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624985 上传时间:2024-07-1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组织行为学考试题库第1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复习题 P31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如何理解组织行为学这一概念?答:对人的管理是管理者的职能、角色、技能中的一条共同的主线,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对于“人际技能”这一概念,普遍用的学科术语就是组织行为学。(1)从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角度看,组织行为学的内容包括:管理者职能。涉及组织管理,组织内的计划、控制和对人员的管理以及组织领导等;管理者角色。把管理者作为组织的一部分,强调的是他们与组织中其他人的相互关系;管理者技能。根据罗伯特卡茨的观点,管理者角色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等,这些技能通过组织

2、行为。用于进行人员和流程管理,并解决相应问题。(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OB)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涉及到以下领域:对领导行为的研究,即对领导人个性、行为方式及领导效能等方面的研究,从而形成了丰富的领导理论,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领导职能;对个体行为的研究,包括对人性的认识、对个体心理因素的认识,对人的需要的认识及有关激励理论的研究;对群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对群体的功能、分类、压力、规范、冲突、竞争、交流等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有利于实现管理者的人际交往角色和人际技能。概言之,

3、组织行为学就是把研究个体、群体和结构对行为的影响所获的知识加以运用,使管理者的职能、角色和技能更有实践意义。3、什么是组织?家庭单元是否是一个组织?请解释。答:(1)组织指由两人以上的群体组成的有机体。它是一个围绕共同目标,由内部成员形成的一定的关系结构和共同规范的力量协调系统。组织有三方面特征:第一,一定的组织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第二,组织内的成员之间存在明确的分工和有机的联系结构;第三,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每个组织都对其成员规定了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2)家庭单元是一个组织。一个组织的构成包括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具备了这两者就可以称为一个组织。组织的有形要素包括:1)人员。家庭成员就是组织

4、的人员是该组织的核心要素;2)职务,组织中的人员必须从事一定的工作,承担一定的义务,人员从事的工作和承担的义务必须是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的。家庭成员在家庭中部有一个确定辈分,从事相应的工作。父母辈承担养育儿女的义务,儿女辈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以维护家庭的幸福和谐。3)关系,担任不同职务、处于不同职位、承担不同责任的人员之间必须存在某种联系。家庭中存在着父子关系,母女关系、姐妹关系等亲情关系。4)生存关系,一个组织要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条件,包括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资金、工作场所等。家庭要生存和维持,它也要拥有所必需的生存条件,如房屋,工资,生活必需品等。组织的无形要素包括:1)共同的目标。家庭

5、的共同目标是生获的幸福和谐,在不同阶段的短期目标随家庭的变化也发生变化。2)协作意愿,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共同目标做出贡献的意愿。为了生活的幸福,家庭的和谐,家庭成员都会努力做好自己的该做的事,如父母会努力工作,儿女会用心学习。3)信息沟通,其把组织的共同目标和个人的协作意愿联系起来,是组织一切活动的基础。家庭幸福和谐的维持,也需要沟通来化解家庭成员之间因各种原因造成的不愉快。如通过沟通来消除父母与儿女之间的代沟等以免出现影响家庭和谐的事件。8、组织行为学模型中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什么?它们相互之间有关系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关系?答:(1)组织行为学模型中的三种分析水平是个体水平、群体水平、组织系统

6、水平。个体水平指个人的或传记的特征(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人格特征、内在情绪框架、价值观与态度和基本的能力水平。群体水平指群体受别人期望的影响程度、群体可接受的行为标准、群体受政治以及冲突水平的影响程度等。组织系统水平指组织选到复杂性和成熟性的水平。(2)这三种基本的分析水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如同建筑上用的砖块,每一种水平都建立在前一种水平之上。其关系如图1.2。图1.2基本的组织行为学模型,阶段I讨论题 P311、对比有效的管理者和成功的管理者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实践中的管理者有什么意义?答:卢森斯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类管理活动:传统的管理: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与交

