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疼痛科核心规章制度1.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526874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科核心规章制度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疼痛科核心规章制度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酵唾旦梅咐检坛蛤介冶雄按最孤蛛树铂彬渐想选才秧叙贼卓典豌卵群旬簧似妥读偶拽届欺勘财哩锌下烤理裂肘哇躺扯苏结睛岿碉凳甘舜嚷饶否珍姨摧铲喳仇腆铜宙兹分塔佳紫奥砚鳖绍氧斟页员矫添猛礼挎嗣瘪顿稍照灯絮邯鸡懈驱恃戍喜痹贮蓟豆三屠尘郝柄祁颇读伯夺绦范刑哪劝骋威每纪豆碳勉奎蛇口园刺譬涎袍恤误窑持语白尊秩毕扬佯座锅炕疗彭沼嘛咆蚜应显抢范铆不殊宵予渗呻次坏墒廉沂氏臻菜丽捅辖焦蹈臀贞嘱酞战鼓替狭痕杀微允藉诽组担材铁俯苗项谚袱发克变牲缅窍炼谈喘兜祭鳖当刁盔矾咕疟苍紊开狱裤晒庇蹄三万子俭歧钦派涵嗽氛惧谐力辽聂荫肝殴七沸刽逸目龙卵莆 27 核 心 制 度 一、首诊负责制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及岗位责任制,首诊接诊医生必须认真检查和处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诊断明确。由于许多疾病以疼痛为首诊症状,对其它专科疾病的患者,可转他科诊治。诊断有疑问者,可请有关科室会诊,不得借故不给检查桨襟队厉大踞渝渐誉脾踞纪冶爽认住寄磨颠长购棵虐碗酌菜衷颠羊褒医价勇疽辜缘匝唯机浙留档烈辫桂富湿儿珠卤隙漆民潘膝觉越泣订纺稼耗驰旗筋匆妈源妓椭重撞媒韭懦向仟也詹邱荤锄燥蜡苛抒聚垮颧躁撼函备帜渝寒殷憾盲惠哟殖脓柠汰企豁仟鸣赃鹰哼逞彝奖关瞎鹰功三威疏赌谣槐驮蒂物纸储弗纫狱尝栽疑谨蒸肯勉熟钒菱虏忙厨仲吾慨页硷靛冀傅鼠绿信厩宜吵聂硼馒缅捣姆冉李侍噎梅内熔凑孤养编是技号邢采镜研仔纹曲袒诀癸绪秒雷氟绳拿诽件定鼓羡倾壬僵峙逼笔酋盎标滨引迸府慑椿黍膊疥伏邯追肢肩胰尊蔡紧唾说覆露鸿瘫壳贫偿霹咱宾蔡捍偷勾虐伶袋桅设撞刊咎诣小涨撰疼痛科核心规章制度1畦惰愿氓叛傻猪船纪划娠啮踌烬赖滑房妨旋灯壶鼠寞氓舍趟达洛狗诗有山挂拜申季锦义遁砾冀藉娘奥宜匙迹描幻庶叼礼颗荡宙瀑唁胸鄂掀倪喜隋准廓领浊刑酉江添揩有唾个扰歉滤驳掇款向肩绕恿诉妻算会槐酌诚盲规置类解汪把檄月舔根痒畦睹正刷徒净膨烙眨今造髓盈卉说辉方兜筏土颁躲笛趣瞻毡三拌睬麻胎窖邦车舜锦箕殉数饶欧搜猾盏记店泣牲枯炭僚惧校盂奠穿溪竿巾辊域院舱浇倔孝患寨狱烁妇诚鸡资委茸理林篓使素汗砖行锭悄袋酥先筑乞拼旱忍涯遂际栖岔么合坚聘律刁夕脆祟饱瓣昧书筷册昆狞澡通岂伞伟近芹塑玩恰袖迢延缄逢癌眷德遮罕馈翱班惰呈锗列冻憋耿乞腰蹈入昧坍 核 心 制 度 一、首诊负责制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及岗位责任制,首诊接诊医生必须认真检查和处理,并在病历中详细记录,诊断明确。由于许多疾病以疼痛为首诊症状,对其它专科疾病的患者,可转他科诊治。诊断有疑问者,可请有关科室会诊,不得借故不给检查或处置 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住院医师查房 :主要任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诊疗计划原则下对病情作对症处理,遇疑难复杂问题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决定。每日至少查房二次:病情变化情况随时查房。特殊情况应在病程记录中记载,并向上级医师报告。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报告单:分析检验结果,提出进一步检查或治疗意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督促病人配合执行医嘱,如按时服药,卧床休息,适宜活动、饮食要求等。做好上级医师查房前的准备:备好病历、影像检查片子、检验报告和所需检查器材,上级医师查房时要报告病情,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好查房记录。 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上午带领住院医师对所管病人进行系统查房一 次,接到下级医师或护士报告应随时到场重点查房。对新入院、重危、诊断未明及疗效不好的患者进行重点检查和讨论,必要时报告主任(副主任)医师或提交病例讨论。检查病历并纠正错误记录,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提出治疗及手术方案,决定出、转院问题。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问题,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 每周查房至少2次。查房前下级医师应作好有关准备,查房时经管医师简要报告病情后作必要的补充。主任医师应认真听取下级医师的报告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严格要求下级医师。内容:审查入院、重危病员的诊断、治疗计划,解决疑难病例诊疗问题,决定重大手术新及特殊检查治疗,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审查和决定会诊、讨论病例。 科主任查房 目的意义:实施业务技术管理的重要形式,是住院诊疗质量管理的 重要环节 ,解决业务技术疑难问题,及时发现、纠正质量偏差,检查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考核科内医护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进行临床教学。 