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摘 要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中国创新创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创业数量可观、创投活跃度高、创服机构同步跟进,整体创业生态优良。(1)创业数量:2021年中国新设市场主体超900万家;(2)创业质量: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超160家;(3)创投机构:2020年创投机构资本超1.1万亿元,但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4)创服机构:2021年孵化器数量超6000家,江苏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
2、化器数量位列全国第一。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和泽平宏观研究团队于2022年7月联合开展问卷调查。基于8520份调查问卷,我们从青年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典型人群六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占比超九成;(2)近七成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多数来源于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3)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以上,31岁及以上青年创业者半数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4)超过九成青年创业者选择个人独资、合伙创业形式,家庭创业占比较小;(5)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三大困难;(6)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
3、批手续是青年创业者的两大诉求;(7)超半数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具备一些初步的创业理论知识。基于广州、青岛、重庆、郑州、沈阳五地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1)广州市注重打造“创新工坊、青创营、青创班、领航班”四大培训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培训,助力创业;(2)青岛市实施青创先锋贷,强化升级“团银协作”模式,提升创业金融支持,发放的创业各项补贴总额位居全国前列;(3)重庆市打造重点创业帮扶品牌项目“青锋计划”,以“创业资金+导师辅导”服务模式,解决青年创业初期融资难题;(4)郑州市组建创业导师服务站,五方面措施支持青年返乡创业;(5)沈阳市打造“五位一体”的创业导师队伍,助力青年创业,青年可
4、根据自身情况,运用“自选菜单模式”选择导师。基于现有创业理论和国内外相关创新创业测度研究及数据获得性,我们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创业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共涉及17个具体指标。在2021年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最大权重与最小权重差值达15%;2022年,我们对整个指标体系权重进行均衡性调整,缩小指标权重间的差距,减少极端权重指标,重新计算各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2015-2021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100.0升至171.0,其中,创业环境指数由100.0升至159.3,企业家精神指数由100.0升至160.6,创业结果指数由100.0升至368.9。2021年创业结果
5、指数较2020年大幅上升,主要是2021年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和技术市场投资等活跃度持续上升。我们选取199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城市的青年创业发展指数对城市进行排名,评选出50座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从整体看,北京、深圳、上海在2021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中名列三甲,一线城市、发达省会城市及东部发达地级市的创业发展指数排名明显居前。从创业环境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和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靠前;从企业家精神看,深圳、北京、苏州位列前三位,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样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创业结果看,核心城市以及发达都市圈受创业者青睐,城市集中效应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6、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我们建议:宏观上,(1)以落实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振微观主体信心,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2)启动以新基建为领衔的扩大消费投资内需的一揽子政策,并引导青年创新创业新方向,为中国创新发展,特别是抢占全球科技创新至高点创造基础条件。微观上,(1)各地可设立针对乡村创业的组织,统筹构建乡村创新创业“新生态”,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2)各地政府可运用自身的优质资源,经常性组织青年企业家论坛、企业管理分享会等活动,给予青年创业者与行业大咖更多的交流机会,助力创业企业高速发展。(3)各地知识产权局可开通创
7、业发明专利申报绿色通道,提升申报效率,制定关于青年创新创业快速预审通道的针对性政策,缩短专利审核周期,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和程度。(4)各地创新创业部门可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共同打造地区创业“政策通”平台,推动平台政策找人、政策匹配等服务。(5)针对来自港澳台的创业青年群体,可搭建国家级港澳台青年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其来中国内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录一、创业发展现状(一)创业数量:新设市场主体超900万(二)创业质量:独角兽企业数量世界第二,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超160家(三)创业投资:创投机构资本超1.1万亿元,但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四)创服机构:孵化器数量超6千家
