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190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4.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高清版)《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GJ190-2010.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履 JPJ G J I卿一2 0 1 0备案号J 9 7 3一2 0 1 0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C odefortechnicalmanagementofbuildingengineeringinspectionandtesting2 0 1 0一0 1一0 8发布2 0 1 0一0 7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住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C odefortechnicalmanagementofbuildingengineeringinspectionandtestingJ G J1 9 0一2

2、 0 1 0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 0年7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0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C odefortechnicalmanagementofbuildingengineeringinspectionandtestingJ G J1 9 0一2 0 1 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北京市兴顺印刷厂印刷开本:85 0 x 1 1 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5 0千字2 0 1 0年3月第一版2 0 1 0年3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0.0

3、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1 7 80 9版权所有翻 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 。abp。om。n网上书店:http:/www.chin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 7 7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1 9 0一2 0 1 0,自2 0 1 0年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3.06、3.0.8、5.4.1、5.4.2、5.7.4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4、发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0年1月8日前,口二才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仁2 0 0 81 0 2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本规范的主要技术 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检测试验项目;5管理要求。本规范 中以黑体字标志 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解释,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

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四环南路5 2号 中建一局大厦1 3 1 1室,邮编:1 0 0 1 6 1)。本 规 范 主 编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勤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 规 范 参 编 单 位: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宁波三江检测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集团第五建筑有限公司中建一局华江建设有限公司上海中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四环恒信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吴月华邵东升陈红张俊生马洪哗刘源杨晓毅薛刚陈振明李松山民 张培建陈娣蒋屹军金元冯定军杨焕宝张军曹安民杨嗣信高小旺林松涛林寿

6、龚剑黄伟江张丙吉李钟安红印熊爱华张月钢左旭平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元勃胡耀林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34检测试验项 目 ”54.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 54.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 54.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 75管理要求 95.1管理制度 95.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 ,95.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 1 05.4试样与标识 n5.5试样台账 n5.6试样送检 1 25.7检测试验报告 1 25.8见证管理 1 2附录A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 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 1 4附录B试样台账 2 4本规范用词说明 2 9引用标准名录 3 0附:条文说明 ,3 5C onte

7、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 23B asicR equirements ,34hemstobelnsP ectedandT ested ,54.1I nspectionandT estingof M aterialand I nstrumentD eliveredintoC onstructionS ite 54.2Q ualityI nspectionand T estduringC onstruction 54.3Q ualityand F unctionalI nspectionand T estofB uildi吧 75M anagementR e

8、quirements 95.1M anagementR ules ,95.2P ersonnel,I nstrument,E nvlronmentand F acilities 95.3I nsP ectionand T estP lan ,1 05.4S amphngandL abeling 1 15.5R ecordofS ampleM akingandD eliveryforI nspectionand T est,1 15.6D eliveryof T estS amples 1 25.7T estR eports 1 25.8W itnessM anagement 1 2A ppen

9、dixAI temstobe R etested,M ainT estingP arameterandS amplingB asisforW idel犷usedB uildingM aterialsD eliveredintoC onstructionS ite1 4A ppendixBR ecordofS ampleM akingandD eliveryforI nspectionand T est 2 4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C ode 一2 9N ormativeS tandards 3 0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3 5

10、7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1.0.3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0.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检测试验inspectionandtesting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2.0.2检测机

11、构inspectionandtestingorgan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2.0.3企业试验室in-housetestinglaboratory施工企业 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 1,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2.0.4现场试验站testingstationatC onstructionS ite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 目进行试验的部门。3基 本 规定3.0.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制订检测试验计划;2制取试样;3登记台账;4送检;5

12、检测试验;6检测试验报告管理。3.0.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3.0.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 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 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3.0.4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3.0.5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2对检测试验结

13、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3检测单位的检测试验能力应与其所承接检测试验项 目相适应。3.0.6见证人员必须对见 证取样和送检的过程进行见证,且必3须确保见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3.0.7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当国家现行标准未规定检测方法时,检测机构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并经相关各方认可,必要时应进行论证或验证。3.0.8检测机构应确保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0.9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噪声、振动和有害物质等的处理、处置,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相关规定。4检测试验项 目4.1材料、设备进场检测4.1.1材料、设备的进