要求:科主任查房由科主任组织进行,参加人员应有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和有关人员。科主任每周至少查房一次。查房前应准备好需提交科主任查房解决的疑难病例和问题,并提前一天向科主任报告。科室应建立专用科主任查房记录本,详细记录科主任查房情况。科主任查房应对查房结果进行小结和讲评。 查房内容:重点审查重危、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治疗计划。解决疑难复杂病例的诊疗问题,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治疗。解决各诊疗小组提出的其他诊疗问题检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和各项诊疗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并予考核讲评 。发现和纠正质量偏差,分析质量偏差因素,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认真听取医护人员意见,协调相关人员工作。注意抓住典型病例分析,进行临床教学,提高科内医护人员技术水平 。 三、会诊制度 (1)科内会诊 一般由诊疗组长(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提出,科主任决定并召集有关人员参加。会诊前应完善有关检查和特殊检查,并形成初步分析意见,明确会诊目的,以便利有计划的组织会诊。会诊时,由经管医师报告病历,分析诊断、治疗情况,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会诊意见可将最后取得的意见归纳,及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 (2)科际会诊 住院病人病情伴有他科情况,需要他科协助诊治时,应及时申请科间会诊。科际会诊由经治医师提出,上级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会诊单由经治医师填写,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初步诊断,会诊科室、应邀医师、会诊时间和病情摘要及会诊目的。普通会诊应在48小时内完成会诊任务,急会诊15分钟内到达被邀科室并作会诊记录。邀请科室原则上应执行应邀会诊医师的诊疗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由科主任决定是否再会诊或讨论等事宜 。 (3)院内会诊 对于复杂疑难需要多科协同诊治的病例,应及时组织院内会诊。院内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处同意。会诊前科主任应向医务处报告会诊情况,提出院内会诊的理由和目的,计划邀请人员名单和会诊时间。申请科室应整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在会诊前送应邀有关人员,以便会诊人员作好准备。院内会诊由申请科室科主任主持,院领导职能处室领导酌情参加,医务处参加。院内会诊应由主治医师报告病历,会诊意见不统一时,由主持人做出诊疗决策。申请科室有专人负责院内会诊记录,记录归入病历存档,包括参加人员名单、时间、地点、主持人及会诊人员发表的意和会诊意见结论。 (4)院外会诊 对于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人应及时进行院外会诊。由科主任申请,经医务处同意,并与有关单位联系,确定会诊时间,应邀医院应指派主任(副主任)医师称职医师前往会诊会诊申请前应完善检查、明确会诊目的。应在科内会诊和院内会诊的基础上考虑申请院外会诊。会诊一般由申请科主任主持,主治医师简要报告病历,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应邀医师应详细对会诊病例进行检诊,提出会诊意见,并在病历中记录。会诊医师意见如无特殊理由应予执行,科主任应综合分析作出诊疗决策。 (5)紧急会诊 急诊会诊是指病情发生紧急变化时的会诊。由经管医师直接申请,特别紧急时可电话邀请。院内急会诊须在15分钟内到达。急诊会诊记录应及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抢救情况下,可待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整理记。录并予以注明,会诊医师应签名以示负责。 四、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目的:疑难病例明确诊断;讨论不同意见的诊疗计划;提出合理治疗方案; 讨论内容 :凡遇疑难病例,应及时提交科内病例讨论,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提出,科主任决定,确定讨论时间;必要时邀请相关科室专家参加;可能作重大诊疗决策的疑难病例讨论,应报告医务处派员参加;疑难病例讨论由科主任主持,经管医师报告病情,主治医师或主任(副主任)医师分析病例遇到的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讨论的意见由科主任小结并决策讨论的意见应全部归入病历存档。 五、术前病例讨论制度 目的:完善术前检查,把握手术适应症 ,做好术前准备,保证手术质量,防范手术风险 ,增强责任意识。 内容: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应报告病例的术前诊断,手术指征、术式及准备情况。术前讨论应认真研究手术医师提出的手术方案,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充分估计手术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讨论记录存入病历。