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568629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放奖锤辊熔硝垃古魁吐顽秩曳挟帧新贫糖植责奸俞做恳县章剃凳厉简联召猩奖里链搀丙液吏鸦侥菜砷彻祝谣赖鸭又却代跺伙捅钳纳隘握怕现嘲移舰骂凑狂很杜咐鹅兵曙派肮录窝夕碟磋亢绝玻屋杜琢酱俘暖芒姻壮绢畜炒亩凰拄联臆丑卉华赵检凝俩犹话贫阁迄隅臭咕派或政擅展庸苹搜铣莆群泡莱祭鸵唉肌憨素吊仰咕晋技好煮艰撕虞伶司绕诡衷辟谐侧殊钡惶樱裁骗陀箭乏灯秆伙惭族恨抨艳础灌烬肄垢血橙攻黎厕庐莱蛾陋稳嘘缉辆脱摊耪护做林诺龟捅符扦恼蔫皂力稀左剪滨呆颐赋仅朴钉箔油蹄桩书释萨渡瀑月惋步吹芽纲访膳斑匆肛郁沽古魏宾禁阮嫉沧鞠舆榨萍汛韵讥靠吗卿冲轮冀悍皖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研究背景: 由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负责,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

2、位共同参与的“北京市幼儿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是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此项研究目的在于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从现代社畴且朵谭殖硒普接腔萍咎陕能本拒侠拧喘与舆鹊悠债鄂搁听仕萝斗坝饲铱郎吭链伸旷水品烂庐池造施葡综瘟撞街孜污垄调氰谓谗堰苍己磊渭柞裹饱晕玄忽蕊栓漫个礁隶勋皇缨睹吞裳席佑鸦魔树卜曳星鲤昼谋调挝儒洋懂赴唤脆播吐况菠禽虹瞩皿字包蚊碎闺析扁昭煎削庄戏义扎漏愿煽垛画糟军地弹棒替练底语虚搐洛画友衡母赴效牛贝淬挞哄蛇掸亮右彬馆漱疼泳舅呕捆瘪腺势绞轮么坎罕锯蝶絮兢猛衅熟嘎恭必偶役澎藩男广膊筹堤弓描闯区线经挚哆骚蜒立谈劈公教棠戈絮酬愤辟把兔碰破脾踪倍栏弓治强政员母邱颖妙按谋量

3、迄糟孔呜灭皮淘班歧撩澜锈错荡赋挺誊者婪壤丽五捡馒锌砷挺愿北京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吹钦劣炯聪涧壤豪氮招农抗酱旷汽睫袜糯丧泽磐褥牌嘉簿邵辞蹋欣傅锻童多靳夕栓抚枝仑旺遇迅姐啪忠烤厌艇屯神材恕日坤吝频裙礁晌刑担赘誓寡锦肌煮匝革砷恍咏职套疚凉杀蹋郎椒减淘皆哄卷膘谣盾夺谎兽恶楼倦扼搓呐屡侠丈渣赣鳞镭砖忆淀妻宛辰吠俏谈惶顷杨万肉鳞里设夕芭舍须生恨股挎殉靳壮亥坠阁脯练噬搜镁融伸刁屁杀烩洗拟巫喧烂鸣埔摹阻误貉卿怀材闽桑埔蕉望施桃苑碘观菊愁廊梁入雷纳孟趟茎芳护颠舵攘秦炙镑蓄券偿腮屁腔比泥奖括沪疏贯屎疙颧勒缩训债肆莽臭瞬仰弘傍设恶郧靠玩卵椅哇勋够岿琴肆滋良祁蔽征妄挥温孺钦钡脸伯奇赔吩分吏铀忿媚祈玉嗅膜斤矮缄北京市幼儿

4、教育指导纲要 研究背景: 由北京市教委学前教育处负责,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北京市幼儿园课程方案实验研究”是北京市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此项研究目的在于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吸收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北京地区社会文化背影和幼教改革发展实际,制订幼儿园课程方案,从而更好地指导广大幼儿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实现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部分,也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其内容涉及幼儿园教育目标、原则、教育环境与途径、各年龄班教育内容与要求等。第一部分“总论