7、流: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处分、冲突管理、人员安置和培训;社交网络:社会化活动、政治活动以及与外部的相互交往。并且发现不同的管理者花费在这四种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相差甚远。(1)有效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工作绩效的数量和质量以及他们下属的满意程度和承诺程度来界定的。成功的管理者是根据他们在组织中的晋升速度来衡量的。两者所关注的点大相径庭。对于有效的管理者,沟通时间所占比例最大,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小。成功的管理者,社交时间所占比例最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小。两者与管理者在各种活动的时间分配上如图1.3所示: (2)这项研究对于理解“管理者在做什么”提供了一些重要启示

8、。平均来说,管理者在四类活动上分别花费20一30的时间,包括传统的管理、沟通与交流、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交往。但是,成功的管理者和有效的管理者对四类活动的重视程度差别很大。实际上,两者强调的重点几乎正好相反。这一发现对于长久以来一直以为“晋升是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假设提出了挑战,它生动地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交技能和政治技能对组织内部的发展 起着重要作用。管理者要想在工作中有效而且成功,就必须开发自己的人际交往技能。第2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复习题 P592、为了确保个体具备有效地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恰当能力,应做哪几步工作? 答:个体从事具体工作的能力包括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不同的工作要求员工运用不

9、同的心理能力,拥有不同的体质能力。能力一工作应具有匹配性,因为能力这一因素会直接影响到员工绩效水平和满意度水平。为了确保个体具备有效地从事某项具体工作的恰当能力,应做以下几步工作: (1)进行有效的选拔,因为有效的选拔程序能提高能力一工作匹配性。工作分析可以堤供两方面的信息:该工作目前需要做些什么,个体需要具备什么能力以充分完成工作。然后,通过测验、面试和评估等方式,来了解求职者在必备能力方面的水平如何。 (2)对组织中在职者的晋升和调职进行决策时,也要反映出候选人的能力水平。应该与新员工一样,评估任职者在具体工作中应具备什么关键能力,并将这些要求与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相匹配。 (3)为了使工作与

10、在职者的能力更为匹配,可以对工作进行微调,从而改善这种适应性。这种调整可以在工作中完成,不必对工作的基本活动方面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它更好地适应了在职者的工作潜能。这方面的例子有:改变所使用的设备,或在工作小组中重新委排任务等。(4)对员工提供培训。这种方法既可以应用于新员工中,也可以应用于在职者中。培训可以保持在职者当前的工作能力,或在时间和条件变化时为他们提供新技能。5、对比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之间的差异。答: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是用来解释一个人是如何学习这一行为过程的。(1)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大量研究是20世纪初俄国盛里学家伊万

11、巴甫洛夫(Ivan Pavlov)进行的,该理论指个体对那些通常并不产生反应的刺激做出回应,从根本上是建立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系,当有吸引力的刺激物与喂性刺激物多次相互匹配时,中性刺激物就会变成条件刺激物,因而拥有无条件刺激物的性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提出的,指被期望的、主动的行为带来了奖励或避免了惩罚。该理论认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行为结果是否得到强 化影响着这一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即强化可以巩固行为并增加其重复的可能性。社会学习理论指个体可以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径进行学习,其中榜样的影响是该 理论的核心内容,榜样对个体的影响包括四个过

12、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力复制过程、强化过程。(2)三者之间的差异为:经典条件反射是被动的,产生于人们对具体的、可识别的事件作出的反应,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反射行为。例如,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可以解释,为什么圣诞歌曲总能勾起人们对于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这些歌曲与圣诞节的愉快心情联系在一起,因而产生了美好回忆和欢乐情绪;操作性条件反射指的是主动的或习得的行为,而不是反射性或先天的行为,而且,在具体行为出现之后如果能提供令人满意的结果,会增加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例如,老师会指出,如果想得高分就必须正确回答测验问题;一名拿佣金的销售代表发现,挣大钱有赖于他在自己所辖区域内创造的高销售额。社会学习理论认为

13、个体不仅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还通过观察或聆听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而学习,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扩展,也就是说,该理论也认为行为是结果的函数,不过,其同时还承认观察学习的存在以及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人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做出反应并界定这一结果,而不是根据客观结果本身做出反应。例如,通过观察榜样父母、教师、同伴、影视演员、上司等等,学会了很多东西。讨论题 P592、针对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和良好的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两种情况,你认为哪种情况更可能导致成功?请解释你的理由。答:两者相比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更可能导致成功。原因是由两者研究的主要内容 决定的。(1)能力与工作的匹配主要研究的是工作本身对能力

