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食品质量管理张国亮(班级:11食工1班 学号:20110803134)摘要:随着食品工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如2009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海南红豆含毒事件等。由于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所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有必要的。本论文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进行介绍并初步提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措施。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主要表现,原因,基本对策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food safety and food
2、 quality management Zhang Guoliang(Food Science & Engineering No.1 Class number: 20110803134)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food industry,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demanding higher quality food, but in recent years, emerging food safety
3、 issues, such as the 2009 melamine milk scandal in 2010, Hainan beans toxic events. As food safety is related to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people, relate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s image, so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oo
4、d security is necessary. In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food safety introduced and initially proposed measures to address food safety issues.Keywords: food security, the status quo, mainly because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1.1我国主要食品安全事件的简要回顾1987年12月至1988年2月,上海发生甲型肝炎暴发流行,30万市民染上甲肝,
5、径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查,为市民生食蚝蚶引起; 1996年月至月,云南会泽县发生食物中毒,192人中毒,35人死亡。经调查为食用甲醛严重超标的散装白酒引起; 1997年6月至7月,云南思茅地区发生食物中毒,255人中毒,73人死亡。经调查为自采食用毒蘑菇所致; 1998年2月,山西多个地区发生假酒中毒事件,共200多人中毒,27人死亡;2001年1月,浙江杭州地区发生60多人食物中毒。经调查为食用了含“瘦肉精”的猪肉; 2002年9月年南京江宁汤山镇发生食物中毒,300多人住院,48人死亡。经调查为人为投毒鼠强所致; 2003年3月,辽宁海城地区部分学生和教师饮用豆奶发生食物中毒,292人中
6、毒,1人死亡。经调查为活性豆粉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素等抗营养分子未完全灭活;2004年4月,安徽阜阳发生假奶粉事件,导致171名婴幼儿营养不良,13名婴幼儿死亡。经调查为奶粉严重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004年5月,广州市白云区发生假酒中毒事件,46余人住院,9人死亡。经调查为食用了甲醛含量极高的工业用酒精兑制的假酒。一、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的主要表现形式依据卫生部自1999年以来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这三个指标的变动趋势(见下表)和卫生部的报告分析,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式不容乐观。卫生部1999年至2004年全国食物中毒报告表主要表现在: 1.2.1食源性疾病依然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卫
7、生部近年来对食物中毒发生的分析报告,我国发生的集体食物中毒极大一部分是由于微生物引起的。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第三条的规定,大量的肠炎和病毒、寄生虫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在我国法定的传染病报告之中1。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发达国家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在9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食源性疾病漏报率在95%以上。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和畅通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因此可以说,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我国的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就卫生部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而言,很可能也只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 1.2.2 食品中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对人民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
8、胁。一是抗生素、激素等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和水产品中。一些地方在种养植中滥用激素类药物以保收成,增加产量。如使用避孕药喂养甲鱼、黄鳝等水产品;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膨化剂等。二是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等有害物质。据国家质检总局2001年对部分省会城市的9个蔬菜品种中的9种农药和14种有害物质残留进行定点检测数据表明,合格率仅为54%。2002年5月农业部组织对北京、上海、重庆、山东、浙江等5省市的50多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22%的样品不合格。2004年农业部在全国第三次抽检51个蔬菜品种3988个样品,农药残留不合格率为9.2%。2005年第一季
9、度农业部在对全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平均不合格率为5.8%2。三是二恶英及类似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食品的污染。据科技部“十五”重大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每人每天膳食摄入二恶英的量为36.24pg/kgbw,这一污染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使用垃圾焚烧技术造成的污染水平。研究同时表明,二恶英是目前世界已知的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有极强的致癌性。1.2.3 新生物技术的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以基因工程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产品领域已显现出极大的市场潜力。如今,转基因食品也早已摆上了人们的餐桌。如番茄、大豆油等制品。据2003年7月3日北京市