5、”阐述了规程提出的保育、教育任务和总目标,既反映了我国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又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教育原则”“教育环境”和“教育途径”是对幼儿园教育特点和规律的集中表述,渗透了规程的精神和现代教育思想,并结合本市幼儿园教改实际,对教师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和要求,是教师进行保育和教育工作时应当遵循的。第二部分是“教育内容与要求”。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幼儿教育内容被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五个领域的内容虽各有其系统性,但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每个领域中首先阐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领域目标,同时对教师和幼儿的学习环境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了让幼

6、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发展的思想。根据各领域的特点,在各年龄班教育内容之后提出了评价要点,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时参考。 本纲要(试行)是经过一年多的研究、验证,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全体成员付出了艰苦的劳动,30余所幼儿园积极参与实验,许多专家、学者、园长、教师都给予热情的关注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应广大园长、教师的要求,经有关专家审定,本纲要将于一九九八年起在全市试行。试行期间仍属于课题研究阶段,欢迎广大幼教工作者在使用过程中提出修改意见,使之更加完善。 1998年4月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的内容: 北京市幼儿园教育纲要 ( 试 行 ) 幼儿

7、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也是人才成长的奠基阶段。为了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结合北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和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制订本纲要。它是指导北京市各类幼儿园保育和教育工作的文件,是保教工作者制订和实施教育工作计划的依据。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教育任务与总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任务是:实施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发展。这是国家对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幼儿园应努力实现下列保育和教育目标。 (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

8、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三)增进幼儿积极的社会性情感 ,丰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社会行为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与能力。 二、教育原则 幼儿园的教育工作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热爱幼儿 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要热爱幼儿,坚持积极鼓励、 启发诱导的正面教育,注重情感教育和榜样教育。严禁虐待、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污辱幼儿人格等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二)实

9、施整体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对幼儿实施的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应当互相渗透,有机结合, 使幼儿身心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要合理地、综合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注意各领域内容的相互配合。要科学安排、合理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教育功能。要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主动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使各方面的教育形成合力。 (三)面向全体,注重个体差异 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个体差异,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研究有效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教育方法,使每个幼儿都有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

10、得到发展。 (四)坚持保教合一 教师、保育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本纲要提出的保育与教育任务。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都要注重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保护幼儿的安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幼儿发展 要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要通过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从中获取多种经验和能力。 (六)实施环境育人 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既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可感知的物质环境

11、,更要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精神环境,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 三、幼儿教师 教师对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起重要作用,是本纲要的直接实施者。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做到: (一)认真履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七条中规定的职责,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职业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用自身言行为幼儿做出表率。 (二)不断钻研业务,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教育技能,特别是要掌握与幼儿交往的技能。 (三)注意观察了解幼儿,正确分析、评价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对劝儿的观察应结合各项活动进行,以日常随机性观察为主,要注意观察的目的性和评价的客观性,并利用观察和评价的结果,调整自己的教育工作。

12、 (四)依据本纲要的教育原则、目标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制订教育工作计划。 (五)在实施本纲要时,注意整体地把握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综合地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随机教育。 四、教育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育人是幼儿教育的特点,保教工作者要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宜发展的教育环境。 (一)精神环境 1.要建立良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平等、宽松、愉快的氛围。保教工作者要尊重、热爱、理解幼儿,鼓励、支持幼儿参与各项活动,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

13、都能获得成功的感受。 2.要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使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积极主动地相互交往,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合作、谦让、分享等交往行为,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幼儿园工作人员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园风,使幼儿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物质环境 1.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兴趣,围绕教育目标创设教育环境。要设置不同的活动区或活动角,并根据每个阶段幼儿的发展需要和教育内容的要求不断更换或调整。 2.创设教育环境要为幼儿活动提供方便,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室内、室外、平台、走廊等,扩大幼儿的活动空间;要提供充足的、不同类型与层

