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553138 上传时间:2024-07-09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5.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常州市新北区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二一一年一月前 言常州高新区(新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232023年)规划纲要,是在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编制完毕的。编制和实行好“十二五”总体规划,对于我区牢牢把握本世纪头2023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现代化新城区、迈向基本现代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纲要在对全区发展基础、发展形势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的、发展重点和重要任务,是各专项

2、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是我区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行动大纲,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背景“十一五”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加快“两个率先”和实现富民强区目的,坚定不移实行“科教兴区、城市化、经济国际化、可连续发展”四大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和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十一五”规划拟定的各项重要目的和任务基本完毕。一、“十一五”发展评估图1 “十一五”期间常州高新区重要经济指标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地区生

3、产总值年均增长25.3%,到2023年总量达成500亿元,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达11.1万元,按常住人口计算达8.48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成56.1亿元,完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成1445亿元。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3.4:71.3:25.3调整为2023年的2:67:31。2023年末高效农业面积3467公顷、设施农业面积567公顷,建成千亩农业园。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五大产业规模以上公司完毕销售收入1098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公司销售收入比重达成81%,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公司达成247家。服务业增长值年均

4、增长30.6%,到2023年达成155亿元,新型商业街区建设全面推动,环球恐龙城荣膺常州首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意产业基地已集聚400多家 2023年 2023年图2 2023年、2023年常州高新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软件、动漫、网络游戏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全面推动。建设创意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新能源车辆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成省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和省级三晶信息技术孵化器等专业孵化器,孵化成功78家产业化公司。到2023年终拥有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公司189家,在全省县、区级中仅次于苏州工业园,位列第二位。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

5、值达成860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2%。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68家,院士工作站13家,外资研发机构22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累计756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6亿元。共申请专利7865件(授权4865件),其中发明专利1164件(授权255件)。对外开放取得突破,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新批工商登记注册外资53亿美元,实际到帐外资32.3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投资公司356家,批准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7个,实现进出口总额286亿美元。美国盖茨、特雷克斯,法国瓦卢瑞克,德国迪芬巴赫,日本铃木、电装,韩国现代液压,香港华润等一大

6、批国际著名大公司相继进区落户。园区载体建设强势推动,形成出口加工区和滨江化工集中区、环保产业园、机电产业园等产业明晰、分工协调的专题园区,园区形态开发、产业发展和功能完善得到进一步推动。2023年园区办、新北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三大专题园区全年完毕工业总产值651亿元,占全区工业总量的38%。实际到账外资 进出口总额图3 “十一五”期间常州高新区对外开放重要指标城市化推动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化新城区雏形初显。城乡建设五年累计投入230亿元,系统化、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先后完毕高新区(新北区)区域协调战略研究、重大交通设施组合效应研究、高新区(新北区)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北部新城、高新商务中心

7、区、中华龙城创意产业基地、高铁场站及周边地区、府西飞龙片区等重点地段规划和城市设计,完毕了“三大两新两特”产业空间布局规划以及各镇总体规划、镇区详规、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城乡规划的深度全覆盖。基础设施“西接空港、北沿长江、两城一带、轴向推动”,先后实行两高两铁、机场改扩建等重点交通工程,完毕了S338省道东段扩建、S122省道、新S338省道改线等总长35公里的对外公路,以及玉龙路、赣江路、创业路、东海路、黄海路、黄河西路、飞龙路等骨架道路和云河路、南湖路等配套支路工程。BRT高新区(新北区)段和“村村通公交”全面建成投运。改造县乡公路70公里,改造建设镇村道路320公里,总长