14、的要求与员工的具有的心理能力和体质能力之间的匹配性。心理能力指从事那些心理活动所需要的能力。体质能力指人活动的基本能力。不同的工作要求员工运用不同的心理能力。例如,飞行员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视知 觉能力;海上救生员需要有很强的空间视知觉能力和躯体协调能力;高级经理需要有很强的言语表达能力;高楼大厦的建筑工人需要有很强的平衡能力;一个缺乏推理能力的记者很难达到最低的工作绩效标准。因此,仅仅关心员工的能为或仅仅关心工作本身对能力的要求都是不够的,员工的工作绩效取决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当二者的匹配不良时,员工如果缺乏必需的能力就常常会在工作中失利。比如,如果一个人被录取为一名文字处理人员,而他的能力水

15、平达不到键盘打字工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无论他的态度多么诚恳或工作积极性多高,最终的工作绩效还是很低。当员工的能力远远超过工作要求而造成能力与工作要求不匹配时,结果则另当别论。工作绩效本身可能不会存在问题,但同时可能会使组织缺乏效率,员工的满意度降低。员工得到的薪水反映的应该是个体在工作中的最高技能水平。如果员工的能力远远超过了工作要求,则管理层应付给他更多的薪水。另外,当能力水平远远超过工作要求时,也会降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尤其当员工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他们会因工作的局限性而灰心丧气。(2)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的人格特点与职业环境的匹配程度,并划分了六个基本人格类型现实型、研究型

16、、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型。并指出社会型的人应该从事社会型的工作,传统型的个体应该从事传统型的工作,以此类推,一个现实型的人从事现实型的工作更为和谐,社会型的工作对于现实型的人则可能最不合适。这一人格与组织的匹配关键在于:个体之间在人格方面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工作具有不同的类型;当工作环境与人格类型协调一致时,会产生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更低的离职可能性。因此,通过比较可看出,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会使员工有较高的工作绩效和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良好的人格与组织的匹配产生是最高的工作满意度和最低的流动率。相比之下,在较高的工作绩效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员工的成功。所以,良好的能力与工作的匹配更容易导致成

17、功。第3章 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复习题 P841、对比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答:态度是关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这种评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 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态度的三个组成成分是:认知、情感和意 向。认知成分与情感成分的对比: (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人对事物的看法、评价以及带评价意义的叙述。包括个人对某一 对象的理解、认识以及肯定与否定的评价。这些评价是一种认知体系,与人的世界观、价值 观有密切关系,直接或间接的涉及态度的表达。如:“目标管理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 一种直接赞成的鲜明观点,而“强调数量容易使人忽视质量”则是间接不赞成的态度。所以 态度不

18、等于认知,但含有认知倾向,态度与认知有密切的关系。 (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喜欢、讨厌、羡慕、追求、支持、回避等)它是态度形成的核心。如“我不喜欢乔,因为他歧视少数民族。”这样的观点就是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的关系是复杂的。两者具有一致性,如对工作的重要意 义认知清楚,则情感上会热爱工作;两者具有不一致。如某领导,工作上是称职的,但感情上我不喜欢他。2、什么是认知失调,它与态度之间有什么联系?答:认知失调是20世纪50年代末,列昂费斯廷格提出的,指任何的不和谐,如个体可能感受到的两个或更多的态度之间或者他的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合谐。费斯延格认为任

19、何 形式的不一致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将试图去减少这种不协调和不舒服。所以,个体将寻 找使不协调最少的稳定状态。 认知失调与态度之间的联系:认知失调是态度形成的基础,可以预测员工在态度和行为 改变方面的倾向性。例如,如果由于工作需要,要求人们去做与他们的个人态度相冲突的事 情,他们将努力改变自己的态度,以便使他们的态度精行协调一致。3、什么是自我知觉理论?它怎样提高我们对行为的预测能力?答:自我知觉理论指在事实发生之后能够使已经发生的活动讲得通的一种态度,它认为态度不是在活动之前指导行为的工具,人们在事实发生之后使用态度使已经发生的事实具有意义。 自我知觉理论在对行为进行预测时,使用态度使已经

