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674133 上传时间:2024-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析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本文针对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及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提出转化创新主体、完善相关政策、培养技术人才和重点技术再创新等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关键词:低碳技术、低碳创新主体、低碳创新政策、知识产权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增长模式。仅2007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了60.1亿t,而1978年仅13.8亿t。1碳排放量的大幅增加,能源的迅速减少,已经开始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效应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我们要尽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

2、的制造业技术,发展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可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技术。经济学家保罗大卫在1985年提出:“经济社会中一些偶然事件可能导致一种技术战胜另一种技术(即技术演进)。但是一旦选择某一技术路线,它会持续到最终,即使另一种技术路线可能比该路线更为有效2。”但在中国诸多重点发展领域之中,现正面临技术转化的困境。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则是实现低碳经济理念的一种手段。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引领能源利用方式的转变,颠覆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传统工业模式,进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低碳经济时代,是中国经济、社会、人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中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中国

3、已在多个第二产业项目和服务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其中以与新能源相关的行业最为突出。在低碳能源技术领域,中国的可再生资源十分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低碳技术已经商业化。如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无先例、无引进、无成熟市场的情况下,创立了具有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工业体系。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为全球低碳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中国政府2011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可以看出中国近年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产业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为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再生资源回收与循环经济、环保设备等。1.1火电行业改进能源转化效率,已取得突破中国现在已经拥有了世界上规

4、模最大的利用超临界技术的燃煤电厂,预期发电效率超过45%。同时,中国还在进一步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机组,推广应用超临界和超临界发电技术,以取得更好的节能效果,预计到2050年将实现相对节能25%3。中国由于天然气资源贫乏,核心技术十分落后,所以在天然气发电领域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05年,国际电力市场天然气的平均效率就已达到了42%,原因在于西欧国家在天然气联合循环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4。1.2新能源汽车技术慢慢成熟,已迈向产业化2010年,中国企业就已逐步向出租车市场出售全球首款单次充电可行驶400公里并可容纳5位乘客的纯电动轿车。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开辟非常规快

5、速发展之路。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水平还是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混合动力方面,日本的弱混合动力汽车可以节能38%,而中国的产品只能达到节能20%的水平5。说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攻关。1.3建筑节能技术取得进展,保暖减排技术初见成效“十二五”期间,公共建筑将被定为节能降耗的主要领域。近日宣告的财政部、住房和城乡树立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义务的通知要求,国家将启动一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到2015年,改造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将下降30%以上。由于受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中国建筑多采用钢

6、筋混凝土的模式,包在水泥里的钢材都是无法回收的,而国外的建筑钢材大多都是可回收的,中国建筑技术一直没有与国际建筑科技并轨。1.4工业节能与减排工业领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调整产业结构虽然是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但也是最耗时、耗力的措施,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抑制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难度较大。虽然近年来一直在提倡淘汰落后产能,但是由于未形成长效的淘汰落后产能机制,在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新增产能同样对整个行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部分工业行业还存在相当的过剩产能。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不仅仅只能以现有的产能规模为标准,随着市场的变化与节能标准的趋严,行业的减排工作更具有挑战性。1.5再生资源回

7、收与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反复利用,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则是实现资源循环的主要环节。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不断规范,各级政府对培育商贸和流通市场的重视,吸引了再生资源的聚集,各地市场交易十分活跃。但到目前为止,中国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由于中国的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及历史原因使得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另外,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使得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还十分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1.6环保设备制造技术应用较快,水和大气污染治理设备的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应用中

8、国在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水污染治理设备和固体废物处理设备三大领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产业的投资重点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和水质污染防治设备上。但中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开发相对落后;环保设备初级产品仍占较大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比例小;某些领域缺少适用的产品品种;以及某些资源综合利用设备等成套水平和能力较低,是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2、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困境2.1技术创新主体不明确就百年的国际经验来看,真正起到作用的技术几乎都来自于企业。只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才能使国家整体的创新水平得到提升。然而,中国自开放以来,对于新技术的开发多依赖于高校和科研所,