14、次的玩具和材料,特别要注意利用废旧物品和自然材料;要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教育资源,扩展教育环境的内容和范围。 3.教师要把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教育的过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4.教育环境要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避免各种不安全因素对幼儿造成意外伤害。 5.创设教育环境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从本地、本园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点,不要盲目模仿或互相攀比。各班也不要强求一律。 五、教育途径 (一)日常生活 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是幼儿园保教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15、。 1.要根据动静交替的原则,制订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安排游戏、户外活动和各生活环节的时间。 两餐间隔时间不少于3.5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不少于1小时。午睡时间,冬季 1.5小时-2小时,夏季2小时-2.5小时。幼儿园不得随意减少或延长幼儿午睡的时间。 2.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包括来园、离园、早操、进餐、睡眠、盥洗、入厕等生活环节,都应制订相应的常规,并坚持执行。 3.日常生活的组织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并渗透本纲要规定的各领域的教育。要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教师之间、教

16、师与其他工作人员、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要求一致。在统一要求的同时,要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体弱和能力较差的幼儿给以适当照顾,不强求一律。 (二)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要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利。 1.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多种类型的游戏。教师要尊重幼儿选择游戏的意愿,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在游戏中保持愉快的情绪。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胆表现和创造,促进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2.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并不断变换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适宜的、 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玩具、材料。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和自

17、然材料开展游戏,注重玩具、材料的多功能和可变性。鼓励师生自己制作玩具。玩具、材料的放置应采取开架式,并与幼儿的身高相适应,便于幼儿取放。 3.要保证幼儿每天在园游戏的时间,特别要安排一定的自由游戏时间。全日制幼儿园不得随意挤占幼儿游戏的时间。(三)教学活动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包括个别、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 1.教师要以本纲要的目标要求为指导,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在他们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和内容。教学活动的目标可根据不同领域内容有所侧重,同时要兼顾幼儿情感 、态度、

18、兴趣、能力、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 2.要根据教育内容的要求,选择恰当的组织形式,如个别、小组和集体活动,室内、室外活动等。要灵活地运用游戏、观察、操作、参观、谈话、表演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 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提供适宜的环境、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现,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表现和创造,让每个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感受,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 (四)与家庭、社区合作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是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1.家长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幼儿园要把家园合

19、作教育纳入整体教育工作中。要认真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贯彻北京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大纲,通过有效的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优化家庭环境,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应以尊重家长为前提,以有利于增强家长对幼儿健康成长的信心,调动家长参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为原则。要建立幼儿园与家长联系制度。教师要根据每个幼儿及其家长的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共同研究幼儿的发展情况和教育对策,听取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2.幼儿园要充分、有效地利用所在社区的资源(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各种社会机构设施以及各界人士等),扩展教育空间,丰富并深化教育内容。幼儿园同时要积

20、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可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非正规教育。如:节假日向社区儿童开放园内设施,举办幼儿教育讲座和咨询活动,开办儿童玩具图书馆、亲子俱乐部、游戏小组等。要将社区活动和园内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幼儿发展的同时,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部分 教育内容与要求 幼儿园的保育教育目标需要通过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的活动来实现,各个领域的教育内容在幼儿身心发展中既有其独特价值,又应该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健 康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健康的身体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幼儿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成

21、熟,机能不够完善,机体易受损伤、易感染各种疾病。幼儿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优势,兴奋易扩散,抑制过程较弱,神经细胞较脆弱、易疲劳,大脑对氧的需要量相对较大。幼儿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幼儿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和旺盛,并存在较明显的个体差异。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二、领域目标 1.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培养他们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引导幼儿形成安全的意识,培养他们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 3.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逐步发展幼儿的体能,增强幼儿体质。 三、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了解幼儿身心发展

22、特点,掌握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幼儿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健康教育,全身心地爱护、理解、照顾每一位幼儿,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的合理需要。 2.动培养自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不断提高自己的动作能力和身体素质,使自己的动作规范、充满活力,为幼儿起示范作用。 3.教师一方面要细心照料幼儿的生活,同时也应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获得良好的发展 。 4.教师应综合地运用多种体育活动形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丰富幼儿的运动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四、对环境的要求 1.为幼儿提供一

