展根本在于课程改革。第24页推进学校“五大课程”系列建设:o学科课程o活动课程o实践(研究)课程o社团课程o环境课程(也称潜在课程、隐蔽课程、文化课程)。第25页社团课程分科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 践 课 程 环 境 课程社团课程学校课程结构体系第26页
11、学校课程建设案例:学校课程建设案例:o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市海淀区“课程整合、自主排课课程整合、自主排课”,设置最适合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探索设置最适合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探索(-)o一个经典学校课程改革案例一个经典学校课程改革案例 清华大学从属小学清华大学从属小学“1+X课程课程”第27页案例1:清华大学附小清华大学附小“1+X课程课程”o目标:目标:为儿童打下学习底子、精神底子和健康底子。详细为10个“一”目标:一流好人格、一身好体魄、一生好习惯、一个好兴趣、一个好思维;一手好汉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项好才艺、一门好外语。o含义:含义:“1”是基础,“X”是“1”基础统合变量或增量(拓展、延伸
12、)。二者比值为0.618(类似黄金分割)。o设置:设置:将原11门学科整合为四大类:语言与阅读、科学与技术、健康与品德、艺术与审美。各门类下设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第28页清华大学附小清华大学附小“1+X课程课程”(续)o 课程实施:课程实施:o1.改变教学内容。(1)学科内部:精研国家课程教材,筛选、归拢先关内容,本学科关键概念、重点、难点、易错点内容精讲精练。(2)学科之间:寻找内容相关点、整合联络点,形成整合性课程。节约下来课时,实现“X”拓展。第29页(续)o2.改变组织方式。(1)课时安排:打破40分钟固定课时,构建集约化课时。如“小课时”10分钟,晨读、习字;“基础课时”35分钟
13、;“大课间”30分钟上下午操;“大课时”60分钟,部分基础性课程模块、分层走班、拓展性课程、实践活动等。第30页(续)(续)o3.教与学方式转变。(1)教师专心做好“编”(自学单、共学单、延学单合称为乐学手册)和“导”,做到“三不讲”:学生会不讲、自己能够学会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不讲。o(2)学生围绕乐学手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第31页总结与反思(一)总结与反思(一)o1.“课程整合、自主排课”探索,大胆、创新,基本符合新课改精神,对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方面个性化发展有主要意义;o2.这种探索是按照“办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思绪展开,把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中,且相
14、互联络促进,符合教育教学特点。第32页总结与反思(二)总结与反思(二)o1、经验成份多,理论支撑、现实依据不足,如黄金分割依据、“X”范围与程度等要深入研究;o2、课程内容领域划分与术语表述,需要推敲、提炼、规范;o3、乐学手册吸收了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讲学稿”特点,但对教师设计和学生合作要求高,对“三单”逻辑、本质关系需要不停研究;o4、要确保课程实施,需要科学、民主课程管理、课程资源开发和评价体系做支撑。第33页任务三: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任务三:重点关注课堂教学改革o教与学方式问题、教学模式问题等。第34页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结论)中小学生学习方式调查(结论)样本:6省、3
15、6所学校,3403名学生o1、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向主动方面转变,但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学习开展得、学生学习方式正在向主动方面转变,但研究型学习和合作学习开展得很不理想,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差距较大。很不理想,与新课程改革要求差距较大。o“课堂上开展各种游戏、比赛、角色饰演等形式课堂上开展各种游戏、比赛、角色饰演等形式”,多百分比仅,多百分比仅19.6%;普通和少百分比为;普通和少百分比为81.4%;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仅为;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仅为10.5%。o2、转变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突破口之一是重视发觉学习、转变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突破口之一是重视发觉学习。o3.从学段来说,初中阶段是转变和改进学
16、习方式重点。从学段来说,初中阶段是转变和改进学习方式重点。o4、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改进(、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改进(40人以下)人以下)第35页中小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时间调查(年)o样本:样本:1200人,北京、山西、四川人,北京、山西、四川12所学校所学校o1、有77.8%以上学生提议深入增加自主学习时间,说明当前存在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不够用。o2、有4成以上(41.6%)学生对自己学习时间规划不好、利用不尽合理,时间使用效率有待提升,教师之“导”很主要。年,全国有508个县每县平均第36页1.明确教学本质特征、要素关系及评价o自1997年叶澜教授发出“
17、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以来,伴伴随新课程改革推进,对课堂教学研究不停深化,人们已经突破传统“知识课堂”、“讲讲课堂”局限,上升到对人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追求和考量,“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促进发展为指向”成为主导课堂教学价值理念。近期一些中小学提倡和试验生本课堂、生命课堂、文化课堂、智慧课堂和理想课堂等,就是在这种主导价值理念生动实践。第37页当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1:活动活动实践性实践性o 课堂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发展为目标、以学习为主要方式实践活动过程。活动作为主体成长基本方式,既是主体认识发生和发展机制,也是人其它方面能力和素质发生发展原因和机制。课堂教学目标主要实现形式就是学生在教师引
18、导下主动参加各种形式学习活动,如操作活动、认知活动、交往活动、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等。o 不论是主体内部认知建构和情意活动,还是外部操作、交往活动,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结果在特定教课时空中集聚、传承与创造,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第38页当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2:社会社会交往性。交往性。o教学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互动社会性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既是一个理性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情感、社会化过程,经过人与人之间交往和互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对象性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第39页当代课堂教学本质特征3:文化文化价值性价值性o教学是历史文化与价值体系传承延续过程。o教学总是在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并传承与发展
19、着文化,社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进行方式和价值导向。o课堂教学是师生生成自我价值过程,同时也是传递社会价值过程。第40页o“抓住价值与理念、实践与活动、合作与交往这些重大命题,对于当代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构建,将提供一个新解释系统,同时也从根本上把握中国课堂教学存在形态及发展未来走向,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思辨提升,理性思索”裴娣娜,第41页2.理清教学要素及关系o课堂教学活动中组成主要包含教师、学生、课程与教师、学生、课程与课堂文化课堂文化四个基本要素,它们互动组成了六种教学关系:o(1)学生与课程互动组成创生关系;(2)教师与课程互动组成调适关系;(3)学生与课堂文化互动组成创生关系;
20、(4)教师与课堂文化互动组成调适关系;(5)学生和学生互动组成合作关系;(6)教师和学生互动组成导学关系。其中,由学生与课程互动组成创生关系是关键关系,其它关关系是辅助性关系。第42页六个教学关系与教学本质特征直接相关:学生与课程关系、教师与课程关系分别表达了教学“活动实践性”特征;学生和学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关系分别表达了教学“交往-社会性”特征;学生与课堂文化关系、教师与课堂文化关系分别表达了教学“文化-价值性”特征。教学本质与教学关系相互依从性表明:教学本质决定教学关系,教学关系表达教学本质。第43页基于对课堂教学本质特征和教学关系分析,尝试性地建构由一个“六关系维度、十三指标要素”(6.
