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1902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5.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高清版)《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9-2011.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家标准场冒PG B/T5 0 1 2 9一2 0 1 1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basicmechanicspropertiesofmasonry2 0 1 1一0 7一2 9发布2 0 1 2一0 3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 和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护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 合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 basicmechanicspropertiesofmasonryG B 尹 T5 0 1 2 9一2 0

2、1 1主编部门;批准部门:施行日期:四J!省 住 房和城 乡 建 设 厅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 2年3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1北京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tandardfortestmethodof basicmechanicspropertiesofmasonryG B/T5 0 1 2 9一2 0 1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化学工业 出版社 印刷厂 印刷开本:85 0 X ll6 8毫米1/3 2印张:1字数:4 5千字2 0 1 1年1 2月第一版2 0

3、1 1年1 2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0.0 0元统一书号:1 5 1 1 22 1 0 6 8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www.C abp。om。n网上书店:http:/www.chin二building.C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1 0 9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公告现批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 B/T5 0 1 2 9一2 0 1 1,自2 0 1 2年3月1日起实施。原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J12 9一9 0同时废止。本标准由我部标

4、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1年7月2 9日前、才本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0 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 0 0 988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 J1 2 9一9 0进行修订而成的。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总结了1 9 9 0年原标准颁布实施以来新的砌体试验方法科研成果,并进行了必要的补充试验,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有关科研、教学、设计等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

5、共分7章,主要技术 内容包括:总则、术语 和符号、基本规定、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试验资料 的整理分析。本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是:1增加编制试验方案的具体要求;2增加砌体偏心抗压试验方法和砌体长柱试验的规定;3砌体抗压试件截面尺寸和高厚比可根据块体尺寸和试验 目的稍有调整;4根据试验目的,对砂浆试块底模作出新的规定;5增加试件与试验机压板调平方法的规定;6增加试验资料整理、分析的内容。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试验工作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成都市一环路

6、北三段5 5号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管理组(邮编:6 1 0 0 81;E-mail:kzssC )。4本标准 主 编 单 位:本 标 准参 编单 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四少 1 1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理工大学吴体杜锐侯汝欣施楚贤林文修王永维王庆霖梁建国崔士起张书禹顾瑞南甘立刚凌程建肖承波李峰黄靓陈行之邸小坛刘立新孙伟民严家嬉苑振芳张昌叙张扬周炳章唐岱新雷宏刚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33基

7、本规定 44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74.1试件 74.2试验步骤 94.3结果计算 1 35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1 56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 !1 87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 2 1本标准用词说明 2 3引用标准名录 ,一2 4附:条文说明 2 5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rrns 22.2S ynlbols 33B asicR equirements 44T estM ethodof人 在asonryC ompressivestrength 74.1S pecimens 74.2P rocedu

8、res ,”94.3C alculationof T estR esultS 1 35T estM ethodof入 在asonryshearstrengthA longM ortarJ oints 1 56T estM ethodofB rickM asonryB endingT ensileS trength 1 87E xP erimenta1 D ataA nalysis 2 1E xplanationofW ordinginT hisC ode 2 3L istofQ uotedS tandards 2 4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2

9、571总则1.0.1为了规范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方法,为砌体结构研究、设计和施工质量检验提供准确可靠试验数据,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砌体结构工程各类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与检验。对研制的新型块体或砌筑砂浆,亦应按本标准进行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1.0.3本标准砌体试件所用的块体材料为砖、砌块、料石和毛石。有关块体材料及砌筑砂浆的力学性能,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检验。1.0.4砌体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砖brick本标准所指的砖,系指砌体结构中承重墙体用砖,按品种划分,包括烧结砖和非烧结砖(蒸压

