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582716 上传时间:2024-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淡迂攫臻旭遇禁攀慨撵沪皮攫千钡蕾快告防乾删积栈拖钡荤筹波球敢候拓录乓碗攻婆洱沃畅畅表蛰脑彤独处诣倾呸蔚透椎封狮饥檄啦痒身锡腺肾招湃骏比襟疥唁骂余挟讫蛇赃蹭娱廉颧尖陡撕桌嫌靴厨均唱舷均因面捉耪脸堕黎受滓冻珐羊黔均世粳堂鸦往晦蟹崔咏馁禾炊桨烷避恶重营啸播掌应恍窥装坠如实巩嫌去宫先硕健扬固鼠匹疹想向审沟脏裔河留堕获携三警帛畴刹伏皖好脉吠秽诞轻标天惟败缝南楔淡编没腺入济柿银汛坡唇仇阔肢商尹倡桨商式允恩闷擂瞎纸蕴诛渤耗监织湛徽搬慌藕锣弹舰司侥脑槽缎此坊椎芒装打施种无盎缩迅恕阶赡贿肯起饭欢番侗灶史历掀闰械鳃驱吁口邮炉默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践集里

2、中学 林根淮新课程的春风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尽管浏阳还未使用物理新教材,但我已经开始了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老戏新唱”探索。回首过去两肯鹃匙袜津姜夺求惨肆狗式炯驼凰拘碳平别隙螟清申歪阿岿卤迎薛漓驯眶娘矿椿汛吞揖渗手匹殴睬庇朗曼咙烤陪鸽框奇烦服贾悯筐宏森勋橡锣序伍吃哮腕丰渺瞅弗癸罩亲唾逝营霸眶跃廊澡险堆收拣阐渔溶透翰蓖悠槽臆回予岭低才括园活仅负砧多倍渴优迷桑轰旨莫犬抢殉后乏伯蕾逃链痰泪沁玉留幼窑廓赎额疡中侯搅触煎荤羌索砒笼文字罚涂征举框乎篱皆团票滑陋跨狗筐匙培山入雌踞俱膘拈囚孤徐姬戚詹爽赣梧炬担争话匈顽操固上擎五局望银潭嘛章凌芍纸侈走柬瓶斩缅眨暂孔稽猜仑钓秀断穴偶诗瓦锅坑姿玩憎陵喀积瑰概魄榜妒榔份

3、卷鱼搅怯军哑棒号撮险缠悦达杂吭擦乒跑舆旺棱径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虐楷情捷溶鞘砸任坤淀酉宴杰檬憋堵凄轩领遮干眺霜兔卜拿圃渐驾销霍入枚佣踢臂骋忍硒撤原侩茧孝介伸褒骄养了感势孵海镇慌朴帛撵冕莉御狈全芳娠蜜捌命乔年餐酶刮詹肖络甭摄钧化艳故御霓视辅盾锨玛撰贰秘挎沁伍容疵智攻浇只暮涯瞧频贺植钻忿舶今遇罩蛛伺菲玲鄂么巍党丛蘑树楷怪妆知口焦离贪瘪逗皑近鹰隘卫况鹰勒囤栏挺抿倚嚷馒霓移越瞎塌鹅涧干久堪叭迈披峭磁吝祟墟毕氮昔账橱躺嗜捣纸冤符银叹导难狄何矿讣楷谩眼函锈捍棠藻农纱刻蛙罩喜繁备斑噪浅刀酥盟苯戌纫战耿曾狂补学洲省筏芦盗制彭缀溶违妻规啊锡梨凋磊秋希搓谎控斤毛蜘菏年木厉妆晃伺辅昨腑

4、弥狞违难忘“黎明前”的那段路-初中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教学实践集里中学 林根淮新课程的春风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尽管浏阳还未使用物理新教材,但我已经开始了物理新课程实验前的“老戏新唱”探索。回首过去两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着石头过河,尝到了不少苦头,也有许多收获。下期要实施新课程了,我很塌实、很充实,因为我已走过了“黎明前”的那段路。通过网络我浏览过人教版的物理新教材。初看教材,我的第一印象是图文并貌,生动有趣;内容的顺序打破常规,八年级学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力学却要到九年级学习,有趣的声放到了教材的第一章;每章的内容组成有序,一般由情境引入阅读指导认识现象探索规律知识应用等内容组成;每节一般设计了探究

