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电安装工程技术(一)、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1、 技术内容1.1技术特点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其在机电管线综合技术应用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丰富的模型信息库、与多种软件方便的数据互换接口,成熟、便捷的的可视化应用软件等,比传统的管线综合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1.2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机电工程施工中,许多工程的设计图纸由于诸多因素,设计深度往往满足不了施工的需要,施工前尚需进行深化设计。机电系统各种管线错综复杂,管路走向密集交错,若在施工中发生碰撞情况,则会出现拆除返工现象,甚至会导致设计方案的重新修改,不仅浪费材料、延误工期,还会增长项目成本。基于BIM技术的管线综合技术可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专
2、业模型整合,可很方便的进行深化设计,再根据建筑专业规定及净高规定将综合模型导入相关软件进行机电专业和建筑、结构专业的碰撞检查,根据碰撞报告结果对管线进行调整、避让建筑结构。机电本专业的碰撞检测,是在根据“机电管线排布方案”建模的基础上对设备和管线进行综合布置并调整,从而在工程开始施工前发现问题,通过深化设计及设计优化,使问题在施工前得以解决。1.3多专业施工工序协调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等各专业由于受施工现场、专业协调、技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存在很多局部的、隐性的专业交叉问题,各专业在建筑某些平面、立面位置上产生交叉、重叠,无法按施工图作业或施工顺序倒置,导致返工,这些问题有些是
3、无法通过经验判断来及时发现并解决的。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智能化特性,进行多专业碰撞检查、净高控制检查和精确预留预埋,或者运用基于BIM技术的4D施工管理,对施工工序过程进行模拟,对各专业进行事先协调,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和解决碰撞点,减少因不同专业沟通不畅而产生技术错误,大大减少返工,节约施工成本。1.4施工模拟运用BIM施工模拟技术,使得复杂的机电施工过程,变得简朴、可视、易懂。BIM4D虚拟建造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行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采用动态跟踪可视化施工组织设计(4D虚拟建造)的实行情况,对于设备、材料
4、到货情况进行预警,同时通过进度管理,将现场实际进度完毕情况反馈回“BIM信息模型管理系统”中,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纠偏,实现施工进度控制管理。形象直观、动态模拟施工阶段过程和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行性进行比较,为最终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基于BIM技术对施工进度可实现精确计划、跟踪和控制,动态地分派各种施工资源和场地,实时跟踪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并通过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及时分析偏差对工期的影响限度以及产生的因素,采用有效措施,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1.5 BIM综合管线的实行流程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了解协议技术规定、征询业主意见拟定BIM深化设计内容及深度制定B
5、IM出图细则和出图标准、各专业管线优化原则制定BIM具体的深化设计图纸送审及出图计划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提交机电初步BIM深化设计图总包审核、协调、修改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机电综合管线平剖面图、机电预留预埋图、设备基础图、吊顶综合平面图绘制图纸送监理、业主审核BIM深化设计交底现场施工竣工图制作。2、技术指标综合管线布置与施工技术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593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建筑给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通风与空