10、砖、混凝土砖),实心砖和多孔砖,以及新研制的小尺寸承重用砖。2.1.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concreteS mallhollowblock由普通混 凝土或 轻 集 料 混 凝土制 成,主 规 格尺寸 为3 9 O mm只1 9 O mmX 1 9 O mm,空 心率为2 5一5 0的块体,简称小砌块。2.1.3中型砌块mediumblock长度大于3 9 O mm,高度大于1 9 O mm,厚度为墙体厚度 的砌块。2.1.4几何对中geometricalcentering砌体抗压试验中,四个侧面的竖向中线对准压力试验机上下压板的中心线。2.1.5物理对中physicalcentering砌体抗

11、压试件几何对中后,施加一个大小为预估破坏荷载值5一2 0的荷载,测量两个宽侧面轴向变形值,通过调整试件位置和改善垫平措施,使其相对误差不大于1 0。2.1.6研究性试验investigativetest为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的试验。2.1.7检验性试验verifyingtest为检验砌体结构工程质量或砌体材料质量进行的试验。2.1.8新型砌筑砂浆newmortar系指预拌砂浆、专用砂浆 和掺加各种新型外加剂 的砌筑砂浆。2.2符号x,试件强度的测定值;n一组砌体试件的数量;mx样本均值;s样本标准差;子一一一变异系数;b试件宽度;t试件厚度;月一一一试件高度;h试件截面高度;e。受压试件轴向力的偏

12、,合距;户一试件高厚比;。逐级荷载下的轴向应变值;。tr逐级荷载下的横向应变值;l、ltr分别为逐级荷载下的轴向和横向变形值;Z、Z tr分别为轴向和横向测点间的距离;L抗弯试件的计算跨度;,逐级荷载下的应力值;五卜一一试件的弹性模量(N/mmZ);氛4对应于应力为。4 fc,时的轴向应变值;外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fc,、试件的抗压强度;fv,试件沿通缝截面的抗剪强度;ft,*试件的弯曲抗拉强度。3基 本 规 定3.0.1砌体试验之前,应编制详细的试验方案。试验方案应包括:1试验 目的和要求;2原材料质量检测;3块体适宜含水率及其控制方法;4砂浆配合比设计,包括水泥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

13、预拌砂浆或专用砂浆的配合比设计;5试件尺寸、组数,每组试件数量;6预估试件极限荷载;7加荷方法、加荷程序、加荷设备及其精度检验;8试验测量的内容、方法和仪表布置;9试验进度;1 0试验人员安排计划;1 1试验数据及试验资料统计分析、试验报告撰写要求;1 2安全及环保措施。3.0.2砌体试验按照试验用途可分为研究性试验和检验性试验两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研究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应符合数理统计要求,并按专门的试验设计或试验 目的确定。对抗压试验,每组试件不宜少于6件,对抗剪和抗弯试验,每组试件不宜少于9件;2研制的新型块体或砌筑砂浆的研究性砌体试验,宜砌筑同条件的烧结普通砖砌体对比

14、试件,对比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数量可根据试验 目的适当减少;3检验性试验的试件组数及每组试件的数量,可由检测单位规定。但在同等条件下,每组试件的数量,对轴心和偏心抗压试验,不宜少于3件;对抗剪和抗弯试验,不宜少于6件。3.0.3砌体试件的砌筑和养护,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 0 2 0 3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同类别、同强度等级砂浆或同一对比组的试件,应由一名中等技术水平的瓦工,采用分层流水作业法砌筑,并应使每盘砂浆均匀地用于各个试件;对于检验施工质量的砌体试件,尚宜在现场砌筑;2试件砌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砂浆饱满度。当试验后检查时,对抗压试件,每组

15、应选3件,每件检查数量不少于3个块体;对抗剪或抗弯试件,应对每个破坏截面进行检查;3试件砌筑完毕,应立即在其顶部平压四皮砖或一皮砌块,平压时间不宜少 于1 4 d;4试 件 室 内养 护时 间不应少于2 8d,实验室温度宜为1 5一2 5;S检验性试验,当试件在室外砌筑和养护时,试件表面宜覆盖塑料薄膜并采取遮阳措施,日平均气温不应低于5;6试件在养护期内平均气温低于1 5 时,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用砂浆试块强度控制试验时间。3.0.4试件砌筑前,应按国家相应的现行试验方法标准确定块体抗压强度及强度等级:1砖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墙砖试验方法G B/T2 5 4 2的有关规定采用;2砌块应按现行国家