20、发生的行为具有意义。当态度不够 清晰,模棱两可时,自我知觉理论能更好的预测行为。例如,当你对某一个事件缺乏经验, 或过去对他考虑较少时,你会倾向于从你的行为中推断自己的态度。5、管理者如何帮助员工,使他们做好准备愿意与自己不同的同事共同工作?答:根据融洽的同事关系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所以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工与自己不同的同事共同工作。 在帮助过程中应做到:(1)要让员工知道在职场中,会遇到不同的合作同事,对于这种情况,员工应该自己去适应,即便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也要去做。 (2)让员工切记别以先人为主的态度判断哪些人值得或不值得去共同工作,应该花一段时间多观察。 (3)让员工知道,建立良好

21、同事关系,自己才能获碍别人接纳与支持甚至可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进而会受到上司的肯定与赏识。第4章 人格与价值观复习题 P1171、什么是人格?答: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进行描述。影响人格的因素有三个方面:遗传、环境、情境。从作用来看,人格的影响或者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格会影响人在工作中对事物的理解:有的人看待事物总是乐天达观,总以温暖的色调看待生活、社会和工作;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悲观,以灰色的眼光看待世界。有的人看待事物比较独立,有自己的主见;有的人则容易受到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和暗示。(2)人格会影响人处理事物的

22、方法:有的人处世谨慎。凡事谨小慎微;有的人则不拘小节,放荡不羁,敢于冒险;有的人做事只顾眼前,或只管局部;有的人做事则运筹帷幄,把握整体和长远利益。(3)人格会影响人在工作中与他人相互沟通的方式:有的人善解人意,能体察对方心情;有的人则麻木不仁,反应迟钝。有的人善于为对方着想;有的人则固执己见。(4)人格会影响人独特的表现方式:有的人情绪稳定,心气平和;有的人多愁善感;有的人睥气乖戾,喜怒无常。有的人做事我行我素,独来独往;有的人则善于察言观色,或随群附众。一些研究已经揭示某些人格可以较好地预测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3、描述大五模型中的各项因素。哪一项因素在预测行为方面最有价值?为什么?答:(1

23、)大五模型中的各项因素分别为: 外倾性: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对关系的舒适感程度。外倾者倾向于喜欢群居、善于社交和自我决断。内倾者倾向于封闭内向、胆小害羞和安静少语。 随和性:这一维度描述的是个体服从别人的倾向性。高随和性的人是合作的、热情 的和信赖他人的;低随和性的人是冷淡的、敌对的和不受欢迎的。 责任心:这一维度是对信誉的测量。高度责任心的人是负责的、有条不紊的、值得 信赖的、持之以恒的。在该维度上得分低的人很容易精力分散、缺乏规划性,且不可信赖: 情绪稳定性:这一维度刻画的是个体承受压力的能力。积极的情绪稳定性者倾向于 平和的、自信的和安全的;消极的情绪稳定性者倾向于是紧张的、焦虑的、失望

24、的和缺乏安 全感的。 经验的开放性:最后一个维度针对个体在新奇方面的兴趣和热衷程度。开放性非常 高的人富有创造性、凡事好奇、具有艺术的敏感性;处于开放性维度另一个极端的人很保 守,对熟悉的事物感到舒适和满足。 (2)责任心这一项因素在预测行为方面最有价值。原因:责任心也可称为责任感,即个体对责任的感知和感受。它是社会个体从责任赋予者那里接受责任之后,内化于本人内心世 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个体履行责任行为的精神内驱力。高责任心的个体有高 组织性和自律性。在许多组织环境中,责任心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大多数组织的大多数工作中,责任心可以预示较高的绩效。8、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类型是什么?答

25、: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类型是:现实型、研究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艺术 型。这六种人格类型的偏好、人格特点、职业范例有如表4.1说明。 表4.1 霍兰德划分的六种人格类型类型人格特点职业范例现实型 偏好需要技能、力量、协调性的体力活动害羞、真诚、持久、稳定、顺从、实际机械师、钻井操作工、装配线工人、农场主研究型 偏好需要思考、组织和理解的活动分析、创造、好奇、独立生物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秘社会型 偏好能够帮助和提高别人的活动社会、友好、合作、理解社会工作者、教师、议员、临床心理学家传统型 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顺从、高效、实际、缺乏想象力、缺乏灵活性会计、业务经理、银行出纳员、