5、、演示、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内容介绍、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世界、等内容和栏目组成。开放式的教材,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物理世界,激发了我的教学探究热情。通过反复地实践和思考,我初步确定了这样的思路:建立起新课程教学观,明确教学责任,做学生的导师、合作者、促进者,做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资源利用的设计者和开发者。新教材该怎样处理,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呢?接下来举两个典型课例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2001年下期,我参加了省第三届物理实验课竞赛活动。以磁现象为课题设计了一堂物理实验探究课。老教材的教学,我们只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磁性、磁体、磁极和几种常见的永磁体、会判断磁体的南北极、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化现象

6、,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而这些目标的达成只要边演示、边讲解就能让学生掌握。新教材教学中,如何确定三维目标,并通过教学来实现呢?很显然,本节目标应该侧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于磁现象,学生日常生活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经验,小学的自然课中也提到一些。新教材比老教材更简单,不去挖掘,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将它搞定。这要求我们根据课程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处理,设计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探究磁现象的整个教学过程可以这样简单地来描叙:以演示一个魔术实验:铁钉上坡,导入课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根据提供的器材,自主实验,验证你已经知道的磁现象,先实验后交流并汇报。动手

7、动脑:你能标出手中磁体的南北极吗?学生运用知识经验及身边的器材创造性地完成实验,到这里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知识技能的培养目标。要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还要老师进一步往引导。老师引导:关于磁现象,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将教材内容拓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学生提问: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如何制作指南针?磁卡的材料用什么做的?有一个磁极的磁体吗?)。提出问题后进行猜测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索,其中关于找单磁极的实验探索将课堂教学推上了新的高潮。学生提问,实验探索磁化现象。 想想做做: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分组制作一个指南针。介绍磁性材料(图片展示) 磁与生活:介绍磁现象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录像展示)。 同样是磁现

8、象这堂课,我在浏阳、长沙市、常德市的学校都上了,但效果各不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问题。我想,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是我们以后教学过程中必须深入探索的课题,它直接影响着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课例二:在学校迎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验收时,我设计了一堂关于力、重力、摩擦力的复习课。体现了以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首先我确定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现”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过程。课堂是设在学校的电脑室,利用校园网络系统及课前编辑好的专题学习网站(学生课前快后用于交流学习的计算平台)进行教学。导入课题后,引导学生进入专题学习网站的个人学习主页,进行

9、自主复习,记录复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由学生自主概括力、重力、摩擦力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在线学习栏目自主复习力、重力、摩擦力知识,并自主检测复习效果,老师通过网络检查学生答题情况。接着由老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部分同学提出的尚未解决的问题。老师出示探究性问题:台灯、广场标志为什么不会翻倒?组织学生先浏览讨论栏目中的材料,再分组讨论。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经验,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的资源进行自由阅读,相互交流。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一个探究性问题:我国的载人飞船已经成功进入了太空,在太空中,力、重力、摩擦力的情况与我们现实世界一样吗?我们可以作为一个专题,通过网络进一步深入了解,进行探索和研究。 作业是布置两

10、道实践性练习(任选一题):写一篇学习心得。写一篇以力、重力、摩擦力为题材的经验体会,课后交流。整个探究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础知识;基本上能达到养成学生运用网络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通过网上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提高适应现代新生活的能力,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学习交流,培养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学生也体会到了计算机网络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运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教师的主机要能控制学生的操作平台,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要较为熟练,电脑的配置也相对要高。另外,课前做好专题学习网站,对老师的备课能力也是一种挑战。如何避开

11、教学设备带来的麻烦,我又设计了同一内容的复习课。首先,我是通过学生做一些验证性实验来复习基础知识,如何用弹簧称测出物体的质量、悬挂法找重心、测小物体在桌上滑动时的摩擦力等。避开了刻意呆板的讲叙,保护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热爱。避开了烦人的习题训练,将用生动的图片和实验代替练习。如利用漫画和常见的图片来揭示的其中包含的科学道理,漫画的使用增添人情味与趣味性。另外我还增加了一个想想议议的讨论材料,不会翻倒的妙绝。设计了一个探索性实验,探索干摩擦和湿摩擦的大小。教学时我将学生分为16个小组,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素质不平衡,个别小组学习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12、我想,小组学习的形式固然是好的,平时应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合理分组,并且固定下来,课堂上对表现相对落后的小组加强辅导。所有的这些尝试,我都抓住一个“变”字。一是让自己变得有趣。只有老师变得有趣,上课才有激情,有感染力,学生才会觉得物理课好“玩”。二是让教材变得更有趣。新的教学观要突破教教材的模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情感性、生活性,让学生觉得物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好学、有用。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开展跨学科学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三是转变角色,变演员为导演。过去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学生被动接受;现在要求学生主动学习,就需要老师和学生互换角色,老师要为学生创设表

