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643997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的有机结合 摘要:民间游戏是幼儿园广泛开展的游戏活动形式,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教育内涵上都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课程相契合。以两者的共同目的指向为基点,将民间游戏与五大领域活动课程进行有机结合,能完善幼儿园课程领域教育,辅助保教工作,对推动幼儿园素质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间游戏;五大领域课程;结合 民间游戏指非规范的自主游戏形式,从坊间流传下来的一些学前儿童常见的游戏形式,有体育游戏(如抬轿子、丢沙包)、语言游戏(小小邮递员、猜猜我是谁)、角色游戏(过家家)等。它基于本地传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等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1]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以健康、艺术、语言、社会和科学等五大领域的课程形式来开展,将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体系中是将地方特色和传统学前儿童教育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对于儿童从小感受本地文化,理解民间艺术特色有重要影响,同时对丰富幼儿园课程体系,扩展教育内容也有重要意义。 一、 民间游戏与五大领域课程的结合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重要以健康、艺术、语言、社会和科学五大领域来进行,以达成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目的。民间游戏以其传统性、趣味性、易学性等特点,在学前儿童中具有广泛的游戏基础。将民间游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相结合,能促进教学活动的合理安排,丰富活动形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趣味性,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一) 从内容上将民间游戏与五大领域课程相结合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动手动脑的、唱唱跳跳的,内容丰富有趣。按其内容性质来划分,也可以大体与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相重合,例如体育游戏(如抬轿子、丢沙包)、语言游戏(小小邮递员、猜猜我是谁)、音乐游戏(找朋友、丢手绢)、科学游戏(跳房子、一单二双)、社会游戏(排排坐分果果、找朋友)等。[2]从民间游戏和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的高重合度来看,在活动设计上可以以内容为线索,选择与教学活动自身相适应的民间游戏,可以起到多层次呼应,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在培养幼儿分享行为的社会活动中,以分享主题的故事和谈话活动为主体;用找朋友的游戏作为导入,引出伙伴交往的主题;在结束部分用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分发零食,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类似的,将两人三足游戏加入合作主题的社会活动中,将跳房子游戏加入到结识图形的科学活动中,将丢沙包游戏和锻炼大肌肉群投掷能力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等等,都是选取了恰当的民间游戏内容,找到民间游戏和主题教学活动之间的共同点,彼此融会贯通,巧妙地开拓了民间游戏的功能,将民间游戏单纯的娱乐性与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性相结合,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二) 从形式上将民间游戏融入五大领域课程活动 与其他游戏(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等)相比,民间游戏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更强,不太受固定的时间、地点和游戏材料的限制,更容易以恰当的形式融入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活动中。幼儿园领域活动以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形式进行着,显性课程重要是五大领域的集中教学活动,隐性课程散见于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当中。民间游戏恰好能自由组合于集中教学活动以及生活、游戏活动中,辅助领域课程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能让幼儿心情快乐。例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安排民间游戏作为活动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爱好;在吃午点的时候做一个“排排坐吃果果”的游戏,稳定纪律,提高食欲;在区角活动中摆放小沙包,通过丢沙包的游戏巩固数学活动……这些都是民间游戏以不同的形式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渠道,在内容契合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民间游戏辅助五大领域活动,对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都是有益的促进。 (三)从民间游戏的艺术和思想上与五大领域课程相契合 《幼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为幼儿一生发展打好基础,五大领域教育活动内容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一核心,进行幼儿保育和教育工作。因此,五大领域活动虽然有不同的教育目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但是最终是要归结到素质教育这一共同点上的。[3]另一方面,民间游戏是具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性的一种游戏活动,通过进行各种民间游戏,可以锻炼幼儿身体素质,提高幼儿艺术素质,发展幼儿道德品性素质,培养幼儿智力素质等。不管是专门的教育活动——以教育提素质,还是非正式的民间游戏——以游戏促素质,都是两者以不同的途径和渠道来达成素质教育这一核心目的的表现方式。因此,将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和民间游戏进行合理结合,也是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内在诉求。 二、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的运用 五大领域课程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渗透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涉及集中教学活动、生活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三种形式。[4]民间游戏在内容、形式和思想内核上都与幼儿园一日生活高度契合,加之其具有简易性、灵活性和趣味性,能更好地运用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与五大领域课程的教育内核相呼应,践行幼儿素质教育,提高幼儿园保育质量。 (一) 运用民间游戏贯穿集中教学活动,提高活动趣味性 幼儿处在心理发展的初级阶段,心理活动故意性和坚持性比较差,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响教学效果。将短小有趣的民间游戏穿插如冗长的教学活动中,是提高活动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爱好的有效突进。例如,《拔萝卜》是一个经典文学作品活动,教师的重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从中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但是这个故事自身比较长,反复性强,人物较多,所要花费的时间也比普通故事长很多,而幼儿的故意注意的时间仅仅能维持10-15分钟,显然是不能一鼓作气将熟悉故事、记忆故事、复述故事等一系列环节完毕的,这里就需要巧妙地穿插入民间游戏,帮助幼儿进行故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使用,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爱好。这种类型的活动,就需要以时间节点为分割,恰当插入合适的民间游戏,以活动导入的形式、环节转换形式和活动结束的形式可以顺利达成这一目的。如下图: 律动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稳定纪律,集中注意力 教师讲述《拔萝卜》 选择幼儿回顾故事情节(瞎子摸鱼游戏) 教师二次讲述故事 让幼儿扮演角色表演故事,选择幼儿参与表演(找朋友游戏) 结束活动(木头人游戏)——动静结合 (二) 运用民间游戏衔接生活活动环节,提高保育效率 生活活动是幼儿入园后的基本活动内容,涉及入园、进食、喝水、如厕、盥洗、午睡和离园等环节。在繁琐的生活活动中,幼儿园保育工作要做到事无巨细,也许给幼儿导致疲劳感和厌烦感。将民间游戏穿插在幼儿一日生活当中,一方面可以作为教学活动和各项生活环节的过渡,增强保教活动组织的连贯性和紧密度;另一方面,以民间游戏与生活活动环节相衔接,用娱乐替代训练,将繁琐变为有趣,能有效提高保育效率,也有益于幼儿管理工作。以幼儿半日活动为例,民间游戏与生活活动环节相衔接可以设计组织如下图: 律动游戏(小兔子睡着了)——帮助幼儿安静,准备吃饭 吃饭 小兔子回家了(学小兔子轻轻走回睡室) 午觉 排排坐,吃果果(从睡觉状态清醒过来,准备吃午点) 午点 开火车(排好队,拿杯子喝水) 喝水 找朋友(女孩子一组,男孩子一组,分别排队上厕所) 如厕 请你跟我这样做(稳定纪律,准备上课) (三)引入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园游戏活动内容,增长保教活动娱乐性 幼儿在园期间会进行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以正式和非正式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幼儿在园活动的趣味性,也使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更具活力和吸引力。民间游戏自身就是幼儿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易性、灵活性和传统性广泛地运用于幼儿的游戏活动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的游戏活动就不局限于有组织有规模的正式游戏,游戏的形式和内容增多,幼儿在园生活的娱乐性得以提高,真正符合寓教于乐,使幼儿爱玩的游戏天性得以释放,进一步保证了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开展。[5] 参考文献 [1] 何世红.置于幼儿园课程视野中的川西民间游戏[J].教育科学论坛, 2023(03). [2] 余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将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J]. 文学教育(中).2023(05). [3] 谢娟.打开幼儿健康之门的好钥匙——“民间游戏”[J]. 教育教学论坛.2023(08). [4] 冯林林.幼儿园民间游戏课程的构建[J]. 学前教育研究,2023(03). [5] 杨枫主编.学前儿童游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6月第1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