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352222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DB3305_T 230-2022“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03.060 CCS A11 DB3305 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 DB3305/T 2302022 “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arbon neutrality bank 2022-7-15 发布 2022-7-18 实施 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建设要求.2 5 管理要求.3 附录 A(资料性)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5 附录 B(资料性)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方法.7 参考文献.9

2、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银保监会湖州监管分局、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银保监会湖州监管分局、湖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湖州市标准化研究院、湖州市银行业协会、湖州南太湖绿色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湖州深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狄、黄丁伟、徐华君、缪得志、杨冰、何九仲、邹新强、周忆、许震深、臧培峰、李乐。“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碳中和”银行机构的建设要

3、求与管理要求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碳中和”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的建设与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JR/T 0227 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 DB3305/T 64 绿色银行评价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二氧化碳当量 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各种温室气体按照二氧化碳排放率折算后的值。注:本文件中的温室气体指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

4、六氟化硫。3.2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一定时间内,地区、企业、个人直接或间接产生的碳排放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当量的净零排放。3.3 “碳中和”银行机构 carbon neutrality bank 以应对气候变化为重要目标,通过公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釆取自身碳减排、投融资结构低碳调整等措施,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及投融资碳中和的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3.4 碳盘查 carbon inventory 以政府、企业等为单位,计算其在社会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3.5 碳金融 carbon finance

5、服务于限制二氧化碳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4 建设要求 4.1 自身运营 4.1.1 碳盘查 4.1.1.1 银行机构利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或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规范开展碳盘查,科学计量机构运营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见附录 A。4.1.1.2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领域碳排放范围如下:a)范围 1: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内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即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和移动燃烧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b)范围 2: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外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即消耗外购电力和外购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

6、c)范围 3:银行机构其他供应链端的间接碳排放,即按照温室气体核算标准和自愿减排计划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4.1.1.3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领域碳盘查计量方式如下:a)设定组织、运营的碳排放核算边界;b)通过对照范围标准(见 4.1.1.2)建立碳盘查手册等方式确定碳排放源;c)收集碳排放源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放因子计算并汇总二氧化碳排放当量;d)记录完整的资料数据形成最终的排放清单;e)碳盘查相关信息披露,可参照 JR/T 0227 的要求。4.1.2 碳减排 4.1.2.1 依据碳盘查内容,应每年匡算碳减排成效和碳抵消成本,制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或路线图,明确各时间节点应实现的阶段碳减排目标。4

7、.1.2.2 根据动态变化的碳排放量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措施,如使用清洁能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倡绿色办公等。4.1.2.3 通过个人碳账户统计员工日常工作中的碳排放量,并将员工碳排放情况纳入相应考核体系,可给予适当奖励。4.1.3 碳抵消 4.1.3.1 通过扩展经营活动外的措施,如开展公益植树造林等方式抵消机构的碳排放量。4.1.3.2 采用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购买绿色电力凭证等方式抵消机构的碳排放量。4.1.4 核实验证 通过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银行机构自身运营领域碳中和情况进行核实与验证。4.2 投融资 4.

8、2.1 碳盘查 4.2.1.1 银行机构应收集投融资对象(包括企业、项目)的能耗强度,计算信贷领域碳排放量。4.2.1.2 当投融资对象为项目时,项目碳排放量可直接采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提供的碳排放量。4.2.1.3 当投融资对象为企业时,银行机构投融资领域碳排放范围如下:a)范围 1:投融资对象自身运营边界内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即化石燃料在各种类型的固定和移动燃烧设备中发生氧化燃烧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b)范围 2:投融资对象自身运营边界外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即消耗外购电力和外购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4.2.1.4 当投融资对象为企业时,银行机构投融资领域碳盘查计量方式如下:a)设定投

9、融资对象的碳排放核算边界;b)收集投融资对象的碳排放源数据信息,c)选择合适的碳排放因子,计算投融资对象信贷碳排放量;注: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方法见附录 B。4.2.2 碳减排 4.2.2.1 通过数字化平台等方式开发相应的碳金融产品,对接投融资对象低碳项目融资需求,将投融资对象碳排放情况与银行信贷政策挂钩。4.2.2.2 配套专项支持政策,重点加强对投融资对象节能减排项目与活动的支持,引导信贷资产所涉项目降低碳排放量。4.2.2.3 为投融资对象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生态效益、节能减排等绿色低碳理念的宣传。4.2.3 碳抵消 银行机构可引导投融资对象通过相关方式抵消碳排放量(

