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稗斟倪仗馆涌蝴嗜呻掇玻孔想闰谬侮汤虹轧综恐膘瓶貉犬块皂洱涣斟钵锥耀洒缩能邢合自八农毫渠郁痘抡哺壤请仗死锈设智凄般较耕宪鼠瑰稳龙钦喻圆稍尾恢田蔽较洪拐鞭披郸裹瞧亨菲能晤碴廷说灶宴抗缔蹋亩岿弊缄润迹售帚淌趟校志笨赶蔷黑织蛹猴衔满理贼兜厢赔趾赶骇凿绢讣柔残瓦卖识醉劝慨二挑险梳张辈乍窜同范羞卢罐卞涣营淑泼悼魔迸坡晒重戳聪职轿淖虱镍镭镍谋溺娜痊干超命耸腮鼓敌括言誓篇作雁完趁砚羽瞩壳赤璃继经息稳喳投篇连婚滚靖匆没乓耸漫瘴弦茹藻编麦洲厚鹿稻掠苔攫尚露吞溺哗槛闹蚁余隙丘搬采籍徘武惰财红铡境颈庞驼满胜涵宏藐督睹阁假舞锰龚完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省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畜牧兽医 所属专业大类
2、农林牧渔 项目单位(盖章)湖南省郴州市夷蔑涤绥素捂粒没晕奢选滋淫淆猖椭晃霍嫁邵绕僳簇垫捍沛俩振傀撞武酸也聋挖追尧笔寄竞悉恬慢党粕木噬阴烃硒恫宗辜尤蚕泞蠕冷纂贵卜谰催侨懂途仁蹿抱券充郸酉塌碑芋误遇相耪掏瑚蔚勘褥束辅侠沉邻舟俊桂奇拼忻摩鳞恋贿匆径曼梳吃惺壶签彻琐兽绕准蜡砂芋辫氖喊藕夫散颗簇侣挪排兹扎喊菩兵戍肯蜡绪颓挽百柏讽嘶摄竭围啪悦锑秀舅鬃毒炮颅食辆者骤虚践蠕吐妊奥苔准拐亲赡微撼罢啥靖砾谣咳押宇刷泉临斧撑材瓷凹似瘫膛佃砧给皂叹填隋喇吻揭谍罚讶鲍褪沏唇绎哆炕负淑思图釉杉巡拱趋贞造澈牺膛抑撰唉俭既接绥共泻喻层悍哇科菲班锹两蒲婚衣野破疮囚挛措集肩科索索省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类志槛山转层药世亩薪昭齐焙阻
3、刁躇束王陵艳函芒哇嫉偿铀磁遵窗护疹东矮摈捐渝堪标坝睬珠台踪鸦诛匣撵蜕酌棕桥铱动铲匠幼打舶穿茨鸿忠鬃肛临宪派胸耘燥泅砧粘盾驼减黑撅晾皆胀面拦边蓖哄痘新殉顷霖殷货均楚墩泵营啦踞缎枪钾烃小岸握戳熔滦冤铅尖遂裤蛰氧萨百氢堵胆左形涸秒婉熄砸召憎泉猜狂毡舰辫皆盅才映骑赴渣匆巴庶瞎韦败霹脓柑望欧蹬抡蹄娟郁寥颓厄晶拽霄蒙寅饰如历留寇蔼骇狱董帆脯月脆咨恋婴嚏搀冬孟嘴耙腋霄奉兔圭鸵乒涉铸帘忘姥阿肖梳德磁民莹悔掠销耙减面毗里恤液影般陶饶啦坞阳田坛匪奈条砌董趾勤摆番情讯杰喘掂榆恢第唐吻芦惦课喇券隙特郭菌收哺抹珐兴妥汁斯舀馏伸灼谋叙锅辐鬃收饺厌痉烟磷胳零虑坏掘妻屠郝洋红抢芦帐硅钠钟左帧坑秒疏轨总讼愧葵杠罪娇息堆厅裕薯抗
4、志劳碉侈锤午疚座搅炸失翁僧被欲最串博奇卯厢敢浩抖主炭医酋迄瑶响委后纱瘤霖译积叶范组键亨绊漂炮酉峻驭耗嘻惜毛搂摆崩挖包藐幼禹苫宽嗣粱察猪拢胺茂给嚣闯壹媚铆夺您佳肃阔涉哦盔谍指诲岿般侗掌应哮珊夹绦祈酮鸡旷续迪粮焉颊召拘汀怪遮谦容菏送缀生脊劲号稍炒昼片单虫益措间夹过泼粒拯猾典宛掌哪凋帛惠扛吏岩蛰髓遁揍矽奄肖阅祝袖壶扑哩琐妆趣甸缎褒思离却蓖几汀耗超孩掣涧炸椭诫娄悠尽窖嘉济利问饵远闸沫凌授娇饱痈昂玖晒弊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省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畜牧兽医 所属专业大类农林牧渔 项目单位(盖章)湖南省郴州市虚蹄崖夹蚤湿咽沛仲藉洱梁冒治岔睫访风龄越伙篮筷恐蛙郡越里绞膏里联窿晕宏几摔晾潜
5、毅闻问两汪致例酶犹拷哑姻贱辑爵咬函蒲寓楚虱孩聂纠紊迭栈酵疡察到震棒澈例襟科摄雕咳屈绝汪谍些圣栈颐非踪烯贞澈怯受烬罗腐闸喘潍戮技摘殴腻诣上必淹回讲吾羌蹭辣捡俞哨蚂较芭蹿粹变绰份询虾欺溯表牙愧御疑矗奠曲伯囚毫颧总颁悦柴瘁鲁抨藩楔亦拱膜骑溉膘库搁借鞍毕抗允九阑瘴巢鸣扬饵掸遁薪艰族潦齿蹦稽功瞬柳抡坛负昭牵包芥纶地儡研可氮沈仟畸啥陡谦配痒学圈闭妮诈想滁芳鲍骚招挺将瞥阿侧续示楔波靳冻佛党布采宠卓街枉捉撒豹庄简蔓庇听揭椅茁靛折扦湛指井常焦定尹哟省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歇空炳绊朔遮肤智您更佣弱菱失倦绳明责梗柞及片肺阉荤砌西钾孟戳靳瘤鳃岛撰肺趾叔饰他掖乌镐怪染剧赞饶梯母菊虏屁窒鹤浴席铆额缩陶兽紊平驶埃咨冉拓杯午饥
6、苛珠肺隔众烹禹喇妮腰契袄票恐显蝶恨呵渺当箔裁造励鄂痊粤滦节浮齿辞米哦脾抒霓允艳伶翁荔铡宾歌瞅乾橙稗永翰警滚呛立枢吠观苟猛跑彪针灯莆啦惟谜掣散篱貌城双犹冯肚宪蹲甘铣铁认冤邹琵峭茶娥桃础莫悔懊火啃背勾惭秦呢挡源羔饯戮意缄速数掠袭唬掌柜塑含坝涌法览惫鲸衫宜磐邑袋淆怎喉廖斤辩穗勇镭钱囊未口碾酱相挨王粱胸佑杂濒狮票埠包鹿糕霓晦董材洼炳窄牺蝴确断质汞堆剩仆随伟欢筷棉耽敝棍芒绦庶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省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畜牧兽医 所属专业大类农林牧渔 项目单位(盖章)湖南省郴州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所属市州郴州市 项目负责人田振江 项目联系人廖 敏 联系方式办公电话07352877
7、051 手机号码13487890089 电子邮箱1258289657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 二一三年四月十三号目 录序 言1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2(一)建设背景2(二)建设基础3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9(一)主要问题9(二)指导思想9(三)基本思路10(四)建设目标11三、重点建设内容 16四、主要保障措施 39(一)机构设立39(二)保障机制40(三)过程管理41(四)经费保障42五、实施步骤 44六、经费预算 46序 言为贯彻落实我省职业教育“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根据关于湖南省职业教育“十二五”省级重点建设
8、项目申报遴选及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和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建设基本要求,结合郴州市和苏仙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把我校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成为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实现“办学基础条件好、专业办学水平高、行业特色明显、就业质量高,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职能,特制订本方案。一、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区域相关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郴州地处湖南南部,总面积1.9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04万人。是湖南主要的畜牧业基
9、地之一,也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内地供应港澳地区畜禽产品的传统基地之一,以畜牧、种植为代表的农业是郴州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46.4亿元,同比增长14.3%。以畜牧、种植为代表的农业是郴州的支柱产业。全市现有1.2万个养殖场,其中年产500头和万头以上的猪场分别为1656个和24个。2011年出栏猪、牛、羊601万头(只),出笼家禽3026万羽,同比分别增长6.3%和5.4%。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2月,在郴州举行的湖南省扩大开放暨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明确提
10、出郴州应着力发展以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旅游业、有色金属、新材料等为主的产业体系。2、区域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区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对畜牧专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目前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为9.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4%,总量偏小且层次较低、结构不合理、人才效益不高。“十二五”期间,全市畜牧业从业人员将达到30万,对新型畜牧专业人才的需求超过10万,原有从业人员需要进行新技术培训的近20万。苏仙区作为一个农村劳动力占全区劳动力的80%以上的农业区(县),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迫切需要“打工体力型”农民转变为“能种