6、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3、合用范围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电站等所有在建及扩建项目。(二)、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1、技术内容1.1技术特点通过螺纹、弹簧片以及螺旋钢丝等机械方式,对导线施加稳定可靠的接触力。按结构分为:螺纹型连接器、无螺纹型连接器(涉及:通用型和推线式两种结构)和扭接式连接器,其工艺特点见表2.1,能保证导线连接所必须的电气
7、连续、机械强度、保护措施以及检测维护4项基本规定。表2.1符合GB13140系列标准的导线连接器产品特点说明连接器类型比较项目无螺纹型扭接式螺纹型通用型推线式连接原理图例制造标准代号GB 13140.3GB 13140.5GB 13140.2连接硬导线(实心或绞合)合用合用合用连接未经解决的软导线合用不合用合用合用连接焊锡解决的软导线合用合用合用不合用连接器是否参与导电参与不参与参与/不参与IP防护等级IP20IP20或IP55IP20安装工具徒手或使用辅助工具徒手或使用辅助工具普通螺丝刀是否反复使用是是是1.2施工工艺1.2.1安全可靠:应当是很成熟的,长期实践已证明此工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8、1.2.2高效:由于不借助特殊工具、可完全徒手操作,使安装过程快捷,平均每个电气连接耗时仅10s,为传统焊锡工艺的1/30,节省人工和安装费用。1.2.3可完全代替传统锡焊工艺,不再使用焊锡、焊料、加热设备,消除了虚焊与假焊,导线绝缘层不再受焊接高温影响,避免了高举熔融焊锡操作的危险,接点质量一致性好,没有焊接烟气导致的工作场合环境污染。1.3重要施工方法:1.3.1根据被连接导线的截面积、导线根数、软硬限度,选择对的的导线连接器型号。1.3.2根据连接器型号所规定的剥线长度,剥除导线绝缘层。1.3.3按图2.1所示,安装或拆卸无螺纹型导线连接器。 图2.1 A推线式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
9、图图 2.1 B通用型连接器的导线安装或拆卸示意图1.3.4按图2.2所示,安装或拆卸扭接式导线连接器。图2.2 扭接式连接器的安装示意图2、技术指标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建筑电气细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CECS421、低压电气装置(第5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第52章布线系统)GB16895.6、家用及类似用途低压电路用的连接器件GB13140。3、合用范围合用于额定电压交流1kV及以下和直流1.5kV及以下建筑电气细导线(6mm2及以下的铜导线)的连接。(三)、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1、技术内容可弯曲金属导管内层为热固性粉末涂料,粉末通过静电喷涂,均匀吸附在钢带上,
10、经200高温加热液化再固化,形成质密又稳定的涂层,涂层自身具有绝缘、防腐、阻燃、耐磨损等特性,厚度为0.03mm。可弯曲金属导管是我国建筑材料行业新一代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已被编入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大量应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系统,明敷和暗敷场合,逐步成为一种较抱负的电线电缆外保护材料。1.1技术特点1.1.1可弯曲度好:优质钢带绕制而成,用手即可弯曲定型,减少机械操作工艺;1.1.2耐腐蚀性强:材质为热镀锌钢带,内壁喷附树脂层,双重防腐;1.1.3使用方便:裁剪、敷设快捷高效,可任意连接,管口及管材内壁平整光滑,无毛刺;1.1.4内层绝缘:采用热固性粉末涂料,与钢带结合牢固且
11、内壁绝缘;1.1.5搬运方便:圆盘状包装,质量为同米数传统管材的1/3,搬运方便;1.1.6机械性能:双扣螺旋结构,异形截面,抗压、抗拉伸性能达成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规定GB/T 2023 1.1 的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1.2施工工艺可弯曲金属导管基本型采用双扣螺旋结构、内层静电喷涂技术,防水型和阻燃型在基本型的基础上包覆防水、阻燃护套。使用时徒手施以适当的力即可将可弯曲金属导管弯曲到需要的限度,连接附件使用简朴工具即可将导管等连接可靠。1.2.1明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固定点间距应均匀,管卡于设备、器具、弯头中点、管端等边沿的距离应小于0.3m;1.2.2暗配的可弯曲金属导管,应敷设