16、标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 B/T4 1 1 1的有关规定采用;3石材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0 0 0 3的有关规定采用;4砌体抗压的研究性试验,块体试验组数不宜少 于3组或3 0件;其他砌体试验,块体试验组数不应少于1组或1 0件。53.0.5砌筑砂浆力学性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 G J/T 7 0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砌筑砂浆抗压试件的制作数量和养护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对研究性试验,每盘砂浆应制作一组砂浆试件,每组砂浆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6件。但对同类别、同强度等级砂浆的砌体试件,砂浆试件组数不应少于两组。当需用砂浆试件强度控制砌体试件的试

17、验时间,组数宜增加1组一2组。每组砂浆试件拆模后,3件置 于标准条件下养护,3件与砌体试件同条件养护。制作砂浆试件的底模,应采用砌体试验用的块体,块体底模的含水率,不宜大于2。当研究工作需考虑不同材质底模对砂浆强度的影响时,还应按J G J/T 7 0的要求制作相同组数的钢底模砂浆试件,每组砂浆试件为3件,拆模后置于标准条件下养护;2对检验性试验,砂浆试件的制作由检测单位根据检验 目的,可按本条第1款确定;3砌筑砂浆试件应与砌体试件同时进行试验。3.0.6试验采用的加荷架、荷载分配梁等设备,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测量仪表的示值相对误差,不应大于2。3.0.7试验时,应观察并记录试件在试

18、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终止试验,查明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保证试验结果不受影响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对试件各受力阶段宜拍摄照片或摄像。3.0.8试件砌筑和试验之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试验时应采取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仪表损坏的安全措施及必要的环保措施。其中,长柱试件周围宜设置防护栏杆。4砌体抗压强度试验方法4.1试件4.1.1对于外形尺寸为2 4 0 mm 只 1 1 5?x5 3 mm的普通砖和外形尺寸为2 4 0 mmX 1 1 5 mmx9 0的各类多孔砖,其标准砌体抗压试件(图4.1.1)的截面尺寸tb(厚度又宽度)应采用2 4 0只3 7 0或2 4

19、 0只4 9。其他外形尺寸砖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其截面尺寸可稍作调整。试件高度H应按高厚 比月 确定,月值应为3一5。试件厚度和宽度的制作允许误差,应为士5。下匡 日土匕 止 口 日仁 址华(a)普通砖砌体口口口口口州兰口三口巨口卜(b)多孔砖砌体图4.1.1砖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1一钢垫板;2一找平砂浆4.1.2主规格尺寸为3 9 O mmX 1 9 O mm只 1 9 O mm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图4.1.2),其厚度应为砌块厚度,试件宽度宜为主规格砌块长度的1.5一2倍,高度应为五皮砌块加灰缝厚度。其他规格砌块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可按照本条要求确定截面尺寸和高度。七口口

20、口二目工匡习 口图4.1.2小砌块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1一钢垫板;2一找平砂浆4.1.3中型砌块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其厚度应为砌块厚度;宽度应为主规格砌块的长度;高度应为三皮砌块高加灰缝厚度。中间一皮砌块应有一条竖向灰缝。4.1.4料石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的厚度宜为2 0 0 mm一2 5 0 mm,宽度宜为3 5 0 mm一4 0 0 mm;毛石的标准砌体抗压试件的厚度宜为4 0 0?,宽度宜为7 0 omm一80 0 rnm;两类试件的高度均应按高厚比为3一5确定。料石砌体试件的中间一皮石块,应有一条竖向灰缝。4.1.S T形、十字形、环形等异形截面的标准砌体抗压研究性试验,试件边长应为块体宽

