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679013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高中政治必修1至4全面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中政治必修1-4复习经济生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 B、必须用于交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区别联系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

2、,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

3、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下跌,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

4、政支出);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信用工具: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6、外汇和汇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7、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保持人民

5、币币值稳定就是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8、人民币升值的利弊人民币升值的利: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人民币升值减轻了中国外债的压力;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人民币升值使得外商在中国市场购买商品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人民币升值将会加大国内就业压力;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第二课、多变的价

6、格影响价格直接因素供求关系. 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价值.1、供求影响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是宗教、习俗。(间接)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直接)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导致出现不同类型的市场:买方市场、卖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价值量的决定因素: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A、社会必要劳

7、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意义:个别劳动时间和商品价值量无关,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少,创造的价值总量越小,则处于不利地位。反之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同一劳动时

8、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创造的价值总量越大,则处于有利地位。决定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缘故。一、概念价值量: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价值价值总量: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的总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通俗的说就是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某个行业的平均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通俗的说就是生产同一种商品的某个企业的劳动时间例如:甲、乙、丙三家企业都生产A商品,甲生产一件A商品耗时10小时,乙生产一件A商品耗时8小时,丙生产一件A商品耗时7小时,那么10、8、7分别甲、乙、丙的个别劳动时间,而生产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约为8.3个小时。二、计算公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例如:生

9、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那么A商品的价值量就为2,同时,社会劳动生产率可表示为0.5件/小时,如果生产时间为10小时,那么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为5件,价值总量就是2*5=10三、关系(一)价值量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所以,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耗费的时间越多,效率越低),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成反比。3、由于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都无关。(二)价值总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无关。因为,时间越多,价值量越大,

10、同时数量越少,两者相乘结果不变。例如:假设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那么价值量就是2小时(即生产一件A耗时2小时),那么10个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为5件,根据公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为:2*5=10假设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为4小时,那么价值量就是4小时(即生产一件A耗时4小时),那么10个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为2.5件,根据公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为:2.5*4=10,结果不变所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价值总量无关。同理可得,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也无关。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例如:假设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那么价值量就

11、是2小时(即生产一件A耗时2小时),而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即甲生产一件A耗时1小时),那么10个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为10件,根据公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为:2*10=20.假设甲企业的个别劳动时间降低为0.5小时(即甲生产一件A耗时0.5小时),那么10个小时生产的商品数量就为20件,而此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并未发生改变,所以,A商品的价值量仍为2,根据公式:价值总量=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总量为:2*40=40.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3、由于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成正比,所以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量成反比四、友情

12、提醒理解上述关系的重点有以下几点:1、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2、时间与效率成反比,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为耗时越多,效率越低。3、理论上认为,只有某个企业改变自身的个别劳动时间,并不会改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也就不能改变价值量。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等价交换中的“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

13、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商品的价格和价值相符。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规律的这种表现形式并不违背价值规律,因为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可能高于或低于商品的价值;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商品的价值相符。4、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需求量)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也有影响。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

14、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5、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变动会促使生产经营者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1)影响消费的最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2)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成反比)外,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商品自身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购买方式;商店位

15、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和保养等。(3)提高人们消费水平,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还要稳定物价,控制物价上涨,这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2、消费类型:(1)按消费对象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交易方式不同:钱货两清,贷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4、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

16、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5、不同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要作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健康的从众心理会带动经济的发展,不健康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

17、。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行为讲究实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是一种理智的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怎样的?生产决定消费。主要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

18、创造动力。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主要表现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调节着生产。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意义:A、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B、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C、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大力发展生产

19、力的途径: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原因:根本原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

20、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规律。具体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评价标准: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注意:(1)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而言,主体地位整个公有制地位)(2)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4、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它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在国民经

21、济中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6、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重要意义是什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7、 公有制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位、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经济国民经

22、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8、 我国目前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哪些?它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地位:它们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其发展。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1、公司的含义、形式、组织机构、特点分别是什么?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形式: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大会、董事会)、执行机构(总经理

23、及其助手)、监督机构(监事会)公司的特点: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科学管理结构。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简言之,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法人必须拥有独立的财产,作为其独立参加民事活动的物质基础)【法人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法人特征:(1)依法成立。(2)有独立的财产。(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必须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公司制企业是依法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称法人企业。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是法人企业。企业法人具有以下特征: (1)具备企

24、业法人的法定条件,经核准登记成立; (2)是从事营利性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 (3)独立承担民事责任。2、如何成功地经营一家公司?公司的经营,是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注意: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3、企业兼并、企业破产含义作用兼并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实现以优带劣的调整,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破产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和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

25、算。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其提高企业竞争力;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4、就业的重要意义有哪些?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通过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5、我国面临的严峻的就业问题的产生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原因: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健全,就业信息不畅通。对策

26、: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劳动者个人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6、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哪些?劳动者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维权: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27、,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第六课、投资的选择1、什么是储蓄存款?储蓄存款的主要机构有哪些?储蓄存款: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主要机构: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2、什么是利息?它是如何计算的?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它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它的计算公式为:利息=本金*利息率*存