12、在两层钢筋之间,并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0.5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0.3m。2、技术指标2.1重要性能2.1.1电气性能:导管两点间过渡电阻小于0.05标准值;2.1.2抗压性能:1250N压力下扁平率小于25%,可达成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规定 GB/T 2023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规定;2.1.3拉伸性能:1000N拉伸荷重下,重叠处不开口(或保护层无破损),可达成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规定 GB/T 2023 1.1分类代码4重型标准规定;2.1.4耐腐蚀性:浸没在1.186kg/L的硫酸铜溶液,可达成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规定
13、GB/T2023 1.1的分类代码4内外均高标准规定;2.1.5绝缘性能:导管内壁绝缘电阻值,不低于50M。2.2技术规范/标准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JG/T 3053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1部分:通用规定 GB/T 2023 1.1 、电缆管理用导管系统第22部分:可弯曲导管系统的特殊规定GB 2023 1.22 、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配线工程技术规范CECS8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 50116 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 。3、合用范围合用于建筑
14、物室内外电气工程的强电、弱电、消防等系统的明敷和暗敷场合的电气配管及作为导线、电缆末端与电气设备、槽盒、托盘、梯架、器具等连接的电气配管。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南4.1 管、件验收4.1.1可挠金属管的规格应符合表4.1的规定。表4.1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规格表规格内径(mm)10#9.212#11.415#14.1(14.5)17#16.6(17.0)24#23.8(24.2)30#29.3(29.9)38#37.1(37.7)50#49.1(50.0)63#62.676#76.083#81.0101#100.2注:表中括号内的数据属于LZ3型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的内径。4.1.2 可挠金属电
15、线保护管内壁应无异常突起、无损伤;外表面热镀锌层应完整、无锈斑,中间层不外露;切断面无影响穿线的毛刺。4.1.3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附件种类及用途如表4.2。表4.2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附件种类和用途种类型号用途接线箱连接器BG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接线箱等连接组合接线箱连接器UBG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接线箱等组合连接混合连接器KG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钢制电线保护管连接无螺纹连接器VKC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钢制电线保护管等组合连接混合组合连接器UKG直接连接器KS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之间互相连接绝缘护套BP为保护电线绝缘层不受损伤,安装在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末端固定夹SP固定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角型接线箱
16、连接器AG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接线箱等直角组合连接防水型接线箱连接器WBG外覆PVC塑料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接线箱等组合连接防水型混合连接器WUG外覆PVC塑料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钢制电线保护管组合连接防水角型接线箱连接器WAG外覆PVC塑料的可挠金属电线保护管与接线箱等直角组合连接接地夹DXA固定接地线4.1.4可挠金属管及附件的外径、内径、机械性能实验、拉伸实验、压缩实验,应符合产品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献。4.2可挠金属电线管管路敷设的基本规定4.2.1应根据设计图纸规定,拟定管路走向、进行管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达成走向合理,检修维护方便。4.2.2 应根据所敷设的部