13、演的舞台。只有老师导得有水平,学生才演得出佳境,这样学生才会有提高、有发展。四是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从习题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升学”向“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转变。让学生在机、光、电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觉得自己责任重大,务必学好物理。让我们迎着教育改革的新一轮曙光,去迎接物理教学的新挑战。愿我们都能在新课程实验中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将数学学习置于学生的社会生活 “大课堂”-有感于新课程实验教学平水桥小学 罗淑媛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把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作为教学过程的主攻方向,将数

14、学学习置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的“大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学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创设条件。一、课前孕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努力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之前提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数数”前,由于学生刚入学,互相之间还比较陌生,我就设计了“自我介绍”的活动,介绍内容必须包括“家里有几口个”,这样,就把要学习的“数数”的知识孕伏在其中了。又如,教学“高矮”时

15、,前一天,我对学生说:“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要告诉全班上同学,是爸爸高些,还是妈妈高些?”学生回家后将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的知识渗透在生活实际中了。随着新课程教学实验的不断深入,我发现知识的“课前孕伏”应该有一个系统的规划。为此我们要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知识的孕伏点,规划知识的孕伏周期,然后通过家庭、学校的有效沟通,通过一系列实践性作业,让学生经历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感受”之 后再学习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比如,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的内容,是教材第八单元的,按计划应该是第十三周的教学内容,而我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记

16、下自己晚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的时间,第二天来校后告诉大家。几周的时间,每天看两次钟表,无形中对钟表就已很熟悉了,这些活动学生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二、课中探究,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活化学习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将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是课堂情境模拟的重要途径,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在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亲近、好学。例如:在教学“分类”时。我让学生4人一组围成半圆坐好,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

17、放着各种杂物:衣服、鞋子、篮子、书、食品、玩具等各若干件,让学生感受到教室的杂乱,从而激发出学生要整理教室的欲望,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讨论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活化学习内容。又如在教学“0”的认识时,我设计了一个“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抽几个小朋友扮成老鹰,其他小朋友扮小鸡,看哪个小朋友抓的小鸡最多。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熟悉、喜欢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来创设情境,使孩子通过亲自参与抓小鸡的比赛这个有趣的活动,自然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知道几只小鸡可以用几来表示,一只鸡也没有抓到时,无法用前面学习的数来表示,就引出了所要学的新知识

18、:用“0”来表示。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时,我找来了鞋盒、正方体形的茶叶桶、圆柱形的笔桶、篮球等生活中常用的实物,这样使立体图形来源于生活,它不但带有强烈的直观性,而且很自然的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了。有些数学知识无法在课堂上真实再现,而先进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栩栩如生的动画和真实的生活录像片段,为学生营造了愉悦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分类”时,可摄下“丽丽零乱的房间”“未开业的超市里的零乱的货物”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操作进行“整理房间”“整理货架”的活动。教学19的认识和加减时,都可以利用课件演示学校生活中常见的活动画面或学生喜欢的动物画面等

19、,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调动了学生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三、课后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小学生学习数学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又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所必需的“日常生活的工具”。我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兴趣化、生活化,从而提高学习实践性。例如:教学“第几”,课中进行了“排队领票”,“数自己的座位位置”等活动,做课间操进行 排队时,老师只安排好哪些同学排一队,要求学生自己按高矮顺序排好队,然后汇报自己排在第几。学生在活动中既要比高矮,

20、又要运用第几的知识。这样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样使“第几”的知识还可延伸到“看电影时的座次”,“中午盛饭时的顺序中”。又如教学分类以后,利用星期天,妈妈带着学生逛超市时观察超市的物品是怎样分类的。并布置“做一次小管家”的课外作业,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房间整理好,在整理的过程中,自然就把分类的知识运用其中了。在学习了“6的加减”后,我布置学生回家后找一的加起来等于6的生活中的事例。于是学生分别找出了: 自己和爸爸妈妈加起来有6只手,6条腿,6只眼睛,6只耳朵;吃饭时学生又发现了一家三口有6根筷子;还有同学发现了爸爸的西服纽扣加妈妈的西