8、,江苏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二、中国青年创业群体画像(一)基础特征: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占比超九成(二)创业资金:近七成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三)创业驱动力:未找到理想工作和家庭朋友的经历或支持是青年创业的两大动机(四)创业现状:超半数青年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青年创业者三年内开始盈利(五)面临困难: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能力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三大困难(六)典型人群:超半数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高管创业者主要出身民企三、典型城市促进青年创业发展的措施(一)广州市:打造四大培训品牌,推动创业项目与产业融合(二)青岛市:强化升级“团银协作”模式,提升创业
9、金融支持(三)重庆市:依托“青锋计划”沃土,培育山城青创工程(四)郑州市:率先成立孵化载体行业协会,在创业环境等五方面支持青年返乡创业(五)沈阳市:打造“五位一体”的创业导师队伍,多元化资源扶持创业四、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一)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构建(二)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五、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排名(一)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指数构建(二)中国城市青年创业发展排名六、建议正文2014年随着“双创”战略的实施,我国步入创新驱动发展、创业带动就业的新阶段。各行各业涌现出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激发整体社会活力,其中,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和对稳定社会就业尤为重要,利用创业动力激发产业转型
10、升级、科技前沿领域布局、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带动乡村振兴。青年是“双创”战略的主力军,是科技、经济、文化领域创新创业创优的最大动力。为做好青创工作,我们需要深挖青创的难点与需求,针对性地提供多方位的帮扶,完善人才引进政策,营造优质创业环境,提升青创项目的生存力、发展力、竞争力,从而推动整体社会经济转型,将创新作为发展引擎。2018年以来,大众创业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要求加
11、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支持自主创业,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关政策,汇集优质创新创业培训资源,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的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
12、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推进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课题组于2022年8月对广州、青岛、重庆、郑州、沈阳进行实地调研。从创业环境、创业精神、创业结果三方面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以此分析中国整体和主要城市的青年创业情况,形成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2022)。2022年,我国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在这一重要进程中,青年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活力与科技发展的重要动力。2022年1-9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1。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6,比二季度下降0.4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的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为4.
13、4%,低于二季度5.0%的均值水平。但中央与地方政府齐发力,将保障就业、鼓励创业作为保障民生工作的重要一环,随着“双创”环境不断优化,创业活力不断增强,创业带动就业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一、创业发展现状根据全球创业研究机构Startup Blink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指数报告,中国在全球100个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10位,超过日本(第20位)、韩国(第21位)。在城市榜单中,北京和上海继续位列前10,领跑亚洲。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11位,较2021年上升1位。通过上述国际机构的研究发现,近年中国的整体创业生态较好。根据中共中央
14、、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青年的年龄段为14-35周岁。考虑到当前专门统计青年创业的宏观数据缺乏,但青年本身是创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用创业整体情况分析中国青年创业基本情况。(一)创业数量:新设市场主体超900万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快速增长,2021年新设企业超900万,同比增长4%。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13-2021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增长155.2%,其中,新设企业数量增长261.6%,我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2年的5500万户增加到1.54亿户,活跃度稳定在70%左右。个体工商户作为群众直接开展经营活动的一类特殊市场主体已经发展