17、位,环境条件,对的选用可挠金属电线管的规格型号及附件。4.3可挠金属电线管暗管敷设4.3.1箱、盒测位:根据施工图纸拟定箱、盒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轴线为基准,挂线找平定位,线坠找正,标出箱、盒实际位置。成排、成列的箱、盒位置,应挂通线或十字线。4.3.2暗敷在现浇混凝土结构中的管路,管路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中间。垂直方向的管路宜沿同侧竖向钢筋敷设,水平方向的管路宜沿同侧横向钢筋敷设。4.3.3砖混结构随墙暗敷设时,向上引管应及时堵好管口,并用临时支杆将管沿敷设方向挑起。4.3.4预制楼板上暗敷设时,应先找灯位埋盒后配管。管路敷设后立即用强度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稳固保护。4.3.5剔槽敷
18、设时,应在槽两边先弹线,用快錾子剔,槽宽及槽深均以比管径大5mm为宜。加气混凝土墙宜用手动电动切割机开槽。剔槽敷设时,严禁剔横槽。4.3.6吊顶内暗敷时,管路可敷设在主龙骨上。单独吊挂的管路,其吊点不宜超过1000mm。盒、箱两侧的管路固定点,不宜大于300mm。4.3.7护墙板(石膏板轻隔墙)内暗敷时,应随土建立龙骨同时进行。其管路固定,应用可挠金属电线管配套的卡子进行固定。4.3.8进入箱盒的管路,应排列整齐,采用BG型或UBG型接线箱连接器与箱体锁紧,并安装好BP型绝缘护口。当进入落地式配电箱、屏的可挠金属电线管,除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不少于50mm外,还应做排管的固定支架。4.4管路固定
19、4.4.1敷设在钢筋混凝土中的管路,应与钢筋绑扎牢固,管子绑扎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绑扎点距盒、箱不应大于300mm。绑扎线可采用细铁丝。4.4.2砖墙或砌体墙剔槽敷设的管路每隔不大1000mm距离,用细铅丝、铁钉固定。4.4.3吊顶内及护墙板内管路,每隔不大于1000mm的距离,采用专用卡子固定。在与接线箱、盒连接处,固定点距离不应大于300mm。4.4.4 预制板(圆孔板)上的管路,可运用板孔用钉子、铅丝固定后用砂浆保护。4.5管路连接4.5.1可挠金属电线管之间连接以及与钢制电线管、厚钢管、各类箱盒的连接时,均应采用其配套的专用附件,详见表4.2。4.5.2可挠金属电线管与箱盒连接时
20、除采用专用配套附件外,还应做到:箱盒 开孔排列整齐,孔径与管径相吻合,做到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4.5.3可挠金属电线管与可挠金属电线管连接可采用KS系列连接器。由于管子、连接器自身有螺纹,可用手将管子直接拧入拧紧。4.5.4当采用VKV系列无螺纹连接器与钢管连接时,必须用扳手或钳子将连接器的顶丝拧紧,以防浇灌混凝土时松脱。4.6管子切断方法4.6.1可挠金属电线管的切断,应采用专用的切割刀进行,也可以用普通钢锯进行切断。4.6.2用手握住可挠金属电线管或放置在工作台上用手压住,刀刃轴向垂直对准管子纹沟,连压边切即可断管。4.6.3切面解决:管子切断后,便可直接与连接
21、器连接。但为便于与附件连接,可用刀背敲毛刺,使其断面光滑。内侧用刀柄旋转绞动一圈,更便于过线。4.7地线连接4.7.1可挠金属电线管与管、箱盒等连接处,必须采用可挠金属电线管配套的接地夹子进行连接,其接地跨接线截面不小于4mm2的铜线。可挠金属电线管不得采用熔焊连接地线。4.7.2可挠金属电线管,盒、箱等均应连接一体可靠接地。4.7.3可挠金属电线管不得作为电气地线。交流50V,直流120V及以下配管可不跨接接地线。4.8可挠金属电线管暗敷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外径的6倍。4.9暗敷于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管路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最小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4.10在暗敷设时,可挠金属电线管也许
22、受重物压力或明显机械冲击处,应采用有效保护措施。4.11可挠金属电线管通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或伸缩缝,应采用补偿措施,导线应留有余量。4.12当可挠金属电线管与不同直径的管相连时,应设立接线盒或拉线盒。4.13垂直敷设的可挠金属电线管,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立固定导线用的过路盒。4.13.1管内导线截面为50mm2及以下,长度每超过30m时。4.13.2管内导线截面为7095mm2,长度每超过20m时。4.13.3管内导线截在为120240mm2,长度每超过18m时。4.14明管敷设4.14.1根据设计图纸规定,结合土建结构、装修特点,注意通风、暖卫、消防等专业的影响前提下,拟定管路走向、箱盒准