10、农业局通报,其在北京市场上抽查的22个色拉油产品均为转基因产品。尽管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类有害,但这种生物安全所致的食品安全仍然成为了社全各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存在潜在的未知的危害。1.2.4 不法行为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隐患。一是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如南京冠生园生产的“黑心”月饼,敌敌畏泡制的金华火腿,石腊做凝固剂的重庆火锅底料,陈化粮翻新做的米粉等。二是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添加剂)。如用违禁“工业盐”腌制的四川彭州泡菜,添加化工原料“非食用冰醋酸”的山西老陈醋,还有今年闹得谈红色变的“苏丹红事件”等。三是人为投毒等利用食品犯罪的形势严峻。
11、如2002年南京汤山特大投毒案。投毒的主要物质是毒鼠强,就在2003年8月18日国家有关部门宣布联合开展毒鼠强专项整治之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宁夏、四川、广东、河北和广西先后发生6起毒鼠强投毒中毒事件,导致182人中毒,其中9人死亡。二、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初探2.1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结构不科学,有法难依有关调整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专门法律法规、食品标准以及与调整和规范食品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性文件所构成的有机体,我们称之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就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而言,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注重将食品纳入法制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若干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特
12、别是1964年国务院转发了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确立了国家食品卫生监督制度,明确由卫生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使食品的管理做到了“有法可依”3。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全制定了我国第一部食品卫生的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经过12年的试行,在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基础上,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这样一个以食品卫生法为主导,以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传染病防治法、农产品质量管理条例、刑法等数部单行法律法规中有关食品安全相关规定为补充的法律现状构成了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基本框架。但这种法律体系结构看似合理却不科学:产品涵盖了农产品,食品质量与
13、食品卫生两个概念多有重合,执行中,卫生与质量又自成体系。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科学界定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的关系。因此,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食品安全概念不明,造成食品安全管理权限不清,导致出现食品安全监管“有法可依”却又“有法难依”的后果。2.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不顺,食品安全监管不力在我国,食品安全是一个跨越了食品卫生、食品质量和农产品质量等多个范畴的新领域。在食品安全管理体制上形成了职能交*的模糊混乱局面。食品卫生法第三条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产品质量法第八条规定: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
14、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但同时也规定,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矛盾由此产生,食品质量与食品卫生两个概念多有重合,从广义上来说,食品质量甚至函盖了食品卫生,基于此等认识,质监部门认为食品卫生法只是对食品卫生作出了专门规定,并没有对食品质量作出专门规定,因此,质监部门依照产品质量法拥有对食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权。基于类似的原因,即食品安全监管的侧重点不一样,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散在卫生部、农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等多个部委局4。决定的出台,使食品安全管理职能进一步分散化,从职能分工来看,决定明确地方政府对本地食品安全负
15、总责,国家食药局负责综合协调,农业部负责初级农产品的监督,质检总局负责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总局负责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负责消费环节的监管,商务部负责行业监管。从各部门的管理体制上来看,卫生、农业、商务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均为分级管理,而质监、工商、食药监系统中央和省实行分级管理,省以下实行垂直管理。这种要求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各部门管理却条块分割的现状,无疑增加了地方政府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形成了“多龙治水”却“难成重拳”的局面5。以猪肉的生产为例:作为兽药载体的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由农业部负责;而兽药的生产由药品监管局负责;使用兽药的养殖业由农业部负责;生猪的集中屠宰由商务部负责;
16、猪肉的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卫生监督由质检、工商、卫生部门负责,而就在这么密集的监管之下,猪肉里含“瘦肉精”、注水肉等问题依然层出不穷,形成了多个部委连一条猪都管不好的尴尬局面。从食品产业链来看,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往往相互交织、相互渗透,难以分清。决定规定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管理,这就更进一步加剧了多头执法、交*重叠执法的状况。使得一些执法部门看到有利可图就都去作为,无利可图就不作为,对条件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往往是一个执法部门前脚刚走,另一个执法部门后脚就跟了近来,让人无所适从。这种分散的、权限不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提高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加重了企业负担,是食品
