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60767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0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DB34_T 4116-2022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高清现行).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 CCS B 5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1162022 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implified production of rapeseed oil and vegetable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

2、六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淮北市金禾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阜阳市三和种子有限公司、宿州市一然农业托管服务有限公司、来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六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裕安区农业农村局、舒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阜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道敏、朱建东、孙云开、陈军、石扬娟、张雷、陆秀兰、江勇、郭厚文、郝睿、何金、崔学军、李雪松、李升刚、王建国、徐猛。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蓝型双低油菜油蔬兼用简化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菜薹采收、菜籽收获、生产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油菜产区及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的油菜油蔬兼用轻简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20014.5 良好农业规范 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3416.6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6部分:绿叶菜类 NY 414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种子 NY/T 415 低芥酸低硫苷油菜籽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94 油菜菌核病防治技术规程 NY/T 846 油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08

4、7 油菜籽干燥与储藏技术规程 NY/T 1997 除草剂安全使用技术规范 通则 NY/T 2199 油菜联合收割机 作业质量 NY/T 2709 油菜播种机 作业质量 DB34/T 1831 油菜收获与秸秆粉碎机械化联合作业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油菜薹 rape bolt 油菜抽薹时主茎和分枝顶端可食的一段含蕾茎叶即为油菜薹。3.2 油蔬兼用 rapeseed oil and vegetable 指种植油菜在薹期采收菜薹作蔬菜食用,成熟后收获油菜籽榨油,实现油菜种植既收获菜薹又收获油菜籽。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 NY/T 846 的规定:选择生态环

5、境良好、无污染地区;土壤疏松肥沃、排灌便利、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污染源。5 品种 品种选择 5.1 选择双低(低芥酸、低硫苷)、双高(高产、高含油量)、多抗(抗病虫、抗倒、抗裂角)、抽薹早、分枝能力强、早中熟、菜薹口感好、适宜本区域种植的已审定或登记的甘蓝型油菜品种。菜籽中芥酸和硫苷含量符合 NY/T 415 规定。种子质量 5.2 种子质量应符合 NY 414 要求。6 播种 播种时期 6.1 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播种,播种期9月10日至9月25日,一般不迟于10月5日,适期早播。大田准备 6.2 前茬作物收获后根据土壤墒情及田间杂草情况及时整墒。如杂草较多,播前 6 d8 d 每

6、 667m2用 41草甘膦 75 ml100 ml兑水 30 kg 均匀喷雾。种子处理 6.3 播种前将油菜种子在太阳下晒 4 h5 h,用 30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按每 100 kg 种子用 1000 ml进行包衣或拌种,晾干后播种。播种量 6.4 每 667m2 用种量 0.2 kg0.4 kg,播期越迟、土质及土壤墒情越差播种量适当增加。越冬期基本苗每 667m2 达到 2.0 万株2.5 万株。肥料运筹 6.5 每 667m2 用复合肥 40 kg50 kg(N:P2O5:K2O=15:15:15),尿素 5 kg7.5 kg,硼肥 1 kg 作底肥,一次性基施。肥料施用符合 NY/T

7、 496 的规定。播种方式 6.6 人工播种,将种子与硼肥(粒状)拌匀,旋(免)耕人工撒播,机械开沟;机械播种,油菜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旋耕、灭茬、开沟、播种、施肥、覆土,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2709 的规定。播种后清理墒沟。灌水保墒 6.7 油菜播种后如果土壤墒情不够,可以采用沟灌或喷灌的方式促进种子萌发,保证一播全苗。沟灌时以墒沟水浸润墒面为宜,不能漫灌。封闭除草 6.8 油菜播种后及时封闭除草。每 667m2 用 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60 ml80 ml 兑水 20 kg25 kg机械喷雾,土壤湿度过大时适量减少用药。除草剂施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和 NY/T

8、1997 的规定。7 田间管理 追肥 7.1 5 叶期施苗肥,每 667m2 撒施尿素 5 kg7.5 kg。越冬后、起薹前追施起薹肥,每 667m2 撒施尿素 5 kg7.5 kg。摘薹后 2 d3 d,每 667m2 撒施尿素 5 kg7.5 kg。抗旱防渍 7.2 若遇长期干旱,一般灌溉 1 次2 次,注意水不浸墒,防土壤板结。连续阴雨天气,及时清沟排水,厢沟、腰沟、围沟畅通,保证雨后半小时内田间不积水。病虫害防治 7.3 7.3.1 农药使用原则 宜使用安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并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所有部分)、GB/T 23

9、416.6 的规定。7.3.2 菌核病 防治方法参照 NY/T 794 执行,亦可于油菜初花期、盛花期每 667m2 用 20腐霉利悬浮剂 100 ml120 ml 或 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 50 ml60 ml 兑水各喷雾防治一次。7.3.3 蚜虫 有蚜株率达到 10以上,每 667m2 用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6 g8 g 兑水喷雾防治。7.3.4 菜青虫 大田中百株虫量达到 20 头40 头时,每 667m2 用 25 g/L 溴氰菊酯乳油 20 ml40 ml或 2.5高效氟氯氰菊酯微乳剂 20 ml40 ml 兑水喷雾防治。8 油菜薹采收 采收时期 8.1 油菜抽薹至 45 cm

10、50 cm 时,于晴天时采薹,作为蔬菜食用,采薹后留茬 20 cm 以上。菜薹标准 8.2 菜薹长度 20 cm 左右,薹茎断面直径 1 cm 左右,着生叶 10 片,以最大叶宽不超过 15 cm 为宜,单薹重 25 g30 g。采收方法 8.3 只采收菜薹 1 次。采薹时使用酒精消毒过的刀具平剪,以减小伤口,有利于伤口愈合。菜薹包装和贮运 8.4 采收的菜薹去除老叶,整理整齐,捆把包装。菜薹包装与贮运应符合 GB/T 20014.5 的规定。9 油菜籽收获 机械收获 9.1 选择作业性能优良的油菜联合收割机,在油菜完熟期,植株中上部茎秆明显退绿、角果黄褐色、籽粒含水量 1415时收获。适宜收

11、获时间为晴天上午 8 时10 时,下午 4 时6 时;阴天上午 8时下午 6 时。作业要求 9.2 作业要求参照 NY/T 2199、DB34/T 1831 的规定执行。菜籽贮藏 9.3 油菜籽收获后,及时晾晒、烘干,含水量在10以下时装袋入库。储藏按照 NY/T 1087 规定执行。10 生产记录 详细记录产地环境和农事过程,填写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见附录A),资料保存不少于 2 年。A A 附录A (资料性)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见表A.1。表A.1 生产基地田间农事活动记录表 地块号 播种过程记录 农药、肥料的施用过程记录 其他农事活动过程记录 备注 时间 播种量 种子 来源 操作人 时间 名称 数量 方式 来源 操作人 时间 内容 操作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业/农作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