23、确安装位置,进行弹线定位。4.14.2预制管路支架、吊架,根据排管数量和管径钻好管卡固定孔位。箱盒进管孔,预先按连接器外径开好,做到一管一孔,排列整齐。接线盒上无用敲落孔不允许敲掉,配电箱(盘)不允许开长孔和电气焊开孔。4.14.3一方面用膨胀螺栓将箱盒稳装好。而后计算拟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再进行支架、吊架安装。应做到固定点间距均匀,转角处对称。4.14.4支架、吊架与终端、转弯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配电箱(盘)边沿的距离为150300mm为宜。管长不超过1000mm时,应最少固定两处。中间的支架、吊架的最大距离不应超过表4.3规定值。表4.3可挠金属电线管明敷设固定点间距离敷设条件固定点
24、间距离(mm)建筑物侧面或下面水平敷设1000人也许触及部位1000可挠金属电线管互接,与接线箱或器具连接固定点距连接处3004.14.5明配时,可挠金属电线管其弯曲,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径的3倍。抱柱、梁弯曲时,可采用专用的30弯附件进行配接。4.14.6上人吊顶内可挠金属电线管敷设应按明管规定进行敷设。4.14.7吊顶板内接线盒如采用可挠金属电线管引至灯具或设备时,其长度不宜超过1000mm,两端采用配套的连接器锁固,其管外皮保护接地线应与接线盒处进行连接并与盒内PE保护线连接。4.14.8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可挠金属电线管,其允许偏差为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明敷前应注意不要使
25、可挠金属电线管出现碎弯,否则不宜达成质量标准。4.14.9沉降缝或伸缩缝应补偿解决,可参照钢管配线。(四)、 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1、技术内容装配式成品支吊架由管道连接的管夹构件、建筑结构连接的锚固件以及将这两种结构件连接起来的承载构件、减震(振)构件、绝热构件以及辅助安装件构成。该技术满足不同规格的风管、桥架、工艺管道的应用,特别是在错综复杂的管路定位和狭小管井、吊顶施工,更可发挥灵活组合技术的优越性。近年来,在机场、大型工业厂房等领域已开始应用复合式支吊架技术,可以相对有效地化解管线集中安装与空间紧张的矛盾。复合式管线支吊架系统具有吊杆不反复、与结构连接点少、空间节约、后期管线维护简朴、扩
26、容方便、整体质量及观感好等特点。特别是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实行,采用成品的抗震支吊架系统成为必选。1.1技术特点根据BIM模型确认的机电管线排布,通过数据库快速导出支吊架型式,从供应商的产品手册中选择相应的成品支吊架组件,或通过强度计算,根据结果进行支吊架型材选型,设计,工厂制作装配式组合支吊架,在施工现场仅需简朴机械化拼装即可成型,减少现场测量、制作工序,减少材料损耗率和安全隐患,实现施工现场绿色、节能。重要技术先进性在于:1.1.1标准化:产品由一系列标准化构件组成,所有构件均采用成品,或由工厂采用标准化生产工艺,在全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批量生产,产品质量稳定,且具有通
27、用性和互换性;1.1.2简易安装:一般只需2人即可进行安装,技术规定不高,安装操作简易、高效,明显减少劳动强度;1.1.3施工安全:施工现场无电焊作业产生的火花,从而消灭了施工过程中的火灾事故隐患;1.1.4节约能源:由于主材选用的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轻型C型钢,在保证其承载能力的前提下,所用的C型钢质量相对于传统支吊架所用的槽钢、角钢等材料可减轻15%20%,明显减少了钢材使用量,从而节约了能源消耗;1.1.5节约成本:由于采用标准件装配,可减少安装施工人员;现场无需电焊机、钻床、氧气乙炔装置等施工设备投入,能有效节约施工成本;1.1.6保护环境:无需现场焊接、无需现场刷油漆等作业,因而不会产生
28、弧光、烟雾、异味等多重污染;1.1.7坚固耐用:经专业的技术选型和机械力学计算,且考虑足够的安全系数,保证其承载能力的安全可靠;1.1.8安装效果美观:安装过程中,由专业公司提供全程、优质的服务,保证精致、简约的外观效果。2、 技术指标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室内管道支架和吊架03S402、金属、非金属风管支吊架08K132、电缆桥架安装04D701-3、装配式室内管道支吊架的选用与安装16CK208(参考图集)。其他应符合管道支吊架GB/T17116、建筑机电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的相关规定。3、合用范围合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多种管线在狭小空间场合布置的支吊架安装,特别合用于建筑工程的走
