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4641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2_T 3139-2016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高清现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1.100.25 Q31 备案号:52373-2017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 DB32/T 3139-2016 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 The guideline of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ing of Iron&Steel enterprise 2016-11-20 发布 2016-12-20 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春华、杨迪芳、赵沐雯、沈照人、赵兴新、朱海军、李辉、方

2、剑。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生产企业能效对标术语和定义、要求、工作步骤、指标体系框架及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钢铁生产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T 15316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 GB/T 15587 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 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 21256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1342 焦炭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

3、B/T 21368 钢铁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DB32/1603 吨钢可比能耗限额和电炉钢冶炼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21342、GB21256 和 GB/T23331 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能效标杆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 用能单位选定在某一时期内要达到或超越的能效水平。3.2 能效对标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ing 用能单位采取的对其能源效率及能源利用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与组织内外先进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差距,确定能效标杆,

4、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3.3 能效对标的边界 boundary of energy efficiency benchmarking 能效对标活动中,企业选定的用能产品、服务或用能工艺、工序、设备等。3.4 内部对标 internal benchmarking 以企业能耗设计值或历史最好能效水平作为标杆,通过系统分析、节能信息分享等途径,结合内部最佳节能实践,制定方案并有效开展对标实践,达到能效标杆指标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能源管理活动。3.5 外部对标 external benchmarking 以国际国内钢铁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水平作为标杆,通过指标分析以及能源管理

5、和节能技术水平的比对,寻找与标杆企业的的差距,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并付之实践,达到能效标杆指标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能源管理活动。4 能效对标的要求 4.1 开展能效对标工作应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的原则,循序渐进,持续提高。4.2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为能效对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包括人力资源、设备和设施、资金。4.3 企业应建立能效对标管理机构,负责:领导、推进、协调能效对标工作;主持确立能效对标的具体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建立能效对标管理制度;建立对标实施方案和相关的指标体系;对标指标的过程控制管理和考核评价;提出阶段性的能效改进技术和管理措施;组织解决能效对标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4

6、.4 企业应建立对标管理制度 4.4.1 建立过程控制制度,包括:目标保证措施;过程管理控制要求;考核评价管理要求等。4.4.2 建立信息交流制度。定期交流和通报各部门/过程能效对标工作的进展情况,安排布置工作,解决能效对标工作中的问题。4.4.3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包括:各类指标数据与考核评价结果;能源管理经验;最佳节能实践等。4.5 企业应建立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实践数据库。4.5.1 能效指标数据库的数据可源于:企业自身的历史数据、政府及行业协会发布的能效领先企业及指标、国标及地方标准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中的指标值,以及企业收集到的国内外能效先进的能效指标值等。4.5.2 最佳实践数据库

7、的数据可源于:政府及行业协会发布的节能技术政策大纲、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企业收集到的国内外以及企业自身的节能实践案例等。4.5.3 能效指标数据库和最佳实践数据库应不断更新,保持先进性和真实性。5 能效对标工作步骤 5.1 现状分析 5.1.1 参照 GB/T 2589、GB 21256、GB 21342 等有关规定,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能源审计报告、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能源平衡测试等资料,分析能源消费品种,能源介质使用、余热资源及回收利用以及用能工艺、设施等用能情况,掌握各生产工序、工艺、设备的能耗指标和综合性能耗指标数据,确定能效基准。5.1.2 结合已建立的数据库,查找已确定的能

8、效基准与数据库指标差异的原因,初步确定能效对标重点指标和节能目标。5.1.3 编制能效对标工作计划,主要包括:能效对标的目的;能效对标的边界;能效对标的类型;能效对标的周期及起止时间;能效对标的成果形式;能效对标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在图 1 的框架下);能效对标的数据来源等。5.2 选择对标类型及标杆 5.2.1 选择对标类型 内部对标、外部对标、或者内部对标和外部对标相结合。5.2.2 选择标杆 选择能效标杆时应以国内外领先的能效水平为导向,对潜在的能效标杆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工作需要、工作目标,并结合自身实际,确定能效标杆。5.3 制定实施方案 5.3.1 调研与分析 可与能效标杆企业开展交流