8、度达成555公里,重建农桥105座,加固整修农桥25座,基本形成了镇村道路村村通(行政村),镇村道路灰黑化,镇村道路交通网络化。全面完毕了“一路三河”绿化工作和“十大绿化工程”,组织实行了一批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完毕了高速公路道口环境改造、通江大道环境综合整治以及S338和S239省道绿化,建成飞龙体育公园、新区公园、市民广场并对居民开放,高铁生态公园、高铁广场绿地全面推动建设,累计增长绿化面积1800公顷。社会事业和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民本民生显著改善。坚持把民本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构建向民生倾斜的公共财政体系。免去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杂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51所,创建省

9、三星级高中3所,省优质初中、优质小学、优质幼儿园共39所,引进二十四中档优质教育资源5所,建成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区、幼儿教育先进区和教育基本现代化区。新建新北人民医院,新建改造孟河、西夏墅、罗溪、薛家、龙虎塘、安家、魏村等一批卫生院,创建51个示范社区卫生计生服务站,创建省、市示范社区卫生中心共9个,省、市级卫生村71个,成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薛家镇、西夏墅镇分别成为“国家卫生镇”和“江苏省卫生镇”。区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建成开放,建成村(社区)标准文体活动室155个,在省十七届运动会上获得42.75块金牌,位列省辖市46区金牌榜第三名。全力推动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建设,先后被评为全

10、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城乡居民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职工三大保险参保率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均达成97%以上,全区被征地农民所有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征缴率达成100%,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60元。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70元,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图4 “十一五”期间常州高新区居民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成12499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可连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建成4万吨/日西源污水解决厂,并先后完毕3万吨/日江边污水解决厂和西源污水解决厂提标改造。实行乡镇集中居住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

11、工程,实现全区三个小康水质考核断面水质指标年平均达标。环境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成效显现,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提前两年完毕下达的目的任务,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以上。“化工行业专项整治”三年目的两年完毕,龙虎塘区域化工厂所有搬迁,实现滨江化工区封闭式管理。完毕三井河、柴支浜和沿江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柴支浜流域140家公司实现雨污水管网分流。完毕滨江化工区71家公司和西夏墅纺织工业园23家公司“一厂一管”管网改造。开展沿江地区第二轮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区域水环境质量和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实现垃圾收集全覆盖,全区157个村,其中88个村达成“三清一绿”目的,21个村达成“五化三有”

12、标准。全区6个镇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验收,创建2家省级生态村、29家市级生态村、6图5 “十一五”期间常州高新区农村环境建设个生态园林乡镇、4个生态园林居住区、10家生态园林单位。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按照“区政合一、职能分开、各有侧重”的规定,调整完善高新区(新北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推行“六统一、三分开”的工作机制,区级机关全面推行“双聘制”改革。建立专题产业园区与镇、街道“共建共管、利益共享”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进一步理顺了商务(招商)局与镇(街道)、园区的关系,明确区公司投资服务中心与区、镇两级招商机构的职责分工,实现项目信息、推动、服务上的互通共管。推动部

13、门预算改革,实行国有公司财务总监委派制度。不断完善以常高新集团、龙城旅游控股集团为重要载体的投融资平台,基本实现投融资运作的市场化、集中化,促成全区投融资机制的良性循环,成功发行“2023、2023常高新债”。农村“三大合作”改革试点工作有序推动,集体资产得到了保值增值。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消费价格动态补贴机制,逐步实现农村低保和城乡低保并轨。建立全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逐步提高参保覆盖面,巩固完善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以政府补贴为主、个人合理承担的筹资动态增长机制。表1 “十一五”重要发展目的预计完毕情况指标名称单位

14、目的2023年预计“十一五”年均增长率%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050025.3其中:三产增长值亿元14115530.6二、三产所占比重%98.698人均GDP(按户籍)万元9.911.123工业总产值亿元17001709.827.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48.256.12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600)(1445)其中:工业投入亿元(450)(945)工商登记注册外资亿美元(50)(53)实际到账外资亿美元(20)(32.3)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10001249911.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062注:1、地区生产总值2023年为所属口径,2023年为在地口径;2、“( )”内数据为“十一五