29、道、地下室及走廊等管线集中的部位、综合管廊建设的管道、电气桥架管线、风管等支吊架的安装。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南4.1吊架和支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4.2支吊架安装要根据管子位置,找平、找正、找标高,生根要牢固,与管子接合要稳固。4.3吊架要按施工图锚固于主体结构,规定拉杆无弯曲变形,螺纹完整且与螺母配合良好牢固。4.4在混凝土基础上,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时,膨胀螺栓的打入必须达成规定的深度,特殊情况需做拉拔实验。4.5管道的固定支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安装。4.6导向支架和滑动支架的滑动面应洁净、平整,滚珠、滚轴、托滚等活动零件与其支撑件应接触良好,以保证管道能自由膨胀。4
30、.7所有活动支架的活动部件均应裸露,不应被保温层覆盖。4.8有热位移的管道,在受热膨胀时,应及时对支吊架进行检查与调整。4.9恒作用力支吊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安装调整。4.10支架装配时应先整型后,再上锁紧螺栓。4.11支吊架调整后,各连接件的螺杆丝扣必须带满,锁紧螺母应锁紧,防止松动。4.12支架间距应按设计规定对的装设。4.13支吊架安装应与管道的安装同步进行。4.14支吊架安装施工完毕后应将支架擦拭干净,所有暴露的槽钢端均需装上封盖。(五)、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1、 技术内容工厂模块化预制技术是将建筑给排水、采暖、电气、智能化、通风与空调工程等领域的建筑机电产品按照模块化、集成化的
31、思想,从设计、生产到安装和调试深度结合集成,通过这种模块化及集成技术对机电产品进行规模化的预加工,工厂化流水线制作生产,从而实现建筑机电安装标准化、产品模块化及集成化。运用这种技术,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减少建筑机电工程建导致本,还能减少现场施工工程量、缩短工期、减少污染、实现建筑机电安装全过程绿色施工。如:1.1管道工厂化预制施工技术:采用软件硬件一体化技术,详图设计采用“管道预制设计系统”软件,实现管道单线图和管段图的快速绘制;预制管道采用“管道预制安装管理系统”软件,实现预制全过程、全方位的信息管理。采用机械坡口、自动焊接,并使用厂内物流系统整个预制过程形成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工作
32、效率。可采用移动工作站预制技术,运用自动切割、坡口、滚槽、焊接机械和辅助工装,快速组装形成预制工作站,在施工现场建立作业流水线,进行管道加工和焊接预制。1.2对于机房机电设施采用标准的模块化设计,使泵组、冷水机组等设备形成自成支撑体系的、便于运送安装的单元模块。采用模块化制作技术和施工方法,改变了传统施工现场放样、加工焊接连接作业的方法。1.3将大型机电设备拆提成若干单元模块制作,在工厂车间进行预拼装、现场分段组装。1.4对厨房、卫生间排水管道进行同层模块化设计,形成一套排水节水装置,以便于实现建筑排水系统工厂化加工、批量性生产以及快速安装;同时有效解决厨房、卫生间排水管道漏水、出现异味等问题
33、。1.5重要工艺流程:研究图纸BIM分解优化放样、下料、预制预拼装防腐现场分段组对安装就位。2、技术指标2.1将建筑机电产品现场制作安装工作前移,实现工厂加工与现场施工平行作业,减少施工现场时间和空间的占用;2.2模块合用尺寸:公路运送控制在3100mm3800mm18000mm以内;船运控制在尺寸6000mm5000mm50000mm以内。若模块在港口附近安装,无运送障碍,模块尺寸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2.3模块重量规定:公路运送一般控制在40t以内,模块重量也应根据施工现场起重设备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所调整。3、合用范围合用于大、中型民用建筑工程、工业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的设备、管道、电
34、气安装,特别合用于高层的办公楼、酒店、住宅。(六)、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1、 技术内容1.1铜管机械密封式连接1.1.1卡套式连接: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施工方式,操作简朴,掌握方便,是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方式,连接时只要管子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将切口处毛刺清理干净,管件装配时卡环的位置对的,并将螺母旋紧,就能实现铜管的严密连接,重要合用于管径50mm以下的半硬铜管的连接。1.1.2插接式连接:一种最简便的施工方法,只要将切口的端面能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毛刺的管子,用力插入管件到底即可,此种连接方法是靠专用管件中的不锈钢夹固圈将钢壁禁锢在管件内,运用管件内与铜管外壁紧密配