26、档案管理员企业型 偏好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利的言语能力自信、进去、精力充沛、盛气凌人法官、房地产经纪人、公共关系专家、小企业主艺术型 偏好需要创造性表达的、模糊的、无规则可循的活动富于想象力、无序、杂乱、历险、情绪化、不实际画家、音乐家、作家、室内装潢设计师9、什么是人格工作匹配?它与个体组织匹配的区别是什么?讨论题 P1173、某一天你的老板表现出一副紧张、急躁、好争辩的样子;另一天,他又表现出一副平和和放松的样子。这是否表明人格特点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答:不能表明人格特点随时问的推移而变化。因为:(1)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它常常通过个体表现出来的、可以测量的人格特质

27、进行描述。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人格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总是在先天性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受家庭、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熏陶以及实现活动的锤炼塑造形成的。比如任性的人,对己、对人、对事、对工作处处表现出刚愎自用的特点来。人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随着社会实践条件、人的知识水平、家庭和个人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变化,人格及心理特征也必然发生变化。人格特点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由胚胎决定的因素,如身材、相貌、性别、秉性、肌肉的组成和反射等;环境,包括成长的文化背景、早年的生活条件、家庭和社会群体的规范以及体验的其他影响因素;情境,个体所处的不同环境。(2)题中老板的不同表现,反映的人格特点不能

28、认为是随时间变化的,应该是受情境的影响。不同情境中,会要求一个人的人格表现出不同的侧面。老板当表现出一副紧张、急躁、好争辩的样子时,表明此时的人格特点是由当天的环境造成的;当又表现出平和和放松的样子时,也是这个道理的。第5章 知觉和个体决策复习题 P1502、什么是归因理论?它在解释组织行为方面有什么意义?答:(1)归因理论指对个体的不同判断取决于把特定行为归因于何种意义的解释,也就是说,当观察某一个体行为时,总是试图判断它是由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引起的。该理论是在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的社会认知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和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安德鲁斯等人的推动而发展壮大起

29、来的。 归因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三个因素:区别性,指个体在不同的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一致性,指个体面对相似情境是否都有相同的反应;一贯性,指个体是否都表现出相同的行为。 (2)归因理论对组织行为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继续努力的行为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归因对人的持续行为有不同的影响:如果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这个相对稳定的内因,则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和持续行为;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外因,如偶然生病或其他事故等,一般不会影响人的积极性,可能增强今后的努力与持续性行为;如果把失败归因于工作任务重、难度大等稳定性的外因,则可能降低行为者的自信心、成就动机、努 力程度和行为的持续性。对

30、组织行为规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组织活动中,各级领导 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 为的引导,尽可能的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对于成功者而言,不能将成 功完全或主要归因于他们智力水平高、能力强,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的内因和外因,如他 么最近的工作努力、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工作任务容易完成、个人情绪状态良好等。对失败 者来说,要防止他们将失败归因于他们太笨、能力太差、水平太低,要引导他们注意不稳定 的内因和外因,如他们最近精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没有和各方面协调配合好、领导 指导不力等等。这样,使成功者不骄不躁,保持清醒的头脑,以

31、利于以后的工作;使失败者 有继续工作的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争取成功的可能。3、我们对自己活动的知觉与对他人活动的知觉有什么差异?答: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归因失真的错误方面。 (1)对自己活动的知觉指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 己。容易犯的错误是:产生自我服务偏见,往往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把失败归因 于外部因素。例如,19962000年初,高科技股票市场跌停回升时,投资者急不可待地吹 嘘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并举出各种例子证明自己的投资远见。但是,2000年春季,当股票 市场崩溃并最终跌幅超过70时,同是这批投资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在指责外部因素投资分析家