9、,总结标杆企业在能效指标管理方面的先进做法、措施手段及最佳节能实践,全面分析企业在能源管理水平、原燃料的种类和性质、生产工艺、技术改进、设备运转及维护保养等方面与标杆企业存在的差异,剖析标杆企业产生优秀绩效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能效对标实施方案。5.3.2 实施方案应至少包括:对标指标和目标;可采用的节能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实施部门及其人员职责和权限;对标实施时间和进度;资源和相关控制要求;节能效果验证。5.4 对标实施 5.4.1 按照实施方案,将相关目标和节能措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5.4.2 按计划进度落实。5.4.3 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动态调整实施方案

10、,确保其有效性。5.4.4 对比方案实施前后对标指标,总结分析所取得的效果。5.4.5 及时更新能效对标指标数据库、最佳节能实践库。5.5 对标评价 5.5.1 企业就能效对标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组织评估小组验证、审核能效对标的成果,检查各项能效指标是否达到标杆或目标值。5.5.2 编制对标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对标工作成效评估,包括各项能效指标的达标情况;对标管理机制评估;对标过程的经验及启示等。5.6 持续改进 5.6.1 总结并提炼能效对标实践过程中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方法和制度,并进行固化,便于移植和复制。5.6.2 调整能效标杆,制定下一阶段更高层次的能效对标计划,将能效对标活动深入

11、持续地开展下去。6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 6.1 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可参照图 1。图1 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框架 6.2 能效指标计算方法 6.2.1 吨钢可比能耗 吨钢可比能耗的计算按 DB32/1603-2010 中表 2 计算。6.2.2 焦炭单位产品能耗 焦炭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按 GB 21342-2013 中公式(1)计算。6.2.3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按 GB 21256-2013 中公式(1)计算。6.2.4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按 GB 21256-2013 中公式(2)计算。6.2.5

12、 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高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按 GB 21256-2013 中公式(3)计算。6.2.6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计算按 GB 21256-2013 中公式(4)计算。6.2.7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6.2.7.1 统计范围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的统计范围包括从钢坯进厂到轧制出合格钢材为止的生产系统(加热处理、轧制、平整、拉矫、卷曲、打包、蒸汽回收)和辅助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和机修、化验、计量、软水、环境除尘等设施)消耗的能源量,扣除工序回收的能源量,不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如食堂、钢铁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 焦炭单位产品能耗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

13、能耗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炼铁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消耗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吨钢可比能耗 球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干熄焦余热回收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氧耗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余能回收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消耗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烧结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 高炉焦比 高炉喷煤比 吨铁TRT发电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 保健站、休息室等)消耗的能源量。6.2.7.2 计算公式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按式(1)计

14、算:gczgzgzgPEEehz(1)式中:ezg轧钢工序单位产品能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Ezgz轧钢工序消耗的各种能源折标准煤量总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Ezgh轧钢工序回收的能源量折标准煤量,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Pgc轧钢工序合格钢材产量,单位为吨(t)。6.2.8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 6.2.8.1 统计范围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的统计范围为焦炉燃烧使用的各种燃料。6.2.8.2 计算公式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按式(2)计算:ljn1iiiljrhrhkEePQP(2)式中:erh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

15、e/t);Erh炼焦工序焦炉消耗的各种燃料折标准煤量之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Plj焦炭产量,单位为吨(t);Qi焦炉使用的第i种燃料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Nm3);ki焦炉使用的第i种燃料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标准立方米(kgce/Nm3)。6.2.9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6.2.9.1 统计范围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电耗的统计范围包括生产系统(备煤工段、炼焦工段和煤气回收与净化工段等)和辅助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和机修、化验、计量、环保等)消耗的电量。不包括洗煤、焦油深加工、苯精制、焦炉煤气资源化利用以及附属生产系统(食堂、保健站、休息室等)所消耗的电量。6.2.