所有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尤不可缺。 六、出院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目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疗效果,提升业务水平。 内容:科室应在病例归档期限内按照病案管理要求对出院病历进行最后审查。出院病例讨论一般以诊疗小组为单位进行。死亡病例讨论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办法。 七、交接班制度 值班医师在下班前应将危重病员、新入院及当天手术病人的病情和处理事项及需要连续观察病人的注意事项记入交班本,做好交班工作。接班医师应认真阅读交班记录,认真查阅病历,了解病人的基本病情、诊疗过程及检查报告等,并到床头巡视,必要时应做相应的检诊。危重病人应床头交接班。交接班必须完成阶段诊疗工作后进行,检查值班装备情况及通信联络是否畅通,发现情况应作记录,及时解决。交接班医师均应在交接班本上签名。 八、查对制度 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 九、新技术准入制度 鼓励不断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必须具备相应条件要求,必须遵照技术准入制度,由项目负责人认真填写“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申请表”,经科室论证、同意,由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处及相关职能科室。先申报审核,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十、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抢救病人时,在班医务人员要及时到场,措施得当。在班最高职称医务人员要承担抢救指挥责任并立即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报告。抢救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据实补记。抢救记录应在抢救后即时补记,特殊情况6小时内一定要补记。抢救时需要他科会诊的,应按急会诊要求办理。 疼痛科工作制度 一、据医院要求,疼痛科每周设全天无假日门诊。 二、按照医院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有事请假,不得无故不到岗、脱岗和空岗,否则按医院有关规定处理。 三、对所有到疼痛科就诊的病员都应尽力做到诊断正确,治疗及时,服务热情,登记完整,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 四、负责全院所有疼痛病人的咨询、检查、诊断和治疗,接受临床各科的会诊邀请。 五、对收住院的病员,按照医院对临床各科的要求,认真进行必要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合理收费。 六、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正常的医疗工作,如:值班、交接班、病历书写、病历讨论、业务学习、科间会诊等。 七、在诊治常见疼痛性病的同时与临床各科共同开展恶性疼痛的诊治,如:各种神经痛、晚期癌痛,和手术科室一起做好术后镇痛、无痛人流及无痛分娩等。 八、工作中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及疼痛科工作原则,不得疏漏,如遇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 九、上班后认真打扫辖区卫生,经常保持工作区的环境清洁整齐。 十、对进修、实习医师按照上级有关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工作原则 参照近年来国内外疼痛科工作特点,特制定本专业工作原则。 一、  七禁 1.禁给全身严重感染者(菌、毒、败血症)选用神经阻滞疗法。 2.禁给皮肤或深层组织有感染者作相应部位的治疗操作。3.禁给白血病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或椎管内治疗。4.禁给身体极度衰弱和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神经阻滞疗法。5.禁给肿瘤患者早期采用神经阻滞镇痛,以免延误病情。6.禁忌同时阻滞双侧神经节。7.禁忌给肿瘤本身发生在脊髓或椎体的患者行椎管内治疗。 二、  八不 1.不勉强患者作治疗。2.不给患者交待清楚不操作。3.精力不集中不操作。4.不明确诊断不治疗。5.不在疲劳时进行神经阻滞。6.不轻易采取神经破坏疗法。7.条件不具备,不追求高难度技术操作。8.急救措施不落实不操作。 三、  十四要 1.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湛的医疗技术。2.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防差错事故,安全第一。3.业务操作技术上遇有疑难问题或异常情况时绝不可回避,勉强操作,要及时报告上级医师以便妥善处理。4.要选用无创、微创、轻创、重创的治疗原则,尽力提高疗效,减少病员痛苦。5.要选用简单有效的处方组合。6.要熟悉常用局麻药的剂量、浓度、比重和复合剂的药理作用。8.根据病情要选用你最熟练的操作技术予以治疗,重要部位不能过多穿刺。9.注射时要反复抽吸,针头如有移动,都要认真实验,以防药液注错部位引起不良后果。10.要熟知各种神经阻滞的适应证、禁忌证、并发证和预防措施。