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论胡锦涛同志的执政党功能调适理论 朱前星 李洋森(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537000;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541006)摘要 执政党功能是指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在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党情、国情、世情的发展变化,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功能定位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挑战。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凝聚全党智慧,对中国共产党功能调适目标的定位,对中国共产党功能体系的阐释,对执政党功能调适实现路径的选择,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关键词 胡锦涛;执政党;功能;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A849 A 1001 - 8999( 20
2、12) 03 - 0080 - 06政党功能,是指在特定的政治活动中政党自身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发挥的功用。而执政党功能则是指执掌国家政权的政党在推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执政党自身的政治目标和理想追求的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党功能是否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政党必须适应客观社会历史环境的变化发展,不断对自身的功能定位进行调适,以确保政党功能的实现。一、胡锦涛同志执政党功能调适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从一个领导革命的政党转变为一个执政党,从一个在封闭环境下领导计划经济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全面开放条件下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党,
3、这种转变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功能定位的不断调适的过程。具体而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功能调适是以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线,依靠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三大法宝,最终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党的奋斗方向理应转到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上来。由于“左”的错误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导致党未能有效地处理好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与发展现代化之间的关系,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政党
4、功能调适严重滞后。在政党功能发挥方式上则是主要通过建立高度集权、组织严密的政治经济体制,依赖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等途径,片面强调意识形态和领袖作用而忽视民主法治建设,这种忽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做法使得党的功能出现了畸变甚至缺失,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同时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并相继实施了包括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
5、第三步目标全面推进的新的历史时期,执政党功能的发挥开始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中国的各项改革的推进,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社会利益群体分化日趋明显,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社会意识和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公民权利意识觉醒对政治民主化和法治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尚未得到根本性的遏止,严重影响了执政党地位的稳固。面对新形势,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科学把握新世纪新阶段的世情、国情和党情变化的前提下,吸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对中国共产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所应发挥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和调适,对执政党的功能调适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
6、理和创新,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和部署党的各项建设,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二、胡锦涛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功能调适目标的定位政党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决定着政党功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发挥的终极目标。而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包含着不同历史时期内一系列近期社会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因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里所应表现出的具体政党功能是有一定差异的。因此对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时期的目标任务的制定直接关系到对其自身功能调适目标的科学定位。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党在当前时期的历史任务给予了集中回答,这就
7、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历史目标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新发展新变化、深入把握全国各族人民新要求新期待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判断,统一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最终目标取向中,明确了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党的各项工作和建设所应围绕的中心。单就执政党的功能调适来讲,就是要求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的功能的准确把握和有效实现,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是胡锦涛同志执政理念的核心和目标,也是胡锦涛同志对当前以及今后一段
8、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功能调适目标的定位。三、胡锦涛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功能体系的阐释要发挥好执政党的功能,就应该明确执政党具体应具备哪些功能。政党是连接公共权力和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对社会发展起着引导和促进的作用。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党在现代政治中的作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益的表达和整合、政府和个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政治社会化和政治精英的培训以及政治势力的凝聚等。政党的这些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政党对整个社会资源的整合,可以说整合是构建政党功能体系的基础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它的功能表现和其他政党相比也是建立在整合这一理念基础上的,同时,由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理论纲领、
9、历史发展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较之其他国家的政党有一定差异,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具体的功能体系应该结合中国实际来进行构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的执政理念,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些思想理论成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执政党功能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准确把握了当前历史时期执政党需要发挥的具体功能,通过对胡锦涛同志相关思想理论的梳理,我们可将胡锦涛同志所构建的执政党功能体系总体归纳为三个大的方面,即:国家整合,指领导国家建设、创立国家认同和建立合法性的问题;社会整合,与解决分裂有关,包含着对社
10、会利益、制度以及组织资源的整合;政治整合,指社会共识的培育和维持,也就是对意识形态的整合。每个方面的功能又同时包含了许多子功能层次,不同功能之间、不同层次之间是互相连接的有机统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执政党功能体系。四、胡锦涛同志对执政党功能调适实现路径的选择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共产党国家整合功能国家整合,指的是执政党领导国家建设、塑造政党权威,创立合法性和实现国家认同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如何不断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和拥护,建立威信,巩
11、固其执政地位的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执政,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党要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满足,这是中国共产党塑造政党权威和合法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整合功能的前提。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内的改革发展也逐渐进入深水区,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发展结构亟待优化,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城乡发展差距、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还未得到扭转,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政治体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民主法治建
12、设任重道远,权力缺乏有力的监督与制约导致一些领导干部腐败堕落,严重危害人民对党的拥护和支持;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需要进一步发展;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多,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挑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侵蚀了党的执政资源,影响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如何发挥好国家整合这一执政党的基本功能,胡锦涛同志指明了方向和路径,那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解决国内外一切重大问题的根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收入分配体制,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受益,从而衷心拥护党的领导
13、。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为社会促发展,为人民谋利益,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的发展要求,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再次,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要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使得各项发展事业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协调处理好和社会发展有关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
14、境相协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国家、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最后,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处理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关系,调动一切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因素并使这些因素得到良性互动和共同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如何
15、发挥好执政党的国家整合功能指明了道路。从政党功能角度看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作用,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都从科学发展中受益,从而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和认同,巩固提高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国家整合的实现。2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就是执政党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尊重并保护社会上各个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联结协调各种社会发展要素之间的关系,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以此来巩固提高执政党的执政地位。执政党作为公共权力的掌控者,承担着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发展的