16、9.2 计算公式 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电耗按式(3)计算:ljljdhePW(3)式中:edh炼焦工序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Wlj炼焦工序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lj焦炭产量,单位为吨(t)。6.2.10 干熄焦余热回收 6.2.10.1 统计范围 干熄焦余热回收的统计范围包括干熄焦余热锅炉系统的净产生的蒸汽,除氧器用蒸汽(蒸汽来自外部管网或干熄焦余热锅炉产汽计量后)应扣除。6.2.10.2 计算公式 干熄焦余热回收按式(4)计算:gxj2313yr1010ePkQkPcyzqglcq(4)式中:eyr干熄焦余热回收,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焦炭(kgce/t);

17、Pglcq干熄焦余热锅炉蒸汽产量,单位为吨(t);k1干熄焦余热锅炉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Qcyzq除氧器用蒸汽量,单位为吨(t);k2除氧器用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Pgxj干熄焦产量,单位为吨(t)。6.2.11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消耗 6.2.11.1 统计范围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消耗的统计范围包括用于烧结矿(或者球团)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煤粉、碎焦等固体燃料。6.2.11.2 计算公式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消耗按式(5)计算:kn1iiikghghkEePQP(5)式中:e

18、gh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固体燃料,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Egh烧结工序(或球团工序)消耗的各种固体燃料折标准煤量之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Pk烧结工序(或球团工序)合格烧结矿(球团矿)产量,单位为吨(t);Qi烧结工序(或球团工序)使用的第i种固体燃料量,单位为千克(kg);ki第i种固体燃料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千克(kgce/kg)。6.2.12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6.2.12.1 统计范围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的统计范围包括生产系统(从溶剂、燃料破碎开始,经配料、原料运输、工艺过程混料、烧结机(或竖炉)、烧结矿(或球团

19、矿)破碎、筛分等到成品烧结矿(或球团矿)皮带机离开烧结(或球团)工序为止的各生产环节)和辅助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机修、化验、计量、水处理、烧结除尘和脱硫等环保设施)消耗的电量。不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如食堂、保健站、休息室等)消耗的电量。6.2.12.2 计算公式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按式(6)计算:kkdhePW(6)式中:edh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Wk烧结工序(或球团工序)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k烧结工序(或球团工序)合格烧结矿(球团矿)产量,单位为吨(t)。6.2.13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

20、收 6.2.13.1 统计范围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的统计范围包括烧结(或球团)余热锅炉系统净产生的蒸汽,除氧用蒸汽(蒸汽来自外部管网或余热锅炉产汽计量后)应扣除。6.2.13.2 计算公式 烧结工序(球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按式(7)计算:gxj2313yr1010ePkQkPcyzqglcq(7)式中:eyr吨矿余热回收,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Pglcq烧结(或球团)余热锅炉蒸汽产量,单位为吨(t);k1烧结(或球团)余热锅炉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Qcyzq除氧用蒸汽量,单位为吨(t);k2除氧用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

21、标煤每千克(kgce/kg);Pgxj烧结(或球团)矿产量,单位为吨(t)。6.2.14 高炉焦比 6.2.14.1 统计范围 高炉焦比的统计范围为投入高炉用于冶炼的焦炭数量。6.2.14.2 计算公式 高炉焦比按式(8)计算:tsjtjbePW(8)式中:ejb炼铁工序高炉焦比,单位为千克每吨(kg/t);Wjt炼铁工序高炉消耗的焦炭量,单位为千克(kg);Pts炼铁工序高炉生产的合格铁水产量,单位为吨(t)。6.2.15 高炉煤比 6.2.15.1 统计范围 高炉煤比的统计范围为喷入高炉用于冶炼的煤粉数量。6.2.15.2 计算公式 高炉煤比按式(9)计算:tsmfmbePW(9)式中:e