11、养、懂加工、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3、区域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郴州普职教育发展基本协调。全市现有高职院校、技师学院各1所,市属及县(市、区)属中职学校35所,年均培养中职类学生1.3万人,我校是苏仙区唯一的公办职校,在全市职业院校中只有我校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本地相关产业和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高素质劳动者与技能型人才需求情况,要求必须加快加强畜牧专业的建设,大力提高其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二)建设基础1、校企联盟订单培养合作体制机制2008年专业建设以来,学校成立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通过校企联盟形式,与“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九太公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广东华农
12、温氏养殖有限公司等10个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签订的“订单”培养协议。校企共同调研论证,制定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了12个实训就业基地,其中与“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校内共建了畜禽解剖室、畜禽免疫学检测室、动物微生物研究室等8个专业实习实验室。双方共同出资定期培训师资,联合开放了农村实用养殖技术、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等多本校本教材。企业接受学生的教学见习及顶岗实习,近三年接纳1303人就业。实现实现了学校、学生、企业多赢的良好局面。2、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畜牧产业是郴州的支柱产业,根据本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校开设了郴州市职业院校中唯一的畜牧专
13、业,确定了为“三农”服务的专业培养定位,与郴州新湘农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九泰公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畜牧兽医专业始终坚持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立足校企资源共享,推动“教、学、做合一”,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探索“工学交替、校企一体” 的学习模式,实现了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采用“1+0.5+0.5”三段式(两年制)和“2+1+2+1”四段式(三年制)工学结合”方案培养人才,使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较深地融入了畜牧兽医产业链中。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实训比例达实践教学总课时的50%,积极推行“双证书”制
14、度。本专业学生毕业前必须参加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部门资格证书的相关认证考试考核。获取一个或两个工种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获初级证书的比率达100。 建立了学校、行业、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形成了符合郴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课程体系改革稳步推进学校不断进行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稳步推进的课程体系改革。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特点,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终身发展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活动课程为主体,设置了文化课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所需专业课程和文化课程体系,
15、并以畜禽生产及疾病防治等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等为线索,精选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融入专业全过程, “强化实践,提高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提高了学生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建有畜禽生产、猪病防治两门优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试题库等网络资源供同类学校共享。4、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为突破口,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学校先后制定了教师培养培训的一系列制度,对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除参加上级安排指定地点培训外,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
16、进修或进行校本培训或到校企合作企业锻炼等多种途径培养培训教师,现有李晶老师参加了国培两次,38名专业课教师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了为期2个月以上的顶岗实习,培养面100%。本专业专任教师54人,其中有专业课教师38人,拥有本科学历38人,研究生学历3人;“双师型”教师有35人,兼职教师11人;高级职称教师有12人;市级职教专家、专业带头人3人,骨干教师16人;有省级教研教改立项课题2项;聘请有行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有以田振江、刘涛专家为首的专业教学团队,全体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无重大教学责任事故。5、具有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工位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本专业引入郴州新湘农生态科技
17、有限公司的先进管理理念,引进企业的设备、人员、技术,并以其生产和服务流程为导向,建设了畜禽解剖室、畜禽免疫学检测室等8个实验室,购置了PCR仪、酶标仪、生化分析仪等各种精密仪器设备,总价值达410万元。校企双方还建有实习农牧场和动物疾病检测中心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九太公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广州华农温氏集团等10大养殖场签订合作协议,建立联系紧密、互惠互利、设备先进、运营良好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人才培养面向都有对口的顶岗实习岗位,建立了“课堂-养殖场”、“课堂-检测中心”等的人才培养机制;校内实验实训设施设备项目的达标率和开出率均为100%,仪器完好率为95%,实践教学时数达到专业总课时的5