21、13)组成课堂教学评价框架(以下表)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本质特征本质特征 关系维度(关系维度(6)指标要素(指标要素(13)表现描述表现描述活动实践性教师课程 目标确定 明确、详细、可测 内容设计 主题、结构、展现。技术利用 关联性、新奇性、多样性 学生课程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质疑、探究 学习效果 学会、学好社会交往性教师学生 提问应答 启发性、挑战性、全体性 活动引导 任务、责任、路径、时效 评价反馈 客观、及时、正向 学生学生 合作研讨 团结、互助、共享文化价值性教师课堂文化 气氛营造 活跃、轻松、友好 秩序调整 规范、灵活、机智 学生课堂文化 学习状态 有动力、有精力、有活力 学习体验
22、感悟、愉悦第44页3.实现课堂教学四大方式转变四大方式转变1、教师教学方式转变2、学生学习方式转变3、教学内容展现方式转变4、师生互动交往方式转变第45页转变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策略一)o 从单边静态走向多维动态(1)“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动脑、动手、动情”;(2)把“备课”改为“设计”:不求多而求精、不求细而求活、不求快而求新、不求静而求动。第46页o从独白走向对话导入性对话;诊疗性对话;解释性对话;总结性对话;和预测性对话。第47页o从知识点走向问题阈(1)区分问题类型:认识(真理)问题、价值(观念)问题、操作(实践)问题。(2)区分问题性质:普通问题与学科问题;表象问题与
23、实责问题等。(3)掌握发觉问题路径:实践归纳、理论推演和文件综述。(4)发觉探究性教学问题六个着眼点:第48页发觉探究问题六个着眼点 一是从教学内容(或学科内容)所标示重点和难点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二是从大多数学生感兴趣且有争论教学内容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三是从与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相联络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四是从模拟科学家试验过程、验证学科中相关定理、结论或原理过程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五是针对详细教学情景,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所引发有价值疑难和矛盾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六是直接从相关文件翻阅和学习中寻求与发觉所探究问题,等等。第49页教师教学方式转
24、变o接收学习体验学习教学法o知识掌握问题发觉教学法o连贯讲授挫折演示教学法o被动听讲尝试探索教学法第50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策略二)o有目地学习o有选择地学习o联系实际地学习o创造地学习o主动地学习o合作性地学习o反思性学习o依靠丰富想象力和预测前瞻性学习第51页教学内容展现方式教学内容展现方式(策略三)o直接展现间接展现o全部展现部分展现o必定式展现疑问式展现o当下展现以后展现o结果展现过程展现 第52页转变师生互动方式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策略四)o以知识为主单向交往以问题、课题、项目为中心重过程与方法、重情感与态度、重引导与合作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新型教学交往关系
25、(指明问题,多向互动)。第53页三、关于试验区建设初步构想三、关于试验区建设初步构想o1.全方面调查研究区域、学校现实状况,系统总结经验,利用优全方面调查研究区域、学校现实状况,系统总结经验,利用优势和机遇,找准问题和不足。势和机遇,找准问题和不足。对此,可采取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即基于内外部环境和外部竞争条件下态势分析。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是内部原因;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是外部原因。这种态势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亲密相关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会和威胁等,经过调查列举出来,经过系统分析
26、,把各种原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对应结论,为作出科学决议和规划提供依据。第54页试验区初步构想o2.科学研制区域“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o 年,三个关键词“关键”、“收官”、“谋局”。o o 在系统分析现实状况基础上,研制区域教育发展五年规划。主要包含:现实状况与形势、经验与问题、目标与思绪、任务与项目、实施与保障等内容。深入明确区域教育发展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人。第55页试验区初步构想o3.确定近期要落实主要工作或项目。按照五年规划,在时间上可分解为“1+3+1”或“1+2+1+1”;在目标和任务上可分解为“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并有阶段性结果。依据合作协议,近期主要在学校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学校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重点研究提升。近期,要组队开展系统、深入调研,为规划制订和重点工作实施创造条件。第56页试验区初步构想o4.建立有效合作研究工作机制。试验区由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和武侯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和职能部门共同组成,依据需要适当聘请相关高校、研究单位教授。建立:1.沟通协商机制(确定联络人);2.工作简报机制;3.研讨交流机制;4.监测评价机制。第57页o谢谢大家!第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