15、”期间累计数。总体来看,高新区(新北区)“十二五”的发展还面临着总量突破和结构优化双重压力,具体问题涉及: 图6 2023年常州高新区与苏锡类似开发区重要经济指标比较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总量与无锡高新区、苏州高新区等先进地区相比,仍然偏弱。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经济结构以工业为主,且第二产业中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以商贸、餐饮等消费性服务业为主,而生产性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滞后。 图7 2023年制造业内部结构 图8 2023年服务业内部结构自主创新能力、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

16、牌偏少,人才支撑能力局限性,环境与资源制约突出;城市功能还不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仍需提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压力加大,利益诉求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二、国内外背景“十二五”时期仍然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握难得的机遇,化解潜在的风险,对推动我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市场、资源、环境、人才、技术、标准等方面的竞争更加剧烈,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同时,金融危机进一步检查和确认了新兴经济体抗危机的能力和连

17、续增长能力,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这将给高新区带来巨大的机遇,可以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上集聚外部要素。国内发展动力正在切换,重心正在转变。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乡化、市场化、国际化进一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国内经济发展转型步伐,经济结构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民生保障和改善、资源节约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建设等成为发展重要方向。近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公共需求急剧增长,民生改善成为一切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将在调整国民收入分派结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和区域形势,“十二五”全区将进入以国家创新

18、型科技园区建设为核心的转型发展关键时期,以北部新城建设为核心的高水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以民生、民本、民富为核心的构建幸福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第二章 发展战略和预期目的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促转型为主线,以惠民生为主线,进一步贯彻贯彻创新驱动、科教强区、城乡一体化、经济国际化、可连续发展五大战略,创新体制机制,集聚高端资源,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城乡建设水平,提高社会建设的和谐度,努力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二、战略定位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19、以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为目的,建立和完善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全力推动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四个新兴产业专题园区建设,加快集聚创新创业型领军人才等高端要素,发挥高新区在创新型经济发展中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建成长三角领先、国内一流的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新兴产业引领发展区。坚持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战略取向,着力推动从传统加工制造型经济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经济互动发展转型。着力哺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优势传统产业。加快物流、创意研发、商务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幅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打造光伏、创意等若干规模和水平居全国前列的产业基地,哺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公司和品牌,成为面向全球

20、引领常州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高地。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以实现全区民生幸福为目的,积极推动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开发区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城市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活、环境等协调发展,努力建成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区。三、预期目的“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的是: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以上,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14万元;哺育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光伏三个千亿级产业,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比重达成40%,力

21、争达成45%。创新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增长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创新创业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城市功能明显增强,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动,城市化水平达成75%。民生保障全面进步,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治安状况进一步改善,和谐社会构建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建成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表2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标指标单位属性“十二五”目的一、结构调整*服务业增长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期性40以上,力争45*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长值比重预期性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

22、长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比重(市口径)预期性70以上*新兴产业占规模工业比重预期性70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期性10左右*高效农业比重预期性50以上二、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预期性3以上*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件预期性500*人才资源总量万人预期性18三、资源环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约束性20(最终根据国家、省规定拟定)*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占用下降率约束性年均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削减率约束性17(最终根据国家、省规定拟定)*重要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约束性10(最终根据国家、省规定拟定)*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约束性85以上*空气年达

23、标天数天约束性33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约束性90四、民生幸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率%约束性5*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预期性100*城乡登记失业率约束性4*城乡居民健康指数预期性96*城乡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约束性基本全覆盖*平安社会指数预期性96五、总量预期*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预期性1000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常住人口)万元预期性14以上*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预期性120以上*城市化率%预期性7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预期性累计2500以上工业投入亿元预期性累计1000以上工商登记注册外资亿美元预期性年均增长10%*实际到帐外资亿美元预期性年均增长10%出口总额亿美元预期性年均增长15