16、责任。它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力量都集合起来,共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执政党要想方设法处理社会矛盾,协调各阶级、阶层、集团的利益,以便造成一个和谐的局面,求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社会和谐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发挥社会整合功能的最终目的。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形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
17、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这就明确了今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挥执政党社会整合功能指明了道路。社会有机体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观的战略指向下,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必然也要包含诸多的子功能层次,每个小的子功能层次也都有其自身的实现路径,这样才能保证执政党能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功能。胡锦涛同志提出和谐社会思想的同时也对如何对其进行构建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战略措施。如果从政党功
18、能角度对其进行归纳可以将社会整合的功能进一步划分为利益整合、制度整合、组织整合等子功能层次。所谓利益整合,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在保证各群体利益的基础上,使各个组成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整合在社会整合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它是社会整合机制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之下,中国共产党要实现当今中国社会的利益整合首先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
19、泉。”胡锦涛同志还要求党要实现执政方式的转变,把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中去,落实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不断推进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可以顺畅地表达、公平地分配以及合理地协调,使执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制度化是当代世界政党发展的基本方向。大力推进制度建设,是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执政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也是其自身制度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通过制度整合来促进执政实效。当前我党在制度建设与整合方面面临的最紧要的
20、任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通过对社会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创新,调节社会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就成为当前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重大课题。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2月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着重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在随后的5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专门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并将其提升到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历史高度,凸显出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前瞻意识和忧患意识。同时,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指出,新
21、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我们今后的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大任务,就是在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这些原则要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广大党员的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包括社会风险预警处置机制、社会矛盾协调机制
22、在内的各项与社会管理相关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优势,以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推动制度整合以及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执政党要想有效实现社会整合,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依托,它们是保证执政党社会整合顺利进行的组织载体。同时,培养人才和输送精英是政党的一项基本功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的根本保障,因此组织资源的整合对执政党社会整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直都将自身的组织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胡锦涛同志针对新时期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对加强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发挥党的组织整合作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首先,重视并强调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相结合,并以之为
23、主线指导推进执政党自身的组织建设以及其它方面的建设,这是胡锦涛同志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命题,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党能不能继续保持长期执政的历史地位,关键看党能不能继续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党执政以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执政展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党能够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必须通过不断总结自身执政经验,同时借鉴吸取其它国家执政党执政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党解决各种发展问题的能力。准确地把握党的先进
24、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这一历史任务,对于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党的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使执政党通过自身组织的整合和强化,使党真正成为一个中国社会整合的坚强主体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其次,胡锦涛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他要求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同时,胡锦涛同志还身体力行,带领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定期参加集体学习,为全党开展建设学习型政党活动树立榜样。作为执政党,只有不断使自身的成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能
25、力,培养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才能保证党能不断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最后,胡锦涛同志要求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人才输送是政党的一项基本功能,新时期的社会整合需要一大批适应时代需要的优秀人才充实到现代化建设的前线。因此,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在选拔领导干部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完善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机制,坚持广纳贤才,注意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总之,中国共产党是否能充分履行组织整合的功能,担负起
26、社会整合的重任,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这也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中国共产党政治整合功能政治整合,也即意识形态的整合。执政党要想达成自己的执政目标和政治理想,需要在全社会建立一种共同文化,营造出一种和谐奋进的氛围,实现社会一体化。要实现这个目标,执政党必然要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和引导,而这种控制和引导要求建立一套被民众所普遍认同并服从的思想理念和信仰体系,这套思想理念和信仰体系就是意识形态。政党履行功能的根本方式就是寻求意识形态认同,同时意识形态是执政党获取民众认同的基本途径,也是政党获得力量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
27、,不但在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而且在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整合。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意识形态立党的政党。因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把寻求意识形态的认同作为整合执政资源的最根本途径,这是中国共产党政党功能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中国的不断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潮流相互交融碰撞。同时,封建残余思想继续作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也开始盛行,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仰真空和价值认同危机。面对这样的情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
28、略任务,以重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整合思想文化资源,建设和谐文化。在党的十七大上他又进一步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明确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和核心的同时也指明了构建这一意识形态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指引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根本保证和理论支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指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不断实现与时俱进的
29、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包容性和民族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树立共同理想才能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精神支柱,并为之积极贡献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的强大动力,改革创新是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所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开拓进取的精神纽带。以“八荣
30、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在建设,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付诸实践,在实践中使这一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被人民所深刻理解和普遍认同,塑造一个与时俱进,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包容性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现社会精神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意味着就要排斥其他对社会发展有益的思想潮流,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元领导和社会观念的多样化的有机统一。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为促进创造活力的竞相进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
31、,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也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念,这种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价值观念之间既有“一元统领”、“协调有序”,又有“兼容共生”、“和而不同”的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宽容性的统一,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思想文化的本质特征。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要想成为整合全社会的精神力量、就必须通过与其他意识形态的竞争与交流,吸纳非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积极要素,发展完善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增强科学性和号召力,满足多元的社会利益群体要求,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接受、认同,使执政党以意识形态整合为核心的政治整合功能得以实现,为执政党整个功能体系的发挥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责任编辑:陈 杰)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