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60057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人与环境的关系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诞生,它以实践为主线,以唯物史观为主题,以哲学家改变世界为任务作为结论,用十一条简短的“警句”阐发哲学思想来奠定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体系的基础,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本文从提纲第三条着手,谈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批判旧唯物主义对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误读,阐述马克思人与环境关系问题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旧唯物主义虽然根据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并正确地指出了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但是由于它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而也只能看到认识被客观环境决定这个消极被动的方面,没有看到人

2、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这个积极能动的方面。与此相反,马克思克服这种缺陷,而回到人的实践,在这意义上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用“革命的实践”这一基础性过程来正确阐述实践对改变环境的作用。关键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与环境,实践,旧唯物主义1945年,马克思的“新世界观”诞生了,这个“新世界观”是指经历了他自己实行的哲学革命之后的哲学思想,既扬弃了传统的唯心主义,也扬弃了传统的唯物主义。这一年,马克思写下了他的两部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这就是他新世界观形成的标志。而提纲是马克思从费尔巴哈人本学走向唯物史观的里程碑,它以实

3、践为主线,以唯物史观为主题,以哲学家改变世界为任务作为结论,用十一条简短的“警句”阐发哲学思想来奠定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体系的基础,恩格斯指出:这是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是马克思整个新世界观的基础性概念,贯穿了整个提纲,由此这十一条内容便以很强的逻辑性联系在一起,但是各条又具有独立的思想价值,体现了马克思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的几个方面。本文主要从第三条看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扬弃: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4、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的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一条马克思揭示旧唯物主义学说在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悖论,以及在此悖论中所包含的唯心主义倾向,用“革命的实践”这一历程的基础性过程来正确阐述实践对改变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人类发展史上,人与环境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与环境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阐释。一、关于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旧唯物主义学说提纲第三条主要批判了十八世纪法国的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旧唯物主义者,以及后来继承这些旧唯物主义学说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欧文等。费尔巴哈也有诸如此类的观点,这些旧唯物主义者都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而改变的人是另一种环境的产物,不能正确说明人与

5、环境的辩证关系,在历史观上必然陷入唯心主义的困境。马克思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者认为,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改变了,人才会改变,环境不改变,人也绝对不会改变。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的话,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人。十八世纪启蒙哲学家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认为,地理环境对于一个民族的性格、风俗、道德和精神面貌及其法律性质和政治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地理环境诸因素中,他又特别重视气候的影响作用,认为寒带地区体格健壮的北方人迟笨,对快乐的感受性低,但精力充沛,自信心强,

6、勇敢;而居于热带地区体格纤细的南方人对快乐感受性敏感,但心神委靡,缺乏自信,懒惰。这种思想在社会历史领域排除了神意的影响,并试图从自然因素中寻找决定社会制度的原因,这种观点虽在当时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地理环境不是唯一的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孟德斯鸠对环境的了解是狭隘的,他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因而不能确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与孟德斯鸠相比,爱尔维修则更注重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他坚持“环境决定意见”的观点,把人看作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着人的思想观念、风俗、性格、美德和幸福。不同的环境产生出不同的人的意见,要改变人的意见,必须改造环境。爱尔维修的环

7、境是指政治形式和法律,因而改变环境要靠天才人物制定良好的法律,改革政治,这样就又得出了“意见支配世界”,意见决定环境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二律背反。这是因为爱尔维修讲人是环境的产物时,把人看做完全被动的受体,否认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没有看到环境也由人来改变而陷入机械唯物主义泥潭中;当他讲“意见支配世界”时,有过分夸大了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没有看到政治形式和法律等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把它视为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坚持英雄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又走向了历史唯心主义。欧文等人的乌托邦社会主义也持这种观点费尔巴哈也认为,人在环境面前完全不能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而只看到人是被客观环境决定的这个消极

8、被动的方面。显然,“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无法正确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个任务只能交给马克思才能得到真正的而完满的解决。二、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思想的述评 旧唯物主义虽然根据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并正确地指出了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客观环境所决定的,但是由于它是机械的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因而也只能看到认识被客观环境决定这个消极被动的方面,没有看到人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环境这个积极能动的方面。与此相反,马克思克服这种缺陷,而回到人的实践,在这意义上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虽然