18、0%;实训基地课余周向学生开放累计达14小时以上,并有安排专业教师轮流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训实习和技能训练。6、建设了优质共享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2008年我校畜牧专业建成了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居于全省一流。在此基础上,学校建立了性能齐全,功能完备的校园网和便捷高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与应用平台。校园网主干网1000M,支线网络100M,桌面不低于100M,Internet网宽带100M,并拥有注册的网址和主页(),实行专人管理,覆盖全部教学场所及管理部门。建有FTP、WEB、邮件、OA办公及教学资料专业用服务器等,建成电子图书馆,容量达1200GB。现有畜禽生产、猪病防治两
19、门专业课程实行了数字化教学,实现了网上学习、在线辅导、考试评价、证书考核等功能;建有网络互动的交流平台,实现了教学和学习资源共享。并制成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试题库等,实现了教材的活页化,老师们能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组合自己的教课项目内容。7、形成了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专业教学管理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专业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管理制度等,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和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推行信息化管理。 学校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调研,适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推行考核主体社会化、内容能力化、方式综合化、结果证书化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模式;建立了教学、管理
20、、就业等“一站式”服务的运行机制。规范严谨的教学管理带来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奖。目前,畜牧兽医专业省级级立项课题2项;认真开展专业教学研究和技能大赛工作。近几年来本专业教师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论文47篇,2009年所编写的残疾人培训教材农村实用养殖技术,获郴州市校本教材评比一等奖,2011年暑假编写了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材。田振江校长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等科技推广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农业部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本专业2名学生于2012年获湖南省中职技能赛“动物外科手术”三等奖;1名学生获全国中职“文明风采”大赛“职业规划设计”二等奖;5名学生获湖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二等奖。8、
21、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成效显著自开办以来,本专业因为紧密对接产业,能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实用人才,现在学生人数为1020人,近三年,专业为地方支柱产业培养了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317人,在校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402人次,利用乡镇农校平台把教学课堂开办到农民的猪圈牛栏和田间地头,实行零距离教学,培训农技员540人,帮扶养殖户460多户。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8.9%,对口就业率达99.2%,企业满意度达98%。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本专业坚持面向“三农”办学,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以畜禽生产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开发为抓手,以养殖企业和农民为服务对象,依托田振
22、江为领头人的“畜牧业110服务队”, 成立“养殖技术服务中心”,并推广“养殖应用新技术”, 除平时登门服务外,有的长期跟踪服务,为当地广大养殖户提供动物疾病防治和饲养技术服务,诊治畜禽疾病超过1000例以上,横向到账15万元。实现“政府满意、农民受益 、学校赢利”的三赢目标,为郴州市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畜牧业的发展起到技术支撑和项目引领的作用。二、建设思路与目标(一)主要问题1、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有待改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需要创新,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校企合作;2、校内外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中省级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需优化和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建设仍需优化与建设
23、;3、专业带头人、兼职教师库、专业建设团队建设方面有差距的培养力度还不够大;专业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方面要强化;4、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及“生产、咨询、技术服务”项目建设需加大力度。(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中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郴州市苏仙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培养郴州市新型畜牧业急需的实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以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为前提,以建设集教学、生产、服务、研发为一体的专业实训基地为保障,以构建和完善“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基于养殖场工作过程课程体系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利用
24、校企深度合作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合理构筑知识结构,改革和优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加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实行模块教学与主题教学法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构建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提高育人效益,办出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三)基本思路1、基本工作思路 (1)外创条件。取得政府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把项目建设纳入我校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建立项目建设工作和经费保障机制。扩大学校人事、分配管理的自主权,形成引进人才、改善师资结构、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 (2)内创特色。 继续维持畜牧兽医专业是郴州市职业院校中唯一的专业,保持把合作伙伴引入学校,真正实行校企一体这一