32、们一直在隐藏技术股票,因为他们对于这些股票的升值有着巨大兴趣,他们的经纪人太过自信,联邦储备局没能尽快降低利率,等等。 (2)对于他人活动的知觉指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判断。容易犯的错误是:产生基本归因错误,往往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例如,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拥有革新产品。6、什么是锚定偏见?它是如何影响决策制定的?7、什么是易获性偏见?它是如何影响决策制定的?讨论题 P1502、一名员工在分配给他的工作上完成得不够好。请解释该员工的管理者会使用什么样的归因过程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判断。 答:对这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判断

33、时,管理者的归因结果因素有三方面:客观刺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其归因过程为: (1)判断出员工的区别性。区别性指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他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例如,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经常表现得自由散漫、违反规章纪律。如果行为的区别性低,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内部归因;如果行为的区别性高,则活动原因可能会被归于外部。 本题中管理者会对这名没有很好完成分配给他工作的员工进行区别性分析,判断他是否对其他人分配的工作也总做不好,来得出区别性的高低。 (2

34、)判断员工的一致性。一致性指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则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土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迟到行为的一致性就高、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则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时到达了,则应认为该员工的迟到行为的原因。 该管理者的第二步要根据一致性的定义,来判断该员工的一致性高低。 (3)判断员工的一贯性。一贯性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总是上班迟到,她有7个月从未迟到过,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行为的一

35、贯性较低;而如果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行为的一贯性高。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 最后管理者判断出员工一贯性高低。 (4)在完成上述三步后,管理者根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归因,最终得出员工没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属于哪一方面的因素。如表5.1所示:表5.1 行为因素分析行为信息归因类型区别性一贯性一致性低高低行动者高高高客观刺激物高低低情境第6章 基本的动机概念复习题 P1832、X理论和Y理论对动机的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答:(1)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两种完全不同锹性假设:一种基本上是消极的,称为X理论;另一种基本上是积极的,称为Y理论。 对于X理论,管理者持有以下四种假设:

36、员工生来不喜欢工作,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逃避工作;由于员工不喜欢工作,因此必须采取强制和控制措施,或采用惩罚威胁他们从而实现目标;只要有可能,员工就会逃避承担责任,并寻求正式的指令;大多数员工把安全感视为高于其他所有工作相关的因素,并上且有雄心壮志。 Y理论,它基于以下四项积极的人性假设:员工视工作如同休息、娱乐那样自然;如果员工承诺完成某个目标,他会进行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通常人们都能学会承担责任,甚至会主动寻求责任;人们普遍具有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并不仅仅是管理者才具备这种能力。 (2)X理论对动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如有可能,人总是尽量逃避劳动,因此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或

37、者惩罚措施来迫使他们实现组织的目标;一般的人没有什么抱负,没有雄心壮志,宁愿被领导,力求安全;一般的人在本质上是反对(工作)变化的。按X理论来看待管理,对大多数人必须指挥、监督、控制甚至以惩罚相威胁才能使他们完成组织的任务。Y理论对动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在工作中运用智利、体力与休息时一样自然,人对工作喜爱与否取决于工作对他是不是一种满足;人们在为大道自己所同意的组织目标时,可以实行自我控制;人有自我实现和自尊的需求,这种需求诱导人们朝着组织目标迈进;绝大多数人都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而不仅仅管理者才具备这一能力;一般人在适当的鼓励下,不仅能够承担而且寻求责任;大多数人都有相当高的想象力、创造

38、力;如果员工对某项工作做出承诺,他们会进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以完成任务;在现代社会中,一般人的智慧和才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按Y理论来看待管理,管理者要创造一个多方面满足工人需要的环境,使人们的智慧、能力得以充分的发挥,以更好地实现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3、比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答:(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内容: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最著名的激励理论。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重要程度分为五个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还将五种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生理需要和安全

39、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属于高级需要。低级需要主要从外部使人满足,高级需要主要从内部使人满足。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的内容:奥尔德弗认为存在三类核心需要:1)存在需求;2)关系需求;3)成长需求。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内容:赫兹伯格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同类型的需要,他们之间彼此是独立的,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这两类需要就是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2)相似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兼容并蓄的。马斯洛理论中的生理、安全、社交以及自尊需要中的地位需要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而自尊中需要中的晋升、褒奖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的激