9、也承认客观决定主观、客观环境决定人的思想和行动,但它并不把人看作一种完全消极被动的东西。既看到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作用,又看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把人看作任何社会的主人,事在人为,环境可以改变,客观条件可以创造,客观规律也可以认识和利用。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的真正贡献,不在于指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在于揭示了消解人与环境之间悖论的契机和基础。在马克思看来,要真正走出人与环境的悖论所造成的怪圈,必须诉诸于人的实践活动。这正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不同于但却优越于旧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第一,人与环境所体现的具有辩证意义的统一,只有在

10、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众所周知,人们的实践活动得以实现,有其主观前提和客观前提。就主观前提而言,实践活动必须以实践观念作为自身的充分的主观前提。所谓实践观念,就是人的认识在价值坐标的指导下转化而成的指向对象世界的可操作的观念模式。它作为由认识向实践过渡的中介环节,体现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内在契合,亦即体现着外在的客观尺度与内在的主体尺度的有机统一。通过人们的实践,客体尺度借助于人们的活动结构,被内化为主体的认知结构,形成事实判断,为人们的实践提供客观可能性空间。同样地,通过人们的实践,主体尺度以人们的实践观念为中介,外化为客体结构,形成人化世界。由客体到主体的内化过程,表现为环境对人的改变;由

11、主体到客体的外化过程,则表现为人对环境的改变。可见,只有实践才能为人与环境之间矛盾的辩证扬弃奠定现实基础。 提纲第六条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文化关系。相对的,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维度上,人的实践表现为马克思所说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按照恩格斯的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之所以比动物强,就在于人能够认识和掌握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性,这就为人们能动地变革和利用自然界提供了可能。然而,单纯从自然环境对人的制约和决定方面看,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只是遵循自然必然性对自然物质

12、作出某种形式的改变,而并没有为自然界增加一点什么。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物质生产实践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活动,就在于它带有超自然的性质,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实现了人的价值目标。因为“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一切动物的一切有计划的行动,都不能在自然界上打下它们的意志的印记”;“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在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维度上,人在交往实践中实现社会化过程,人通过社会环境的塑造,完成自己的社会角色认同;在人与文化环境的关系维度上,人们同样是在现实的

13、实践活动和交往活动中,逐渐地接受“文化遗传”的,并实现其“文化”化的;同时,人们又在这一过程中,把自己的创造性的文化产物,变成为整个群体所共享的文化成果,从而实现了对文化环境这一前提性规定的重建和改变。第二,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只能诉诸于人的实践的历史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与环境之间异化关系的彻底扬弃,只有通过历史的无限发展才能完成。而历史的发展又只能在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实现。因此,人与环境矛盾的最后克服,只能诉诸于实践及其发展。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

14、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所谓“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就是说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人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人化、人的文化化和文化的人化的彻底完成,亦即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异己化关系被最终超越,从而使人的改变与环境的改变不再表现为两种互为外在的而且相互否定和矛盾的规定,而是完全变成两种互为内在的同一个过程。这也就是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所说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之境界的真正实现。这一境界作为人的彻底解放、人的真正自由、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共产主义。而它的实现必须以“历史的全部运

15、动”作为绝对前提。所谓“历史的全部运动”,归根到底就是人的一切实践活动的总和所构成的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因此,人与环境之间二律背反的超越,最终还有赖于实践及其所造就的“历史的全部运动”。此外,马克思还指出,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其生产劳动的前提。他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指出,生产劳动必须以自然界、感性的物质世界为前提。自然界为劳动提供劳动的资料,即生产资料,也为劳动者本人的肉体生存提供所需的生活资料,没有它不仅劳动不能存在,而且劳动的主体也失去了。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16、在后来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指出,生产的原始条件即自然条件,最初不是由生产者创造出来的,而是生产者生存的前提。人类最初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是漂泊不定的,“一旦人类定居下来,这种原始的共同体就将依种种自然形成的外界的(气候、地理的、物理的等等)条件,以及他们的特殊的自然习性(他们的部落性质)等等,而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而“土地是一个大的实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即共同体的基础。”马克思也认为,地理环境对原始社会生产及劳动部门的分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他在资本论中写道,“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

17、同的生产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同时,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产品的多样性,是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这种自然环境的差异所带来的产品的不同及其分工,随着生产的发展便引起了交换。正是分工和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指出,外间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和劳动资料(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前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后者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马克思强调人类对自然力的控制、支配,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是最有决定的意义的。他说,资本主

