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黑格尔“新时代”概念的生成性逻辑分析 谢素萍摘 要:“新时代”出现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序言中,贯穿着黑格尔对精神的缺失与满足状态的刻画,透露出黑格尔对自己所处时代的失望和展望。“新时代”的生成性,就是它的可能性,也是无数个现实性当下。精神总是会走向令自己不满的缺失境遇,又总是会不断摆脱这种痛苦状态,于是精神中的时代,在不断反思现实化的自我意识,就运动在否定、限制、承认的张力中,自身携带着自由的规定。关键词:新时代;精神自由;黑格尔一、精神的缺失状态:“旧时代”精神现象学序言是在完成了精神现象学之后写的,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内容和目的都可以初现端倪。精神,通过超越确定性和基本的生存状态,到达
2、自身反映,所以精神意识到了确定性和基本性的缺失,而要求哲学来“重新制造出存在的那种基本性和充盈状态”。这里很容易引起人们对黑格尔的诟病,即对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划分,其根源于忽略了黑格尔此岸世界所指代的那个非神性的精神性的世俗世界,其实隐喻的是精神缺失。这种精神贫困始终使自己保持在有限与无限的张力中,一方面守在世俗世界的感性、平庸和个别状态中,另一方面又始终追求着那个总是混沌和模糊的神圣本质。精神的这一特性,贯穿着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自由既不存在于无规定性中,也不存在于规定性中,而同时是他们两者”1。在这个意义下,无论是精神还是意志,都是处在自我敞开与自我遮蔽的同一中,既与现实有某种亲缘关系,
3、又要始终与现实保持距离,使自己不被锁定,不停留于现实,从而给出一个批判的空间。黑格尔从对真理的把握为契机,揭示出精神缺失与满足自我需求的进程,这种“当前存在着的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是精神带有力量的延展。在有限性中开展的反思使得对真理的呈现成为可能。在此之前,人们总是“以先知式的言谈自以为处于万物的中心和深邃處,蔑视规定性”2。概念想要实现自身,必须经过自在与自为的环节才能达到主体性。那种先知式的言谈是根本没有任何过程和环节的纯粹空洞。所以黑格尔认为这些缺乏概念的具体知识,由于其回避了概念和必然性,也就错失了“立足于有限性的反思”,当它宣称自己的超凡脱俗的时候,实际上恰恰处于被偶然性所支配的状
4、态。这就是“新时代”之前的“旧时代”。二、“新时代”的每时绽现:精神的充盈精神当然是受不了这种无意义的深邃空洞。黑格尔认为“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创造力的时代,一个向着新时期过渡的时代”“精神已经与这个延绵至今的世界决裂,不再坚持它迄今的实存和表象活动,而是打算把这些东西掩埋在过去,并着手进行自我改造”3。精神从实存和表象的抽离,而来到了它的初生:自在,开始渐进的自我塑造,这样的新时代,像一个婴儿一般,一切都是潜在的,一切都是最丰富的。当精神与过去的肤浅决裂,以自我为形式和内容开始无限的运动和自我丰富时,所给出的就是直接性。这是“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却并不是自明的,而是“披着简单外衣的整体”。
5、“新精神的开端是一个产物,经历了众多教化形式的源远变革,是一个奖酬,以犒劳曾经走过的那条纠缠不清的道路,以及同样繁复的努力和辛劳。”4“那些保存于现实的记忆内的实存,仍然是一些当前存在着的东西。”5当新时代(新精神)从空洞、肤浅、感性、平庸的以个别性为特征的万事万物的有限性那里回到自身的自我确定时,它既是如婴儿般单纯却又如果实般具有整体性。这样一个单纯的整体,从其仅仅是开端来说,并不是整体本身,但作为现实的而言,它包含着众多的环节。这样的新时代,就是精神的自我生成。三、“新时代”之“是所从出”:实体观的消解与重建“新时代”一方面是黑格尔对他所意识到的他所处的时代意识的扭曲的解决办法,另一方面也
6、是对古代实体观的反驳。实体,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古老的概念,用来表示承载各种属性但自身不会变易的基质的范畴。在希腊哲学中,实体是支撑、维系食物的基质,对现实世界起着引导作用,是“神”。一直到中世纪,大多数基督教哲学家都承认上帝是唯一的实体。当黑格尔谈到实体时,也有着深刻的基督教背景。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对上帝的坚实信仰开始松动,上帝的实在开始内在化,这在黑格尔哲学中的体现就是用主体来理解实体,并且宣称实体就是主体。这样的主体,就是能动性和否定性。古代人的实体性生活就被这样的主体所消解。古代人坚定地认为形式决定质料,只有形式才能赋予质料以现实。但是近代以后人们认为,形式、秩序是可以被把握、操纵的,在这