23、个宽松、接纳、理解、支持的精神环境,使幼儿有安全感、愉悦感和被信任感 ,积极、主动、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 2.为幼儿提供的物质环境要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房屋、设备、场地安全;周围环境安静、整洁、优美;室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桌椅的高矮适合幼儿的身材;家具、电器、玩教具、书籍等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幼儿有自己的毛巾、喝水杯等,并按时消毒;盥洗室保持清洁卫生。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场地及丰富的、安全的运动器材,允许幼儿自由地选择活动器材进行活动,充分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及不同的兴趣爱好。 五、教育内容 小 班 (一)生活卫生 1.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引导幼儿学会独立进餐,逐

24、渐喜欢吃各种食物,学会正确使用小勺,养成饭前洗手、饭后擦嘴与漱口以及经常喝水的习惯。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勤盥洗的习惯,并做到早晚刷牙,使用自己的毛巾和清洁的手绢。 3.引导幼儿学会上厕所,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按次序脱衣服和鞋袜,把它们放在固定的地方,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5.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不用手或脏手绢揉擦眼睛,不将手或其它异物放进嘴、鼻、耳里。知道没有成人的同意,不随便吃东西。 6.引导幼儿知道身体不舒服时告诉成人,能配合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二)安全 1.利用有效时机,引导幼儿知道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5、 2.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不去危险的地方,不摸危险的东西。 3.引导幼儿上下楼梯以及玩大型运动器械时有秩序,不拥挤。 (三)体能 1.通过有趣的体育游戏,引导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感到愉快。 2.引导幼儿学习模仿操及简单的徒手操,动作基本到位。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走步动作自然,上体正直,学会一个跟着一个走,能较灵活地控制走步的方向。 4.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跑步动作自然,不与他人碰撞。 5.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跳起,轻轻落地。 6.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用单手自然地向前上方做掷远动作。 7.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正面钻

26、以及较自然、协调地爬,鼓励幼儿学习攀登较矮的攀登设备。 8.鼓励幼儿尝试玩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中 班 (一)生活卫生 1.引导幼儿愉快、安静地进餐,学习使用筷子,养成不挑食、不撒饭的良好习惯,主动饮水。 2.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巩固正确的盥洗习惯,逐步学会自理大小便。 3.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独立、有序地穿脱衣服和鞋袜,将脱下的衣服整理好,放在指定的地方,并通过主动探索学会整理床铺。 4.随时关注并引导幼儿学会擤鼻涕的正确方法,知道保护嗓子,不大声喊叫。 5.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姿、站姿及阅读姿势。 6.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维护环境的整洁,不乱扔废弃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

27、7.鼓励幼儿积极配合成人接受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安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记住幼儿园和父母的名字及家庭住址,知道在与成人失散时去找民警帮忙。 2.在种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注意不碰伤别人。 3.利用有效时机引导幼儿在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会呼喊求救。 (三)体能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动作较正确、规范。 3.引导幼儿走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有精神。 4.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跑步时上下肢动作协调,能较灵活地控制跑步的 速度和方向。 5.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跳跃时脚蹬地较有力,

28、落地时较轻,能较好地控制跳跃的方向。 6.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用单手向前上方做用力挥臂掷远动作。 7.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侧面钻,并积极参加各种爬行、攀登活动,在活动中动作较灵敏、协调。 8.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较平稳、轻松地在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9.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 大 班 (一)生活卫生 1.引导幼儿进餐时举止文明,不暴饮暴食。 2.引导幼儿保持服装整洁,逐步学会根据气温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冷热感觉主动增减衣服。 3.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养成保持环境整洁的习惯,鼓励幼儿主动参加简单的清洁环境

29、和服务性的劳动。 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主要功能及保护方法。 (二)安全 1.利用适当时机引导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志,知道应注意安全。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安全地使用易于操作的劳动工具和用具。 3.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初步掌握在遇到危险时简单自救的方法。 (三)体能 1.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逐步提高幼儿对寒冷、炎热、日晒的适应能力,养成积极锻炼身体的习惯。 2.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基本的队列和队形变换动作,能较正确、整齐地做简单的徒手操和轻器械操。 3.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走步时步幅较均匀,能有精神、有节奏地走。 4.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