22、mb高炉煤比,单位为千克每吨(kg/t);Wmf喷入高炉的煤粉量,单位为千克(kg);Pts高炉合格铁水产量,单位为吨(t)。6.2.16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氧气消耗 6.2.16.1 统计范围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氧气消耗的统计范围为转炉吹炼过程通过氧枪使用的氧气。6.2.16.2 计算公式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氧气消耗按式(10)计算:gsyqyhePQ(10)式中:eyh转炉工序单位产品氧气消耗,单位为标准立方米每吨(Nm3/t);Qyq转炉吹炼消耗的氧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Nm3);Pgs转炉生产的合格钢水产量,单位为吨(t)。6.2.17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6.2.17.1 统计范围 转

23、炉工序单位产品电耗的统计范围包括从铁水进厂到连铸出合格钢坯为止的生产系统(铁水预处理、转炉本体、精炼、连铸、渣处理、钢包烘烤、煤气回收与处理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和机修、化验、计量、软水、环境除尘等设施)消耗的电量,不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如食堂、保健站、休息室等)消耗的电量。6.2.17.2 计算公式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电耗按式(11)计算:gplgdhePW(11)式中:edh转炉工序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Wlg炼钢工序(包括转炉、精炼、连铸及辅助)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gp炼钢生产的合格钢坯产量,单位为吨(t)。6.2.18 转炉工

24、序单位产品余能回收 6.2.18.1 统计范围 吨钢余能回收的统计范围包括转炉冶炼过程中产生并回收的转炉煤气和烟道汽化冷却蒸汽,除氧用蒸汽(蒸汽来自外部管网或蓄热器计量后)应扣除。6.2.18.2 计算公式 转炉工序单位产品余能回收按式(12)计算:gscyzqqhzqLDGPkQkPkP33231yn1010e(12)式中:eyn转炉工序单位产品余能回收,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PLDG回收转炉煤气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Nm3);k1转炉煤气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标准立方米(kgce/Nm3);Pqhzq汽化冷却蒸汽产量,单位为吨(t);k2汽化冷却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

25、克标煤每千克(kgce/kg);Qcyzq除氧用蒸汽量,单位为吨(t);k3除氧用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Pgs合格钢水产量,单位为吨(t)。6.2.19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 6.2.19.1 统计范围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的统计范围是轧钢加热炉使用的各种燃料。6.2.19.2 计算公式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按式(13)计算:gcn1iiigcrhrhkEePQP(13)式中:erh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Erh轧钢工序消耗的各种燃料折标准煤量总和,单位为千克标准煤(kgce);Pgc轧钢工序合格钢材产量,单

26、位为吨(t);Qi轧钢工序加热炉使用的第i种燃料量,单位为标准立方米(Nm3);ki轧钢炉使用的第i种燃料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标准立方米(kgce/Nm3)。6.2.20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 6.2.20.1 统计范围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的统计范围包括从钢坯进厂到轧制出合格钢材为止的生产系统(加热处理、轧制、平整、拉矫、卷曲、打包、蒸汽回收)和辅助生产系统(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系统和机修、化验、计量、软水、环境除尘等设施)消耗的电量,不包括附属生产系统(如食堂、保健站、休息室等)消耗的电量。6.2.20.2 计算公式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按式(14)计算:gczgdhePW(14)

27、式中:edh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电耗,单位为千瓦时每吨(kWh/t);Wzg轧钢工序消耗的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Pgc轧钢工序的合格钢材产量,单位为吨(t)。6.2.21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 6.2.21.1 统计范围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的统计范围包括轧钢加热炉冷却系统净产生的蒸汽,除氧用蒸汽(蒸汽来自外部管网或自身产汽计量后)应扣除。6.2.21.2 计算公式 轧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按式(15)计算:gc2313yr1010ePkQkPcyzqqhzq(15)式中:eyr轧钢工序单位产品余热回收,单位为千克标准煤每吨(kgce/t);Pqhzq加热炉汽化冷却蒸汽产量,单位为吨(t);k1加热炉汽化冷却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Qcyzq除氧用蒸汽量,单位为吨(t);k2除氧用蒸汽的折标系数,单位为千克标煤每千克(kgce/kg);Pgc轧钢工序的合格钢材产量,单位为吨(t)。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