7、种古代式理念的消散中,现代人的物质生活的确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代,但是精神生活却无比匮乏。带来的哲学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种精神危机。张汝伦先生在其著作中曾指出:“与卢梭一样,黑格尔是他那个时代对现代性问题最敏感的人,他发现,现代的特征是分裂,这种分裂产生了哲学的需要,哲学的任务是要重建分裂世界的整体性,哲学的基本方法只能是展现事物本身对立统一的概念辩证法。”这种辩证法,就是精神。精神是这样一种绝对的实体,他在他的对立面之充分的自由和独立中,亦即在互相差异、各个独立存在的自我意识中,作为它们的统一而存在。黑格尔所要求的是,回到事情本身。实体即主体的辩证法,就是新时代“是所从出”的东西,但最重要的是
8、,所有的抽离、否定,都会“因其所是而是其所非”。所谓的新时代,就是一个正在自我塑造的、不断获得新形态的精神,要求的是一种发源于自身的丰富内容,自己规定着自己的形态和差别。四、“新时代”的无限性如何可能及其实现场域“新时代”不外乎就是把握在精神中的时代,是以无限创造为指向的当下,而这种无限创造的自我生成又是如何实现的呢?在黑格尔看来,精神的最终实现是精神在人的意识中达到最终的自觉。这个运动过程的根本动力是意识自我否定的能动性本原。新时代的实现,绝不是把“新时代”作为一个固定状态去达到。精神以否定为中介而实现对时代的把握,黑格尔揭示了精神是如何成长为自由的精神,并给予这一过程以逻辑必然性。从卢梭提
9、供的人的自由能动的原则开始,康德和费希特把卢梭的自由变成了思维的自由,但却只是一种纯主观的自由,思维永远受一个对立物的制约,即康德的物自体与费希特的非我。到了谢林的绝对同一性,虽然把思维不仅作为人的思维且同时作为世界的本质,但是却没有把这个思维本体所包含的自身必然性进行揭示和证明。而黑格尔哲学就是以思辨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精神的自由及其成长的过程精神的自我创造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精神生活之所以异于自然生活,特别是异于禽兽的生活,即在于其不停留在它的自在存在的阶段,而力求达到自为存在,但这种分裂境地同样也须加以扬弃,精神总是要通过自身返回它原来的统一。自我实现的场域:从否定到限制,从承认到自由。黑格
10、尔通过自我意识的辩证转换揭示了现代个体内心深处的这种排他性或否定性已经自在地包含着相互承认。如果说自然的承认关系是在他者那里即在自身,现代承认则表现出这一特点:越坚持自我和追求自利,便越感受到对他者、规范或制度的依赖。现代社会冲突在本质上来自个体对自发承认关系的“不理解”,于是才产生了自觉承认的更高价值诉求。黑格尔指出,在绝对的个别性中反思普遍本质“就是一种相互承认,也就是绝对的精神”。通过这种反思,“否定”就转化为根据承认关系对自身的规定,从而在承认体系中重新肯定自身。这种“自我的自我规定”“否定性的自我相关”构成了作为法哲学原理出发点的自由意志的核心内涵。限制的本质是承认,限制与承认是相互
11、的,自我承认他者,并且他者也得到了自我承认,从而在他者的限制中,自我依然是自由的。在这种承认与限制的关系中,最终投射出的是自由的本质,即自由应该是一种被承认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的自由只有在理性国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为理性国家就是通过主体之间相互承认的关系确定而来。作为由各种相互承认制度构成的特定社会,最终在“现代”达到最大的合理化,这就意味着自由在现代的完全实现。所以黑格尔认为:“一种有价值的善的生活,包含了对各种现代社会制度的认同,只有通过参与这样的制度,通过选择并确认现代社会的诸重要角色,才能带来一种善的与他人共同的生活。”黑格尔同时认为,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展示了这个时代作为现实的
12、自由生活之根基的根本特征。他对现实自由的基本规定是:“自由正是精神在他者中即是在自身中,是精神自己依赖自己,自己规定自己。”五、结语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里提到了“把握真理”,他否认科学的谈论方式能够把握真理,而认为相比于最终目的和目标,事情本身的具体展开过程才有关本质。而在这个展开的过程中,表面上相互争执和反对的东西所构成的差别,恰恰是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生成性,就是它的可能性,也是無数个现实性当下。这个过程与辩证法相契合。精神总是会走向令自己不满的缺失境遇,又总是会不断摆脱这种痛苦状态,于是,在精神中的时代,在不断反思中现实化的自我意识,就运动在否定、限制、承认的张力之中,自身携带着自由的规定。参考文献:1德黑格尔.黑格尔著作集第7卷法哲学原理M.邓安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德黑格尔.黑格尔著作集第3卷精神现象学M.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4Robert B.Idealismas Modernism Hegelian Variations(Modern European Philosoph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5德黑格尔.哲学全书第一部分逻辑学M.梁志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