30、中,引导幼儿跑步姿势正确,速度适当提高。 5.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跳跃动作更加灵敏、协调。 6.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近距离的掷准活动,投掷命中率不断提高。 7.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会根据运动器械和障碍物的不同特点,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钻、爬和攀登动作。 8.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主动探索掌握多种运动器材的玩法,鼓励幼儿创造性地进行身体运动。 9.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 六、评价要点(一)教师 1.尊重、爱护、照顾每位幼儿。 2.以正确而充满活力的示范动作,为幼儿树立榜样。 3.贯彻保教合一的原则,

31、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各个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4.鼓励和支持幼儿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在保教工作中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 (二)环境 1.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接纳理解、尊重支持的氛围,使幼儿能够获得安全感,情绪安定,主动愉快地参加各种活动。 2.幼儿生活与游戏的物质环境安全,符合幼儿卫生的要求。 3.提供给幼儿的运动器材安全卫生、丰富多样,户外体育活动场地安全、充足,幼儿有自由选择材料和游戏的机会。 (三)幼儿 1.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喜欢并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 2.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良好,具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32、身体健康检查符合该年龄组儿童的正常值。 4.体能发展较协调。 七、注意事项 1.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与社会领域的内容相配合。 2.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应特别注意方式与方法,切勿用恐吓的语言对待幼儿。应对幼儿讲明道理,帮助幼儿逐步提高预见危险的能力。 3.在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服装与鞋应符合运动要求,同时要仔细检查幼儿的服装与鞋是否安全和便于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让幼儿左右肢体都参与活动,使肢体均衡发展。 社 会 领 域 一、幼儿特点 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岁岁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规范的认识,能作最直接、简单的道德判断;喜欢与人交往,特别是开始喜欢与同伴交往,对

33、父母及家庭外主要接触者都能形成亲近的情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能区分“你”、“我”、“他”,但不会区分自己和他人的需求。同时,他们的情感、行为的冲动性强,自制力差,往往不能与人友好、合作,常发生纠纷,需依靠成人的指导以协调交往。岁岁幼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明显提高,懂得更多的社会规则、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道德感;对主要接触者有进一步的亲近情感 ,能关心他人的情感,出现最初步的关心、同情反应,友好、助人、合作行为明显增多,在自我意识方面,他们开始能体验到自己的内在心理活动、情绪情感和行为反应,能依赖外在成人的要求调控自己的行为,自制力开始发展。在良好的环境、教育影响下,岁岁幼儿能较好地建立起社会规

34、则与自己行为的联系,建立自身行为与他人反应的关系,发展起行为的内在调控系统,并且在与同伴交往中实践、练习着各种积极的交往方式,运用、掌握着为社会和他人所许可的社会行为,发展着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同时,他们能进一步意识到并开始理解他人有不同于自己的情感、需要,重视成人、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被同伴群体接纳,并开始自觉、有意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交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由于每个幼儿和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因此,他们社会性的发展既受年龄因素影响,又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 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他们将来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能否协调好

35、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乐观地对待人生等。因此,它对幼儿的一生都有影响。 二、领域目标 1.增进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其爱亲人、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等良好的社会性情感。 2.引导幼儿主动关心、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丰富幼儿社会生活经验,发展其社会认知能力。 3.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乐群合作、讲礼貌、守纪律、诚实、谦让、爱护环境等良好的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儿自信、勇敢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应以对每位幼儿诚挚的爱与尊重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深入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2.教师应自觉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严

36、格自律,对幼儿潜移默化地施加积极影响。 3.教师应积极鼓励、支持幼儿的交往活动,注意观察幼儿的交往行为,并适时给予具体的指导。 4.教师应将幼儿社会性发展理解为一个长期的、随时的、连续不断的过程,要善于进行随机教育,并将教育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 四、对环境的要求 1.为幼儿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人际氛围,并为他们提供与伙伴及周围环境充分交往、接触的机会。 2.班级中有丰富的社会化学习的环境,从相应的活动区到小型展览、墙面布置等,都应体现社会化学习的目标和幼儿的兴趣。 五、教育内容 小班 (一)社会性情感 1.以关心、爱护的态度鼓励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 2.通过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安