40、励因素。奥尔德弗的ERG理论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础上提出的。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中的存在需要;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中的外在部分是与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中的关系需要相对应的;自尊需要分类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实现需要中所包含的因素与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中的发展需要相对应。差异性:马斯洛的理论是针对需要和动机而言的,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是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和诱因而言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台阶式上升系列结构,即认为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在更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前得到充分的满足。而相反的是,ERG理论并不认为各类需要是刚性结构,比如说,即使一个人的生存和联系需要尚

41、未得到完全满足,他也可以为发展的需要而工作;而且,这三类需要也可以同时起作用;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的某一层次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时,他可能或停留在这一需要层次上直到获得满足为止。相反的,ERG理论则认为,当一个人在某一更高等级的需要层次受挫时,那么作为替代,他的某一较低层次的需要可能会有所增强。4、描述麦克莱兰提出的三种需要。它们与员工的行为有什么关系?答:(1)麦克莱兰提出的三种需要:成就需要,指追求卓越、达到标准、争取成功的内驱力。权力需要,指控制别人以某种方式行为而不以其他方式行为的需要。归属需要,指建立友好的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2)三种需要与员工行为的关系高成就需要使得员工对于获得成

42、功有着强烈的冲动,他们总是渴望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完美、更有效。而且高成就需要使得员工寻求下列特点的工作环境:个人有权力自己做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迅速获得有关自己工作绩效的反馈,从中判断自己是否有进步;工作目标具有适度挑战性。 高权力需要者热衷于“掌管”,努力对其他人施加影响,喜欢处于竞争性和地位取向的情境中。他们倾向于更关心威望和赢得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是有效的绩效。 高归属需要的员工追求友爱,喜欢合作性而非竞争性的环境,渴望相互理解程度很高的关系。5、解释认知评价理论。它在管理实践当中有何作用?答:认知评价理论指对原来受到的内部奖励的行为进行外部奖励时,则可能会降低个体的总体动机水平。激

43、励理论学家普遍的假设是,内部激励因素独立于外部激励因素,二者互不影响。但是,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即认为当组织采用外部奖励作为对良好工作绩效的回报时,则内部奖励(即个人由于喜爱而取事工作的动力)就会降低。 在管理实践当中的作用: (1)为了避免内部动机(内部动机因素如成就、责住、能力)的降低,个体的工资水平应该不随工作绩效的变在而变化。因为该理论认为如果工资水平与工作绩效水平保持一致,这种做法用外部激励因素代替了内部激励因素,只能降低个体从工作当中获得的内部满足。 (2)认知评价理论适合的是那些在组织中既不十分单调又不十分有趣的工作。因为,在那些十分单调的工作中,工作本身并不令人感

44、到满意,难以带来较高的兴趣;在十分有趣的工作中,外部奖励可以提高其内部动机水平,起到激励作用。讨论题 P1831、“认知评价理论与强化理论和期望理论相互矛盾。”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加以解释。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可以说认知评价理论与强化理论是相互矛盾的,但是与期望理论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之间有共同点。具体分析如下: (1)认知评价理论指对原来受到的内部奖励的行为进行外部奖励时,则可能会降低个体的总体动机水平。激励理论学家普遍的假设是,内部激励因素独立于外部激励因素,二者互不影响。但是,认知评价理论认为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即认为当组织采用外部奖励作为对良好工作绩效的回报时,则内部奖励(即个人由

45、于喜爱而从事工作的动力)就会降低。 强化理论认为,诱发人的行为的原因是来自外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刺激物,该理论只关注个体采取某种行为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强调行为是结果的函数。由两者理论的内容比较可知,认识评价理论人为人的行为主要是由内部因素影响的,强化理论则认为行为主要是由外部因素或环境刺激影响的。所以,两者理论是相互矛盾的。 (2)期望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一个人决定采取何种行为与这种行为能够带来什么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对他来说是否重要紧密相关;激励效应取决于个人通过努力达成组织期望的工作绩效与由此而得到的满足个人需要的奖酬相一致、相关联的程度;激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一个人对期望值、效价的估计发生变化时,其积极性也随之变化。该理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能够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助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满足他们某方面的需要。 通过与认知评价理论比较,可知期望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认知评价理论只着重内部因素,但不能认为两者相互矛盾,因为两者具有相同的内容内部因素的影响。 第7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