35、合的形橡胶圈来实行密封的,重要合用于管径25mm以下的铜管的连接。1.1.3压接式连接: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式,操作也较简朴,但需配备专用的且规格齐全的压接机械。连接时管子的切口端面与管子轴线保持垂直,并去除管子的毛刺,然后将管子插入管件到底,再用压接机械将铜管与管件压接成一体。此种连接方法是运用管件凸缘内的橡胶圈来实行密封的,重要合用于管径50mm以下的铜管的连接。1.2薄壁不锈钢管机械密封式连接1.2.1卡压式连接:配管插入管件承口(承口U形槽内带有橡胶密封圈)后,用专用卡压工具压紧管口形成六角形而起密封和紧固作用的连接方式。1.2.2卡凸式螺母型连接:以专用扩管工具在薄壁不锈钢管端的适当
36、位置,由内壁向外(径向)辊压使管子形成一道凸缘环,然后将带锥台形三元乙丙密封圈的管插进带有承插口的管件中,拧紧锁紧螺母时,靠凸缘环推动压缩三元乙丙密封圈而起密封作用。1.2.3环压式连接:环压连接是一种永久性机械连接,一方面将套好密封圈的管材插入管件内,然后使用专用工具对管件与管材的连接部位施加足够大的径向压力使管件、管材发生形变,并使管件密封部位形成一个封闭的密封腔,然后再进一步压缩密封腔的容积,使密封材料充足填充整个密封腔,从而实现密封,同时将关键嵌入管材使管材与管件牢固连接。2、技术指标应按设计规定的标准执行,无设计规定期,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建筑铜管
37、管道工程连接技术规程CECS228和薄壁不锈钢管道技术规范GB/T29038执行。3、合用范围合用于给水、热水、饮用水、燃气等管道的安装。(七)、 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1、技术内容1.1技术特点内保温金属风管是在传统镀锌薄钢板法兰风管制作过程中,在风管内壁粘贴保温棉,风管口径为粘贴保温棉后的内径,并且可通过数控流水线实现全自动生产。该技术的运用,省去了风管现场保温施工工序,有效提高现场风管安装效率,且风管采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加工,产品质量可控。1.2工艺特点相对普通薄钢板法兰风管的制作流程,在风管咬口制作和法兰成型后,为贴附内保温材料,多了喷胶、贴棉和打钉三个环节,然后进行板材的折弯和合缝,
38、其他环节两者完全相同。这三个工序被整合到了整套流水线中,生产效率几乎与薄钢板法兰风管相称。为防止保温棉被吹散,规定金属风管内壁涂胶满布率90%以上,管内气流速度不得超过20.3m/s。此外,内保温金属风管尚有以下施工要点,如表7.1所示。表7.1 内保温金属风管的施工要点保温钉不得挤压保温材料超过3mm风管两端安装有C型PVC挡风条,以防止漏风,同时防止产生冷桥现象。法兰高度等于玻璃纤维内衬风管法兰高度加上内衬厚度挡风条宽度为内衬风管法兰高度加上内衬厚度2、技术指标2.1风管系统强度及严密性指标,应满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规定;2.2风管系统保温及耐火性能指标,应分别满
39、足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和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规定;2.3内保温风管金属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非金属风管制作与安装15K114的相关规定;2.4内衬保温棉及其表面涂层,应当采用不燃材料,采用的粘结剂应为环保无毒型。3、 合用范围合用于低、中压空调系统风管的制作安装,净化空调系统、防排烟系统等除外。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南4.1在安装内衬风管之前,一方面要检查风管内衬的涂层是否存在破损,有无受到污染等,若发现以上情况需进行修补或者直接更换一节完好的风管进行安装。4.2内衬风管的安装与薄钢板法兰风管安装工艺基本一致,先安装风管支吊架,风管支吊架
40、间距按相关规定执行,风管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逐节吊装或者在地面拼装一定长度后整体吊装。4.3内保温风管与外保温风管、设备以及风阀等连接时,法兰高度可按表7.1的规定进行调整,或者采用大小头连接。4.4风管安装完毕后进行漏风量测试,要注意的是,导致风管严密性不合格的重要因素在于风管挡风条的安装与法兰边没有对齐,以及没有选用合适宽度的法兰垫料或者垫料粘贴时不够规范。4.5风管运送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尘。(八)、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1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1.1 技术内容1.1.1技术特点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代替了传统角钢法兰风管连接技术,已在国外有数年的发展和应