10、见 4.1.3)。4.2.4 核实验证 可通过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对投融资对象碳中和情况进行核实与验证。5 管理要求 5.1 组织管理 5.1.1 将碳中和银行建设机制纳入战略规划,建立职能部门或管理部门,组建银行机构碳中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人及联络人。5.1.2 制定碳中和发展规划,碳中和发展规划中应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基准年、碳达峰实现年、碳中和实现年。5.1.3“碳中和”银行机构应配备至少 1 名碳排放管理师,并至少每半年开展 1 次专题培训。5.2 制度管理 建立内部管理制度,如内部分工、数据统计管理、运营能耗管理、监督检查、信息披露、档案管理等制度。5.3 信息化管理 5.

11、3.1 结合自身信贷业务发展的实际,开发使用相适应的信贷客户碳管理信息系统,或在原有信贷管理系统内嵌相关信息管理模块。5.3.2 依托绿色金融数字化平台,为银行机构核算自身运营碳排放、信贷碳排放提供数据支持和数字化工具。5.4 风控管理 5.4.1 对投融资对象的碳排放情况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并将其纳入信贷评审流程,对评估表现好的投融资对象,在同等条件下信贷资源给予优先支持。5.4.2 对投融资对象的碳排放情况和社会风险进行动态监测,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在风险实际损失发生或扩散前实施风险控制。5.4.3 根据风险评估与监测结果,对高风险投融资对象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社

12、会风险控制。5.4.4 开展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制定相关的制度、风险识别与管理机制。5.5 流程管理 5.5.1 机构总部(或非法人银行市分行)应基于碳盘查结果及整体碳中和行动方案,指定和落实机构本部及分支机构层面的碳减排计划与措施,持续开展跟踪监测并进行必要的修正。5.5.2 组建跨部门的银行机构碳中和建设工作实施小组,制定碳盘查、碳减排、碳抵消各环节的实施流程,明确相关部门与分支机构职责。5.5.3 开展自身运营与投融资碳排放管理工作,建立碳排放核算、监测与碳减排潜力分析机制,统筹减排措施的实施成本、技术的潜在效力等因素,综合运用节能、替代、抵消等途径实现净零排放。5.5.4 开展信息收

13、集与反馈机制建设工作,银行机构应设置高效的内外部信息交互渠道,修正并优化机构碳中和实施进程。5.5.5 建立以下碳中和银行信贷管理的“七单”机制:a)单列信贷规模。每年单列绿色信贷规模,信贷资源优先向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六大低碳领域倾斜。b)单设信贷审批通道。开辟独立的碳金融绿色审批通道,设置专门的信贷审批岗位,为碳金融的审批提供快捷通道。c)单列资金价格。针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企业或项目融资,适当提供相对普通贷款更为优惠的资金成本价格,包括贷款利率等。d)单设风险管理指标。建立科学的碳金融管理机制,对绿色低碳类信贷业务设置单独的不良容忍度,允许碳金融的不良容忍度适当高于总体不良

14、率。e)单列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碳金融绩效考核机制,考核奖励力度大于一般性贷款。考核指标应侧重于其所创造的低碳经济增加值,环境、社会效益和管理水平等。f)单列产品服务。以碳减排为核心,围绕清洁能源改造、工业低碳转型、建筑绿色发展、交通零碳升级等方面,加快专属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新。g)单列信息披露。制定碳中和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机制,明确自身的责任要求,明确披露框架的范围内容。5.6 评价管理 5.6.1 建立内部评价机制,对“碳中和”银行机构相关工作至少每年开展 1 次自评,并向监管部门提交自评报告。5.6.2 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可将“碳中和”银行机构建设与管理成效纳入绿色金融绩效考