21、度的整数倍,试件截面折算厚度可近似取3,5倍截面 回转半径,试件高度应按高厚比为3一5确定。4.1.6高厚比月 值大于5的各类长柱试件抗压试验,其截面尺4.2试 验 步 骤4.2.1本条是关于试验准备工作的具体规定,有两点需要说明:常用的试件对中有两种方法,但由于对中所耗费的时间相差悬殊,因而宜根据试验 目的选用。当不需测量变形值时,宜用快捷的几何对中方法,即试件四个侧面的竖向中线对准试验机上下压板的中垂线;当需要测量变形值时,宜用物理对中方法,即在规定应力条件下(,、0.Z fc,m),通过调整试件位置或将试件顶部垫平等方法,使两侧仪表测得的轴向变形值,其相对误差小于1 0。采用物理对中方法

22、,所测变形值较为准确,但需要较长的试验准备时间。抗压试件表面与试验机压板是否紧密接触对试验结果及其离散性影响很大。试件底部有带吊钩的钢板,钢板与试验机下压板之间一般能够紧密接触,若钢板有微小变形,通过垫湿砂或薄钢板等措施,容易使两者紧密接触。人工在试件顶部抹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方法,不可能使表面非常平整;过去采用垫湿砂的措施,试件顶部四周1 0 mm一2 0 mm的湿砂被试验机上 压板部分挤出,难以做到均匀密实。同原标准相比,此次修订增加了试件顶部垫平的具体措施。美国进行砌体抗压试验,是在试件顶部抹快硬石膏,通过试验机上压板施加压力将石膏压平,以达到紧密接触的目的;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分别使用快硬

23、石膏或快速防水堵漏材料抹在试件顶部,施加约5一1 0试件承载力的荷载,使试验机上压板将多余浆料挤出,待浆料硬化后再进行抗压 试验。这一具体措施,能够使试件顶部和试验机上压板之间完全紧密接触,减小了试验误差,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故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实践经验并参考美国的做法,将这一具体措施纳人本标准。4.2.2轴 向变形的测点标距,规定约为标准试件高度 的 1/3,且为一个块体加一条灰缝厚的倍数,约为2 5 0 mm一3 5 0 mm。试验机压板对试件的变形有一定约束,影响区域的高度约为试件厚度的尺寸。前已规定,试件高厚比为:召一3一5。这样,测试区间正好在试件高度中部,可以避开试验机压板对

24、试件约束的影响。测 试 长 柱轴向变形 的 测点标距,可 适当放大些,如4 0 omm一soomm,这样能够获得更准确的轴向变形值。4.2.3原国家标准G B J 3一7 3附录四规定:“试验时采用等速分级加荷,每级荷载约等于破坏荷载的1 0%,直至破坏为止。”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曾提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中型砌块砌体的抗压试验方法,规定除分级加荷外,还分别增加了加荷速度一般为每分钟0.I N/mmZ一I N/mmZ和0.3 N/mmZ一0.S N/mmZ的规定。四少 1 1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曾用砖砌体进行过加荷速度与加荷方式对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试验分成四组,加荷方式分连续加荷与分级加荷

25、两种,加荷速度从每分钟0.57I N/mmZ一2.85 N/mmZ。试验结果表明,快速加荷的试验值略高,平均约高5%,慢速加荷的试验值略低。由于砖砌体的匀质性较差,这样 的差异并不算大。如果将四组1 2个试件的试验结果混合统计,变异系数占。0 9 2,属于正常变异范围。美国A S T M砌体抗压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规定:“从零到预估破坏荷载的1/2区间内,可以按任意适当的速度加荷,在这之后,调整试验机的控制装置,在lmin一Z min内,按均匀速度施加完剩余荷载。”这个速度比本标准规定的速度要快得多。规定加荷速度,是避免试件在受力过程中承受冲击荷载。本标准的规定,可以达此 目的。4.2.4根据以