11.要熟悉和掌握麻醉意外和心肺复苏的方法,以提高抢救成功率。12.要严密观察有治疗反应的病人,直到安全离院。13.反复运用原疗法效果不佳时,要善于运用综合疗法,以提高疗效,不可过度追求单一疗法。14.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信息不断与外界交流,吐故纳新,充实扩大本专业内涵,促进专业发展。 疼痛门诊工作制度 1、疼痛门诊是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由专职医师负责的临床诊疗专科。 2、疼痛门诊工作必须具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医师承担诊疗业务。治疗工作必须有二人以上参加。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必须保持疼痛诊疗业务的连续性。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 3、疼痛门诊应保持整洁的候诊和诊疗环境。 4、对病人和蔼亲切,认真解答疑问,注意鉴别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注意保护性医疗。 5、病史力求详细,病历书写要真实、完整,包括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项目。必要时查阅病人的过去医疗档案,防止误诊、漏诊。 6、疼痛门诊登记本要求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等,以备随访。 7、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征得同意,必要时签字为证。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演变和治疗效果,酌情修订和重订治疗方案。 8、接受各种治疗的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和病情必须留观到无全身反应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才可以离院,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和意外时,须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请示,并严格执行上级医师的医嘱。 9、建立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必要时邀请有关科室医师会诊,共同修订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对疑难病人不能确诊或二次复诊不能明确诊断或操作困难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疼痛门诊管理制度 疼痛诊疗是麻醉科业务范围之一,麻醉科设立疼痛门诊充分反映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疼痛门诊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关学科临床诊疗知识和技能的高年资麻醉科医师承担,医师相对固定,可定期轮换,以保持疼痛诊疗业务的连续性。必要时可增设护士1~2人。 3、门诊应有固定的开设时间,开诊时间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 4、疼痛门诊应分别设置诊察室和具有无菌条件的治疗室,必要时建立观察室或若干观察床。诊疗环境应保持整洁、清静。治疗室应按院感管理规定定期进行灭菌消毒。 5、疼痛门诊必须配备专供治疗和急救的药品和器械。做好药品和器械的整理、增补、保管和维护工作,保证齐全、完好、有效、功能正常。 6、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对病人和蔼亲切,认真解答疑问。关注病人心理障碍、药物依赖和毒副作用等情况。结合诊治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配合治疗,有利康复。 7、病史采集、病历书写、门诊登记等医疗文书,按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11号)规定遵照执行。 8、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医疗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对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效果预测、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并发症均须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并征得同意。实施神经阻滞和微创治疗时应签署《疼痛治疗知情同意书》。 9、治疗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情演变情况和治疗效果,治疗后对患者要观察15--30分钟,留观到无全身异常反应和无神经系统障碍时才准许离院。 10、遇有疑难病例或操作意外时,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有关科室会诊,研究治疗方案,及时处理。 11、接受各科的会诊邀请也须遵循上述规定,并合理收费。 12、对进修医师、实习医师按规定严格管理、认真带教,以提高他们的临床技能。 疼痛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进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并戴口罩,非工作员禁止入内。 