14、场检测内容应包括材料性能复试和设备性能测试。4.1.2进场材料性能复试与设备性能测试的项 目和主要检测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确定。常用建筑材料进场复试项 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确定。4.1.3对不能在施工现场制取试样或不适于送检的大型构配件及设备等,可由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协商在供货方提供的检测场所进行检测。4.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4.2.1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 目和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合同要求和施工质量控制的需要确定。4.2.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土方 回填、地基与基础、基坑支护、结构工程

15、、装饰装修等5类。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 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表4.2.2的规定确定。表4,2.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项 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和取样依据序号 类别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取样依据备注,1方填土回土工击实最大干密度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 B/T5 0 1 2 3最优含水率压实程度压实系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 5 0 0 0 7.9】基一?础地生基换填地基压实系数或承载力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 G J 7 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2加固地基、复合地基承载力桩基承载力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 G J1 0 6桩身完整性钢桩除外

16、序引类别检测试验项目土钉墙续表4.2.2主要检测试验参到取样依据备注基坑支护水泥土墙锚杆、锚索机械连接工艺检验机械连接现场检验钢筋焊接工艺检验土钉抗拔力墙身完整性墙体强度锁定力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G J12 0设计有要求时抗拉强度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 G J1 0 7闪光对焊气压焊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弯曲抗拉强度弯曲适用于闪光对焊、气压焊接头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适用于水平连接筋钢筋连接电弧焊、电渣压力焊、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抗拉强度网片焊接结构工程抗剪力抗拉强度抗剪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5 5热轧带肋钢筋冷扎带肋钢筋指工作度、坍落度

17、和坍落扩展度等强度等级标准养护试件强度同条件试件强度朴(受冻临界、拆模、张拉、放张和临时负荷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4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 5 0 1 1 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 G J1 0 4同条件养护2 8d转标准养护2 8d试件强度和受冻临界强度试件按冬期施工相关要求增 设,其他同条件试件根据施工需要留置混凝土混凝土性能同条件养护2 8d转标准养护2 8d试件强度抗渗性能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4有抗渗要求时续表4.2.2序喇类别检测试验项目主要检测试验参数取样

18、依据备注乙人结构工程砌筑砂浆砂浆配合比 设计强度等级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9 8稠度砂浆力学性能标准养护试件强度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3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冬期施工时增设钢结构网架结构焊接球节点、螺栓球节点承载力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 5 0 2 0 5安全等级一级、L)4 O m且设计有要求时焊缝质量焊缝探伤后锚固(植筋、锚栓)抗拔承载力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 G J1 4 5尸O装饰装修饰面砖粘贴粘结强度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 G J11 0序号类dnJ口力检测项目注:带有“*”标志的检测试验项目或检测试验参数可由企业试验室试验,

19、其他检测试验项目 或检测试验参数的检测应符合相关规定。4.2.3施工工艺参数检测试验项 目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工艺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检测试验任务可由企业试验室承担。4.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4.3.1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 目应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要求确定。4.3.2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体质量及使用功能等2类。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 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可按表4.3.2的规定确定。表4.3.2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项 目、主要检测参数和取样依据主要检测参数取样依据上实体质量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20、范G B5 0 2 0 4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围护结构外窗气密性能(适用于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地 区)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4 1 1外墙节能构造侧竺风斑嗜一中骤和黑一中骤军你一那。理刑一缀。黛爵一长黛竺峭川一牲彰勿一I刁!一I刁;.1 1,:!.1 1.1;习:,.!一知叫(口曰闷侧)必侧板令置如世牲沐绷邪朋坂屁仍山艰少骤耸撼契吸,撼邢军工赛外水、i酬掣鳖镶1弓、一!.!.一1:,:二一世城2 6。蕊N备精侧辑挥器N乐琳耸盛喧将耘株耸嵌旦!乐株恻辑”职切拭板备株闪比耸牲物招足妆书侧淇国军职叫酬拟举桩侧布翼料一中孽卑一少鉴临一泣猖一垂一掀一掀一辉一稠如一中,?沓