26、往各单位习惯做法,并参考混凝土弹性模量测试方法,编制本条条文。同混凝土相比,砌筑砂浆强度较低,塑性变形值较大,因此反复预压的相对应力值应低于混凝土。本标准规定在5一2 0预估破坏荷载区间反复预压3次一5次,主要目的是使砌体在低应力状态下的变形基本趋于线性关系,同时消除构造方面的变形。试验表明,采用几何对中及快硬石膏调平措施后,试件两个侧面的轴向变形值较为接近,基本可达到物理对中的效果,从而减少了试验工作量。4.2.5砌体偏心抗压试验,是砌体力学性能的一项重要试验内容,此次修订增加了这个项 目。以往各单位在进行偏心抗压试验时,是在试件顶部加设调整偏心距的固定铰支座,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

27、 50 0 0 3一2 0 0 1(G B J 3一7 3、G B J 3一88)中的偏心影响系数即是在这种试验条件下得到的。故本标准采用此种加荷方法。4.2.6无筋长柱试件搬运困难,宜在台座上砌筑试件并进行试验;如果采取安全可靠的吊装方法,也可运至长柱压力试验机上进行试验。4.2.7初裂荷载是研究性试验中的一项重要试验数据,往往不易准确判断;观察初裂裂缝以肉眼可见为准,并注意测量仪表的变形值突变时可能出现裂缝。裂缝图和破坏特征可说明试件是否属于正常破坏,以及块材、砂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它是科学分析的重要依据,故应认真作好记录。宜对典型破坏试件拍摄照片。4.3结 果 计 算4.3.1单个试件抗

28、压强度 fc,的计算精度,一般要求准确至0.olN/?2。对于检验性试验,此精度已经足够了;至 于研究性试验,如果需要更高的精度,由研究者 自定。一组试件抗压强度平均值按式(7.0.3一1)计算。4.3.2偏心抗压试验多属于研究性试验,科研人员可根据试验目的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4.3.3计算砌体弹性模量E值时,砌体应力。取0.4 fc,,应变。取与O,4 fc,对应的应变值肠4,作此规定,一是与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 5 0 0 0 3协调一致,二是此时的砌体受力正常,尚未出现初裂裂缝,可 以假定变形值基本处于弹性变形阶段。4.3.4参考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0 3

29、和原行业标准中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J G J S,引人式(4.3.4)。3 85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试验方法5.0.1在分析以往习用砌体单剪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后,通过单剪与双剪的对 比试验,并参考英 国的砌体抗剪试验方法,以及美、德等国关于砌体抗剪方法的标准和文献,本标准采纳双剪试件作为砖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试验的标准试件。双剪试件的优点是立放稳定,加荷方便,受力明确,基本消除了弯曲应力的影响,荷载通过灰缝以剪力形式传递,且试验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缺点是两个受剪面往往不能同时破坏,不过这也反映了砖砌体剪应力分布不均匀且难以克服施工因素影响的客观规律。四J ll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使用三种强度等级

30、的水泥石灰砂浆,同一批普通豁土砖,运用双剪方法和原国家标准G B J 3一7 3所依据的单剪方法(简称7 3规范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如下:表4双剪法和7 3规范法对 比实验结果砂浆强度(N/nl 们nZ)双剪方法7 3规范法t检验受剪面尺寸(mm)fv,m(N/mmZ)受剪面尺寸(mm)八,m(N/mmZ)7.5 92 4 0 火3 7 00.57 83 7 0 只3 7 00.6 0 5fv,m一八,m4.9 62 4 0 只 3 7 00.4 4 6,3 7 0 X 3 7 00.4 1 2fv,m一几,m3.4 82 4 0 X 3 7 00.2 883 7 0 只3 7 00.15

31、9fv,m八,m从双剪试件受力过程的宏观现象分析,只要保证三条砂浆抹面的施工质量(表面平整、上下抹面平行且垂直于受剪灰缝),两个受剪面能够共同受力,试验结果较为理想。多数情况是一个受剪面破坏,也有一先一后或同时破坏者。从对比试验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试验值极为接近,从而避免了因改变试验方法而设计规范中的抗剪强度设计值必须做较大调整的可能性。此外,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一组砖砌体双剪试件变异系数试验。5 0个试件的抗剪强度平均值fv,m一0.3 9 4 N/m耐,标准差,=0.0 5 7 6 N/mmZ,变异系数占0.1 4 6。用W法进行正态性 检 验,给定 危险率a一0.0 5,计算W一0.