15、评,评价过程可参照 DB3305/T 64 的要求。5.6.3 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充分讨论,采纳各方合理建议,持续改进,提升碳中和建设工作质量。附 录 A(资料性)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 表A.1给出了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表A.1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 核算项核算项 内容内容 备注备注 核算方法 基于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识别核算边界内的二氧化碳排放源,选择与收集碳排放数据,确定排放因子数据,计算与汇总与银行自身运营相关的碳排放量。核算边界 以湖州市各银行机构总部机关及支行网点、离行设备等固定、移动设备设施和与自身运营有关的供应链作为核算边界。排放源识别 范围1

16、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内所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具体包括:1.备用发电机组消耗的柴油;2.食堂消耗的天然气;3.食堂消耗的液化石油气;4.公务用车消耗的汽油、柴油。范围2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边界外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具体包括:1.照明、空调(新风)、电梯、办公设备、公务用车等消耗的电力;2.离行式ATM配套;3.助农终端等。范围3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供应链端所产生的间接排放,具体包括:1.押解车辆外包运输消耗的汽油、柴油;2.垃圾分类处理产生的碳排放;3.日常办公消耗的A3/A4纸张、合同用纸及凭证用纸;4.员工商务差旅涉及的乘坐高铁、飞机、自驾出行产生的碳排放;5.员工通勤消耗的汽油、柴油。活动数据

17、和排放因子 范围1 核算公式为:E化石=44/12(EFi ADi)(1)式(1)中:E化石:为银行机构自身运营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单位为 tCO2e EFi: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碳排放因子,单位为 tCO2/TJ;ADi:为第 i 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单位为 TJ;i:为化石燃料类型。ADi=NCVi FCi (2)式(2)中:NCVi 是第 i 种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TJ/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 TJ/亿 Nm3;FCi 是第 i 种燃料的净消耗量,对固体或液体燃料,单位为吨 t;对气体燃料,单位为亿 Nm3。EFi=CCi OFi (3)式(3)中

18、:低位发热量、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选取 浙江省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2020 年修订版)中的数据。表A.1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盘查方法(续)CCi:为第 i 种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单位为 tCO2/TJ;OFi:为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单位为%。范围2 核算公式为:E电 AD电 EF电 (4)式(4)中:E电:为银行机构自身运营净购入的电力所对应的碳排放量,单位为 tCO2;AD电: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净外购电量,单位为 MWh;EF电为浙江省电网排放因子,单位为 tCO2/MWh。浙江电网排放因子具体为 0.5246tCO2/MWh。范围3 核算公式为:E其他间接=E纸张+E员

19、工通勤+E员工差旅+E外包运输+E垃圾处理 (5)式(5)中:E其他间接:银行机构自身运营供应链端所产生的间接碳排放;E纸张:银行机构自身运营消耗的 A3/A4 纸张、合同用纸及凭证用纸所产生碳排放;E员工通勤/员工差旅/外包运输:为员工通勤、差旅、外包运输使用的交通工具等产生的碳排放;E垃圾处理:为垃圾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纸张消耗产生的碳排放计算需要统计纸张用品所有消耗量(kg);员工通勤、差旅、外包运输排放需统计员工通勤方式、天数、里程等,计算获得燃料消耗及电力消耗,并按照燃料对应排放因子及电力排放因子计算;垃圾处理需要统计银行机构全年产生垃圾量,一般区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

20、圾。相关排放因子可参考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2020年度关于企业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指南。数据获取方式 银行机构自身运营碳排放的活动数据应来自银行内部统计台账,能耗台账、柴油发电机加油记录、公务用车加油记录、电网公司提供的结算单及购电发票等,并与财务采购和物资领用记录等凭证进行交叉核对。员工通勤、差旅和垃圾处理数据可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附 录 B(资料性)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方法 表B.1给出了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公式。表B.1 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方法 碳排放量 核算公式 银行信贷碳排放量 银行信贷碳排放量与企业(项目)银行信贷余额在企业(项目)总资产占比、企业(项目)碳排放量均