41、用并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采用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不仅能节约材料,并且通过新型自动化设备生产使得生产效率提高、制作精度高、风管成型美观、安装简便,相比传统角钢法兰连接技术可节约劳动力60%左右,节约型钢、螺栓65%左右,并且由于不需防腐施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1.1.2工艺特点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根据加工形式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兰与风管壁为一体的形式,称之为“共板法兰”;另一种是薄钢板法兰用专用组合式法兰机制作成法兰的形式,根据风管长度下料后,插入制作好的风管管壁端部,再用铆(压)接连为一体,称之为“组合式法兰”。通过共板法兰风管自动化生产线,将
42、卷材开卷、板材下料、冲孔(倒角)、辊压咬口、辊压法兰、折方等工序,制成半成品薄钢板法兰直风管管段。风管三通、弯头等异形配件通过数控等离子切割设备自动下料。1.2 技术指标应符合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相关规定。1.3 合用范围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合用于通风空调系统中工作压力不大于1500Pa的非防排烟系统、风管边长尺寸不大于1500mm(加固后为2023mm)的薄钢板法兰矩形风管的制作与安装;对于风管边长尺寸大于2023mm的风管,应根据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141采用角钢或其他形式的法兰风管。采
43、用薄钢板法兰风管时,应由设计院与施工单位研究制定措施满足风管的强度和变形量规定。1.4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指南1.4.1薄钢板法兰风管板材厚度0.51.2mm,风管下料宜采用单片、L型或口型方式。金属风管板材连接形式有:单咬口(合用于低、中、高压系统)、联合角咬口(合用于低、中、高压系统矩形风管及配件四角咬接)、转角咬口(合用于低、中、高压系统矩形风管及配件四角咬接)、按扣式咬口(低、中压矩形风管或配件四角咬接、低压圆形风管)。1.4.2当风管大边尺寸、长度及单边面积超过规定的范围时,应对其进行加固,加固方式有通丝加固、套管加固、Z形加固、V形加固等方式。1.4.3风管制作完毕后,进行四个角连接
44、件的固定,角件与法兰四角接口的固定应稳固、紧贴、端面应平整。固定完毕后需要打密封胶,密封胶应保证弹性、粘着和防霉特性。1.4.4薄钢板法兰风管的连接方式应根据工作压力及风管尺寸大小合理选用,用专用工具将法兰弹簧卡固定在两节风管法兰处,或用顶丝卡固定两节风管法兰,弹簧卡、顶丝卡不应有松动现象。2、 金属圆形螺旋风管制安技术2.1 技术内容2.1.1技术特点螺旋风管又称螺旋咬缝薄壁管,由条带形薄板螺旋卷绕而成,与传统金属风管(矩形或圆形)相比,具有无焊接、密封性能好、强度刚度好、通风阻力小、噪声低、造价低、安装方便、外观美观等特性。根据使用材料的材质不同,重要有镀锌螺旋风管、不锈钢螺旋风管、铝螺旋
45、风管。螺旋风管制安机械自动化限度高、加工制作速度快,在发达国家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1.2施工工艺金属圆形螺旋风管采用流水线生产,取代手工制作风管的所有程序和进程,使用宽度为138mm的金属卷材为原料,以螺旋的方式实现卷圆、咬口、合缝压实一次顺序完毕,加工速度为420m/min。金属圆形螺旋风管一般是以36m为标准长度。弯头、三通等各类管件采用等离子切割机下料,直接输入管件相关参数即可精确快速切割管件展开板料;用缀缝焊机闭合板料和拼接各类金属板材,接口平整,不破坏板材表面;用圆形弯头成形机自动进行弯头咬口合缝,速度快,合缝密实平滑。螺旋风管的螺旋咬缝,可以作为加强筋,增长风管的刚性和强度。直
46、径1000m以下的螺旋风管可以不另设加固措施;直径大于1000mm的螺旋风管可在每两个咬缝之间再增长一道楞筋,作为加固方法。金属圆形螺旋风管通常采用承插式芯管连接及法兰连接。承插式芯管用与螺旋风管同材质的宽度为138mm金属钢带卷圆,在芯管中心轧制宽5mm的楞筋,两侧轧制密封槽,内嵌阻燃L型密封条。图8.1 承插式芯管制作示意图表8.1内接制作技术规定接管口径/mm内接板厚/mm内接口径/mm5001.04986001.05987001.06988001.27989001.289810001.299812001.75119614001.75139616002.0159618002.0179620232.01996采用法兰连接时,将圆法兰内接于螺旋风管。法兰外边略小于螺旋风管内径12mm,同规格法兰具有可换性。法兰连接多用于防排烟系统,采用不燃的耐温防火填料,相比芯管连接密封性能更好。2.2技术指标应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