32、9 5 7,大于W(n,a)一0.9 4 7,不能否定原子样母体是正态分布的。这组试验数据表明,双剪方法的试验结果的变异性较小。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其他品种小型砌块的砌体抗剪试验,考虑到应与砖砌体双剪试件形式一致,并根据浙江大学的试验,也由单剪试件改为双剪试件形式。中型砌块砌体抗剪试验,也照此执行,但由于试件较高,需加侧向支撑。中、小型砌块的砌体抗剪试验,均采用水平方向加荷的方法。为减小试件与试验台座之间的摩擦力,根据试件宽度的大小,应在试件底部加设(3一4)个滚轴或垫湿砂。原标准颁布施行2 0年以来,许多高校、科研单位按此方法进行了砌体抗剪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结果。有的单位建议改为尺寸更小

33、的小试件进行抗剪试验,这样使用一般万能试验机即可进行试验,能够给一般检测单位的试验工作创造便利条件。根据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往用小试件进行抗剪试验的试验结果,小试件的抗剪强度显著偏高。这项建议有待通过进一步对比试验予以验证。有些体量较大的万能试验机,配 以条形钢板等配件,也能够进行砌体抗剪试验。如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就曾在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普通砖和多孔砖的砌体抗剪试验。试验时,曾发生一个受剪面上的三块砖(2 4 0 mm又3 7 0 mm)仅有两块砖上的受剪灰缝(2 4 0 mm X 2 4 0 mm)破坏,原因是竖向灰缝不饱满,该灰缝不能传递剪力。故此次修订增加了竖向灰缝应填塞饱满的规

34、定。5.0.2、5.0.3试件受力处的砂浆找平层是否平行并垂直于受剪灰缝,对其受力性能影响较大,要求试验工人认真做好抹面工作,最好在工作台上使用简易夹具抹面。如仍不能保证平整度,则在试验时应垫平。抗剪试验时,试件的变形极小,故不要求测量变形值。根据砂浆强度的高低,加荷速度控制在lmin一3 min内使试件破坏。在天气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吸水率较小的混凝土砖或吸水速度较慢的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其砌体表面的灰缝会因失水较快而收缩,试件表面1 0 mm一2 0 mm范围的砂浆不能与砖很好地粘结,在砌筑好试件后,宜覆盖塑料薄膜予以保湿养护。5.0.4试验中发现,多数试件的两个受剪面不能同时破坏

35、,有施工和试验两方面的原因。施工影响因素较多,很难保证两条灰缝的砂浆与砖的切向粘结力完全一致。试验因素则主要是三条砂浆抹面不易做到准确平行,但两条灰缝均受力则是确定无疑的。由此判断,两条灰缝或一强一弱,或受力一大一小,不能同时破坏亦属正常现象。用式(5.0.4)计算的抗剪强度,与实际的抗剪强度相比,实为偏小值。因而这项计算方法偏于安全。5.0.5试验中发现,强度较低的烧结多孔砖或混凝土多孔砖的抗剪试件,砖块可能先于受剪灰缝破坏,即灰缝的抗剪荷载大于砖块所能承受的抗压荷载。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单独分析,但也不宜舍去该项试验值。6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6.0.1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如风荷载、地震

36、作用、挡土墙的土压力、贮仓中散状物荷载等)作用下,承受弯矩;一般砖砌过梁,亦承受弯矩。为确定砖砌体受弯承载能力,提出砌体弯曲抗拉强度试验方法。6.0.21 9 7 0年前后,为编制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进行了砖砌体沿通缝截面和沿齿缝截面的弯 曲抗拉试验。试件截面的高度h为3 7 0?,宽度b为2 4 0 mm;跨度L,前者为80 0 mm,后者为l0 0 0 mm。均采用单点集 中加荷方法。试验结果被19 7 3年颁布试行的砖石结构设计规范G B J 3一7 3采用。本标准 即以该项试验工作为基础,并作了以下修改 和补充:参照二般梁式构件的试验方法,将单点集中加荷改为三分点集中