9、而对真正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放任发展,导致中国产学研工作的严重脱节。高校和科研所虽有能力开发新技术,但由于和市场脱节,相当一部分技术无法转化为真正的商品。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研发人数虽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企业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匮乏,并且流失严重。中国几千家大中型企业中,拥有研发机构的只有25%,75%的企业没有一个专职机构从事研发活动6。就研发的产出指标发明专利而言,中国在低碳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前五名中,有四家是高校,仅有一家是企业。另外,由于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景不明显且有风险,国有企业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以及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合一的产权制度导致企业缺乏低碳技术创新的自

10、主权。2.2技术创新相关政策不完善低碳技术大多是新兴技术,面临较大的风险,同时未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没有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出于经济利益因素的考虑,为规避风险,企业在技术方面很难去突破创新。另一方面,低碳技术创新技术载入社会网络中的实体,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必然会受到社会网络的结构下制度及嵌入在其中的技术的影响和演化。新技术即使被开发出来,但没有良好的制度保证,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投入市场,变成产业,也就不能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2.3 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本身并不产生创造发明,而是对人们在发明创造及其应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加以确认和保护。我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第三大贸易国,工业

11、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差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首先,缺少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成为制约提升我国低碳产业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占据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半导体、通讯、医药、生物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拥有的授权专利数达到60%90%以上7。中国在一些制造能力较大的加工行业,因缺乏知识产权而竞争力不足。近年来,中国制造产品出口频频受到知识产权问题的阻拦,廉价劳动力优势被削弱。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被征收较高的专利费。另外,传统产业技术升级面临知识产

12、权竞争。一方面,国外公司在传统行业的高端产品领域进行专利布局。另一方面,一些在国内市场畅销的中国产品受到外国公司的侵权调查。2.4技术创新人才缺乏中国的科研人才,大多都集中在高校和科研单位。 真正从事低碳技术创新和技术推广的科技人员十分有限。此外,企业的高级管理和技术创新人才稀少,精通外语的国际型低碳技术创新人才紧缺。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低碳技术是否能够持续发展,技术是否能有所创新,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研发能力的强弱,而研发能力的强弱具体就会体现在研发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面。中国低碳技术研发能力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包括核心技术研发人员的数量,优秀的技术操作人

13、员的数量以及具有良好素质和长远眼光的企业家的数量。2010年,我国的专业技术人员总量已经达到了4000多万,超过了英美等强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国的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创新人才极其缺乏。在发达国家,高层次人才占总数的比例约为15%至20%,但我国仅为5.5%。我国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日本的8%、韩国和美国(不包括工程师)的15%。82.5技术创新缺乏交流合作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进入工业革命的时期要相对较晚。因此,在科学技术方面,中国相对较弱。并且由于技术开发风险较大、前景不明朗,以及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缺乏灵活性,资源不足和高管理成本等问题,都阻碍了中国技术创

14、新的步伐。企业之间没有形成联合机制,集体开发和研究新技术来分担风险。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完善。部分企业害怕核心技术流失,而拒绝与其他企业联手。3 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3.1加快培育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低碳技术创新作为一项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技术经济活动,客观上要求创新主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必须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或融资能力;能够承担低碳技术创新中的各种风险。按照以上三个条件,只有企业才能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主体主要体现在:企业是低碳技术创新研发活动的投入主体、执行主体、技术成果产出和应用主体、风险承担和利益分配主体。要真正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的

15、主体。第一,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要加快向股份制方向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资本结构,实行产权多元化,从制度上确保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第二,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研发的主体。低碳技术创新活动应在企业内进行。企业可以和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联手,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来实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第三,使企业成为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逐渐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体、多渠道低碳技术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与体系,鼓励企业加大低碳技术创新投资。第四,完善市场导向的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对创新成果的评价要以市场为标准,着重考察研究成果能否顺利转化,能否实现产业化、能否获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3.2 加