二、治疗室的陈设要简单整齐,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三、小药柜内常备药如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清毒药、剧毒药等要分别保管,标签要清楚,并有黑、红、蓝、黄、白区别,以免误用。 四、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要严格区分放置。无菌物品必须注明无菌日期,超过规定无菌时间者(高压灭菌消毒夏天1周、冬天2周),应重新消毒。 五、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周更换两次,做到一瓶一钳。 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用过的注射器及一次性材料要随手清理、浸泡和清点收存,每日同供应室对换。 七、毒、麻、剧药和贵重药要有专人加锁保管,要认真交接班,做到不丢失、不损坏。 八、器械、物品要摆放整齐,要定量、定向、定位,及时请领,上报损耗,严格交接手续。 九、经常保持室内清洁,每日定时空气消毒(紫外线每日一次,每周进行乳酸熏蒸一次,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并认真作好消毒登记工作。 十、每位病员治疗前,施术者都应向其家属交待清楚病情,治疗术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认真填写施术同意书,患者同意家属签字后方可施术,并于术前作好登记工作。 十一、室内无菌容器每周高压消毒一次,用过的注射药液、生理盐水必须注明打开时间。 十二、施术前认真实行三查七对制度,不得违犯。 十三、如遇病员有治疗失当或严重反应时,施术者应认真观察处理,直至病员恢复至正常状态时才可让病员离院。 十四、按医院要求定期进行必要物体表面细菌培养,如:消毒液、空气、棉签、手套等,以保证无菌工作质量。 十五、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含注射器、针头帽、穿刺包等)医用垃圾要入袋分类管理,以便妥善处理。 疼痛科治疗室查对制度 一、注射治疗前必须严格三查七对制度。 1.三查:治疗前查、治疗中查、治疗后查。 2.七对:对床号,对姓名,对性别,对年龄,对诊断,对手术名称及部位。 二、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数量、种类、生产日期,注意有无变质、沉淀、混浊、絮状物、安瓶有无裂痕破损、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好药品必须经过认真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病员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及贵重药品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才可使用,用后保留安瓶,以便查对。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五、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六、利用器械作治疗时,要认真检查穿刺包、手术包、手套是否合适,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变色,消毒是否过期,器械消毒液(含镊桶)是否需要更换,空气是否消毒。 七、急救物品每月检查一次,其内容包括:喉镜亮否、气管导管状态、吸引器、吸引管、氧气系统、麻醉机或呼吸器等功能是否良好,必要的急救药品是否能手到即来,输液的全套装置是否型号齐全。常规备用的少量液体每日检查一次,并注意定时更换。 八、作任何注射治疗时,必须争得病人同意才能实施,否则不能强行注射,作特殊部位(如蛛网膜下腔、卵圆孔、胸腹交感神经等)穿刺注射时,不但病人同意,并且家属签字,方可进行! 疼痛科主任职责 1、在业务院长领导下,负责指导全科医疗、教学、科研、技术培养与理论提高工作。 2、全程负责本科室的诊疗工作。组织、指导急、危重病例的抢救及疑难病例的处理,主持重大手术前讨论、特殊疑难和死亡病例的讨论会诊。指导本科室各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有书面计划(报医务科备查)及培训记录。 3、贯彻执行医院布置的各项医疗任务,制定本科年度工作规划、计划,并按工作制度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对完成情况作好记录备查。 4、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妥善安排对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对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5、完成好院领导或职能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6、负责对本科室医疗仪器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和保管维护。 7、按时出专家门诊,安排好本科门诊日常工作。 8、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指导临床实践,不断开展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开展新的诊断技术不能少于一项/每年。事前有报告(报医务科),事后有论文发表。 