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MPA 是公共管理硕士(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专业学位的英文简称, 是以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为适应社会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管理人才。要求毕业生成为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熟悉具体公共管理或政策领域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人才。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公共管理硕士(MPA
2、)、工商管理硕士(MBA ) 以及法律硕士(JM)被称为文科高层次职业研究生教育的三大支柱。MPA 教育已成为这些国家培养高级公务员的主要途径。我国根据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的要求,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完善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共事务和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积极开展MPA 教育,并从2008年开始,正式在国内24 所重点高校开设MPA 学位教育。MPA 教育在我国的逐步开展,必将对我国的高等行政管理教育和公务员教育培训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MPA 教育的基本构架 (一)MPA
3、 的定位MPA 教育是一种通才教育, 其目标是培养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为政府机关和非营利的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质、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一些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政策分析人才以及(中高级) 职员。培养对象是政府机关或非政府公共机构有实践经验的在职人员。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在培养过程中, 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教学内容面向社会, 尤其是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二)MPA 的课程设置MPA 的课程主要是根据MPA 培养目标而设置的。根据MPA 教育的特点, 各国的MPA教学课程设置具有以下主要特点:第
4、一, 面向高层管理所需的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培训, 改变一般研究型研究生课程以理论、描述和介绍性课程为主的课程设置, 为学生提供发展领导才能的空间。第二, 面向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政策分析方法与技能, 提供经过学院教育才能获得的定性、定量等专业的分析工具。让学生具备更高级的专业素养, 具有更高层的能力素养, 能掌握本专业的定性、定量的分析工具。第三, 面向专业领域的专门化知识技能,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选择的专门化领域, 以使其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相关联。MPA 所设课程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核心课程, 主要是公共管理与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以及技巧等方面的课程; 第二类是选修课程, 也就是学
5、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主攻方向, 以及个人需要与兴趣爱好, 进行选择的课程; 第三类是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的实习与研讨班, 通过这类课程, 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实践, 获得在实际管理领域中的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管理的能力。 (三) MPA 的教学方法 在目前阶段, 各院校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案例教育:案例教学是MPA 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由老师提供一个比较典型的管理问题和政策问题, 然后给学生提供问题发生的背景, 并指出该问题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进行抉择。2. 模拟教学:模拟教学也是MPA
6、 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泰祺教育方法之一, 它是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工作情境, 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并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展具体的活动和工作, 从而体会工作中的不同感觉。3. 现场观摩:现场观摩在MPA 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较大。它是让学生亲自到政府机关中的工作现场去感受工作环境, 了解工作情况, 接触行政管理人员, 学习他们的处事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从而增加经验。4. 讲课:MPA 教学的讲课与传统意义上的讲课有所不同, 它并不是非常注重理论的讲授, 而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要求授课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政府机关的日常管理与工作展开, 强调实际的应用性。5. 练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除了要接
7、受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外, 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特别是那些实际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 如量化分析、统计、政策分析等, 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后才能掌握。练习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MPA 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虽然MPA 教育才刚刚引入我国, 目前远未达到应有的培养规模, 但其迅速发展, 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这将对我国的公务员培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高等行政管理教育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和作用。1. MPA将成为我国公务员培养的重要途径从目前情况看, 我国公务员学历层次整体上不高, 据1999 年底统计, 全国541 万公务员中,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52%
8、 左右。同时,知识结构也不尽合理, 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也多是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行政管理知识, 特别是市场经济所需的财税、金融、法律知识以及宏观决策能力普遍薄弱。开展M PA 教育, 将使在职公务员得以系统地学习现代行政管理理论, 并结合实践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将有利于优化公务员队伍的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2. MPA教育将成为公共管理体制完善的重要保障我国的现行公共管理体制和理论相对落后于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权力运作来看,公共权力过于集中,既缺乏民主监督的制度保证,也缺乏这方面的理论、认识和技能;从职能行使来看,公共组织之间的职
9、能分界不明确,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效率低下;在思想观念方面,官本位思想盛行,法制、科学意识淡薄。开展MPA教育后,将促进我国对新经济政治环境下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基本运行机制、基本职能以及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难题研究,通过教育培训和研究,获得体制上、理论上和人的素质方面的全面更新和发展,支持行政改革的深化和管理绩效的提高,使政府改革能够收到实效,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系。3. MPA将成为高等行政管理教育发展的积极动力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没有独立的管理学学科,虽然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恢复了行政学(行政管理) 的研究与教学,经过近20 年的发展,该学科领域的学术研
10、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也都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远不能适应我国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管理体制和培养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开展MPA 教育,通过大量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从而最终发展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管理体制需要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行政管理教育体系。在培养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行政管理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贡献1、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位,填补了中国专业学位教育的一个空白。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共管理专门人才。3、开拓了中国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新领域,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的新途径。4、