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预期性年均增长19%备注:打*指标为常州市“十二五”规划指标体系中所列指标。四、发展策略创新引领与产业现代化。与国家创新园区发展相适应,深度推动机制体制革新,营造适合各种资本、各种人才汇聚、融合的发展环境,激发活力。加快集聚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打造以公司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开放联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领产业向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的产品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新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做优做强物流、工业设计、中介征询、金融商务、创意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民生幸福与新型城市化。坚持以民生改善为主线的发展

25、理念,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扩大中档收入群体比重,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实现基本现代化。积极探索创新户籍、社会保障、住房、土地流转、行政管理等制度,着力发展服务业,加快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实现由形态城市化向功能城市化的转变,提高城市化水平。生态文明与现代化新城。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为目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污染源头治理和环境管理机制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形成节地、节水、节能和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连续发展。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高铁枢纽、文化娱乐、

26、旅游创意、生态宜居和商务办公等功能载体建设。不断提高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引进商贸物流、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常州乃至长三角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基地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区。第三章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发展保障以转型升级为总目的,以创新创业、招商引资、项目推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都市农业、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一、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继续发展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积极壮大光伏、创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四大新兴产业,改造提高汽摩配、刀工具等特色产业,不断

27、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到2023年,50亿元以上骨干公司达成20家,其中100亿元以上领军公司达成10家。实现两大支柱产业量质齐升。装备制造业。以机电产业园为依托,围绕小松大型工程机械及产品技术发展中心、常林智能化工程机械和高档次结构件生产基地、现代大型工程机械扩能等重大项目的实行,做大做强道路工程机械、挖掘机械、装载机械、智能施工机械、市政工程机械等成套产品及配件,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以瓦卢瑞克曼内斯曼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常宝钢管ERW660焊管、瓦姆SLS特种管道连接机等项目为基础,哺育形成一流的石油化工成套设备以及金属冶炼轧制成套设备生产基地;以智能电网产业园的开发建设为载体,以国网电

28、力科学研究院、太平洋电力设备、天山重工等公司为核心,大力引进行业龙头公司以及研发检测机构,重点发展特高压及特种变压器、风力发电设备、高低压电力开关、智能断路器、电缆及配套材料,形成整体配套,构建智能化电力设备产业。到2023年,装备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1000亿元以上。化工新材料。以中石油常州材料基地项目建设为契机,重点开展苯、甲苯等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衍生综合运用和新产品生产,形成基础原料及石化产品群。加快忠信玻璃基布、华润聚酯切片、新日化学苯乙烯、正大化工甲醇制造烯烃和宏发纵横等一批新材料项目的实行,大力发展高性能基础材料、合成材料,大力推动航空航天用新材料,打造新材料产品群。严格控制中间体、

29、染颜料、粘接剂等规模小、污染大的小化工产业发展,逐步向重化、石化方向实现产业转换。2023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力争实现四大新兴产业创新引领。光伏产业。依托光伏产业园,以天合光能为领军公司,以薄膜电池和后端系统集成为发展方向,加快高效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生产项目建设推动,加快建设协鑫光伏太阳能级及电子级多晶硅片、宝丰新能源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有则科技太阳能硅片以及华美光伏玻璃等配套延伸项目,到2023年形成具有6.5GW的光伏电池和组件生产能力,核心公司年产值突破600亿元,光伏产业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创意产业。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增值能力的软件公司引进和扶

30、持力度,重点发展为先进制造业配套服务的嵌入式软件,引导区内公司积极运用嵌入式软件加快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哺育嵌入式软件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动漫、网游、国际服务外包、设计服务等创意产业。继续办好动漫艺术节,并带动相关会展业的发展。到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生物医药。加大生物技术药物及试剂、小分子药物及制剂、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现代中药、生物技术食品及添加剂等产业引进力度。以千红生化、太平洋美诺克、常茂生物、方圆制药等重点公司为核心,形成新型生化酶、抗体靶向药物、生物诊断试剂、抗生素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哺育壮大康辉、康迪、奥斯迈等医疗器械公司,创建高端医疗仪器和医用材料产业聚集地。加快给