17、安全监管不力的主要原因6。2.3食品安全标准落后,体系不健全食品卫生法第十四条规定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或者批准颁发。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对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和物质的卫生学指标及安全性评价也作出了原则规定。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中,却问题繁多。一是食品标准陈旧落后。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1070项食品国家标准1164项食品行业标准以及大量的食品地方标准。为适应进口食品检验,还有进口食品检验方法行业标准578项。这么多的食品标准绝大多数却是在2000年以前制定的,最早的还是在1981年制定的,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例仅为23。二是食品安全标准技术指标落后。如食品卫生法对10
18、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残留量,共291个指标,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却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项农药最高残留标准。又如我国对茶叶只规定了“六六六”、“滴滴涕”两项农药指标,而欧盟、德国、日本却分别规定了62种、56种、64种。三是食品标准交*重叠。虽然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部制定和批准颁发食品卫生标准。但在食品标准的制定颁发过程中,我国却一直延续了计划经济时期各部委制定发布标准的做法。卫生部制定卫生标准,质监局制定质量标准,各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标准。这就难免使食品标准政出多门、交*重叠、指标不统一。但对食品生产者来说,是否执行标准,执行什么样的标准
19、,卫生、质监、各行业主管部门都有权监管,导致企业对执行哪个标准无所适从。“黄花菜事件”就是典型的标准打架的后果。卫生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明确规定黄花菜不属于“干菜”,在加工过程中不得使用硫磺等,因此不能有SO2残留。而质监、农业部门颁布的标准中则规定黄花菜为“干菜”,允许SO2残留限量为0.18g/kg,让黄花菜生产者颇为伤神,损失惨重7。2.4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手段落后,财政保障不够。食品安全检测是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但目前全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检验技术设备、人员分散在卫生、质监、农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数量不少,但由于各部门相互独立搞重复建设,因此在构成和布局上不能
20、满足现有的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和检验检测工作的需要。二是财政保障力度不够。当前的食品安全实行地方政府负责,财政保障同样实行分级负责。大量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在基层,由于基层财政困难,基层的食品安全检测手段总体比较落后,有个别地方的检测甚至还停留在凭感观的层面上。象“瘦肉精”、“苏丹红”、酱油中的“氯丙醇”等闹得沸沸扬扬的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省以下的许多地方限于技术设备等原因就无法检测。此外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法律素质底下和诚信缺失也是造成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重要因素。三、加强我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本对策3.1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和标准体系。3.1.1对现行的食品卫生法进行全面修正,
21、构建相对独立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总结食品卫生法实施以来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研究、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尽快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在修正食品卫生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明确“食品安全”的概念;二是注重食品安全管理的程序性规定。如现行的食品卫生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生产经营禁止生产经营食品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立即公告收回已售出的食品。这里的“公告收回”由于没有程序性的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就很难执行。三是要着眼于全部食品产业链。食品生产环节繁多,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必须对食品的全过程进行法律规范。四是科学界定食品卫生法与产品质量法、农产品
22、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关系,逐步建立起以食品卫生法为核心,其他单行法律中有关食品安全规定条款为框架的合理的、有效的、符合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律体系8。3.1.2理顺食品标准管理体制,加速建立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参照国际食品法典,建立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原则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按照先进、实用、配套的原则,加速与国际接轨。一是明确食品标准的制定和批准发布权限,解决当前食品标准政出多门,交*重叠的混乱局面。二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加大对现行食品标准的清理和修订力度,解决标准陈旧落后,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差的问题。三是明确食品标准执行规则。凡是有国家标准的一律执行国家标准,无国家标准
23、的执行行业标准,既无国家标准又无行业标准的,地方才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在本地执行。四是对食品标准实施动态管理。积极参与国际食品合作与交流,掌握食品技术指标动态,对标准进行及时修订。3.2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1964年食品卫生管理试行条例到1982年食品卫生法(试行)到1995年的食品卫生法,国家就确立了食品卫生监督制度,明确由卫生部承担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随着国家卫生监督制度的确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张自上而下的覆盖比较全面的食品卫生监督网络和食品检验检测网络,全国有各级各类食品卫生监督员10余万人,另有提供检验和实验室技术人员20余万人。另在乡镇还聘有许多乡镇