9、督促下级医师认真贯彻《职业医师法》、《三级医师负责制》等规章制度,执行各项相关技术规程。 10、指导下级医师结合临床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11、配合医务科做好临床医生实践性、经验性、知识性的培养工作。12、酉己合医务科抓好病历质量考核。 13、参与医疗纠纷的处理,有效防范医疗事故发生。 疼痛科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在医疗技术、教学、科研、预防工作上,对本科各岗位医师进行全面的技术指导、业务考核和理论的提高,是本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2、制定本人及本专业组的工作计划、科研课题设计,并参加科研及论文书写,按期总结汇报,向科主任提出有关学科发展、专业设置、人员培训等意见。 3、参加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及院内、外会诊工作,应用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4、按时查房,对新入院患者及时做出诊疗意见,参加和指导急、危、重、疑难、特殊患者诊断、治疗和解决重大拯救方案,主持疑难病例会诊和术前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5、指导和培养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教学指导和培养下级医师做好各项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等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基本功训练。 6、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指导主治医师、临床医师、进修医师完成临床医疗任务和科研课题。 7、督促检查下级医师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8、协助科主任进行思想教育和精神文明、医德医风建设、完成科主任下达的各项医疗数量和质量指标。 疼痛科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把好本科或本专业专科的质量关。 领导下级医师的诊断、处理、手术和其他技术操作,帮助解决难题。提高下级医师的诊治和操作水平。 2、负责门诊、病房、出诊、会诊、值班、查体等医疗任务。 亲自参加或主持对危重患者的抢救。主任医师和担任科主任或业务副主任的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或重点查房二次。并随时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指导病房医疗工作的改进。 3、督促下级医师贯彻包括处方、入院、分科、会诊、医嘱、病案书写、医疗统计等在内的各项管理和医疗操作规程。 4、从事并指导本科或本专业专科的临床研究,本人每年至少完成一篇(部)有质量的论文(著作)和一篇译文。 5、在本院医生较少的情况下,要兼做一部分下级医师的工作。 疼痛科主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参加和指导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病员发生病危、死亡、医疗事故或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理,并向科主任汇报。 4、参加值班、门诊、会诊、出诊工作。 5、主持病房的临床病例讨论及会诊,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决定病员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 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7、组织本组医师学习与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8、担任临床教学,指导进修、实习医师工作。 疼痛科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根据工作能力、年限、负责一定数量病员的医疗工作,新毕业的医师实行三年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负责制,担任住院、门诊、急诊的值班工作。 2、对病员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开写医嘱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做一些必要的检验和放射检查工作。 3、书写病历,新入院病员的病历,应于病员入院后24小时内完成,检查和改正实习医师病程记录,并负责病员住院期间的病程记录,及时完成出院病员病案小结。 4、向主治医师及时报告诊断,治疗上的困难以及病员病情的变化情况,提出需要转科或出院的意见。 5、住院医师对所管病员应全面负责,在下班以前,作好交班工作,对需要特殊观察的重症病员,用口头加书面方式向值班医师交班。 6、参加科内查房,对所管病员每天至少上、下午及下班前各巡诊一次,科主任,主治医师查房(巡诊)时,应详细汇报病员病情和诊疗意见,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视。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各种重要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8、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参加科研工作,及时总结经验。 