37、加荷。试件中部三分之一区间内为纯弯区段,受力更为明确。单点加荷的试件,破坏截面往往不在最大弯矩处,试验结果不够理想。原试件的跨高比L/h3,剪力影响较大,属于深梁受力形式;新试件的跨高比改为L/h)3。试件截面高度由3 7 0 mm改为2 4 0。齿缝抗弯试验,将试件沿轴向旋转9 0,以模拟砖砌挡土墙等类墙体的弯曲破坏模式。为了验证 上述第一至第三项因素对砖砌体抗弯强度的影响,分别使用页岩砖和七孔多孔砖,进行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弯的对比试验,结果见表5和表6。从表5所列对比试验结果分析,加荷方式、跨高比L/h 及试件高度h对抗弯强度的影响较小(仅就试验条件范围内的变化而言)。若将每批砂浆强度的各组

38、试件当作同一母体,混合统计,则砂浆强度为4.7 N/mmZ的一批砌体试件,抗弯试验值 的变异系数a一。1 9,另一批 的变异系数占一0.1 3,均在砌体抗弯试验值变异的正常范围之内。表6是两种跨高比的七孔多孔砖砌体抗弯对比试验,跨高比分别为2.4和3.5,共两组,抗弯试验值的比值分别为1.1 6和0.81,有高有低,比表5中括号内的比值离散性要大些,原因是多孔砖砌体抗弯强度受砌筑质量的影响比普通砖更为显著。但是,若从对比组之间抗弯强度的极差分析,仅为0.0 5 N/mmZ左右,这一差值是较小的。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并考虑到砌体抗弯强度变异系数一般较大(占一0.2。2 4)的实际情况,原砖石结构设

39、计规范所依据的抗弯试验方法,同本方法相比,在试验结果的具体数据上,没有大的差别。因此,试验方法的变更对砌体结构设计规范没有影响。当然,无论从理论分析出发,还是从一般抗弯试验的习惯作法出发,本方法所推荐的加荷方式、跨高比和试件高度,更为妥当。表5页岩砖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弯对比试验结果公b 又h又五一2 4 0 只 1 1 5只9 0 0(mm)b 火hX 毛一2 4 0丫2 4 0 只S O C(mm)b 火h只L=2 4 0 X 3 7 C只80 0(mm)bX h火五=2 4 0 X 2 4 C丫 1 1 0 0(rnrn)混合统计f,tm,m(N/mmZ)合计,混统(1234567加荷方式三

40、分点单点单点三分点L。h7.83.32.24.6砂浆强度4,7(N/mmZ)0.3 6 5(0.9 0)0.4 4 70.4 0 90.4 20.4 0 20.1 90.37 0(预压)(1.0 9)(1.0 0)(1.0 2)砂浆强度3.2(N/mmZ)0.39 8(1.1 0)0.3 3 5(0.9 3)0.3 6 1(1.0 0)0.3 5 2(0.9 8)0.3 60.1 3注:1第4列为原试验方法及其试验结果;2括号内数字均为与原试验方法的比值;3每组试件数量为3件。表6多孔砖砌体跨高比对抗弯试验结果的影响试件尺寸b火hX L(mm)L。h砂浆强度(N/mmZ)抗弯强度fha,m(N

41、/mmZ)比值2 4 0 火4 6 0 又 1 0 9 02.44.60.4 0 21.1 61 8O X 2 4 0 X 85 03.50.3 4 82 4 0 X 4 6 0 X 1 0 9 02.42.90.25 70.811 80 又 2 4 0 只85 03.50.31 6试验中有一组试件(即表5中b 又hX L一2 4 0 mm 只 1 1 5 mmX9 0 omm,砂浆强度为4.7 N/mmZ的一组),其中三个试件在成型后预压1 2 0 0 N重的铁祛码,(每半天预压2 0 0 N,分六次压完),平均 预 压 应 力氏一0.O 4 3 N/mmZ,试 验 结 果分别为0.3 7