24、卫生监督员,成了这支队伍的补充力量。30多年的经验,初具规模的卫生监督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应该说通过克服当前的一些突出问题,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卫生部门能够完全胜任食品安全的管理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分段管理也不利于食品安全管理资源的整合。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事关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属重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食品工程学、微生物学、营养医学、环境卫生学、流行病学等各类预防医学专业人员来进行9。实行各部门分段管理,各部门就得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设施设备,必然导致人员,机构重复建设,浪费人财物。从国外情况来看,美国和日本被认为是当前世界上食品安全管理最先进的国
25、家,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卫生部的管理经验,参照日本食品卫生法那种对所有食品均作极为详细规定的做法。克服当前食品安全管理政出多门的现状,变分段管理为统一管理,建立统一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树立“大卫生”的观念,从利于卫生、防病、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规定,由卫生部主管全国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其他部门在食品管理工作中的权限。质检总局负责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和批准发布食品标准,负责食品生产企业计量标准的落实和其他有专门法律规定之外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工商总局负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营业执照的管理,负责食品流通秩序的监管;农业部负责农产品的全程监管;其他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
26、业的管理。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和推进综合执法的要求,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入卫生部,结合现行的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组建国家卫生监督执法局,代表国家专职行使卫生监督执法权,其管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模式,由卫生部代管。3.3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10。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网络由卫生部门所属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农业部门所属的农产品检测站、质监部门所属的质检站和各类高校、科研机构所属的实验室组成。其中以卫生部门所属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网络最为健全,力量最为强大。按照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合理分工的原则,必须尽快形成层次清晰、布局合理、职
27、能明确、力量强大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11。一是以各级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为主导整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农业部门除外)的资源,完善农产品之外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以农业部门所属的农产品检测站为主体,整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完善农产品的检测体系。这两个体系由国家财政负担,作为国家对食品安会管理得以实现的技术支撑。二是建立以资质认证为重点的体系认证工作。引入社会资金,引导通过认证的社会中介检验机构接受委托检验。三是鼓励食品生产企业自行建立食品检测实验室,实施严格自检。3.4完善食品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2003年,卫生部出台了食品安全行动计划,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健全食品污染污检测网络。目前,卫生部已在
28、全国所有省级城市和部分地级城市设立了食品污染污监测点,并从2004年开始根据监测情况发布食品安全预警公告。农业部也已建立了13 个国家级和179个省级农产品质检中心,开展建立一套监测制度,并推广速测技术。虽然预警机制建设初见成效,但却还没有形成制度化,特别是还没有形成快速反应机制,某地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总要等到某领导的重要批示或媒体暴光后,政府部门才慌忙行动12。3.5此外,还应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强调企业的自身管理;重视宣传教育,加强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宣教,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增强企业和消费者法律意识等。参考文献1 舒声. 试论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制问题J. 消费导刊. 200
29、9(02):142 王守翠. 浅谈进行食品质量管理的原因及具体实施过程J. 职业技术. 2007(20):1763 闫发青. 质量管理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性J. 中国检验检疫. 2010(06):157-1584 李沿飞. 中小型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研究J.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04):221 5 彭慧. 浅析中国食品质量管理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 科技视界. 2012(29):696金亚兵,刘吉波.基坑支护设计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S2):727韩鹏,李勇军.桩锚支护技术在某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09(24):898陈城利. 钻孔灌注桩在
30、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实践J. 科技资讯. 2009(35):559曹国强,杨学明.临近钱塘江大型深基坑支护案例分析J.浙江建筑,2009(12):41-4310陈刚.城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9(24):105-10711蒋国伟.论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09(6):22512贺磊.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技术探析J.河南建材,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
31、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
32、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 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
33、,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