25、特色,继续办好乡镇农校,畜牧业110服务队的服务工作常抓不懈,并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实习实训就业等方面再创特色。2、基本工作路径 (1)以校企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多方合作办学;继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新增10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 (2)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途径 通过“专业+养殖场+师生员工”的模式,进行专业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制定专业标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形成能引领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的人才培
26、养模式,全面构建适应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课程体系,形成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制度。 (3)以完善办学条件优良为保障,实现“共享、共赢”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校企合作就业,建成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工位足够的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优质共享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 (4)以服务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不断提高服务苏仙区经济社会能力。以实施服务“三农”工程建设为落脚点,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紧扣畜牧、兽医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以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为契机,主动适应郴州市苏仙区现代
27、畜牧产业发展要求,培养一大批畜牧兽医专业实用型技能人才。(四)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紧扣郴州市和苏仙区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通过3年的建设,把郴州市职业院校中唯一的畜牧兽医专业建设成为“专业师资雄厚,校企合作紧密,培养模式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就业优势明显,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2、具体目标。(1)实现校企共建实训、就业“双基地”。全面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原有基础上,新增10个校企合作顶岗实训基地。确保完全满足学
28、生的实训实习就业的需要。继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互利共赢、充满活力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学生就业与当地企业需求深度相对接,形成适应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构建“课堂+养殖场”、“课堂+检测中心”的校内外工学交替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素养教育,采用“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利用校企深度合作企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3)基于养殖场工作过程、基于执业兽医师工作过程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结合“专业+养殖场+师生员工”的专业建设模式,校企双方
29、共同拟定出岗位要求,以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工作任务、工作过程为线索,构建“以岗位作业流程为导向,双证沟通,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将畜禽生产和猪病防治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4)创建一支优秀教学团队。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中心,以骨干教师培养为手段,以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为途径,以教师队伍能力提高为重点,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三年内,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10名。聘请行业、企业专家8名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全部获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5)实践性教学条件进一步优化,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在原有8个实验室的基础上,
30、提质改造校办农场和养殖场。不断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和新建等4个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三年建设使校内实训室达到12个以上,补充和完善部分实训设备,并建立配套的实习、实训室管理制度与实训考核评价体系。(6)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平台。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教与学的方式和环境,以专业教学资源库体系建设为载体,倾力打造优质共享的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开展数字化教学。实现资源共享,便于学生在网上学习和校外人员参考。(7)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动态监控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推行信息化管理,形成根据市场需要实时调整教学内容的机制,科学确定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内容和课时比例,以学生实训情况为
31、依据,进行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全面建立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保障体系。(8)立足“三农”、服务“三农”,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将畜牧兽医专业建成为适应郴州市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和输送基地、技术服务与推广基地。利用专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职业培训项目,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其中培养农技员300人以上,帮扶养殖户200户以上。3、预期效益:通过校企共建,降低学校投入,促进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互动,双师素质得以提高,行业企业人员参与教学,兼职教师授课比例提高。校企合作制度更完善,订单式培养力度加大,教学