15、到1亿多户,市场主体规模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从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看,福建、江苏、江西、海南等省份创业活跃度较高,甘肃省较低。根据各省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及人口,计算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表征创业活跃度。福建省创业活跃度最高,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达到499个,较去年数量最高的江苏省多了95个。原因在于近年出台了多项保市场主体相关政策,切实帮助市场主体激发活力。2021年连续三年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新增减税降费263亿元;继续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大幅提高市场主体办事的便利度。而甘肃省排名则相对靠后,每万人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不及江苏省的一半,主要是因为其经
16、济水平相对落后,2021年甘肃省GDP在31个省级行政区排27位,人均GDP排名末位,因此创业活跃度较低。(二)创业质量:独角兽企业数量世界第二,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超160家独角兽企业的产生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全球化的产物,往往会带动所处行业快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代表着行业的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因此,独角兽企业的情况可表征创业质量。国际对独角兽企业的定义是成立时间短(不超过10年)、发展迅速(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新生态公司,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市场活力的指标。从总量看,2021年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达168家,仅次于美国。根据CB Insights统计,截止202
17、1年9月底,全球共有832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有168家,占比20.2%,仅次于美国的417家,中美两国联手贡献全球近70%的独角兽企业,维持以往“两超多强”的格局。独角兽企业利用“新科技”和“新业态”快速迭代发展,代表着我国新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和估值稳居世界第二,说明我国新经济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已经得到国际资本的相当认可,有望成为引领我国经济整体创新发展的强大引擎。从行业分布看,中国独角兽企业所处行业以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汽车与交通为主,占比分别为19.2%、10.9%、9.6%。中国在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迅速,截止2021年9月,亚洲的43家电商独角兽企业中有
18、30家来自中国。中国电商独角兽企业代表行云集团,在2021年第二季度以6亿美元融资额跻身全球电商领域融资规模TOP5。人工智能领域的独角兽企业代表是地平线、思谋科技。另外,汽车与交通是中国独角兽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另一个行业,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领域代表企业威马汽车,自动驾驶领域代表企业纵目科技,充电服务设备设施领域代表企业特来电等。从地域分布看,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20个城市,前四名的城市为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其独角兽企业数量占全国的83%,估值占88%。具体来看,北京市拥有最多的独角兽企业,为61家,其中,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和教育科技行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40%、52.9%、
19、64.3%、66.7%。上海市则拥有39家独角兽企业,主要在汽车与交通行业具有重大影响力,其占全国的比重为60%。科创板企业情况可以表征国内创业企业质量。科创板主要面向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和高成长型企业,是创业公司的标杆,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创业市场活力的指标。从总量看,2021年,科创板新增上市企业162家,较2020年的145家上升11.7%,市值由2019年底的0.87万亿元增至2021年底的5.6万亿元。科创板立足于服务“硬科技”企业,落实好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为科创企业量身定制上市、发行定价、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制度,为“硬科技”的成长发展提供沃土。从地区分布看,江苏、广东
20、、上海、北京等省市依旧汇集大量优质科技创新型企业。2021年江苏省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为29家,位居全国第一;广东、上海、北京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分别为28家、22家、17家,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第四。从行业分布看,2021年科创板上市企业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等行业为主。2021年在科创板上市的医药生物企业占比为23%,位居第一;其次是机械设备、电子行业的企业占比分别为19%、17%,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医药生物主要产品类型包括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医疗器械等,代表企业包括春立医疗、康众医疗等;机械设备主要产品类型为农业、工程、石化通用机械等,代表企业包括新锐股份、纽威数控等。(三)创业投资:
21、创投机构资本超1.1万亿元,但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2020年我国创投机构超3000家,管理资本总量超1.1万亿元,同比增长10%。自2005年发改委等十部委发布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以来,我国已在税收、LP(有限合伙人)、融资渠道、差异化金融支持等多方面建设形成比较完整的创业投资优惠政策体系,创业投资机构数量和投资活动迅猛增长。根据科技部统计的数据,截至2020年(2021年数据在报告撰写时还未披露),我国创业投资行业机构数达到3290家,管理资本总量达到1.12万亿元,管理资本占GDP比重达到1.1%,其中2003-2020年管理资本总额年均增长20%。创业投资资金主要流向未改变,IT