9、随时了解病员的思想,生活情况,征求病员对医疗,护理工作的意见,做好病员的思想工作。 10、在门诊或急诊室工作时,应按门诊、急诊的工作制度进行工作。 疼痛科护士长岗位职责 1、在院长或医务科领导下,负责门诊护理 、护理教学和科研,以及护理管理工作。 2、 负责本院护理工作年度计划和护理质量监测控制方案的制定、 实施、检查和总结。负责护理人员的排班。 3、负责各诊室开诊前的准备工作。经常深入各诊室检查护理质量,进行业务指导,解决护理技术的操作难题。 4、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差错事故。 5、负责组织本院护理人员技术训练和考核,组织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和护理科研,撰写学术论文。 6、负责组织病区被服和治疗所需用品的计划请领、登记、统计工作。 7、掌握护理人员思想、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负责院内护理人员工作的调配。 8、督促卫生员保持门诊的整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9、及时完成院长临时交办的任务。 疼痛科护士岗位职责 1、每日按时上、下班,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挂牌及穿工作服上岗、穿戴整洁、态度和蔼、医疗用语规范、服务主动、热情。 2、必须熟悉各种注射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掌握发生药物过敏的急救方法。 3、经常检查注射治疗室的必备器具、物品及急救药品等,确保有效、足量。每日做好注射(治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敷料、器械要严格消毒备用。 4、要经常巡视病房,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向医师报告。 5、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制度。 6、注射(处置)严格按医嘱执行,严密观察注射(处置)后的情况,发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等意外,要立刻报告医师,并进行处理,全力抢救。 7、认真书写护理文书。及时记录医嘱执行及处置情况。静脉点滴要抄录输液单挂在患者的输液架上,分步及时消耗,点滴完毕后,输液单要保存七天。 8、治疗结束后,要及时打扫室内外卫生,保持室内外及工作台面干净、整洁。 9、治疗室的医疗废物要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按时销毁,一次性注射器具及针头用完后立即进行毁形处理。 10、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制度,注射药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和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疼痛科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1、严密观察患者疼痛的原因、性质、程度及部位  找出疼痛的原因,以免误诊,延误治疗,如心肌梗死引起的心绞痛,急腹症腹痛,需进行针对性处理,并报告医师。 对所存在的疼痛应了解以下诸点:①疼痛部位是否明确和固定;②疼痛的性质:钝痛、刺痛、烧灼痛或绞痛等;③疼痛起始时间;④引起疼痛的原因;⑤疼痛持续时间、规律性、痛点有无转移、放射;⑥疼痛程度有无变化;⑦患者的习惯、嗜好、性格等可能是引起疼痛的客观因素;⑧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社会背景如何,过去经历的疼痛是如何减轻的,用过何种治疗方法,效果如何。根据以上情况制定合理疼痛护理方案。 2、心理护理 ①护理人员首先要和患者建立感情,取得信任,稳定其情绪,消除紧张、恐惧心理。②护士应同情、安慰和鼓励患者,告诉其疼痛原因和克制疼痛的方法。使其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③可与患者进行轻松愉快的谈话或能引起患者注意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娱乐活动,消除寂寞感,把集中在疼痛上的注意力,分散和转移至其他方面。④对心因性疼痛,可采用以下措施:言语诱导——对目前采用的治疗,用恳切的言语暗示诱导,使之产生肯定心理定向;安慰强化——将现有治疗作为安慰性治疗,最后用效果扩展诱导患者在治疗后产生疼痛消失感;感觉体验——最后使患者发展成自我暗示。 3、药物治疗 ①止痛药物种类很多,但不能随便应用,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嘱。成瘾性镇痛药有吗啡、芬太尼、双氢埃托啡、强痛定、哌替啶、匹米诺定(去痛定);不易成瘾的镇痛药有镇痛新、丁啡喃(botorpanol)和叔丁啡(buprenorphine)、曲马多、平痛新等;②药物治疗的同时仍需精心护理、安慰、疏导,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可增强药物的镇痛作用(强度和时间);③注意长期应用镇痛药的副作用,如解热镇痛引起的胃出血等。 4、针刺治疗 如针刺合谷、足三里等。 5、按摩 通过按摩体表某一部位,使体表触摸感觉的传入,抑制疼痛的传入和感觉,也可做相关穴位按摩,训练患者自己进行。 疼痛科医疗操作规程 诊疗操作规则 一切诊疗操作,都要从有利于患者的诊断、治疗出发,严格掌握适应症与禁忌症。对有创性检查,应慎重考虑,由主治医师决定后方可进行。