31、药系统研发、生物检测中心、多肽药物研发、分离纯化技术等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常州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实现入园在孵公司70家。到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新能源车辆。以东风汽车、黄海汽车混合动力客车等重点项目为核心,加快新能源车辆的研制开发,实现微型电动车辆产业化;围绕高博能源新能源电池材料项目,加快引进天津力神、神州巨电、比亚迪、汇能科技等知名动力电池生产公司。到2023年,建成混动和纯电动公交客车、电动公用工程车辆、电动摩托车、动力电池成组及相关产业链研发生产基地,实现新能源车辆销售收入300亿元。推动特色产业整合提高。汽摩配。充足发挥孟河“中国汽摩配名镇”效应,推动汽摩配件技术创新化

32、、产业集聚化、管理现代化、资源集约化发展,着力建成国内成熟的汽摩配件优质产业集群区。刀工具。充足发挥西夏墅“中国工具名镇”效应,鼓励公司与科研院联合、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增强公司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提高新型刀具材料和新产品开发能力;鼓励公司间整合和重组,哺育大型龙头公司,提高品牌影响力。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于制造业发展、服务于现代城市功能完善,围绕“三突破两提高”,到2023年,服务业增长值达成400亿元,力争450亿元,服务业增长值占GDP的比重达成40%,力争达成45%。突破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意产业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影视传媒、数字出版、工艺美术等产业。“十二五

33、”期末,文化创意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成10%。突破发展旅游业。以“中华龙城”为品牌,放大中华恐龙园5A级旅游景区优势,重点发展旅游休闲、主题游乐、创意研发;整合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小黄山、齐梁文化等文化旅游资源;以恐龙谷地热温泉资源开发、三江口文化娱乐综合体建设为载体,整合养生资源,挖掘孟河医派传统中医保健文化,哺育品牌,扩大辐射,打造休闲养生胜地,尽快形成大旅游发展格局。突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抓住北部新城建设契机,重点发展为现代制造业配套服务的金融证券、财务法律、商务征询、广告创意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自主研发、产品设计、技术交易及评估征询、知识产权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等科技服务业。积

34、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研究院、现代农机装备研究院等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电视、基于互联网的增值服务等信息服务业。建立完善金融体系,积极提高创业投资,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十二五”期末,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增长值的比重达成60%以上。提高发展房地产业。优化房产开发与供应结构,加快商务楼宇开发,推动住宅产业现代化,鼓励节能省地生态型住宅开发,加快居住区生活商业圈整体开发,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积极打造品位崇高、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住区。提高发展商贸流通业。加快启动高铁片区商业商务功能建设,积极推动通江中路新型商业街

35、区建设,重点引进国际国内著名酒店、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专卖店、折扣店等现代商贸公司,积极鼓励区内传统服务业公司升级改造、创星上级、提高管理水平,引导公司走品牌化、连锁化、信息化、集团化发展道路。以常州综合物流园区、常州临港物流园区两大物流中心项目为支撑,重点发展石化、塑料、金属等专业配送、枢纽转运型现代物流业,力争在“十二五”末打导致长三角区域物流基地。三、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大局,以孟河、西夏墅万顷良田建设和省双百万亩工程实行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建设集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具有经济、生态、文化多种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体系,促进全区传统农业加快向现

36、代都市农业转变。到2023年,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9万亩,其中高效农业面积6万亩,设施农业面积2万亩;开发无公害农产品60只,绿色食品30只;建成万亩综合性农业示范园1个,千亩以上农业园5个,各类农业生产专业园30个,休闲观光农业园20个;哺育省级龙头公司2家,市级龙头公司5家,区级龙头公司10家。四、强化载体、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动四个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光伏产业园。总规划用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整合天合光伏产业园、龙虎塘街道及三江口产业和城市资源,以世界顶级公司总部区、千亿级产业基地和“产、居、商、旅”综合性城区为目的,建设光伏生产区、产业配套区、三江口综合区、龙虎塘综合区四大功能片区,实现光伏