11、促进了高校知识整合,学科与资源的重组。5、加强了校际之间,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推动了知识的创新与融合。6、沟通了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又一联系渠道,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更紧密结合。7、向传统教育模式提出挑战,造就着一支新型教师队伍。8,、推动了科学研究和教材建设。9,、MPA对全社会有示范作用,已经成为干部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模式。10、MPA正在塑造着一个新的群体中国MPA群体。对公共管理专业的认识公管1204班11号蒋苗苗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其产生不是偶然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人类社会发展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
12、部门,都深感建立在官僚体制下的公共行政理论无法有效的解释公共管理领域的现象,难以指导相关实践。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范围内的、以政府改革为中心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将管理行政由公共行政阶段推至公共管理阶段。由于每一个人分析和认识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同,可能各自对公共管理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以下几点共同特征:(一)以政府为中心的开放治理主体一般地说,宏观方面的管理职能或全局性的关键事项,更多地应由政府来承担,特别是国防、外交、重大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制定,只能由政府来完成。从微观方面的管理来看,政府可以承担一部分,更多的应交给社会的其他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来做,愈是接近基层方
13、面的公共事务,愈有可能让相关的非政府部门来完成。(二)营造分权式的管理环境在分权式的管理环境中,对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定更接近于供给的核心问题,有更多的信息可以用,为顾客和其它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了机会。(三)重视结果和个人责任公共管理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更注重投入后的产品。在重视结果的条件下,公共管理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更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和方法,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更有效和灵活的运作,。而在公共管理行为中,管理者需要对结果承担个人责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程序无过错而造成的“程序性无责任”(四)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一直都主要有公共部门来提供。竞争的缺乏性
14、导致了公共供给的低质量和低效率。因此,公共管理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竞争机制。在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下,发挥市场的积极性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之间进行竞争,建立优胜劣汰的机制。(五)公共部门提供公共供给方式的改变公共管理主张改变过去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并公共供给的方式,通过合同、竞争招标等途径,将公共供给的生产尽量转向私人部门,以缩小公共部门的规模,节约财政。事实上,私人部门在提供某些公共供给时比公共部门更有效率。(六)引入私人管理方式,建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实行绩效评估公共管理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在公共管理中借鉴私人管理的方式,建立明确的绩效标准,实行绩效评估,以此来检验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15、作为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七)职业化的管理方向职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一方面使公共管理职业化,培养一批公共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以适应公共管理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确定公共管理主体的活动范围,使公共管理主体的行为更具有管理性而非政治性。随着我国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公共事业日益发展壮大,但也出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短缺的问题,为此我国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将公共管理列为管理学门类中与工商管理平行的一门学科。公共管理学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五个二级学科门类。行政管理:它是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是国家公务员和其他公共部门
16、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行政管理在各种管理中起领导、主管作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各方面的有效管理,其中行政管理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影响着国家、社会的发展。社会保障:社会保障学科是培养社会保障及相关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新兴学科,也是日益重要的新兴学术领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弥补市场缺陷的政府行为正日益显示出重要的意义。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二十一世中国医院真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新世纪的医院管理者,管理知识的更新和管理能力的提高已经成为个人与团队的当务之急。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土地经济;土地行政管理;土地利用与规划;土地
17、政策与法规;地产评估与地产市场;地籍管理与土地信息系统;城市经营与管理等。 教育经济与管理:培养目标是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管理和决策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管理人员、师资和研究人员等。目前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摆脱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通过制度创新,突破由政府垄断公共物品与服务供给的格局,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工商管理经验,增强公共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意识,重塑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目标是建立和发展一个更具合法性基础,更能体现公共利益,更具民主与法治精神,更具责任感和回应性,更加公平、公正和廉洁,更具效率与效
18、能,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新的社会治理典范。本专业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1.要有一颗浩然正心,以人民利益为重,为人民服务。2.具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胸襟,关注时事政治、民生百态。3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掌握管理、法学、公共管理、经济类的知识和技能。4深刻了解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则、机制和方法,掌握公共事务和国际事务管理规律; 5.重视公共管理理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之间的有机结合,形成科学的认识、分析和研究方法; 6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应用; 7.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适应涉外管理的需要。公共管理专业具有研究性、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研究性表现在必须对公共管理
19、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加强对中国社会与国际社会历史与现状的比较研究,并对当前国内公共管理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实用性则表现在学生必须具有善于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与创业竞争的能力,与他人协作和国际交往的能力。综合性即以政治学与经济学为主,以法学、社会学、管理学和工程科学等为辅,培养学生参与决策与管理的综合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专业,其社会需求十分强烈,而且需求量极大,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后事业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形势所决定的。要建立政事分开、管理自主科学、面向社会、独立的社会主义事业单位,没有众多的高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是不行的
20、。所以说就业前景还是很明朗的。2010年读书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目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遨游知识大海洋”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学校班级、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校园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习惯。4、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知识更新、思维活跃、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活动实施的计划 1、 做好读书登记
21、簿 (1) 每个学生结合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实现时间、好词佳句集锦、心得体会等栏目,高年级可适当作读书笔记。 (2) 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其中要有措施、有保障、有效果、有考评,简洁明了,易于操作。 (3)中队会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各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好书推荐”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 出读书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