28、款期限3、商业银行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业务?商业银行是指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国有独资银行和国家控股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重要的部分。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主体业务,是营利主要来源);结算业务。银行的作用:纽带作用、依据作用、监管作用中央银行,央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人行),央行属于政府,实行监管的职能,管理国库,发行货币。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它不办理普通银行的业务,但在普通银行资金周转不开时对其进行资金援助,也就是说央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国银行(中行)是商业银行,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以赢利为目的。中,农,工,建是四

29、大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可见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 按照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而设立的,从事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是: (1)中央银行是国家机关而商业银行则是企业法人; (2)中央银行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国家职能部门,商业银行则是经营存贷款,办理结算业务的企业法人; (3)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业实施管理,而商业银行则是被管理的对象; (4)作为中央银行行长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提名

30、,由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任免,而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设置则根据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办理。 4、什么是股票?股票的生命力何在?股票投资收入来源于哪些方面?建立股票市场有何意义?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股东对公司的所有权)。生命力:流通性。投资收入:股息和红利收入;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意义:股票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对搞活资金融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筹措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5、债券的含义及我国债券是如何分类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31、债券的性质:债务凭证。债券的类型:区别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发行主体 国家(各级政府)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公司(企业)风险情况 风险最小风险比政府债券高,比公司债券低风险最大收益情况收益比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它债券收益高于政府债券,低于公司债券收益最高流通情况最强较强最低6、商业保险的种类和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分别是什么?保险是以“风险”为投资对象的一种投资方式。不仅体现保障功能,还显示出保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特征。它可分为两类:人身保险: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如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等。财产保险: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等。保险原则:公平互利,

32、协商一致,自愿订立。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几种投资方式的异同投资方式特点收益风险储蓄便捷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收益最低。在这几种投资方式中风险最低。存在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债券稳健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利息。其中国债的收益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风险高于储蓄。股票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方式。可以获得股息和红利以及购买股票的差价。收益不稳定。风险较高。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保险事故没有发生时,投保人的投资没有回报;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赔付的保险赔偿金就是投保人的投资回报。本身就是针对风险的投资。这几种投资方式都是能够获得

33、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指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它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居主体地位。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按劳分配公

34、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等。2、作用: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3、在我国主要有哪几种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只存在个体经济中。如城乡个体工商户的收入;农村承包养殖户的收入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

35、利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按劳动要素分配(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按技术要素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按管理要素分配(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4、效率与公平(1)公平含义: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5、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分配方式合理,则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

36、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收入分配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实现共同富裕。平均主义抹杀人们的贡献,其本质是不公平。两极分化指收入差距过分悬殊且不断拉大,它会严重挫伤劳动者积极性,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6、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我国的分配原则)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坚持效率优先是因为: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效率优先符合我国国情。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效率优先

37、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率优先,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兼顾公平:是指社会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坚持兼顾公平是因为: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兼顾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要求 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

38、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带后富。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1、国家财政收入的含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来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来源: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中基础性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分配政策。基础性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3、国家财政支出的用途有:经济建设支出(重点是基本建设和支持农业,是占首位的财政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债务支出。4、

39、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财政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但财政收支是在动态中实现的,这种状态几乎不存在。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收入等于支出;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5、国家财政的巨大作用有:(1)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是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结构调整有重大促进作用。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结构的调整和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同时支持高科技研究开发,发展了科技教育等事业。(2)人民生活有保障:财

40、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征税与纳税1、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其关系分别是什么?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税收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关系:三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2、我国税收的种类:根据征税对象,我国的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五大类。

41、目前在我国增值税(属于流转税) 和个人所得税(属于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3、增值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基本税率是17%。增值税不仅可以避免对同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个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4、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征收意义分别是什么?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意义: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

42、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5、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判断一个经济单位或个人是否是纳税人的标准是什么?纳税人是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指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判断标准: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注意:纳税人不一定是税款的实际承担者,即纳税人不一定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在我国现有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人人都是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因而都是实际的负税人,都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5、我国税收的性质是什么?在经

43、济生活中有哪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违法行为:偷税;欠税(纳税期限);骗税(税收优惠政策,集中在出口退税);抗税(用暴力或威胁)6、公民怎样增强“自觉纳税”意识,做一个守法公民?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它有哪些基本手段?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2、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是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

44、作用的经济。市场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3、良好的市场秩序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市场交易原则?自愿(违反:强买强卖、搭售);平等;公平(违反:缺斤短两等);诚实守信4、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以法律规范、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以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等内容,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大力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国家角度: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

45、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社会角度: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个人角度: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5、市场调节有哪些局限性(弊端)?自发性:为了眼前利益(排污、制假售假)、为了不正当利益(盗版)。盲目性:生产经营者无法完全掌握市场信息和控制经济变化趋势,导致“一哄而下(上)”。滞后性: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的调整有时间差,必然导致经济波动和资源浪费。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它具有如下基

46、本特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7、宏观调控实施的原因、含义、主要目标和主要手段分别是什么?原因:为了弥补市场调节不足,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功能。含义:它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手段:经济手段: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计划;法律手段;(立法和司法活动);行政手段。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第十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有哪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