37、产业园从单一工业区向一流宜业宜居综合区转变。同时,以天合光能“国家光伏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重点推动“高性价比电池材料、高性价比电池、高效高可靠组件、功能和建筑一体化组件和系统”四个研究方向,组织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提高光伏产业园整体技术实力水平。创意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8平方公里。以中华恐龙园为核心,东经120大道为轴线,围绕“创意产业”、“主题旅游”、“时尚居住”三大板块,形成融创意产业、休闲旅游、时尚消费、生态居住为一体的长三角一流宜业、宜居、宜游、宜文的生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到2023年全面完毕创意软件园区、创意数码港、创意教育中心和创意120产业带等四大

38、园区建设,形成150万平方米的产业用房规模,哺育重点骨干公司60家以上,力争5家以上公司成功上市。生物医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11平方公里。加快推动薛冶路、辽河路、春江路、玉龙路等园区主干道路建设,配套完善供热管网、供电线路以及相关给排水、通讯、燃气等设施,为生物医药项目的落户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高新技术公司,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研发中心、加速器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新能源车辆产业园。总规划面积约13平方公里。按照“一个生产制造基地、两个公共服务平台(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空港新城特色小镇”的总体

39、功能结构布局,打造全国重要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产业园区。加快推动常林股份、高博能源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开展产业招商,加大对电池、电控、电机等核心部件配套公司的引进;加快黄海汽车新能源车辆研发展示区建设,打造产品展示和市场推介新阵地;推动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的引进和建设;充足运用国家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专项政策,探索电动公交车运营的新模式。着力打造两大支柱产业带。黄河路装备制造产业带。结合新能源车辆产业园建设,沿黄河路东西延伸,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大大项目引进力度,提高产业技术层次,延伸产业链,做大产业总量;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提高公司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含量。沿江化工新

40、材料产业带。优化调整化工区空间布局,积极整合滨江化工区产业资源,拟定芳烃、氯碱、烯烃三条主产业链。严格项目进区门槛,除行业领军型公司外,原则上不再引进新的化工项目,加快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小化工公司。提高公共管廊、物流运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建设现代化环境和谐滨江化工城。提高两个特色产业园区。孟河汽摩配产业园。与中国汽车摩托车零部件总公司合作,重点推动工业东区汽摩配产业基地建设。西夏墅刀工具产业园。建设江苏省机械零部件和刀工具检测中心,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材料研发公司和制造公司,推动刀工具专业市场建设。建设三大旅游聚集区。环球恐龙城。以中华恐龙园和创意产业基

41、地为核心,以恐龙谷温泉、恐龙大剧场、香树湾大酒店和三河三园为配套,按照建设大型旅游休闲社区的目的,加快新型旅游业态开发和布局,重点推动数码港、动漫谷、时光城、养生天地以及迪诺水镇等项目建设,将环球恐龙城打导致为集创意研发、旅游商贸、休闲文化、品位居住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休闲社区。薛家文化旅游休闲区。以薛家艺博园为核心,重点构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平台,积极吸引民间工艺美术公司集聚,打造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市场集群、江苏民间工业美术基地。到2023年,形成特色商业街区、特色风景旅游区、文化创意展示区和文化传媒集结区等四大街区,争创国家4A级文化旅游区。小黄山生态休闲区。围绕小黄山原生态山水资源,保护林地、湿