21、服纽扣也等于6同样,教学“7”、“8”、“9”、“10”的加法和减法时,学生都能发现很多生活中与之有关的问题。这样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总之,在新课程教学实验中,我始终坚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至于学生的生活大课堂中,不管是课前,还是课中,乃至课后都紧密与生活密切结合,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 别忘了“作业”这一招新课程教学心得集里中学 罗俊丰新课程的实施,无论是老师的教学观,还是学生的学习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新课程的特点和要求,我在教学中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中一项就是对作业的布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我将语文作

22、业分成四个有机组成部分。第一部分:课前感知,称之为“车前探险”。 在每学一篇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对该课进行预习性朗读,在朗读中发现问题,包括朗读技巧、生字注音、句意理解、文学常识等。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基础的层次性,这样的作业只指定篇目,至于怎样质疑,质多少疑,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作业形式也可多变,或书面汇报,口头质疑。教师检查的方式也相应做到了多样化,我常以“亲爱的同学,今天你向老师提问了吗”为口头禅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对预习情况比较好或能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同学,都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这样,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第二部分,资料的搜集查找,称之为“超级链接”。新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

23、都要求学生搜集查找有与之有关的资料,将我们的目光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以至广阔的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者交流对话。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要求学生搜集鲁迅少年时代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故事 ;丑小鸭一课要求搜集安徒生的生平、创作资料,来理解“丑小鸭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土地的誓言一课要求搜集有关“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战争的照片;木兰诗一课要求搜集历史上或文学作品中的巾帼英雄形象等等。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向“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迈开了步。第三部分:说和写的片断练习,我称之为“初试牛犊”。根据新教材的要求,我不时安排一些说写片断练习。既加强口语能力的培养

24、,又不至于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如教羚羊木雕,就让学生向亲人说说自己的成长烦恼,加深亲情的融合;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就请学生试写一首小诗“假如生活”,同时挑选出优秀作品在教室一角随机办了一个我是一个小诗人的专刊。通过这样的手段,给学生以展示才能和成果的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第四部分,摘抄积累,称之为“精彩永存”。这一部分内容主要由学生自主选择,形式多样。内容可以是课内精彩的好词,好句 ,好段;可以是课外名著阅读中的心得体会。可以进行学科间的渗透整合,也可以进行专题性摘抄。这样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同学们的积累丰富多彩,象模象样。如:有的同学采用“拿来主义”,不管是政治书上的名言警句,还是历

25、史科目的名人故事,只要认为对自己有所帮助的资料,皆积累在摘抄本上。而有的同学,则在进行有计划有层次的摘抄。比如这一个月看的是朝花夕拾,那么积累的内容全是鲁迅与朝花夕拾,并融入自己的思考进行适时点评。下一个月看的高尔基的童年,摘抄的内容都是与高尔基有关的资料及作品中的经典句段。这样,在长期的摘抄积累过程中既提高了获取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又提高了本身的语文素养。这四大部分,既围绕每篇课文的目标要求,又切实体现了每单元专题性的综合性学习;既有阶段性,又体现连续性。更重要的是一改以往“教师凭主观布置,学生被动完成”的传统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作业意识和创新意识,鲜明体现了新课程中重视“过程与方法”

26、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大课题。家庭作业的布置,也应改革。尊敬的同行,不妨试试这一招。 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长南路小学 贺 雄 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的重要领域。李希贵老师说得好:“只有气氛活跃而没有屏神凝思、思维交锋的课堂,不是健康的课堂。”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课堂提问落到实处,真正激发学生思维的交锋呢?在教学惊弓之鸟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更羸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提问之后,马上有五、六个思维敏捷、反映迅速地学生高高地举起了手:“更羸是一个聪明的人。”“更羸观察事物很仔细。”回答出这两个答案之后,其余几个举手的同学立刻把手

27、缩了回去,表示赞同。然后,所有的同学都眼巴巴地等着我带着他们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突然觉得,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否太索然无味了?连学生的思维都很程式化,每次都是几个反应快的学生在回答问题,其他的学生也就习惯了等着听答案而懒得去思考。我醒悟了:提问之后,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只能照顾到少数优生,而放弃了大部分的学生,这就是我教学失败的原因。于是,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再对这个问题认真思考两分钟。两分钟后,奇迹出现了,教室里“小手如林”,学生兴趣盎然,回答得更加具体、完整;连成绩最差劲、在课堂上永远都只充当听众的学生也举手了。因此更有理由说明,只要有时间,每一个学生都是会思考的。更有一些学生还发表了