42、5、0.3 9 6、0.3 3 9 N/mmZ,平均为0.3 7 oN/mmZ;仅预压四皮砖 的试件则分别 为0.4 4 6、0.2 6 8、0.3 82 N/mmZ,平均为0.3 82 N/mm”。单纯从平均值对比,差别较小,但试件经过预压后,试验值的离散性较小,极差仅为0.0 5 7 N/mmZ,未预压者极差接近0.Z N/mmZ,说明还是预压者效果好。考虑到有些砌体抗弯构件(如砖砌平拱过梁)没有预压应力,一般砖墙也可能短时间停工,所以本标准没有规定对试件进行较大应力的预压,只规定砌完试件后平压四皮砖块。6.0.3本条是对试件砌筑和试验的要求。齿缝抗弯试件旋转9 0,然后进行试验,是吸取了

43、国际标准砌体试验方法 1 5 0965 2一4的做法。该标准抗弯试件的受力简图(图1),与本标准相似,只是将试件立放、加荷方法为侧 向加荷,因而未考虑试件 自重的作用,详见图1。沿齿缝截面抗弯试验表明,对于中、高强度等级的砂浆,试件沿砖和竖向灰缝破坏,断裂面较为整齐,类似于素混凝土梁受弯时的破坏状况。6.0.4对固定铰支座和滚动铰支座提出一般要求。试验者可根据本单位具体情况,以保证固定铰支座的上钢板能 自由转动、滚王图1国际标准1 5 0 9 6 5 2一4砌体抗弯强度试验加载简图动铰支座的滚轴能 自由滚动为原则,设计和使用其他形式、尺寸的铰支座。6.0.5本标准对 自行设计的加荷系统不作具体

44、规定,只提原则要求。1 5 0965 2一4的砌体抗弯试验方法中,也只提供试件受力简图,未规定具体的试验设备。6.0.6抗弯试验,试件呈脆性破坏,一般不需要测量受弯变形值,故规定使用匀速连续加荷制度。6.0.7式(6.0.7)系按一般材料力学公式推导而得,与砌体抗压、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相比较,考虑了砌体试件自重的影响。抗压、抗剪计算可不考虑试件 自重的影响,对抗弯计算则不容许忽略。7试验资料的整理分析7.0.2对于一项具体试验工作,其强度值的总体标准差是未知的,格拉布斯检验法和狄克逊检验法适用于这种情况。这两种检验法也是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常用的方法。所以本标准推荐这两种方法。以组内n个试验值为一个

45、计算单元,检出歧离值,剔除统计离群值。一般情况下,n值很小,抗剪值或抗弯值的离散性又往往较大,不宜轻易舍去统计离群值;尚应与其他组的试验值横向比较分析。也可采用其他统计方法如稳健统计法,去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对组内数据进行分析。7.0.4砌体试件用的块体和砌筑砂浆,其强度平均值和强度等级值有时存在较大差异,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 B5 0 0 0 3中的计算指标是以块体、砂浆的强度平均值统计给出的,但设计应用时是以强度等级确定计算指标的。研究分析工作和设计应用是不同的。根据上述情况作出此条规定。试验研究工作应以强度平均值作为技术分析的依据。7.0.5我国积累了大量烧结普通砖、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的砌体强度试 验 资料,国家标 准砌体 结构设 计 规 范G B5 0 0 0 3据此给出了强度平均值、标准值、设计值 的回归计算公式。工人砌筑质量和试验条件对砌体强度试验值影响很大。对烧结普通砖之外的新型砖材或新型砌筑砂浆的砌体试验,若不同时砌筑和试验同条件的烧结普通砖砌体,而直接将试验结果与国家标准G B5000 3回归计算公式进行比较分析,则忽略了工人砌筑质量和试验条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可能得出试验值偏高或偏低的结论。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材料/保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