18、义生产在其他条件不变并且工作保持一定长度的情况下,剩余劳动量随劳动的自然条件,特别是随土壤的肥力而变化。但绝不能反过来说,最肥沃的土壤最适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过于富饶的自然使人离不开自然的手,就向小孩离不开引带一样。它不能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一种自然的必然性。而且,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函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的工程以便占和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普列汉诺夫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发展 关于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不同的思想家作过不多种不同的论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19、之后,考茨基、拉法格、梅林等人,在他们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虽然都涉及到地理环境的作用问题,但都不很系统。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只有普列汉诺夫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丰富了马克思的地理环境理论,是对唯物史观的一项重要的贡献。他认为,地理环境是通过经济关系而影响社会的变化的。要弄清地理环境对社会的发展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首先得知道它是以什么途径作用于社会的。这是探讨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地理环境是通过生产力而对社会的发展起作用的。普列汉诺夫关于地理环境通过经济发展作用于社会的观战是马克思主义地理环境学说的基础。它

20、同旧唯物主义的地理环境决定人的生理、心理特性的观点是尖锐对立的。在普列汉诺夫看来,地理环境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存在的,人类要生存发展就离不开自然条件,而这种自然条件的状况和主要特点,就影响到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发展方向等。进而影响到生产关系和社会问题。这样,地理环境就通过生产力这个因素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这既符合唯物主义的原则,也有利于我们从一个动态系统、从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真实地理解地理环境的作用。他还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经济必然性,地理环境起间接的最后决定作用。既然地理环境对社会作用的途径是通过生产力,那么它的作用就是一种间接的作用。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力来作用于社会,它对生产

21、力的发展就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仍然在于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并且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一个可变量,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生产力的途径,地理环境的作用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从这一观点出发,必然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理环境的作用必将随着生产力的状况的不同而不同。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地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会以不同的面貌而对社会发生作用,因而是一个可变量。自然环境已经不再以同样的方式影响人们,因为他们已经用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式反转来影响自然环境。”普列汉诺夫的思想十分可贵,是用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解释历史领域问题的典范。对于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从自然力

22、或是从人类自身方面来考察,都必须把它与人的劳动和人对自然的改造联系起来。因为自然对人的作用是通过人对自然的作用的过程进行的。人类在其幼年时期对于地理环境的依赖比较直接,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比较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当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还是自然的奴隶,自然的环境直接决定人的生存和发展。因为在人类社会的初期,生产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口的增殖,而人口的增殖又直接取决于自然所能提供的新产品的数量。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劳动能力的增强,人类生存资料的获得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是自然环境,即自然环境对人的直接作用让位于生产力,而变在一种间接的力量,并且随着人控制自然的能力

23、的增强,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越来越小。地理环境中的种种因素在不同的时代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同。四、人与环境问题的当代视域提纲中,马克思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批判与分析,也为我们立足于当代角度把握人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无疑都是双向互动的关系。然而,只有当这种互动关系具有平等和谐对话的性质时,它才是健全的和积极的。在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上,人类无论是扮演受虐者还是扮演施虐者,都未能真正摆脱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奴关系模式及其束缚。在人类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在大自然面前往往显得十分渺小和脆弱,不得不扮演受虐角色。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一般难以左右自

24、己的命运,一切都受制于大自然。随着近代科学主义的兴起,特别是工业革命的爆发,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次历史性的颠倒。人由受虐者转变为施虐者。当人类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之时,人们却突然发现自己正在跌入文明的陷阱。人类生存危机正悄悄地向人们逼近。现实的危机迫使人们必须重新反省、检讨并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于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和谐的关系被提上日程。在当代,人们已经提出了动物的“生存权”的问题,也提出了敬畏生命和敬畏自然的问题。在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一切剥削制度,都把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变成一种支配与被支配、奴役与被奴役、剥削与被剥削的不平等关系。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国

25、家内部逐渐抽象为无产者与资本家之间的对立,使国际关系演变为中心边缘结构,最后形成世界范围内的贫富两极分化。这不仅直接取消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模式,更深刻的在于颠覆了人与社会环境之间平等和谐的基础,也日益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当代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这种不平等关系,试图寻求通往平等之路。“和平与发展”已日益成为不可逆转的主导世界格局的基本趋势。可持续发展观也为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为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的平等和谐提供了基本准则。总之,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的科学论断是我们正确处理和协调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正确把握了提纲这一条的思

26、想,可以是我国正确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我们的现代化能够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提纲的最后一条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不限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我们在当代处理人与环境问题展示了丰硕的成果,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了,人就离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更近了。参考文献1李爱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余源培,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张志伟.西方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5何中华.人与环境的关系:反思的历史和历史的反思,中国海洋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6刘丽琴.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的关系,甘肃农业.2006年11期8 /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