22、、生物技术/医疗科技、互联网及半导体电子设备行业位于资金流入前列,京沪粤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创业投资最活跃。从行业分布看,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IT行业投资项目占比达26%。IT、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互联网这四大行业的投资数量、投资金额与其他行业差距显著,数量、金额集中度分别达到70%、62%。值得注意的是,IT、生物技术和半导体电子设备行业投资案例数量同比分别增长71.6%、77.0%、86.7%;从地域分布看,2020年投资案例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五地合计占全国投资案例总数的82%。中国PE/VC投资金额低于美国,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结
23、合 投 中 研 究 院 中 国 数 据、PwC/CB Insight、KPMG Globalanalysis report,2016-2021 年 中 国 私 募 股 权 投 资 及 风 险 投 资(PE/VC)投资案例数从17142项降至9171项,投资金额从2278亿美元升至2330亿美元;同期美国投资案例数从4799项上升至13392项,投资金额从593亿美元上升为3150亿美元。2020年起,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PE/VC投资规模发生大变动。从投资阶段来看,2021年中国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成熟期投资案例占比分别为15.2%、21.8%、47.5%、15.5%,而 美 国 各 案
24、 例 占 比 分 别 为30.2%、26.4%、21.8%、9.3%(2020年),这是因为中国PE/VC更偏好扩张期和成长期这类收益确定性较高的项目,对于种子期和初创期创业项目投资意愿相对较低。(四)创服机构:孵化器数量超6千家,江苏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全国第一2021年中国孵化器企业数量超6000家,在孵企业和团队约70万个,孵化器在孵企业年总收入达1.24万亿元。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创业孵化器企业数量达6227家,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迅速,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1287家。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于1987年在湖北省武汉市诞生,2015年以来,国内涌现出一批以创
25、新工场、3W咖啡为代表的创业服务机构,聚合金融、产业、技术和专业服务等创新要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根据科技部数据,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从2001年的324家增长到2020年(在报告撰写时科技部还未披露此项2021年的数据)的5843家,增长了17倍。长三角、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载体较为集中,占全国总数过半。从省份看,2020年江苏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居全国第一,达到200家;广东省位居第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到168家。从都市圈看,长三角、广东省、京津冀地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布最密集,合计占全国总数的52%。二、中国青年创业群体画像“双创”活动在“大
26、众创新、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已发展7年,青年创业发展逐渐成熟。青年创业人群的基础特征是什么?创业资金是否充裕?创业驱动力来自什么因素?创业现状如何?创业面临哪些新出现的困难?各类典型人群创业是否有其特点?我们从青年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典型人群六个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数据来源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和泽平宏观研究团队于2022年7月面向青年创业者组织的问卷调查,填写数量共13574份,选取符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14-35岁青年定义,剔除对结果产生严重偏差的样本后,共8520份,有效问卷占比70.1%。以8520份问卷数
27、据为依据,中国创业青年群体基本画像如下。(一)基础特征: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占比超九成从年龄和职业背景看,19-23岁的大学在校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待业人员是青年创业主体。年龄方面,19-23岁合计占比51.1%,其中20岁为创业高峰年龄;职业背景方面,在校大学生占比51.3%,高校应届毕业生占比11.8%,毕业后待业人员占比10.7%,三者合计73.8%,较去年增加5.1个百分点。从学历层次看,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占比达90%,较去年增加4个百分点。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初中、高中(含中专)、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比分别为33.7%、14.8%、15.1%。根据我
28、们的调查问卷,创业者数量随着学历上升呈现倒U型分布,其中初中及以下占比仅2.5%,高中/中专7.2%、大专36.2%、本科51.2%、硕士及以上2.9%,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创业者总占比达到90.3%,较去年上升4个百分点,反映出创业者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增长来源于大专创业群体的增加,反映出我国对大专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更加成熟。从创业行业看,近70%的青年创业企业集中在农林牧渔、批发零售、教育文化、体育、娱乐、住宿餐饮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占比16.3%,批发零售行业占比16.1%,反映出青年创业者倾向于选择技术和资金门槛不高的行业进行创业,这也符合大多数青年创业者缺乏资金和社会资源的现
29、状。教育文化行业占比13.2%,较去年下滑1.7个百分点。原因是随着“双减”政策出台,教育市场规模缩减,该行业创业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对创业者的吸引力有所下滑。位列第四、第五位的是文化、体育、娱乐业和住宿餐饮行业,分别占比12.2%和12.1%。这反映出近年来我国居民在娱乐消费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可以吸引更多创业者在相关行业做出贡献。(二)创业资金:近七成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方面,近七成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创业者的启动资金普遍较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69.2%,较去年降低1.5个百分点。而创业资金在10-50万元的创业者占比为22%,50-100万元