16、大政府对低碳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政策的激励与支持,对于推动低碳技术这一公共产品的创新及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政府在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过程中, 都运用了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种政策。如政府投资示范项目、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的消费抵免和政府采购等, 并根据技术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不同的激励政策。中国政府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政策和制度安排,为各创新主体创造一个引导、促进和保护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中介组织,促进低碳技术的应用与改进,加强与国外企业和研发机构的低碳技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和消费方式;居民的低碳消费需求和国外低碳技术进步反过来又会推动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

17、进行更大的低碳技术创新这个创新系统要想有效地运行,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激励,。这些政策主要有,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节能减排政策、政府采购政策和低碳技术转让的国际公共政策等。3.3 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低碳技术也是智力的劳动成果。要想保持低碳技术研发企业的研发热情,就必须要保证他们能有高额投资的收回,这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政府可以完善针对低碳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通过赋予低碳行业创新成果合法持有权,使创新者对技术获得一定时间的独占权,让创新者能够通过实施其创新成果,收回前期的研发投入,并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丰厚收益,以此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将有限的创新资源更加合

18、理、有效的利用。通过灵活运用知识产权制度提供的条件,企业间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合法利用他人的成果,选择正确的低碳技术创新方向、领域和研究开发项目,在做到既避免侵犯他人权利的同时开发新的低碳技术。这样,企业就可以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从事更高水平的研发工作,避免了低水平重复的研究开发,既可以节约有限资源,又可以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加大了新技术开发的可能性。3.4 大力培养科学创新性人才要培养低碳技术科学创新性人才,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队伍,首先应该将教育模式从学科导向向应用型转变。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教育工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技术创新型人才。其次,要充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特点。由于,技术创

19、新型人才在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中起充当主体,他们大都具有以下特点:创新意识强;自主性强;稀缺程度高;面临风险高。企业和政府都应当为其营造出尊重技术人才的良好氛围。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合理的薪酬,最能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对有突出成绩的技术人员,实行破格待遇,使他们获得巨大的工作满足感,以更积极地工作态度以示回应。并通过上岗竞争制,进行人才筛选,为有技术的人才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第四,企业要解决人才问题,不能仅着眼于企业内部,要走出围墙,利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多渠道、多方法地利用人才。3.5 加快低碳技术的引进与交流合作由于中国低碳技术起步较晚,离世界水平还有差距。从基础研究开始着

20、手的话,随着时间,会拉大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为改变现状,政府可以鼓励企业引进中国相对薄弱的低碳技术,使企业站在一个较高的平台上去进行技术创新,以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形势。鼓励和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发起和参与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间和区域间科学研究计划与技术开发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 分享国际前沿科技成果,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成立行业间联盟,帮助企业整合资源,以此增强该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增加中国该行业在国际间的竞争力。主要参考文献:1 张洪涛. 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少用煤,发展气DB/OL. 2 孙丽芝.低碳技术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11(1),第139页3 2

21、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0页4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R.科学出版社,2010,第491页5 刘彬彬.新能源技术现实:国外开花结果 国内无惊人之举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7月21日6 王可达.低碳技术创新的意义及路径选择J.探求,2011(136),第6970页7 冉永平. 从专利数量看中国企业创新能力还不高N.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0日,第一版8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跃居世界第一J.人事天地:人才资讯,2010(34),第9页Analysis ofCurrent deve

22、lopment ofChinaslow-carbontechnologiesand innovationpathsAbstract: Developing low-carbon economies has become a globalconsensus. Low-carbon technologiesare keys to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economic.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status ofthe development of Chinalow-carbontechnologies and the dif

23、ficulties of the innovationofChinalow-carbon technologies. It advises that China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the main innovation, improving relevantpolicies, trainingtechnical personnel,and thenfocusing on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 on. Keys words: Low-carbon technologies; the maininnovation of low-carbon; innovation policies of low-carbon; intellectual property5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