21、犯幼触刊璐哄呼山琳哪珊娜撼侧裘。?辉一愁2 7。马琳巷咪宜杨备滁缨婚“拭祖称稀哈绿徽如奥辍绿角骤荟职叫拟禽绿徽粼一翼料一少孽一少孽椒一。一逗纂一丝丝撇缺一少,妇霞一矍呱黝沓姐耸桩然匆的山琳划希辉每少骡橄城2 8本规范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

22、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 B5 0 0 0 7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5011 9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 B/T5 0 1 2 34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 B J1 4 6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2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3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 2 0 4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0 59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50 2 0 81 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1 0n民用建筑工

23、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 B5 0 3 2 51 2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4 n1 3通用硅酸盐水泥G B1 7 51 4碳素结构钢G B/T7 0 01 5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 B/T1 2 3 11 6钢 筋 混 凝土用 钢第1部分:热 轧 光 圆 钢 筋G B1 4 9 9.11 7钢筋混 凝土用 钢第2部分:热 轧 带 肋 钢筋G B14 99.21 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 B/T1 5 9 11 9钢及钢产 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 及试样制备G B/T2 9 7 52 0砌筑水泥G B/T3 1 832 1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

24、连接副G B/T3 6 3 23口2 2陶瓷砖G B/T4 1 0 02 3烧结普通砖G B510 12 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 B/T5 2 2 42 5混凝土外加剂G B80 7 62 6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G B 82 3 92 7蒸压灰砂砖G B1194 52 8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G B1196 82 9聚氯乙烯防水卷材G B1 2 9 5 23 0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 B1 2 9 5 33 1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 B1 3 0 1 43 2烧结多孔砖G B1354 43 3烧结空心砖和空心砌块G B1354 53 4建筑用砂G B/T1 4 6 843 5轻集料混凝土小型

25、空心砌块G B/T1 5 2 2 93 6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 B1677 63 7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1部分:轻集料G B/T1 7 4 3 1.13 8轻集料及其试验方法第2部分:轻集料试验方法G B/T1 7 4 3 1.23 9建筑幕墙用铝塑复合板G B/T1 7 7 4 84 0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G B 1 81 7 3.14 1高分子防水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G B18 1 7 3.24 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G B/T1 81 7 3.34 3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 B1 82 4 24 4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 B1 82 4 34 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

26、防水材料G B18 4 4 54 6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 B18 5804 7天然花岗石建筑板材G B/T1 86 0 13 14 8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G B1 89 6 74 9聚氨醋防水涂料G B/T1 9 2 5 05 0建筑保温砂浆G B/T2 0 4 7 35 1混凝土膨胀剂G B2 3 4 3 95 2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 B234 4 15 3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 B/T2 3 4 4 55 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 G J 1 85 5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 G J 5 25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5 55

27、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 G J 7 95 8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 G J 9 55 9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 G J 9 86 0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 G J1 0 46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 G J1 0 66 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 G J1 0 76 3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 G J1 1 06 4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 G J1 1 56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 G J1 2 0“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 G J1 4 46 7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 G J1 4 56 8粉煤灰砌块J C2 3 86 9((粉煤灰砖J C2 3 97

28、 0((水乳型沥青防水涂料J C/T4 0 87 1混凝土泵送剂J C4 7 37 2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 C4 7 47 3混凝土防冻剂J C4 7 57 4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J C4 7 77 5聚氨醋建筑密封胶J C/T4 827 6聚硫建筑密封胶J C/T4 837 7丙烯酸醋建筑密封胶J C/T4 847 8(铝箔面石油沥青防水卷材J C/T5 0 47 9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 C/T5 4 780蒸压灰砂空心砖J C/T6 3 781氯化聚乙烯一橡胶共混防水卷材J C/T6 8482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J C/T86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 G J1

29、 9 0一2 0 1 0条文说明制订说 明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J G J1 9 0一2 0 1 0,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0年1月8日以第4 7 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规范制订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并与国内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范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还着重对强制性条文的强制性理由作了解释。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