30、的占比仅4%。启动资金金额与选择创业的行业有关,农、林、牧、渔业等行业进入壁垒不高,创业初期所需资金较少,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的创业者中有37.5%从事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行业。创业启动资金缺口方面,近六成青年创业者资金缺口在5万元以内,资金缺口高于50万元的青年创业者占比不足10%。创业者的启动资金缺口集中于20万元以下的区间,其中又以资金缺口低于5万元的创业者为主,占比达到56.4%。资金缺口高于20万元的不到2成,高于50万元的不足10%。整体看创业启动资金缺口集中在20万元以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部分创业者资金实力薄弱,所以选择创业资金门槛较低的行业。青年创业启动资金来源方面,近
31、九成来自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来自创投公司及其他渠道较少,整体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为创业启动资金两大重要来源,75.0%的创业者利用个人或家庭积蓄作为创业启动资金,通过亲友借贷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14.4%,而借助创投公司和其他渠道资金启动创业的群体占比10.6%,较2021年上升1个百分点,但体量仍然有限,说明创业启动资金来源较为单一。创业融资方式方面,八成以上的青年创业者通过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的方式融资,选择典当抵押和贷款担保等方式融资的创业者较少。银行贷款和合作入股是创业者融资的主要方式,将银行贷款作为融资方式的创业者占比达47.2%,通过合作入股的创业者占比37
32、.6%,而典当抵押和贷款担保两种方式占比合计10.8%,这说明初期创业者倾向选择邀请合伙人共担风险,可用于抵押和担保的资产较少。(三)创业驱动力:未找到理想工作和家庭朋友的经历或支持是青年创业的两大动机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以上,31岁及以上青年创业者中半数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从总量上看,首次创业人数占比73.4%,多次创业人数占比26.6%。从年龄结构上看,有多次创业经历的创业者所占比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其中31岁为重要节点,多次创业者占比达到53.7%,且三次和四次创业者占比达到20.4%,31岁及以上多次创业者占比均在半数左右。该现象表明,多数首次创业者因缺乏实际创业经验和相关领域的各
33、种资源,通常首次创业成功率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创业次数的增加,创业经验与相关资源的不断积累,多次创业者相对成熟,可能创业质量更高、创业前景更好。同时,多次创业者的成功,可能也源于创业动机更强,愿意承担更多的试错成本。“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创业”和“家庭朋友的经历或支持”是青年创业的两大动机。有30.4%的青年认为“因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创业”非常符合自己的创业动机,有29.3%的青年认为“家庭朋友的经历或支持”非常符合,“因不喜欢被支配而创业”、“因不满意原来的工作而创业”、“因有之前在创业领域工作的经验而创业”则分别占比28.2%、27.1%、27.0%。这表明我国目前青年创业人群思想独立,
34、注重实干,对于创业在生活压力层面的影响和创业的现实难度有谨慎的考虑,参考职业背景、家庭背景和工作的预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权衡创业决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下部分行业,如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受负面影响较大,青年更加需要在创业和就业之间理性思考。(四)创业现状:超半数青年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青年创业者三年内开始盈利从创业形式看,超过九成青年创业者选择个人独资和合伙创业形式,家庭创业占比较小。以个人独资和合伙创业进行创业的群体占比超过九成,其中个人独资占比48.5%,较去年下降3.1%;合伙创业占比42.5%,较去年上升6.4个百分点,这是因为合伙企业在资本筹集、抵抗风险、优势互补方面有所优势。
35、创业企业特征是企业的各项权益高度统一,创业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营,因此创业者更多选择这两种企业模式。家庭创业相较前两种创业形式更小众,存在固有劣势,家庭创业者占比仅为9.0%。从盈利状态看,超半数青年创业者盈亏存在波动,七成在三年内实现盈利。从盈亏状况看,52.4%的创业者处于盈亏不稳定期,较2021年上升5.7个百分点,反映出今年创业难度提升,竞争激烈;处于亏损状态的接近两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业企业的经营风险。从盈利时间看,七成创业者在三年内实现盈利,其中创办一年以内、两年以内、三年以内开始盈利的占比分别为36.8%、21.6%、11.7%,三 年 以 上 开 始 盈 利 的 创 业
36、 者 仅 占5.6%,呈现递减趋势,说明大部分创业者能够在创业早期实现盈利。从创业企业规模与人力看,过半青年创业企业在初期规模显著扩大,多数企业人员数量较为稳定。从创业规模看,创业初期规模显著扩大的创业企业占比55.6%,市场份额与产品种类也随着规模显著扩大而提高,创业初期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大幅提高的创业企业占比分别为54.5%、58.2%。从创业人力看,创业以来人员较为稳定的创业企业占比62.2%,以上数据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反映出今年创业企业在产品、人力资源方面发展向好,数量规模与人员变动情况稳定。(五)面临困难: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能力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三大困难创业
37、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能力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三大困难。46.2%的受访者认为青年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依旧是资金问题,这一数字较去年增加4.5个百分点。随着就业压力增大、竞争程度提高、整体经济环境发展放缓,青年创业者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凸显,仅六成的创业者通过各种渠道筹措到充足的创业资金,青年创业者对于融资难问题的呼声相比往年进一步高涨。这是因为参与调研的创业者有67.2%是在校大学生或应届毕业生,自身资金积累微薄。此外,大部分青年创业的行业不受风险资本的青睐。根据2021年中国创投市场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仅8.9%的创投融资金额投入到传统行业,消费和电商零售业分别为5.57%、4.