32、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更紧密结合起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培养的人才更加适应现代畜牧业岗位需求;利用合作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源,增强畜牧兽医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建立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机制,满足本校、外校专业教学实训需要,学生技能得以提高,企业用人有保障;能满足师生科研推广需要;满足向养殖基地、农户供应畜禽良种和培训、技术推广需要,对学生、对学校、对企业、对社会都将带来明显的好处。为以后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带来优势,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培养大批技能人才,三年后,将培养1200人全日制畜牧兽医专业学生,进行各种技术培训3
33、000多人次以上,接诊动物疾病1500例以上。4、形成的主要特色:(1)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采用“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方案培养人才,有更多合作伙伴被引入学校,实行校企一体,使得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入畜牧兽医产业链中。(2)基于养殖场工作过程、基于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结合企业的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德艺双全,深受用人单位的喜欢。(3)师资力量校企互融,取长补短;教学内容校企互编,易学够用;实训场地校企共建,学生得到锻炼企业也将产生效益。(4)乡镇农校越办越好,畜牧业110服务队越来越壮,服务能力越来越强,科技推广项目越来
34、越多。三、重点建设内容(一)互惠互利,校企共建实训、就业双基地。1、建设目标目前畜牧专业已经拥有校外实训基地12个,并计划通过三年时间的建设,力争校外实训基地新开发10个,校企合作校外顶岗实训基地达22个。2、建设思路建设具体措施:用三年的时间先以新湘农、九鼎集团为中心建立实训基地,在巩固校企结合的成果后,再将工作重心转移本地区的其他大型企业,甚至沿海发达地区。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训基地,能满足学生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3、建设内容探索、建立校企“互利双赢”合作机制,转化校企合作的思路,确立“双赢”思想,联系本地区的大型企业,在建设期内将现有校外实训基地的数量
35、,由目前的12家扩大到22家。进一步密切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建立顶岗实习校企双重管理体系,完善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建立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及课程,实施多元模式,健全对顶岗实训学生的指导、考核和评价的体系,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使校企合作之路持久地走下去。申请资金8万元。4、建设进度每年新增3-4个校外实训基地。共新增10个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共制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制定校企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并开始组织实施。2014年按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求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校企合作配备相应人员从事生产与教学。2015年按照建设方案的要求完成整个示范区建
36、设,设备装备到位,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产生明显教学作用和经济效应,发挥示范作用。5、资金预算校企合作示范区、校企共制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算为:2013年学校筹备建设资金5.5万元,企业筹备资金7.5万元,省财政投入3万元;2014年学校筹备建设资金4万元,企业筹备资金6.5万元,省财政投入3万元;2015年学校筹备建设资金4万元,企业筹备资金9.5万元,省财政投入4万元。其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三年共投入8万元。共47万元。6、保障措施学校建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项目建设工作小组,加强组织管理与项目落实,明确职责,分工负责。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执行,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学校建
37、立专项经费,确保经费充足到位,实行经费专款专用。(二)积极推进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模式。1、建设目标与2家行业内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施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模式。采用“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方案培养人才。2、建设思路首先制订校企“双元主体”体育人方案并组织实施。校企双方制订与执行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模式。企业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部分承担人才培养模式制订、师资配备。每年与企业共同商议并适度修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利用郴州新湘农、郴州九鼎集团分公司等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工作的能力。坚持开展职业素养教育,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
38、生产过程紧密结合,采用“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堂+养殖场”、“课堂+检测中心”的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原则上安排在第5-6个学期,生产性实习实训安排在第2、3、4学期和2个暑假期间,实践教学达总课时的50%。3、建设内容制订校企“双元主体”育人方案,制定制度确保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进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完善“双元主体”育人模式。(1)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 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开展职业素养教育,校企联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
39、建设实训实习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顶岗实习,共同推荐学生就业。以行业发展为引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校内实验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本着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过程开放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原则,改革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2)培养方案的出台在“教、学、做合一”的原则上开展职业素养教育,采用“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培养方案,将三年教学全程划分为4个学段,实行递进式分段教学。第段:第1、2学期,学习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校内实验室及实训基地进行基础技能训练,掌握基础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与信息技能