30、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范规定的参考。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本条文说明有不妥之处,请将意见 函寄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目次1总则 3 82术语 3 93基本规定 ,4 04检测试验项 卧 .4 24.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 4 24.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 4 25管理要求 ,4 35.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 4 35.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 4 35.4试样与标识 4 45.5试样台账 4 45.7检测试验报告 4 53 71总则1.0.2本规范的适用范围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其含义是指在施工现场制取试样、按有关规定送检并由检测机构或企业试验室出具检测试验

31、报告的施工检测试验活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其他各种检验、检查及测试等活动均不属于本规范“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范畴。2术语术语是在本规范中出现的,其含义需要加以界定、说明或解释的重要词汇。尽管在确定和解释术语时尽可能考虑了习惯性和通用性,但理论上术语只在本规范中有效,列出的目的主要是避免理解错误。当本规范列出的术语在本规范以外使用时,应注意其可能含有与本规范不同的含义。3基 本 规 定3.0.2本条主要针对 目前部分施工现场未能配备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工作需要的现场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或相关标准,将出现严重影响施工质量的情况而制订的。本条依据科学管理方法,从人、机、料、法、环五

32、个方面提出了现场开展检测试验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这是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前提,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3.0.4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对工程质量的判定至关重要,必须明确责任,因此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所指检测试样的“真实性”,是指该试样应当是按照有关规定真实制取,而非造假、替换或采用其他方式形成的假试样;而“代表性”则是指该试样 的取样方法、取样数量(抽样率)、制取部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能够代表受检对象的实际质量状况。由于取样和送检人员均隶属于施工单位,故本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对所提供的检测试样的真实性和代表性承担法律责任,而取样或试样送检工作是由取样或送检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的,故相应人员也

33、应对所提供试样的真实性、代表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3.0.5本规范中的检测单位指检测机构和企业试验室的统称。检测单位的确定,目前国家尚无统一规定,部分地区提出了地方性要求。本规范根据现行有关行政法规和各地实际情况提出了确定检测机构的基本原则,即:当行政法规和现行标准要求由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时,应遵守其规定;没有要求时,可由承担施工任务的施工企业内部试验室承担。为确保检测试验工作质量,检测单位应具备与承接的检测试验项 目相适应的检测试验能力。3.0.6本条系依据行政法规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相关规章作出的规定,其目的是通过“见证”来保证取样和送检“过程”的真实性。因此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本条明

34、确规定监理单位及其见证人员应对“过程”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是对行政法规、规章作出的进一步阐释,使其责任更加明确,更具有可操作性。依据本条规定,监理单位及其派出的见证人员应通过到现场观察,对取样、送检过程的真实性予以证实,并应当对“过程”的真实性负责。对“过程”真实性的观察要素应包括:取样地点或部位、取样时间、取样方法、试样数量(抽样率)、试样标识、存放及送检等。3.0.8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是判定工程质量是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及设计要求的最重要的依据,为了真实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检测数据必须准确、可靠;检测报告必须真实、有效。检测机构是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的提供者,应当依法承担上述责任,故将本条列为

35、强制性条文。3.0.9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废弃物、噪声等污染,各种污染的处置方法不同,本规范未作出统一要求,本条仅给出了处理或处置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应符合安全、环保等相关规定。4检测试验项 目4.2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4.2.3正确确定施工工艺参数对于保证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各项施工工艺参数的确定比较复杂,难以具体给出,故本条给出三项原则性规定:1施工 工艺参数检测试验项 目,应由施工单位根据工艺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确定;2检测方法及检测要求应执行相应的标准规定;3施工工艺参数检测试验由于其仅涉及施工 工艺,并不反映工程的实际质量,故检测试验任务可由企业试验室承担。4.