38、96%,青年创业者在起步时期难以进入风险资金更青睐的医疗、先进制造行业等赛道,难以仅靠项目优势吸引投资,资金困难较大。26.5%的受访者认为自身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弱,15.6%的受访者认为最缺乏相应的知识和能力;除融资难的问题之外,青年创业者还面临着资源匮乏、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劣势,青创企业在这些方面的竞争力较弱。创业税收优惠政策是青年创业者最主要的诉求,占比35.8%。简化政府行政审批流程的诉求占比为28.9%,青年创业者期待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以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各类成本。创业场地支持的诉求占比为15.9%,青年创业者希望节省企业的场地开支,为创业群体形成聚集效应提供场所。综合青年创业者的
39、各项诉求,可见核心问题仍是资金困难问题。融资渠道、融资成本、人才资源获取和创业平台服务能力具有较大改善空间。在青年创业者对于创业环境各要素的评价中,“当地创业者很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当地创业者的融资成本很合理”、“当地获得人才资源的条件很便利”、“当地创业园区、科技孵化器等平台对自身创业成功的帮助很大”四项评分最低,其“非常符合+符合”评价的占比分别为 56.0%、56.1%、56.4%、57.9%,较2021年,青年创业者对创业平台服务能力的诉求超过提高政府处理事务效率的诉求,反映出我国政策端给予创业者便利的落实情况有所进步,青年创业者也逐渐注重依托创业平台提高创业成功率。青年创业
40、项目融资渠道受限,融资成本偏高,从而不容易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融资。随着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创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日渐提升,仅54.7%的创业者为创业项目招募到足够的人才,目前当地人才输送模式效率不高,仍然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本地创业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等平台对创业企业的服务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从而降低创业者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创新成果和科技成果转化。(六)典型人群:超半数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高管创业者主要出身民企不同群体的青年创业者在基础背景上的差异导致其在创业中的具体情况、主要困难、解决途径有所不同,为进一步分析各类青年创业者群体特征,深挖各类群体需求,并由
41、此进行针对性分析,我们将青年创业者的创业活动类别细分为大学生普通创业、新兴科技类创业(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下同)、去/返回农村创业、高管创业(离开大型公司独自创业,下同)、家族创业(依托家族资源创业,下同)、其他创业等六大类型。数据说明:由于细化的各群体样本量不同,因此部分群体的情况会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1)超半数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具备一些初步的创业理论知识,但普遍面临缺乏创业资金、人脉和经验的问题。多数大学生创业者在校期间就积极投身于各类创业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平台资源,其中,超半数的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参加创新创业课程、创业人士讲座的人数占比分别达27.0%、15.3
42、%,通过多种途径积累创业经验。66.2%的受访者认为创业资金、人脉和经验是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11.6%的受访者表示自身能力欠缺,自信心不足,这反映出大学生群体创业与青年创业面临的困难点基本一致。勇敢、坚持、能力是大学生创业所需要的核心品质,在大学生普通创业群体评价中,“勇敢大胆尝试”、“坚持不懈的态度”、“强大的工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分别占比46.5%、20.4%、17.9%。2)新兴科技类创业者主要来自高等院校、中小企业、科研院所,在技术端有所优势,但仍面临创业资金问题,超六成人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对其创业成功帮助大。新兴科技类创业对创业者的自身素养、技术能力、资金人脉等
43、有较高要求,创业前所属单位机构类型为高等院校、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的创业者占比分别为33.1%、24.8%、10.4%。这说明新兴科技类创业者大多出身学界,这也符合新兴科技类创业具有知识、技术门槛的特点。从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原因看,创业资金占37.1%,同时有45.1%的创业者认为资金匮乏是科技创业中的主要难题;创业项目选择在主要客观因素中位列第二,占比25.2%;创业项目的选择与创业融资过程难易、成果转化效率、政策力度等方面息息相关,把握市场前沿是科技创业中的重点;创业政策占比21.5%,反映出创业者对政府税收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批的诉求。62%的科技创业者认为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