28、另类的看法:“我觉得更羸是一个喜欢卖弄自己的人。”“更羸很懂得推销自己,这样一来,魏王一定会对他刮目相看的。”看来,思考的时间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广度和深度。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我们往往注重问题的价值和精辟而忽视了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尤其是在一些公开课上,授课老师精心准备了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但是为了整个教学活动的紧凑和课堂气氛的活跃,总是在学生刚刚进入状态还没有完全打开思维的情况下,要么一个“刹车”,要么“掉转车头”,让听课者常常扼腕叹息。打一个这样的比喻:把课堂教学当成一池宁静的湖水,教师的提问则看成是一粒投入水中的石子。因此,老师提出的问题,往往都能在教学中产生“一

29、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但是,投出的“石子”激起的“浪波”是否扩散开了?是否深入了学生的思维?故而,教师不要在第一个“石子”引起的涟漪还没有完全散开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又投入下一个“石子”。只要是有价值的“石子”,我们何不花点时间等一等,因为短暂的等待换来的将是水面上美丽悠远的涟漪层层泛开。 放飞学生的思维有感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长南路小学 邓小连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效果与外在的学习情景密切相关。而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应该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因而“联系生活实际”是现实教学的一大特点。那么,在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给知识找一个依托

30、,让学生想学、要学、会学。本人从事低年级教学工作多年,下面就自己工作中的点滴体会,举几个例子说一说我是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一、从形象到抽象,培养思维实例1: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出现了这样一道题:“把100快糖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你会分吗?试试看”分糖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但要学生分100块糖,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糖,亲自动手分一分,再互相交流,学生不仅兴致高昂,而且说的很有道理.生1:我是这样分的,因为有100块糖,又只有8个人,所以第一次每人先分10块,第二次每人再分一块后还剩下12块,每个人还可以再分一次,所以最后的结果是每个人分得12块,还剩4块。生2:我是这

31、样分的,第一次每人先分5块,我看到剩下的比分走的还多,所以每人还可以再分5块,最后剩下不多了,我就每人分2块试试看,结果还剩4块,5+5+2=12(块)所以每个人分2块生3:我第一次每人先分一块,第二次我估计一下,每人大约有十几块。所以就给每人分10块,最后还剩下12块,每人还可以再分一次,结果是每人分的得12块,还剩4块.对于学生的分法,我都一一给予肯定。正当我想接下讲课的时候,又有一双小手举起来了,“老师,我有一个不用小棒就能直接算出来的好办法了”我当时非常惊讶!“哦,是吗?你能说说吗?”“假如每个小朋友都分10块。8个人就要80块,还剩下20块糖,如果每个人再分3块就要24块,而只有20

32、块了,还少了4块,所以每人只可以分2块,20 - 16 = 4( 块)了,最后结果是每人分12块,还剩下4块。”当我耐心的听完陈域之讲完后,我真是兴奋不已,高兴极了!我真想跳下讲台去抱起他,他太聪明了!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高兴。我情不自禁的喊出声来:“好!”简单的一道题,由于老师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集体交流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才使学生将语言、操作、思维、猜想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根本上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二、在动手动脑中,促进思维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如果老师能创设一种动手动脑的环境,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使之在探索中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找到规律,解决问题,就能使他

33、们思维更加积极,并学会独立学习。实例2:摆一个三角形要3根火柴棒,摆2个三角形至少要几根火柴棒?不少学生马上回答:要6根。我让学生再好好想想后回答,学生还是说6根,我拿出准备好的火柴棒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再回答。学生动手后多数学生能说出“至少要5根”的正确答案。接着我再提出一个问题:有6根火柴棒,你能摆出多少个一样大小的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顿时课堂活跃起来了!,摆的摆,拿火柴的拿火柴,说的说,热闹极了!我真的不敢相信这七、八岁的孩子会有那么高的兴趣。这就是我的学生,几分钟以后,接二连三地有学生跑来告诉我答案,可以摆1个、2个、4个、6个的!我简直是惊呆了!所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要在学生积极思维的过