36、3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功能检测4.3.1、4.3.2工程实体质量检测项 目仅列出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4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so4 n中规定的实体检测项 目。使用功能检测项 目仅指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4 1 1中的系统节能性能检测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 B5 0 3 2 5中的室内环境污染物检测。在施工过程中,当合同有约定或相关行政法规及标准有要求时,应遵循其规定。5管理要求5.2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5.2.1?5.2.4为了使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管理工作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在对全国各地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管理情况调查研究的

37、基础上,本节提出了现场试验资源配备的基本要求。对现场试验站的要求,是依据大多数施工现场的试验需求,并考虑到实施成本等因素确定的。由于工程规模不同,各地管理要求也不尽相同,故本规范仅列出了应当设立现场试验站的最低条件(面积或造价)和试验站的基本配置要求。当单位工程建筑面积或造价未达到本规范规定时,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立现场试验站。现场试验站配备的试验人员、设备、环境及设施,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专业要求和当地管理部门的规定加以调整。在大型或特殊工程施工现场设置的检测机构(包括分支机构)或企业试验室不在本条规定范围内。5.3施工检测试验计划5.3.1一5.3.4编制检测试验计划是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的重

38、要环节,属于质量控制中的预控措施。有了计划,才能合理配置、利用检测试验资源,使施工检测试验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规范有序,避免漏检错检。本节对检测试验计划的内容、编制依据、编制要求及调整作出了具体规定,可方便施工现场有关人员具体实施。由于检测试验计划是依据预算量、材料进场计划和流水段划分等确定的,故在施工过程中情况发生变化并影响检测试验计划实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加以调整。本条要求监理单位审查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检测试验计划,主要是通过审查这一控制手段,防止施工检测试验项目的漏做、少做,同时也避免盲目多做。因此监理单位应当了解检测试验计划的内容,并提出修改建议。各省、市对见证取样的检测项目及 比例

39、规定有所不同,一些标准对某些检测项 目也有见证的要求。为做好见证取样和送检工作,保证见证检测项目及其抽检比例符合规定,监理单位应根据施工检测试验计划制订相应的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监理单位对检测试验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是保证施工单位检测试验活动按计划进行的必要手段。5.4试样与标识5.4.1、5.4.2此两条均为强制性条文,是针对进场材料和施工过程质量检测试验试样制取作出的严格规定。只有在施工现场随机抽取或在相应施工部位制取的试样,才是对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反映。故这两条特别强调除确定工艺参数可制作模拟试样外,其他试样均应在现场内制取。上述规定还可进一步理解为:检测试验试样既不得在现场以外的任何其他

40、地点制作,也不得由生产厂家或供应商直接向检测单位提供。5.4.4试样的标识不仅能够方便检测试验工作 中的试样管理,也是试样身份的证明。本条要求试样标识具有唯一性且试样应连续编号,既保证检测试验工作有序进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假试样或“备用”试样,避免出现补做或替换试样等违规现象。5.5试 样 台 账5.5.1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一般比较长,为确保检测试验工作按照检测试验计划和施工进度顺利实施,做到不漏检、不错检,并保证检测试验工作的可追溯性,对检测频次较高的检测试验项目应建立试样台账,以便管理。5.5.3、5.5.4检测试验结果是施工质量控制情况的真实反映,4 4将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的检

41、测试验结果及处置情况在台账 中注明,并将台账作为资料保存,不仅能真实反映施工质量的控制过程,还能为检测试验工作的追溯提供依据。5.7检测试验报告5.7.4检测试验报告应真实反映工程质量,当出现检测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其检测试验报告的意义更为重要。但部分施工人员出于种种原因,特别担心工程质量不合格会受到处罚或影响工程验收等,采取了抽撤、替换或修改不合格检测试验报告的违规做法,掩盖了工程质量的真实情况,后果极其严重,必须加以制止,故本规范将本条列为强制性条文。5.7.5检测试验报告的数据和结论 由检测单位给出,检测单位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法律责任,因此不得进行修改。但检测试验报告中的送检信息则是由现场试验人员提供,由于施工单位管理水平的差异和个人工作能力的不同,当检测试验报告中的送检信息填写不全或出现错误时,允许对其进行修改,但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经过审批后实施。本条是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检测试验报告中送检信息不全或出现错误时,对检测试验报告进行修改而提出的具体要求。馨l 15112178 0 9黔操箫 淤 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工程监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