44、对自身创业有一定的助推作用,提高转化效率和创业成功率,发挥集群效应。3)半数以上去/返回农村的创业者为大学生群体,缺乏好的项目、农村对创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有限是创业者面临的主要困难。56.2%的去/返乡创业者是大学生群体,40.2%创业者所学专业为农学、经管类专业、电子商务类专业。在去/返回农村创业者对于农村创业难度的评价中,除青年创业普遍存在的资金、人力、政策问题外,“缺乏好的项目,农村对创业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办证难、公共服务不足等”两项分别占比41.9%、15.0%,因此农村创业的经济基本面需改善。同时有22.2%的农村创业者希望政府组织技术培训,2
45、7.6%的创业者希望政府优化简化创业贷款及担保政策。4)高管创业者主要出身民营企业,离职创业主要原因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近5成创业者的创业领域与离职企业所处行业相关。从民营企业离职的高管最多,占比50.6%,从央企国企和外资企业离职的高管则分别占比为18.2%、27.1%。高管创业者选择离职创业最主要原因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占比55.9%,其次是“追求个人财富增长”(17.6%)。创业者能通过前期积累的人脉资源和业界经验去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问题,48.8%的创业者表示其创业领域和原公司有不同程度的重合,因此其创业的成功率也较高。50.6%的创业者将离职企业相关经营理念带入创业企业
46、。创业收入方面,58.2%的创业者表示创业后收入相比之前有所增加。5)家族创业者在资金、人脉、经验方面有所优势,主要依托家族企业创业,采用家族制式的企业模式,六成创业者有接班计划或已接班。从企业管理模式看,44.3%的家族企业创业者选择家族制式,其次是现代制度、混合式,占比分别为23.7%、31.7%。在创业意愿上,69.1%的家族企业创业者受父母正向影响,且60.7%的家族企业创业者会选择继承上一代的企业。因此,家族对创业者影响深远。创业成功率方面,58.0%的家族创业者认为未来几年内所在企业发展前景较好。三、典型城市促进青年创业发展的措施调研城市时,我们综合考量三点:(1)城市行政等级为直
47、辖市、省会城市或副省级城市;(2)覆盖不同地区;(3)经济总量、营商环境、产业基础情况在区域内具有代表性。最终,我们选择广州、青岛、重庆、郑州、沈阳作为重点调研城市。(一)广州市:打造四大培训品牌,推动创业项目与产业融合打造“创新工坊、青创营、青创班、领航班”四大培训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培训,助力创业。广州市成立由200名企业家、创投大咖、高校学者和行业专家组成的青年创业导师团,与知名高等院校深度合作,打造具有特色的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青年开展“创新工坊、青创营、青创班、领航班”四大品牌培训课,通过探索多部门合作、市区联动办赛机制,塑造“青创广州”国际化名片。其中“青创营”主要针
48、对大学生和青年群体,邀请创业导师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聚焦商业计划书的撰写、路演、市场开拓等方面,推出青年创业课程。而“领航计划”则主要针对青年企业家群体,自2013年开展以来,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创业者提供高站位、宽角度培训课程。1-6期“领航计划”学员调研回访显示,80.28%的学员反馈培训对自身企业经营有实际帮助。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三大创业链条交汇,率先在全国建设公益性青创孵化基地,推动当地青年创业项目与产业链融合。从创业载体看,广州市依托人才工作站、众创空间落实“广聚英才”,在全市打造100个青年众创空间、20个青年创新人才工作站,实现人才与创新项目的交汇,并
49、依托于此选拔优秀创新人才,提供专项资金支持。例如,微谷众创社区,在2015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打造“微谷系”创新创业品牌,激发大湾区创新创业活力。从成果转化平台看,广州市聚焦当地21个重点产业链,开展“青链计划”活动,组织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行业协会、投融资机构等开展对接服务,举办“投融资路演”“行业资源对接会”“产业交流参观”等一系列活动,邀请相关职能部门、创新创业导师、投融资机构代表为创业青年分享最新创新创业政策、产业发展形势。此外,广州市还率先在全国建设公益性青创孵化基地,建成全国首家由共青团指导管理的公益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为符合条件的穗港澳青年提供最长2年免租入驻期
50、和政务办理、政策对接、项目打磨、培训辅导、投融资对接、宣传推广等“一站式”扶持。以“青创杯”为重要抓手,运用“以赛代评”的方式遴选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广州市自2013年起已举办8届“青创杯”大赛,累计征集创新创业项目17831个。大赛联合主办单位由3家增加至21家,为参赛青年提供的政策与资源支持不断丰富。赛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2021年“青创杯”第八届广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进一步扩大赛事覆盖范围,设置18个赛区(包括广州市11个区分赛场,贵州省黔南州、毕节市、安顺市分赛区,港澳赛台赛区、“乡村振兴”专项赛、在校学生赛等18个赛区),遴选出152个优质创业项目(团队)在“中国青创板广州U创版”挂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