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67692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论科学精神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 孙兰英摘要: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指导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提升创新思维、服务社会实践的需要。关键词:培育;创新人才;核心;科学精神作者简介:孙兰英,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天津300072)基金项目:本文系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研究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编号10JD710069)研究

2、成果。G64l :A :1007-5968( 2011)09-0008-02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来自www.lW5u.CoM总书记寄语青年:“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陶冶高尚情操,培育科学精神,牢牢把握人生正确航向”。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不仅是新时期高校应对时代机遇和挑战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一、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英文中“科学”一词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意思是“知识”“学问”,所以从最初人们使用“科学”这一范畴时起,就是把它和知识联系在一起的。1987年出版发行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将科学规定为“以范畴、

3、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多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1989年出版发行的辞海将“科学”定义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人类生活的进步与科学知识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人类在创造无数个科学理论成果的同时也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践履着一种精神,即科学精神。何谓科学精神?有人认为:探索求真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竞争协作的包容精神,执着敬业的献身精神。还有人把它概括为五个要素: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龚育之提出:科学精神就是尊重事实、尊重真理,反对迷信、反对盲从;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开拓,反对守旧、反对

4、因循;就是实践的检验,批判的头脑,理性的思考,自由的讨论。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科学家)在科学实践中逐渐养成并潜移默化表现出来的情操、气质、品格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匕的统一。科学精神是科学与科学活动的精神和灵魂,它构成了科学共同体所共同践约的价值理念和规范体系,成为时代科学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概而言之,科学精神由于崇尚理性、追求客观真理,而与人文精神提倡关怀、尊重人的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区别。科学精神深深根植于人文精神的沃土。科学精神如同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流动不居的赫拉克利特之河,尽管蜿蜒曲折、百转千回,却始终流向可辨的人生之旅的不竭追问。正如“人类自身总是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

5、社会属性,人类文化也同时包括了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人类精神同时包括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伴共生地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即都承认与尊重客观实际、提炼与抽取客观现象的本质、探索与揭示客观规律。科学作为一项探求知识和真理的认识活动,体现出的对真理无私追求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着人类向着真善美的最高境界攀登。杰出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如怀疑精神、敬业精神、奋斗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献身精神等,都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同担当着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人与社会全面进步的责任义务。所谓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指导科学探究与

6、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其中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理论精髓,开拓创新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团结协作是科学精神的构成要素,严谨规范是科学精神的伦理基础。因此,科学精神是科学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和灵魂。二、科学精神是创新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源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科学世界本身是一个十分丰富的人文世界,科学教育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邓小平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7、;同样,科学精神则是人类文化生产中的第一精神力。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道德教育不仅在追求真善美的最高的境界上是相通的,而且是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的,起着醒豁精神的作用。因此,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科学作为“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通常以两种方式对社会发生作用和影响:第一种是技术性的,即“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第二种是教育性的,它直接作用于人的理智和心灵,对社会先进文化起着引领、创新和提升的作用,它在创新社会环境,促使创新人才智慧竞相迸发方面产生重要影响。科学精神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科学精神是高等教育在其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理念和价值追求。高等教育的本质就在于

8、创造新知、传承文明,并按照恒定的价值理想和奋斗目标,引领社会文化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因此,科学精神作为社会精英的主流文化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精神灯塔,担负着引领和主导社会文化发展方向的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创新社会先进文化。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校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显著特质和不竭源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创新的价值观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从而主动寻求和发现新问题,进而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和发展。科学精神提升社会先进文化。从文化社会化角度来看,创新人才培育是通过文化教化

9、来实现的。通过先进文化的传播、认同和创造,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个性化、文明化,为社会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用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把塑造其品格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影响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促使社会文化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方面起到了提升和辐射作用。要积极发挥科学精神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基础上,扬弃旧义、创造新知、传承后代。三、科学精神是提升创新思维、服务社会实践的需要21世纪是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推陈出新、尽显风流的时代。全球一体化的国际经济、和平发展与竞争共存的国际政治、日新月异的现代科

10、技和东西方文化交融交锋的时代背景构成21世纪世界格局的基本框架。置身于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既要具有国际性、全球性,也要具有民族特点和中国特色。如果说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变革的主题主要是围绕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经济上的强国富民而展开的,那么,21世纪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即是培养社会发展和时代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富于个性的新人。人格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最有价值的社会的、政治的、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人类社会最宏伟的遗产之一”。“一切现代的学科教学,必须以关于人格本质、人格发展及人格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科学理论为依据,科学地提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的教育条件与教学策略。”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11、提升创新思维,塑造完整的人格,服务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要使人从片面发展的思维方式转向创新发展。片面思维是顾此失彼的畸形发展思维,在思维方式上呈现出一种线性的“链式结构”,在主客体关系上,强调从水平的或垂直的向度作由此及彼的线性思考,结果加剧了全球问题的恶化。而创新发展思维则肯定和强调异质存在的合法性,认为同一性和多样性是相互协调的,二者中没有哪一个更为基本或更为重要,熟悉各种事物的差异和认识它们的联系是同样重要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实现在于人开发自身能动性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只有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能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创造性思维单靠演绎逻辑是难以实现的,它必须依靠想象、灵感和直觉等思维要素。现代社会解决全球问题,尤其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高等学校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大力培育科学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要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要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责任编辑 张永平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