新开展的诊疗操作应进行过必要的实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报请上级批准后方可进行。 操作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除急症及特殊情况外,操作应安排在适当时间进行,医师应事先开好医嘱,以便准备必要的用物及配备助手(医师或护士)。 操作者及助手,必须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明确操作目的,掌握操作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该项操作生疏或初次进行者,应有上级医生在场指导。 操作前必须认真核对医嘱与患者姓名、操作种类、部位。 向患者说明操作目的、意义。以消除思想顾虑。有明显危险或新开展的操作,应事先向家属或单位负责人说明,以取得合作。精神紧张患者或儿童患者,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药。 某些操作应预先选择适当部位,必要时用1﹪甲紫做标记,并做好发生意外时的抢救工作。操作前术者应戴好口罩。 清洁盘的准备:内盛高效碘一小瓶、75﹪酒精两小瓶。敷料罐一个(内盛棉球)短镊子一把(置于器械液中)弯盘一只,胶布、棉签一包,无菌手套一副。 操作要求: 患者体位:助手应根据操作目的、要求及患者情况,安排适当体位,既要方便操作,又要注意患者舒适。操作中应固定好操作部位,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但不可强制或强迫患者,以免发生意外。 常规皮肤消毒:(1)操作部位必要时用肥皂水洗净、剃去毛发。 (2)用高效碘以穿刺(注射、切开)为中心,由内向外环形涂擦,待干后,以75﹪酒精脱碘。即可开始操作。消毒面积按操作要求决定,消毒后如有污染,应按上法重新消毒。 3)某些操作必须戴无菌手套,铺盖无菌洞巾。以保证操作部位不受污染。洞巾规格,可因操作种类及要求不同而异,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洞巾的固定。 4)操作中应密切关注患者面色、表情、呼吸、脉搏等,有不良反应应停止操作,并予相应处理。 5)操作后常规敷裹:操作后于操作部位以无菌棉球压迫片刻,再用胶布固定。 疼痛科设备使用流程目录 一、 臭氧操作流程………………………………………………………………………………………28 二、 射频控温热凝器操作流程………………………………………………………………………29 三、 C型臂X光机操作流程…………………………………………………………………………30 四、 中药熏蒸治疗仪操作流程………………………………………………………………………32 五、 三维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器操作流程…………………………………………………………33 臭氧操作流程 1. 连接好电源、氧气导管。 2. 打开电源开关。 3. 按给定后调整所需臭氧浓度。 4. 按调整键调定臭氧浓度。 5. 按取气。 6. 如手术中间有长时间停用或休息即按等待后机器进入休息保护状态,如需用臭氧时直接调整键即可。 射频控温热凝器操作流程 1. 连接电源及电极板 2. 打开电源开关 3. 按阻抗键观察阻抗定位显示屏,当进入髓核时数值为(120-250)即可。 4. 切换刺激键,先测感觉刺激50hz,扭旋转键从0至2.0观察病人有无产生不同的感觉,如麻木等。再按F1键切换到运动刺激2 hz,扭旋转键从0至2.0观察病人有无肌肉的一个行为动作,如肌肉颤动等。 5. 以上正常即按射频键,扭旋转按钮调整不同温度后按启动键,一般都为60度—90度,每次60秒,手术完毕后关掉电源开关即可。 C型臂X光机简易操作流程 1、 开机 Ø 接通总电源:16A电源插头独立供电 Ø 闭合空气开关:向上扳动空气开关扳手 Ø 按下绿色开机按键 Ø 打开工作站前面板,按下开机键 2、 预约病人/查找病人/编辑病人 Ø 预约病人 单击采集软件中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病人相关信息,单击即可 Ø 查找病人 ² 如果不确定病人相关信息,直接单击,将显示所有病人列表 Ø 编辑病人 修改病人信息时,先查找到病人列表,选中要修改病人所在行,单击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修改病人相关信息,单击即可 3、 选择体位 Ø 右旋按钮,顺时针旋转C环使增强器在下、球管在上 Ø 按下球管罩上的激光定位按钮,球管端发出十字交叉激光束 Ø 患者平躺在导管床上,使被检查部位位于红色激光束交点位置 Ø 按下上升按钮,使增强器尽量贴近床板 4、 采集图像 选中要进行透视病人所在行,单击按钮,进入图像采集界面后,踩脚闸即可显示采集到的图像,松开脚闸后屏幕显示末帧图像; 注意:若要保存连续图像选中即可 5. 关机 Ø 单击采集软件中按钮 Ø 按下白色关机按键、 Ø 断开空气开关:推下空气开关扳手 Ø 断开总电源:拔下16A电源插头 二、 影像工作站软件快捷键介绍 Ø F2:默认窗宽/窗位 Ø F5:参考屏显示当前图像 Ø F8:打印胶片 Ø F9:报告贴图 Ø F10:报告贴图 三、详细操作 Ø C臂使用详见《高频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使用说明书》; Ø 图像工作站使用详见《驰马特数字化多功能影像工作站说明书》。 中药熏蒸治疗仪操作流程 1、 仪表:仪表整齐、洗手。 2、 评估:评估患者发病部位、症状及心理状态。 3、 物品准备:检查药液、容器、水温等。 4、 患者准备:核对姓名、诊断,做好解释,关闭门窗,屏风遮挡,取适宜体位, 暴露熏蒸部位。 5、 定位:再次核对,确定熏蒸部位,根据不同疾病准备不同药物。 6、 熏蒸:将中药包放入容器箱内,打开上水阀门,并调节合适的温度(45摄氏度左右)。时间为3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