42、地,完善 “一带、八区”整体规划,结合孟河“齐梁故里”历史底蕴,完善旅游商业策划和品牌宣传,为开发建设 “齐梁文化”生态休闲区奠定基础。打造两大商务商贸板块。常州金融CBD板块。结合常州工学院搬迁,高端谋划搬迁地块商业开发,依托周边地区人口密集、社区发展成熟,特别是与常州市行政中心、体育文化中心相邻优势,推动高新商务中心建设,重点发展金融、商务、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打造常州金融CBD。通江中路新型商业街区板块。依托通江中路商务带现有发展基础,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配合建设主体招商,开发建设丰臣国际商业广场、月星国际MALL、万达广场等一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提高城市市政、文化、商业、商务办公

43、等功能,将通江中路打导致常州标志性商业街区。打造两大物流园区。常州综合物流园区。发挥铁、公、水、空综合交通优势,以诚通物流、万商商贸城为核心,构筑区域物流采购与分拨平台,努力将常州综合物流园区融入长三角地区乃至全球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的供应链中,打造面向全球的长三角著名的综合物流基地。常州临港物流园区。以录安洲港口物流园区为重点,充足发挥一类开放口岸优势,依托港口码头、化工储罐区、龙成钢材市场,逐步成为常州市及周边地区提供大宗生产资料物流服务的综合物流园区。高标准建设现代时尚宜居板块。按照现代化新城区建设标准,大力开发和建设集居住、生活服务、商业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社区综合体项目,提高城市居住环境

44、,吸引高层次人才。重点建设创意文化旅游功能区、天合太阳城功能区、高铁场站功能区、飞龙生态宜居功能区等现代时尚宜居板块。五、产业发展保障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凝聚力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推动高新区管理职能的转变,强化对创新活动的支撑和导向作用,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服务者、参与者和监管者。大力创新用人制度、薪酬制度、管理制度。完善“一委(创意产业基地管委会)三办(光伏、生物医药、新能源车辆三大专题园区)”管理机构和工作班子,推动园区、镇(街道)管理体制创新,探索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加快形成各专题园区与各镇、街道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相支撑的发展形态。完善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方面

45、政策,切实提高政策实行的有效性,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和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规定的管理体制。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哺育和助推高成长公司。通过资金注入、资产整合、业务拓展和金融创新等手段,打造金融投资集团。吸引各类资本,大力哺育和引进境内外资深投资管理公司设立风险投资机构和产业基金公司,给予配套资助和各种扶持。创新投融资服务产品,探索和建立科技银行、统贷统还、集合债券、信托计划、信用保险、贸易融资和设备租赁等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各类、各层次产业发展需求。引导民营公司股权改革,搭建由投资人、投融资机构、券商和公司积极参与的投融资合作对接平台,推动民营公司上市进程,增强民营公司的发展后劲。加快公共创新平台

46、建设,促进大中小公司共同发展。进一步构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机电装备等专业孵化器,打造光伏、创意产业、生物技术和新能源车辆四大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对重点孵化公司实行导师制的创业辅导。构建以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营规范化的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立涉及技术服务、知识产权、管理、融资、会展、人力资源、征询等高端服务业在内的全方位的公共创新中介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公司“加速器”。依托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常州工学院等本地高校资源,积极引进著名院校、科研机构进区共建,建设集研发、孵化、服务于一体的科技综合体,形成开放共享平台和机制。充足运用在线协作技术,建立“常州虚拟高新区”,构建常州高新区虚拟研究院、创新驿

47、站和政产学研合作在线社区,全面改善和提高园区创新网络。加强对外开放与招商引资,鼓励资本融合。大力提高出口加工区对外开放承接功能,积极推动港区联动,将常州港的港口功能延伸至出口加工区。将招商引资列为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外资、国资、民资并重,探索先进招商形式,开展规划招商、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等多元化招商,全面提高引进项目质量,以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为重要评价标准,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带动能力强、经济奉献大的项目,突出招引世界500强、国内100强和央企的重特大项目,争取引进3-5家超亿、超5亿美元制造业龙头项目。提高出口产品档次,加快进出口贸易转型。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公司到区外收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