40、证书相关的考核。第段:暑假期间,为提高专业学习兴趣及带着专业学习中遇到的疑问,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训,掌握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第段:第3、4学期,学生根据第三学期在企业实训的经历,在学校及校内基地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学习和实习,解决在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组织学生参加与技能证书相关的考核。第段,第5-6学期,到校外企业预就业岗位顶岗实习,掌握预就业岗位综合技能,正确把握专业理论知识,实现与当地就业岗位职业技能“零距离”对接。4、建设进度2013年初步制定校企“双主体”育人方案并组织实施。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部分承担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师资配备。2014年优化校企“双主
41、体”合作方案,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管理。2015年完善“双主体”育人模式,使经验得以推广,企业参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理念和就业。5、资金预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经费计划序号建设内容金 额1开展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2013年2014年2015年合计15113.52“2+1+2+1四段式”工学结合培养方案10.71.33合计21.72.36.56、保障措施学校成立项目领导小组,专业组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加强组织管理与项目落实,拨付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完善管理机制,确保项目建设目标按质按量如其实现。(三)基于养殖场工作过程构成课程体系 1、建设目标。基于养殖场工作过程构成课程体
42、系。以畜禽生产及其疾病防治等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等为线索,确定课程结构,以专业核心技能和最前沿的技术为主线,整合知识、技能和态度,筛选课程内容,以兽医病例临床为裁体,设计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动物医院”紧密结合;将兽医的职业道德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2、建设思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根据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领域与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按照职业结构与岗位内容的变化,构建具备一定弹性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相对完整的职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同时注重新技术、新技能的选择与整合,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中等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43、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产学研、技术服务等内容为一体,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课达50%以上。3、建设内容(1)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然后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建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应紧紧围绕工作过程来进行讲授,并融合专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专业教师和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共同深入岗位调查研究与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研究工作过程中实际应用的教师理论和技能,制定课程内容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以大中型养殖业、饲料加工生产企业、动物疾病
44、诊所等岗位需求为切入点,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中职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专业教学具有职业教育的针对性。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技术以专业高新适用技术为主,技能以创造性技能为主;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和学生的认知心理及特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的排列与组合。根据畜牧兽医职业岗位需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改革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授课方式,采用启发、讨论、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2)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立足于当地养殖业所需,根据学生主要就业去向确定就业岗位
45、群,以就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由学校专业带头人和企业行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以“技能包”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的需要,确定本专业的课程和课程结构。确立专业就业岗位群。根据调研,确立畜牧兽医专业主要就业岗位群2个:畜禽生产、畜禽疾病防治。制定岗位技能包。根据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综合要求的特点,将各门课程的技能进行筛选、综合、分类,确定“专业基础技能包”、“专业技能包”。制定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以畜牧兽医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设计学习情境,结合职业岗位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发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充分利用网上授课、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更加逼真,拉近或消除课堂教学与工作现场的差异,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实现教与学、师与生之间的“零距离”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