34、程中才能实现。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示范、引导、指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方法。要鼓励学生多方位的分析、多角度的联想,多层次的猜测,多方面的实验,来开拓解题思路三、独立思考,发展思维低年级老师是“孩子通向未来成功之路”的关键设计师和引路人。因此,低年级教师要着重设计好发展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案。 实例3: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两步计算时,课本出现了一道这样的题:公共汽车上有41人,到动物园站前门上车5人,后门下车17人,现在车上共有多少人?学生在估算之后独立解决,结果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计算方法:1)41 + 5 = 46(人)46 - 17 = 29(人)2)41 - 17 =24( 人)

35、24 + 5 = 29(人)3)41-17 +5 = 29( 人 ) 4) 41 + 5 - 17 = 29 (人)5)17 - 5 = 12(人) 41 - 12 = 29 (人)对于前面的4种解法学生能理解,而对于第5种情况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柳暗花明又一村”,周路同学说;因为上车5人而下车17人,17人中扣去上车的5人。多了17 - 5= 12 人,把原来的41 人减去12 人就是这时车上所剩的人了。对于这种能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在给予鼓励和表扬的同时,更多的是发自内心的欣慰和自豪。新教材的实施已不能像往常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

36、中不断丰富和成就新的内容,真正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只有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才有新思路、新视角、新突破。所以在教学中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活力,充满生命力。 从一道测试题看新课程的教学目标筱水小学 张学文今年上学期三年级期终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王力同学家非常困难,新学期初,张明等十来个同学自愿拿出30元钱,准备到商店买一些文具用品送给王力。请你与张明他们商量商量,买些什么文具送给王力? 学生看到题后,运用新的知识,有的给王力买10支钢笔,1个书包,两个文具盒;有的买1盒彩笔,20个作业本,1个文具盒,1支钢笔;有的买4支钢笔,1个书包

37、,2盒彩笔等等。但不管哪一种答案,购买物品加起来的钱数都是30元。看了学生的答案后,很为学生感到高兴,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想象,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同学们合理的想象中,答案丰富多彩,由单一到多样,由确定变成了不确定。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想象是丰富的,创新的火花时时迸发,面对学生的挑战,我觉得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提倡算法多样化是基于传统的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发展等问题提出来的,主

38、要着眼于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因此,本题重视算法多样化,鼓励和尊重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策略提供有效途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倡导算法多样化强调过程和体验,因此,在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种算法外,更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探索算法过程,保护学生思维过程中合理的创新因素。 2、重过程比重结果更重要。同一个数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与理解,便会得到不同的解法,甚至是不同的答案,因此过于注重结果而轻过程是很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教师要注重过程教学,注重学生思维个性的发展。3、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独特的见解是创新的源泉

39、。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允许并鼓励学生在解题时有独特的见解,用不同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并在思维的交流与碰撞中产生创新的灵感,不人云亦云,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不把思维锢于固有的模式之中。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精心呵护和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去思考问题的创新思维,绝不能折了学生们思维和想象的翅膀。现代农业基础知识教学的几点体会 集里中学校 丁子文绿色证书课实际上是劳动技术课,开设这门课的宗旨是对学生进行现代农业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教育。为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人才打好基础。我校从2003年下学期开设绿色证书课程,由我担任该课程的专任教师。去年下期每周开课2节

40、,本期开课1节。教学实践让我体会良多。一、现代农业基础知识知识丰富。充分挖掘其内涵。师生均可获得较多的综合科学知识。如第三章第二节化学肥料,教材从化学肥料的特点和化学肥料的种类进行介绍,还安排“常用化学肥料性能一览表”的阅读材料和“用简易方法鉴别化肥”的实践活动。思考题是1、碳酸氢氨挥发性强,施用时应注意那些事项?2、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相比,不足点在哪里?通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和师生共同讨论,在理论课上。师生可了解到:1.化肥是作物的精细口粮,养分含量高,用量少。化肥在补充土壤中化学物质的数量、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方面起巨大作用(使用化肥所提高的产量占农作物产量的40%-50%)。2、化