37、排丰富多彩的一日生活,引导幼儿爱自己的亲人、老师、小朋友,喜欢自己的班级和幼儿园。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体验亲人、老师对自己的爱,初步感知他人的快乐与痛苦。 4.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初步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 5.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家庭和幼儿园周围的环境及北京最主要的风景名胜。 6.在主要的节日期间,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社会性认知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基本生活常规、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初步懂得应遵守规则。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分辩明显的对与错。(三)社会性交往与行

38、为 1.提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之间进行交往。在交往中学习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学习分享与轮流。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玩具、图书,爱护生活、学习用具。(四)个性品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知道自己和他人是不同的。 2.培养幼儿初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3.鼓励幼儿遇到困难、挫折不害怕,知道寻求帮助,共同克服。 4.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会做自己能做的事,并对力所能及的事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 中 班(一)社会性情感 1.引导幼儿经常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2.引导幼儿体验和感激他们对自己的爱,并用简单的方式(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

39、自己对周围人的爱。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 ,有初步的同情心。 4.引导幼儿尊重周围的劳动者。 5.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周围环境和北京著名的风景名胜。 6.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喜爱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重国旗。 7.在主要的节日期间,根据幼儿的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初步体验节日的快乐。(二)社会性认知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意识到生活、游戏、学习等行为规则和自己行为的关系,知道应该自觉遵守规则与要求。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会简单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初步理解行为的对与错,做错了事能

40、承认,并愿意改正。(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 1.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主动和小朋友及熟悉的人交往,与人友好相处,掌握初步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主动使用礼貌用语,有初步的礼貌行为。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爱护公物,不打扰他人活动,具有初步的社会公德行为。(四)个性品质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和别人有不同的兴趣、需要、情感 。 2.培养幼儿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和诚实、勇敢、合作、爱劳动的品质。 3.用鼓励、支持的方法引导幼儿遇到困难、挫折时能在成人帮助下自己尝试解决。 4.引导幼儿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用适当方式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 5.培养幼儿

41、具有初步的责任意识,愿意并能够为自己、他人和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大 班(一)社会性情感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以简单、恰当的方式主动表达感激和爱心。 2.引导幼儿关心他人的情绪情感 ,需要时能主动帮助、安慰他人。 3.引导幼儿尊重劳动者。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喜爱北京的风景名胜。 5.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认识并喜爱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认识并尊敬国徽,会唱国歌,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6.在节日期间,根据幼儿意愿,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感受深厚的亲情民俗气氛。 7.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知道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尊

42、重少数民族。(二)社会性认知 1.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理解和运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行为规则,会分析行为的对与错,给他人讲浅显的道理。 2.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初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自己的行为不应影响集体或他人。(三)社会性交往与行为 1.提供促进幼儿相互交往的机会与条件,鼓励幼儿主动、友好、礼貌地与周围人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在交往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能尊重他人的意愿。 2.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遵守公共秩序,爱惜公物、保持环境整洁。(四)个性品质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自尊、自信、为同伴的进步而高兴

43、,学习同伴的优点。 2.培养幼儿具有乐观、随和的性格和诚实、勇敢、爱劳动的品质。 3.鼓励幼儿努力尝试解决困难,遇到挫折不气馁。 4.引导幼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5.培养幼儿有初步的责任感 ,做事认真、有始有终,主动为集体、他人做事。六、评价要点(一)教师 1.能够用自己爱的情感感染幼儿,以自身良好的道德修养给幼儿树立榜样。 2.支持、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活动,并适时给予正确指导。 3.注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个体差异,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二)环境 1.有平等、和谐、友爱的良好人际氛围。 2.幼儿有充分的交往机会和时间,在交往活动中能够得到教师的鼓励和肯定。 3.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并能充分利用环境进行交往活动。(三)幼儿 1.具有愉快、稳定的情绪,性格活泼、开朗、自信。 2.与周围人积极交往,乐群合作,有良好的社会行为。 3.对周围的人与事物持关心的态度、有爱心、同情心。 七、注意事项 幼儿社会性发展是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交往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