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3696649 上传时间:2024-07-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复习过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理解练习题精品文档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B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B下列

2、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黎民不饥不寒。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弃甲曳兵而走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

3、都会来归顺了。C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东发生了灾害(我)也这样做】B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打仗,请您打一仗就明白了】C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就会让百姓生养死葬都不会有遗憾】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便是王道的开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忡忡忧心开篇,提出问题。B孟子借题发挥阐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比喻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没有本质区别,“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继而孟子具

4、体阐述要“天下之民至焉”,必须养生丧死尊老重教、赈灾救民,使黎民不受饥寒。D全文围绕使“民加多”的话题,巧妙设喻,先正后反,排比铺张,气势磅礴。D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弃甲曳兵而走兵:武器。B养生丧死无憾憾:遗憾。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抢夺。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发粮仓,赈济百姓。

6、3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灾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B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使梁惠王认识到他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与邻国并没有区别。C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D在使梁惠王明白了自己做法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了自己关于民本的终极理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

7、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阅读“吾尝终日而思矣,用心躁也”两段,完成问题。20、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C、君子博学而日

8、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尝跂而望矣 跂:踮起脚 B假舆马者 假:利用C锲而不舍 锲:雕刻 D而绝江河 绝:断绝10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吾尝终日而思矣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C蟹六跪而二螯D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11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

9、挺者12下列对#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end#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D)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

10、确的一项是( )(3分)A不复挺者 挺:直。 B声非加疾也 疾:快,这里引申为“洪亮”。C而闻者彰 彰:清楚。 D假舆马者 假:驾驶。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取之于蓝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B輮以为轮 斧斤以时入山林C而见者远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风雨兴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1、 )(3分)A开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使观点更具权威性。B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的比喻,论证了学习可以提高人的水平的观点。C“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凭借了自身内部的努力。D本文中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反映了荀文议论透辟、笔势雄健的特点。(C)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冰寒于水的事列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明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B、“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

12、楫”,几个不同的比喻连用,使读者加深了对同一道理的理解C、劝学虽然以论述思想品德的学习修养为主,但作者也着力论述了学习文化知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学习方法。D、荀子提出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观点,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她启发和鼓励人们利用外物来增强人的能力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B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登高而招 D顺风而呼 提示:B

13、项中的“而”表转折,其他三项中的“而”表修饰,连接状语。 答案:B8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A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B我曾经整天地独立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向他人学习收获大。 C我曾经一天到晚不停地学习,却比不上短时间内学习收获大。 D我曾经整天地思考,却不如一会儿向别人学,一会儿自己思考收获大。 提示:C、D两项错误十分明显,A项是干扰项,B项在“达”“雅”两方面都比A项强。 答案:B9对上文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日而思”之所以不如“须臾之所学”收获大,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外在的人或物。 B文章很好地运用了比喻论

14、证的方法,来阐述“善假于物”的重要意义。 C学习上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把个人独立思考和向他人请教结合起来,这也是上文重点论述的道理。 D学习可以使人“善假于物”,从而培养起自己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品德。 提示:选文论述的道理是君子善于假借外物。 答案:C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选段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时的势如破竹和巩固政权时的种种措施。B作者用铺陈的手法叙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至高无上的权威。C从这段文字记叙的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而采取的措施看,他确实为子孙后代开创了“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所叙述的秦始皇所实行的政策,说明他不知道与昔日相比“攻守之势异也”,因而“仁义不施”。从“始皇既没”到“仁义不施

15、而攻守之势异也”原文见课本。9语段是在秦“余威震于殊俗”的背景下极写陈涉之弱,那么,我们探讨两个问题:(1)后一段采用了什么手法?从哪些角度极写了陈涉之弱?_(2)这样极写陈涉之弱,在表现上有什么作用?_【答案】(1)采用对比手法,陈涉地位和九国之君比,尊卑悬殊;武器和九国之械比,利钝大别;部众和九国之师比,众寡极异;谋略与九国之士比,智愚径庭。(2)前一段写陈涉起事之易与前文诸侯攻秦之难遥相映照,后一段从多个角度与九国互为对比,都是为结论蓄势;陈涉如此之弱而亡秦,“何也”这提问则必然而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便如水到渠成般自然,雷霆震空般有力。10请概括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将陈胜与九

16、国之师作比较的。_【答案】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的能力;军队的素质;装备。11下面关于文段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集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几组对比,非常鲜明地突出了全文中心。B本段文字以陈涉起义的史实为论据,用反衬的写法,揭示了秦王朝覆灭的原因。C作者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意在讽今。“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点出全文写作意图。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答案】C12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

17、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答案】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阅读下列文段,完成710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18、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履至尊而制六合最尊贵的位置,此处指帝位。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言论,这里指着作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水池,池塘8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

19、文的一项是()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下面对文章前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20、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答案】B(作者并没否认“童子之师”是老师)“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那些教孩子的老师,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C对那些只教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学习其中的文句,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我是无所谓的。D那些教孩子的老师,交给孩子书本并帮助他们朗读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老师。(B)12对这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该段句式变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结合,奇偶互见;字里行间饱含感情,读来感心动耳。B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尖锐地批判了“今之众人”“土大夫”“君子”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C三个对比,结语语气一句比一句重,第一个对比的结语是疑问语气,第二个对比的结语是肯定、责备的语气,第三个对比的结语是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表达的感情更强烈。D这一段批判反面现象的目的仅在阐明从师学习的重要性。()D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