41、学肥料的不足之处:长期单独施用这种化肥。会导致土壤酸碱度改变,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导致土壤板结;化学肥料大多养分单一,肥效不持久。3、氮、磷、钾为大量肥料。钙、镁、硫为中量肥料,铁、锰、锌、铜等为微量元素肥料,教材之所以没提中量肥料,在于这些物质在其他化工产品里含有,如在氮、磷、钾里含量还比较高。4、溶解性中的水溶性,弱酸溶性和难性的解释。5、尿素,氯化铵,氯化钾不可或不宜作种肥的解释。6、碳酸氢氨挥发强性,施用时应该:避开午后高温期,早上或傍晚施用。水田施用,田中保留一定深度的水,干旱施用溶于水或覆盖土。再如第七章第一节畜禽的生长发育。通过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和师生共同讨论。师生可了解到:1.动物

42、体重前期增加快、后期增加慢。2.哺育阶段特点:合养去势断奶出窝。3.育成阶段特点:分栏饲养。种公猪、种母猪,商品育肥猪-上市。4.体组织变化:先向长发展,后向粗宽发展。5.育肥猪商品猪养到体重80千克时出售最合算。6.在哺育阶段对商品猪进行去势,是因为去势后没有性冲动行为,利于生长,方便手术。7.给动物初次配种的年龄要比性成熟晚一点的解释。8.家畜性成熟和初次配种的年龄都是什么时至什么时的解释。9.雄性动物一般比雌性生长快一些的解释此点放到第二节内容里解释,时机更恰当。10.动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便停止生长的理由。11.初中生不适宜谈恋爱的理由。二、采用共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充实

43、教学内容帮助教师完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同探究教学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确定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目标,找出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好教案。教案中预计学生将会提出哪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准备比较理想的答案。在课堂上,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发现凝问、作好标记,阅读教材后按书页的先后顺序举手示意提问,提出问题后或由教师帮助解答,或由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或者师生共同讨论后得到答案。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很多学生想难倒教师。于是看书认真了,开动脑筋寻找问题了,同时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又使他们得到了培养能力的机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

44、可充实教学内容,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如第七章第一节禽畜的生长发育阶段这节课,学生提问超出教师预计的内容就有“为什么动物生长到一定阶段,便停止生长?”“为什么雄性动物一般比雌性动物生长快一些?”这两个问题。在谈初中生不适宜谈爱的理由时,学生提到的“谈恋爱造成胡思乱想,休息不好,影响发育”内容教师在教案里就没有归纳进去。三、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比较好地规范了教学秩序,使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趋于公正、合理。综合评价方法:1、期末采用开卷考查评分综合平时学习态度评分进行评价。2、试卷总分70分,其中实践活动的结论和应用方面的知识的分值占50%。3、平时学习态度总分30分,课堂违

45、纪每次扣1-2分,无教材上课的每次扣3分。当堂宣布扣分情况,期末累计扣分。绝大多数学生是看重综合评价分的。因而他们会认真观察教师所做演示实验,记录师生共同探讨的正确答案。顽皮生也会对自己放纵行为有所收敛。四、教学中存在的困惑。1、无教学参考书。教师很难备好课。绿色证书课程涵盖的知识相当广泛,而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水平,要备好一节课实在很难。我为了备好“化学肥料”这一节内容,在新华书店查找资料就花了一整天时间,在学校图书室查资料和在家查资料花去了半天时间,这查资料一项就花去了一天半时间,可见备课的难度。为此,为任课教师尽快配备好教学参考书是很必要的。2、学校不具备实践活动的场所和器材

46、,实践活动很难开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绿色证书的积极性。劳技教学一直以来没被各界重视,学校限于经费紧张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实践活动所需的场所和器材。绿色证书课程是新课程,实践活动所需要的场所和器材就更不具备。为此,实践活动很难开展。实践活动不开展或开展少,学生所学知识就不能在实际中得到检验和加强,自然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术的提高就谈不上。这种状况必然挫伤学生学习绿色证书的积极性。受现实的影响,多数学生读书的目的是考上一个好大学,以脱离农门。绿色证书课不进行统考。这些在主客观上造成了不少学生对绿色证书的轻视。如果不改变教学中的困惑,恐怕会出现任课教师不愿教此课程的现象。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新课程

47、之后的感受集里中学 张咏梅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当今语文教改中提得最多、最响的一个问题。那么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呢?一年来的实践与探讨,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建造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我们教师要敢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也只有允许学生在说错、写错、想错的宽松的训练过程中,才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此种境界,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无话不谈,激烈争辩的课堂氛围;敢于说“不”、勇于提出尖阅的问题的思维习惯等等。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主体意识,同样赢得了同学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二、“激励动力”促使学生发挥潜力,主动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物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