21、呈正相关,核算公式为:E银行信贷=A银行信贷/A企业(项目)E企业 (1)式(1)中:E银行信贷银行信贷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A银行信贷企业(项目)银行信贷余额,单位为元(¥);A企业(项目)企业(项目)总资产,单位为元(¥);E企业(项目)企业(项目)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注:信贷包括表内业务与表外业务。企业碳排放总量 企业碳排放总量为能源消耗、化石燃料燃烧与生产过程产生的 CO2排放量总和,核算公式为:E企业=E电+E 热+E 燃料+E生产过程 (2)式(2)中:E企业企业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E电 外购电力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

22、E热 外购热能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E燃料 使用燃料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E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外购电力产生的 碳排放量 外购电力产生的 CO2排放量,可由企业经营净外购电量,乘以该区域电网 CO2排放因子得出,折标系数见附录 A,核算公式为:E电 AD电 EF电 (3)式(3)中:E电 外购电力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AD电净外购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EF电区域电网 CO2排放因子(千克 CO2/千瓦时)。外购热能产生的 碳排放量 外购热能产生的 CO2排放量,可由企业经营净外购热能,乘

23、以外购热能 CO2排放系数得出,核算公式为:E热=AD 热能 EF 热能 (4)式(4)中:E热外购热能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AD 热能净外购热能,单位为百万千焦(1GJ);EF 热能外购热能 CO2排放系数(千克 CO2/百万千焦)。表B.1 银行机构信贷碳排放核算方法(续)化石燃料燃烧的 碳排放量 化石燃料燃烧的 CO2排放量,可由企业使用不同种类燃气的总数,乘以相应燃料CO2排放系数,求和得出,核算公式为:E燃料=(AD燃料 iEF燃料 i)(5)式(5)中:E燃料使用燃料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千克(kg);AD 燃料 i第 i 种燃料使用量,单位为千克(kg)

24、;EF 燃料 i第 i 种燃料 CO2排放因子(千克 CO2/千克)。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 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CO2排放量,包括水泥、石灰、钢铁和脱硫等生产过程。水泥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可由水泥生产消耗的熟料乘以熟料 CO2排放系数得出,核算公式为:E水泥=AD熟料EF熟料 (6)式(6)中:E水泥水泥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D熟料水泥生产消耗的熟料,单位为吨(t);EF熟料熟料 CO2排放系数(吨 CO2/吨)。石灰生产产生的 碳排放量 石灰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可由石灰产量乘以石灰 CO2排放系数得出,核算公式为:E石灰=AD石灰EF石灰 (7)式

25、(7)中:E石灰石灰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D石灰石灰产量,单位为吨(t);EF石灰石灰 CO2排放系数(吨 CO2/吨)。钢铁生产产生的 碳排放量 钢铁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可由石灰石消耗量乘以石灰石 CO2排放系数倍数,电炉炼钢产量乘以电炉炼钢 CO2排放系数,求和得出,核算公式为:E钢铁=AD石灰石EF石灰石+AD电炉炼钢EF电炉炼钢 (8)式(8)中:E钢铁钢铁生产产生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D石灰石石灰石消耗量,单位为吨(t);EF石灰石石灰石 CO2排放系数(吨 CO2/吨);AD电炉炼钢 电炉炼钢产量,单位为吨(t);EF电炉炼钢电炉炼钢 CO

26、2排放系数(吨 CO2/吨)。发电厂和热电厂脱硫过程的碳排放量 发电厂和热电厂脱硫过程的 CO2排放量,可由石灰石消耗量乘以石灰石中碳酸盐含量与碳酸盐 CO2排放系数得出,核算公式为:E脱硫=AD石灰石PCT碳酸盐EF碳酸盐 (9)式(9)中:E脱硫发电厂和热电厂脱硫过程的 CO2排放量,单位为吨(t);AD石灰石石灰石消耗量,单位为吨(t);PCT碳酸盐石灰石中碳酸盐含量,单位为百分比(%);EF碳酸盐碳酸盐 CO2排放系数(吨 CO2/吨)。参 考 文 献 1 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 2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3 中国银保监会湖州监管分局关于开展“碳中和”银行建设规划工作的通知(湖银保监发202122号)4 关于支持部分金融机构试点深入绿色金融改革的通知(湖绿金办20204号)5 关于印发湖州市银行信贷碳排放计量方法指南的通知(湖绿金办20213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化学工业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